除了《我不是藥神》,導演竟還拍了這部微電影,直戳人心

2020-08-28 小糖讀電影

前不久,因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熱映,一個人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文牧野,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這位導演還拍過一個微電影。在《我不是藥神》中監製加主演的徐崢這樣評價他,說他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經驗與判斷,讓大家看到新導演的表現,中國電影需要這樣的新導演。

他2004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系本科,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2011級碩士,師從中國著名導演田壯壯。其中文牧野拍攝的一部現實短片題材《安魂曲》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第十二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一舉奪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創意兩個獎,實屬打破了獲獎歷史記錄。

《安魂曲》這麼一個12分48秒的作品立住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這樣一個年輕人,這是新學院派旗幟下的一顆種子,種子孕育的一朵小花。因為文牧野善於獨立思考,他有情懷,他有人道的追索,有追問,有質詢,有質疑,這就靠膽識。

《安魂曲》

豆瓣評分:7.1

劇情:孟小軍的全家遭遇了一場慘烈的車禍,他們騎的摩託車被卡車撞翻,孟小軍受了重傷,年僅4歲的女兒嚴重腦損傷,而妻子則當場死亡。女兒必須在一周之內做一臺昂貴的手術才能保住性命,手術的花費要十二萬,作為小縣城的修車工,孟小軍根本無法在一周之內湊到錢。所以,走投無路的他聽從了太平間管理員老張的建議:打算將妻子的遺體賣到農村,與一個剛剛死去的年輕人結成陰婚。

在現實社會的場域中,邊緣個體早已註定被這個時代所拋棄。孟小軍因付不起醫藥費,女兒被迫停藥,一方面暗示著孟小軍的女兒將要在這一物質化的時代模式中被排斥,另一方面同樣也呈現出底層階級人物在自我困境中的不易。而孟小軍早已被時代貼上來「邊緣化」這一標籤,逐漸失去了在這個城市化空間中的生存權利,同時「邊緣化」的這個角色設定也只不過是孟小軍能在現實社會的框架中繼續生存的一種偽裝。不想被時代拋棄的他只能用包裝自己的方式,來迎合主流群體的審美,從而獲得外界對自己的二次認同。

在利益的驅使下,孟小軍得到隱性的生存欲地位。用賣妻子屍體來換取利益的報酬救女兒,在其本質上不過是孟小軍為了贏得生存權利的一種欲望訴求,救女兒只是一個偽裝欲望被釋放的藉口。女兒只不過是孟小軍一種病態欲望的載體,是滿足他在這個時代中能被再次認可獲得生存權利的必需品。當欲望得到滿足時,孟小軍也就將自己「邊緣化」的標籤分崩離析,內心的罪惡體就也被轉移。

妻子幻像的出現,使得孟小軍在生存欲表皮下罪惡體的成功轉移。妻子幻像出現時,孟小軍的承諾成為了他自我救贖的成功標誌,從而使得他在真正意義上的獲得了繼續生存的權利,同時也是他男性話語權的重歸。原先車禍的過錯也在救女兒的過程中逐步被溶解,罪惡體發生根本性的轉移。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直戳人心的一句臺詞,看懂它就看懂了這部電影
    小編這幾天又重溫了一遍《我不是藥神》,再看一次還是感動滿滿,直戳淚點,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位連房租都付不起的中年男子,因晚年生活的壓力而疲憊不堪,偶然間成為了在印度買藥的「代理」,嘗到了暴利的甜頭,於是打開了賺錢的道路,認識了很多朋友,從此走上拯救生命的路。
  • 《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復讀三年,拍出豆瓣9.0評分電影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收穫了票房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的好成績。導演&編劇文牧野本人,也憑著這部處女作長片,一舉拿下"金雞"、"金像"、"金馬",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畢竟《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第一部長片電影,可謂是出道即"三金"。而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天賦背後,文牧野付出的努力,也異於常人。讀書時代的他學習成績並不好,本科讀了一個三本,專業都是新開的。為了熱愛的電影夢想,堅持復讀了三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從本科開始,到研究生畢業,他堅持一年拍一部短片,在大家看到《我不是藥神》之前,文牧野已經拍了9部短片。
  • 有天賦還努力的人是什麼樣的?看看《我不是藥神》導演就知道了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了。該片在超前點映期間就收穫好評不斷,不少國內影迷表示"電影能做的好,這部電影都做到了",並被評為國產劇情電影的標杆。這部電影有多成功,不必贅述。憑藉此片,文牧野成為了內地第一位,靠一部影片收割金馬、金雞、金像的"三金"導演。而鮮少有人注意到,他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對電影的天賦,也由此可見一斑。今年5月,《藥神》在B站上映。文牧野特地參加了線上交流會,有影迷問他,如何走上的導演之路。他給的答案言簡意賅:愛,和堅持。
  • 女教師走遍全珠海拍下這部微電影!竟在中美影視創新峰會播放
    女教師走遍全珠海拍下這部微電影!除此之外該片還獲得了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導演獎和優秀旅遊作品獎今天戳文進來的朋友們有福了!!小編是出了名寵粉的(為了實現你們的心願忍痛把跑跑卡丁車的王者帳號送給了導演)要到了高清資源!!
  • 《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29歲自殺的胡波,青年導演的「生長疼痛期...
    除了拿下五座獎項的《影》,今年暑期上映的爆款電影《我不是藥神》也一舉收割了三座大獎:主演徐崢拿到人生第一個金馬影帝;80後導演文牧野摘得最佳新人導演獎,該片還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
  • 憑藉《我不是藥神》包攬三金,First這個獎由文牧野頒再合適不過
    作為《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和編劇,文牧野留給我最大的印象是「矛盾」。金蘭同樣也很不爽:那風直吹我,我受得了嗎?明明人物和運鏡都高度樸實,但就能在這種「平平無奇」的拉扯裡戳中人心,這種現實主義也讓他成為中青年導演中的標杆式人物,用最簡單的語言講最淚的故事。
  • 憑《我不是藥神》成三金導演,大家卻忽略了文牧野另一個角色
    相比較其餘幾位前輩導演,文牧野年紀最小,拍攝的電影數量也是最少,《我不是藥神》還是他的長片處女作,但他卻成了《我和我的祖國》壓軸短片《護航》的導演。在校期間導演拍攝的短片,都是由他親自操刀編劇。ps:《我不是藥神》他也是編劇之一。
  • 賈樟柯摘導協年度導演 《我不是藥神》獲三項殊榮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到今年已經舉辦了十屆,以專業性、權威性搭建導演們的交流平臺。終審評委會主席尹力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年輕導演嶄露頭角,現實題材佳作不斷湧現,各項榮譽競爭相當激烈,而「專業立場、導演目光」是9位終審評委評選的準則。
  • 電影《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剛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導演:徐崢主演:徐崢飾程勇、王傳君飾呂受益、周一圍飾曹斌 、譚卓飾劉思慧 、 章宇飾彭浩剛看到電影名稱和封面的時候還以為是喜劇
  • 謝飛導演談現實主義,《我不是藥神》被點名:人物不豐滿
    9月24日,著名導演謝飛在百花獎開幕論壇上談及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他在談論的過程中提及到了電影《我不是藥神》。謝飛導演表示&34;。《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於2018年上映,一經上映就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因為它的劇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講述的是與真實生活相關的內容
  • 豆瓣73萬豆友,為《我不是藥神》打出9.0的高分,看完我哭了。
    「我不是藥神」,可以說,最近紅透大江南北,遍地輿論和媒體也炸開了鍋,截止上映日期,該電影被釋放的票房5天達到1.5十億,毫無疑問,「我不是藥神」是中國近10年來最偉大的電影,知識點映射出現象級神作的背後,豆瓣評分竟高達9.0分,想想看這無論是從視覺效果,後期宣傳以及電影本身塑造的本質是非常強大
  • 憑導演+編劇《我不是藥神》奪得三金後的文牧野
    2018年,頂著&34;、&34;的名頭,現實主義力作《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深入人心的話題,別出心裁的講述,再加上有笑有淚還有思考的豐富鏡頭語言,《我不是藥神》實現了票房口碑雙爆——國內票房超30億,150多萬人評出的豆瓣9.0高分,在國內外各大主流電影節上同樣斬獲不俗。
  • 《我不是藥神》7月5日提前上映咯~~~
    《我不是藥神》火了!《我不是藥神》點映第五天,票房就已過億,比同期正式上映的電影票房還多,排片在不足10%的情況下上座率超過40%,而且點映口碑也一直處於上遊,不出意外的話《我不是藥神》很有可能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第一個爆款。《我不是藥神》點映6小時,票房破億!
  • 再看《我不是藥神》,才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人心
    有些電影,只看一遍是不夠的,比如《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只看一遍不夠呢?這當中有兩層有意思。其中有一層意思是看這部電影看完一遍還想再看一遍,再看一遍,再看一遍,而且每次看都覺得很好看,很有意思,甚至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穫。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現狀如何
    如果盤點近幾年的國產高分現象級電影,《我不是藥神》絕對榜上有名,電影講述了一個藥販子從賺錢到救人的轉變。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這裡就不再對劇情進行介紹了。電影中令人震撼和共鳴的臺詞有很多,其中最讓人無法釋懷的當屬老太太替程勇向警察同志求情的這一句:「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輩子不生病,啊?
  • 《我不是藥神》:誰不是謹小慎微地渴望活著?
    《我不是藥神》劇照2015年,寧浩看了文牧野的幾部短片,約他到工作室碰面,把本想自己做的《我不是藥神》交給了他。當時,這個項目還叫《印度藥神》。所以,《我不是藥神》選擇了用前半部分喜劇、中段嚴肅、結尾略為煽情的方式講故事,每個笑料、每個淚點都經過編劇和導演的反覆推敲,力求精準。為了避開政策風險和降低觀眾的觀影門檻,劇本還對慢粒白血病這一疾病的背景進行了弱化。
  • 高考290分,北影考3年,《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天賦與汗水
    今年First電影節上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導演兼編劇文牧野給所有電影從業者頒發年度面孔獎的時刻。為什麼這麼說?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中國電影停擺了176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而文牧野的一番話,無疑是給外界一個信號——全行業的電影人,艱難復出了!
  • 杜蕾斯反家暴海報,不僅創意滿分還直戳人心!
    杜蕾斯反家暴海報,不僅創意滿分還直戳人心! 「想擺脫我,沒門」 夫妻之間也存在非法拘禁
  • 我不是藥神破三億 改編自真實事件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今天提前上映,而這部電影在之前的點映階段就引發了熱議。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
  • 《我不是藥神》:黑色幽默直刺人心,心靈救贖直面人性
    而由寧浩與徐崢聯手監製、徐崢主演的喜劇片《我不是藥神》,無疑是2018暑期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當然,我們很多人是奔著看《印囧》的心態去影院的,卻不小心看到了一部現實題材作品。而且,影片的主題,是與十四億國人息息相關的醫藥業。2002年的上海,小商人程勇和背運交上了朋友。父親臥病在床,妻子和他離婚,性保健品商店入不敷出,租住的房子,也面臨著被房東隨時收回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