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浙俠)臺灣選舉進入關鍵期,整個社會就會沉浸在喧囂的政治角逐中,雙方用盡計謀,是非真假混淆在一起,拼盡全力做最後一搏,以達勝選的目的。此時,用「瘋狂」來比喻並不為過。現離投票日僅一個月,跌宕起伏的臺灣選情,「卡神」楊蕙如網軍事件的蔓延,已讓蔡英文的選情顯露出疲憊態勢。
首先,美國從一面倒支持蔡連任到平衡押注。12月2日,美國亞太助卿史達偉在華府一個研討會上說,「美方信守臺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個聯合公報,我遵從也支持這點;並且我不會稱臺灣為國家。」同日,對臺友好的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卜睿哲,針對臺灣選後的臺海局勢發表看法。他說,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大陸將會採取「威嚇、施壓和吸納」並進的對臺政策,將使臺灣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
早前,美國政府支持蔡英文連任已成公開的秘密,也一度成為島內民意的主流共識。無論是美國國會出臺政策法案,還是通過涉臺軍事活動,目的就是彰顯對蔡英文連任的支持,此時,美國主流媒體竟然選在臺灣「大選」的敏感時間節點上,主動釋出如此極具傾向性立場的消息,除了被外界解讀為有官方授意或另有深層用意外,還引發涉臺學者對美國政府有「不排除韓國瑜當選」的討論。
長期研究臺灣輿情的章柏康認為,美國在處理臺灣選舉問題上,是有一定的原則的,上限是兩岸和而不統;下限是鬥而不「獨」,即當選的臺灣領導人,必須有能力把握住兩岸關係處於不統、不「獨」的現狀,不把美國拖入戰爭的泥沼,從而使美國在海峽兩岸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此次美國輿論觀點從一面倒支持蔡英文連任進行微調,或許與蔡英文選擇「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當副手有關。賴清德所堅持的「臺獨」觀點,顯然已突破了美國所設定的維持現狀紅線,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這就是美國輿論發生變化的微妙之處,其用意在向「蔡賴配」示警。
從去年選戰開打以後,島內「獨派」對蔡英文爭取連任並不完全認同,一度曾有「獨派」大佬連名在臺美兩地媒體做廣告反對。此外,在民進黨初選過程中,一些「獨派」人士對蔡英文運用權勢,選擇在其有利時機投票,頗為賴清德抱不平。現在雖然確定「蔡賴配」合作選舉,但仍有「獨派」人士並不喜歡蔡英文,這從歷次造勢活動及紀念「美麗島事件」40周年活動中也可以看出,除蔡英文家鄉屏東等少數幾個縣市外,「冷冰冰的民調數據」始終無法蓋住「熱呼呼的人心」,而此次作為民進黨的重要活動——「美麗島事件」40周年活動,參加者僅僅只有近300人,不滿之情盡在不言中。
其次,臨陣換將重新啟用邱義仁。日前,媒體傳出邱義仁為蔡英文連任選舉政策操盤的消息。對於邱義仁,大家並不陌生,泛綠陣營提起第一「軍師」,非他莫屬。2004年那場「兩顆子彈」驚世大選,幫陳水扁選戰操盤運作的核心,就是由邱義仁與時任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組成的「邱張機制」。在陳水扁「執政」期間,舉凡民進黨重大的選戰,邱義仁都不缺席。出點子、探軍情、與地方勢力溝通、反駁在野黨指控等等,堪稱民進黨選戰中的「統帥」。據臺媒報導,去年「九合一」選舉後,蔡英文之所以能在民調中逆轉勝,背後就有邱義仁影子。
陣前換將原是兵家大忌,學者出生的蔡英文理所當然懂這個道理。事實上,蔡英文重用邱義仁,目的當然為了介入選舉操盤,不但可發揮其戰略精準、戰術靈活的操盤能力,更意味著蔡英文準備要出招了。
這與邱義仁的狠勁有關。2004年大選中,邱義仁曾用「『割喉』計算法」,恐怖地聲稱要「把對手割喉割到斷」。所謂「『割喉』計算法」,其實是依據臺灣歷年大型選舉的投票數據,推估雙方陣營的基本盤。與選舉對手差額部分,民進黨則採取「激化兩岸衝突」作為換取勝選的利器,同時輔之以利益政策綁樁,加上對派系頭目封官許願,爭取有一半以上的差額選民能「割過來」(支持民進黨),便穩操勝券。
與2004年不同的是,如今蔡英文在政績不揚、「論文門」、「卡神案」纏身的情況下,讓邱義仁重操舊業,目的是要用邱義仁的狠勁與蘇貞昌的錢袋子,藉助「抹紅」、抹黑手段與政策示惠方法,用「軟」、「硬」兩手逼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選舉氣氛。
從這一角度看,邱義仁的重出江湖,似乎意味著蔡英文的選情有些不妙了!
縱觀此次臺灣選舉輿情演變,可用「始驚、終狂」四個字來形容。一年前,韓國瑜以「一人救全黨」,韓流狂掃臺灣島,演變到今天「全黨救一人」,不得不以「民調唯一支持蔡英文」來遮羞;蔡英文則從撿槍撿炮,形塑出「辣臺妹、高民調」形象,至今融化為銀槍蠟頭的「蠟臺妹」、「搞民調」。跌宕起伏的選情,讓島內輿情、民調詭譎多變、勝負難判。
2004年「大選」,民進黨總操盤手邱義仁,提出「割喉割到斷」的恐怖口號。選前一個月,先是限制港臺航班增加數,以阻止大陸臺商返臺投票,接著是抓「共諜」,營造恐怖氣氛,最後在選前一天,「兩顆子彈」讓選情一舉翻盤。明年「大選」臨近,擅用選舉術的民進黨,會否在投票日前再現新版的「110(註:指1月10日)事件」?大家不得不有所警惕。
請大家支持邱毅,為統一發聲,下架蔡英文!
給新黨加油,給我加油!
不該說的內情,臺灣公開支持統一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