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導:深圳市中醫院骨傷科 馬篤軍
作為一枚合格的程式設計師,除了經典的格子衫,發量令人捉急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我芳齡只有27,但外人總以為我30好幾(嘆氣)。
我叫小林,是生活在大深圳的其中一名社畜,每天兩點一線地重複生活著,日子本來平淡如水,沒想到卻被一個噴嚏害得不成人樣.
事情是這樣的,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午後,在家百無聊賴的我選擇一整天看電視劇。中場休息之際,我拿起手中的水杯正準備喝水,突然感覺鼻頭一癢——噴嚏要來了!說時遲那時快,我立馬放下水杯,一把抓起身旁的紙巾捂住口鼻,彎腰一「嗤」,噴嚏如約而至。
酸爽不過幾秒,悲劇開始了.挺起腰的時候感覺腰間一陣劇痛,左側特別明顯。走幾步,不妙,連雙腿都感覺又麻又疼的了!
這怎麼回事?我剛才好像除了打噴嚏,啥也沒做了啊。當時也沒想這麼多,感覺躺一躺應該就能好。到了傍晚,打算下床上個廁所,發現這麼短的距離我居然要費老半天,這腰和腿都太疼了!
眼看情況比想像中更糟糕,第二天肯定是沒辦法上班的了,我立刻先跟領導請了假。
躺回床上,我開始陷入了沉思。這情況連上廁所都成問題,更別提出門吃飯上班了,再不處理,生活恐怕將變成名副其實的「步步維艱」.
憑藉頑強的求生意志,我拿著手機開始在網上開啟瘋狂搜索,根據「打噴嚏、腰疼」的字眼,找到了許多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說法。可把我給嚇到了,我還這麼年輕,居然就腰突了?而且還是被一個噴嚏給弄的?
我實在是不敢相信,打算還是正兒八經地找個好科室好醫生幫我檢查一下。
緊接著,我便開始尋找情況和我相似的病人,根據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推薦,我掛了深圳市中醫院骨傷科的號。
1月初,我來到深圳市中醫院就診,幫我面診的是馬篤軍醫生。他非常有耐心,不僅詢問了許多發病時的細節,而且還幫我做了一系列的身體檢查。
神經學查體顯示,小林左側直腿抬高20度陽性,加強試驗陽性;左足背外側針刺覺減退;雙下肢肌力正常;雙側跟腱反射未引出。影像學檢查提示腰4/5椎間盤中央偏左脫出。小林症狀、體徵與影像學表現相符,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斷明確。
居然真的腰椎間盤突出.之前只聽說過大笑會笑掉下巴,卻不知道彎腰打噴嚏居然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買彩票都沒試過有這般運氣.
我的情況,手術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但這一切來得太快,我實在是接受不了。
馬篤軍醫生給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一開始我仍然很抗拒,但想到以後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而且現在連對象都還沒找到(這才是重點),人生不能這麼容易就放棄,於是我選擇了手術治療。
幸運的是,我這場手術由深圳市中醫院骨一科脊柱運動醫學組蔣順琬主任團隊負責,而且他們決定捨棄傳統手術方案,為我實施UBE技術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據說這是UBE技術在深圳市中醫院的首次應用!
隨著外科醫學的不斷發展,脊柱內鏡下操作技術已逐漸成熟,以其創傷小、操作精細、視野直觀、術後恢復快等優點而被廣泛運用。繼椎間孔鏡脊柱內鏡微創術後日漸興起的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UBE)越來越受到脊柱外科醫生的關注。UBE技術即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echnique),適用於頸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變。優勢如下:應用傳統脊柱外科器械即可,不受特殊器械限制,普通尺寸器械處理增生退變組織效率更高;水介質中操作,視野更加清晰,特殊器械可保持順暢出水;適應症廣泛,能輕鬆完成鏡下融合、頸椎、胸椎、腰椎等複雜病例。手術前,馬篤軍醫生再次詳細詢問了解我的病史並給我做了許多細緻的體格檢查,結合檢查結果,手術治療團隊為我設計了嚴密的手術方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放過每一個細節。1月4日,我接受了UBE手術治療~
術中採用全麻,俯臥位。治療團隊首先進行精確的體表定位,在椎旁1.5cm、目標椎間隙上下各做1個1cm左右的手術切口,分別用於插入觀察關節鏡內鏡和手術器械。在關節鏡內鏡輔助下,利用射頻處理軟組織,顯露病變椎間隙周圍解剖結構。利用磨鑽磨除臨近椎板上下緣及關節突內緣,顯露黃韌帶止點,咬除黃韌帶暴露硬膜及神經根外緣。隨後,使用神經拉鉤保護神經根並將其拉向內側,暴露椎間盤。椎管內射頻處理椎間盤表面血管,尖刀環形切開纖維環後利用髓核鉗切除切除突出椎間盤組織,並進一步伸入椎間隙切除殘存髓核組織,完成手術。
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我就被安排到病房休息了。蔣順琬主任在術後第一天就來病房看望我,順便了解我這老腰的恢復情況。
說實話,這場手術的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感覺開刀的地方還有一丟丟脹痛,但折磨我的腰痛和腿麻統統都比之前好太多了!動動手動動腳,再扭扭腰,沒明顯感覺到哪裡活動吃力;醫生幫我體測,直推抬高試驗是陰性;就連DR、CT、MR影像學檢查也沒查出什麼問題!
還沒出院我就已經樂呵得不行,真的太滿意了!這2021年的第一遭,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
本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深圳市中醫院脊柱外科在脊柱微創領域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擴展。目前深圳市中醫院脊柱運動醫學組在蔣順琬主任帶領下,已可為腰椎疾患患者提供包括保守治療、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椎間孔鏡下(經椎間孔入路和經椎板間入路)腰椎間盤切除及融合術、misTLIF入路下輔助微創通道下腰椎減壓固定融合術、小切口輔助腰椎側方入路減壓融合術在內的多種微創手術方法。隨著手術技術的改進和經驗的積累,市中醫院骨傷科將為更多的受脊柱疾患困擾的患者提供更為安全、微創、快捷、有效的解決方案。深圳市中醫院骨一科脊柱運動醫學組是深圳市最早引進脊柱內鏡微創技術的臨床科室之一,學術帶頭人蔣順琬教授、主任醫師、市名中醫、博士生導師,曾到歐美訪學進修脊柱外科微創新技術,由蔣順琬主任帶領的脊柱運動醫學團隊具備強大的陣容配置、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追求極致的用心,深受患者的好評,竭力為深圳中醫骨傷科的蓬勃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