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8年11月,柬埔寨一個賣紀念品的小男孩沙利(Salik)因為會說9國語言走紅網絡。
會說中文的外國男孩並不稀奇,可小沙利能說多種語言的天賦,讓他一下子變成了「網紅」。被網友稱為「語言天才」。
還記得網友問他這些語言怎麼學會的,沙利說這些語言都是通過和遊客交流,從遊客身上學來的。
還記得視頻裡小沙利身材瘦小,背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裝滿旅遊紀念品的大籃子四處叫賣,笑容燦爛,眼神裡藏著星辰大海。
成為網紅後的他,命運也隨之改變。2019年,沙利在中國一家企業的資助下,來到浙江諸暨的一所外國語學校求學。
他將會在資助下,完成從高中到大學之後的學業。
有人採訪他,問他的夢想是什麼?他說:長大以後,希望能考上北京大學,做個成功的企業家。
沙利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不是每一個貧困學子都能有走紅的機會,也不是每一個貧困學子都能得到資助。
對於沙利來說,貧窮是苦難但也是他的轉折點;但對於更多的學子來說,或許貧窮帶來的就真的只有痛苦、掙扎與迷茫,很難看到支持,信念和光亮。
但我們總能看到,無論在怎樣絕境的環境中生存。有些人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擺脫命運的桎梏,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認為命運本該如此。
01 無意間在知乎收藏夾裡翻到一個問題:你做的最大的賭是什麼?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的時間定格在2016年,這位答主和大家分享了他父親這輩子做的最大的賭注,就是無條件信任兒子能出人頭地,在負債纍纍的艱難日子裡,在親朋好友的阻攔和冷嘲熱諷中,堅持讓他學習電腦編程。
為了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作者是這麼做的:
1、初中畢業底子差,電腦學習猶如天書,老師不待見,同學更優秀,自己只能埋頭苦練。
2、每天24小時,除了睡覺,都趴在電腦前學習,最終順利通過當時最難的計算機編程考試,獲得證書。
之後的社會求職之路也是坎坷不斷,但答主也都咬牙堅持到底。
如今作者已步入不惑之年,完成了二次創業,家人生活優渥,兒女雙全。
人生至此,可以圓滿落幕。
當然,這一切都感謝答主父親的這場豪賭,不然就沒有答主現在的成功。
但更要感謝的,其實是他自己。
沒有誰的成功不是賭博。賭的是未來,賭的是自己。
馬克思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要想活著、活得好,就一定要有擺脫困境的勇氣。
一如作者在文章結尾所言:感謝不屈不撓的自己,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生存才是。
02 你所謂的學不會,不過是生活還沒有把你逼到那個境地。
當你身體健康、經濟富足的時候,舒適圈限制了你對「生存底線」的想像力。
有些人僅僅是活著,就已經花光了所有力氣。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求生,哪怕付出一切。
主人公程勇生活潦倒,為了賺錢給自己的父親治病,不惜鋌而走險,販賣印度抗癌藥。
呂受益求助程勇去印度購藥回國販賣,他想看著孩子長大。
生病的老婆婆阻止警察抓販賣假藥的程勇,她想活著。
黃毛在外流浪許多年,他想活著再回家裡看看。
生活並不曾善待他們,但他們依然留戀這個世界,從未放棄對生的追求。
人活一世,有很多必須,其中就有必須堅強。
很多年了,一組照片經常在網上被網友重新翻出來曬,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大雪紛飛的火車站前,一個男人坐在臺階上啃乾冷的麵包。
當鏡頭與他的眼神相遇時,他似乎為自己的窘迫感到難堪。
終於再也吃不下,堂堂七尺漢子,還是忍不住落淚了……
你無法體會到別人正在經歷的生活有多艱難,可還是要繼續過下去。
走在路上,大家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蹬著三輪車收廢品的人,滿滿一車廢品已經讓他們很吃力了,只好下來用力推著前進。
撿垃圾的老人,步履蹣跚,一個垃圾桶一個垃圾桶的挨個兒仔細尋找。
打掃衛生的清潔工,天不亮就開始了他們清掃工作。
無論是寒風中、酷暑裡,每一個在戶外辛苦勞作的人,都是為了生存。
很多人覺得稀鬆平常的事,正是他們嚮往的生活。
如果你沒有吃過和他們一樣的苦,你就永遠沒有資格說「人間不值得」。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03 你現在只顧著抱怨生活而荒廢的大好光陰,正是很多人嚮往的明天。
北大女孩王心儀的文章《感謝貧窮》在曾網上引起爭議,貧窮究竟是否值得感謝?
貧窮,它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幸福到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努力拼搏;當命運對我們不公平時,我們該如何正確抗爭。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主人公莉絲是被命運捉弄的悲慘少女。
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她在毒品、愛滋、飢餓充斥的環境中度過童年。
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也不奢求別人的憐憫,她說:「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
04 《喜寶》中說:只有不愁衣食的人,才有資格用時間來埋怨命運。
如果你不是出身富貴,卻想要脫穎而出,那麼拼命認真地工作,將是你唯一的出路。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一部非常寫實的職場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講述一個平凡的女白領,在職場中遭受種種挫折並試圖逆襲的故事。
這部電視劇所構建出的職場困境,恰恰說出了當下許多職場年輕人的心聲。
為了一份工作,焦慮疲憊、失去自我。
想要抗爭,卻依然如電視劇名稱所暗示的結局那樣:
我們最終還是無法成為野獸,為了生存,不得不繼續負重前行。
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生活,更不該有「湊活「二字。
那麼,趁著我們現在還年輕,還有大把旺盛的精力,盡情地野蠻生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