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歌曲和故事比《暖春》還暖……

2021-01-09 超哥侃歷史啦

大家都知道《酒幹倘賣無》是源於80年代臺灣的一手流行歌曲,大氣寬廣的音域,柔韌滄桑的曲調,交織出一首催人淚下的感人旋律,一誕生便火便大街小巷,至今都是很多人進KTV的必點勁歌之一。

此曲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由羅大佑與侯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中國臺灣女歌手蘇芮演唱,是一首勵情勵志的國語歌曲。並於1984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被很多華人歌星所翻唱。

「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翻譯過來是說:「有酒瓶子要賣麼?」。這是閩南一代的鄉下人在收破爛的時候經常吆喝的一句話。而電影《搭錯車》便是講述一個靠撿破爛、收酒瓶為生的啞巴叔叔的故事。

退伍老兵啞叔以撿破爛、收酒瓶子為生,無兒無女,只有一個媳婦。閒暇之餘經常用嗩吶吹奏一首「酒幹倘賣無」的曲子來解寂寥。

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他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媳婦忍受不了他收養女嬰的現實,便離他而去。此後,啞叔又當爹又當娘,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憑藉著微薄的收入將阿美撫養成人。

在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紅歌星。不料成名之後的阿美受名利所累,竟然不得不遠離已經是花甲之年的老父親......

一天時君邁來到了阿美父親的窗前,鄰居給他講述了阿美父親從小用《酒幹倘賣無》的嗩吶聲來逗她歡樂的場景,時君邁自此得到了靈感,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這首《酒幹倘賣無》,並把歌詞寄到了阿美手裡。

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這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水般從腦海中湧現出來......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正當阿美放下所有,想要回家看望老父親的時候,啞巴叔叔卻躺在了病床上,他臨死前都沒能見到阿美最後一面,懷著對女兒深深的思念離開了人世......

於是在之後的演唱會上,阿美都在痛哭流涕的演唱這首歌,歌聲唱出了她的悔恨,也唱出了無數對父母有歉疚之心的兒女們的心聲,這也是這首歌大火特火的原因所在。

電影《搭錯車》由於太過感人,甚至可以說比《暖春》更暖,所以被大陸翻拍過兩次電視劇,主人翁老爺子分別由李雪健和馬少驊飾演。

相關焦點

  • 酒幹倘賣無,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麼
    當時還小,大概十幾歲吧,識字也不多,對於歌曲唱出來的字詞更是聽不清楚,「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反反覆覆的聽了好多遍以後,再加上對歌曲中其它字詞的綜合理解,就理解成了:父親把酒喝乾了,好像錢還不夠,就把一個孩子賣了,因為歌詞中還有「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當時,在自己頭腦裡,就形成了一個故事,是父親沒錢,喝完酒,把孩子賣了,孩子在哭,在盼望著什麼時候
  • 酒幹倘賣無暗示什麼意思?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南方地區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女孩大聲的喊著: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
  • 終於知道了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了!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潮汕地區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 「酒幹倘賣無」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原來有這樣的故事!
    「酒幹倘賣無」其實是一部關於《酒幹倘賣無》的電影。片名叫《搭錯車》,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故事說的是一個聾啞男子,時間久了不記得他靠什麼為生,只記得在他的家裡,牆壁是一個一個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疊在一起疊成的。
  • 終於知道了酒幹倘賣無暗示什麼意思了!
  • 終於知道酒幹倘賣無 暗示什麼意思了!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南方地區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有些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生活夠苦的了。
  • 終於知道「酒幹倘賣無」暗示什麼意思了!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潮汕地區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 終於知道「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了!超感動,戳進來圍觀~~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大江南北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 《酒幹倘賣無》這首歌是什麼意思 背後有什麼故事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很老的歌了,「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嗎?這麼攝人心魄的歌曲背後,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嗎?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很老的歌了,是《搭錯車》的主題曲,由侯德健作曲,羅大佑與候德健作詞,蘇芮演唱。曾經在祖國大陸大街小巷傳唱,時至今日,這首歌仍備受當代青年喜愛而成為許多人日不離口的小曲在哼著。
  • 唯恐不及:酒幹倘賣無
    這是我一位善良,經世,純粹的兄長轉來的一文,他寫道之:這是我在某群看到的,眼睛都溼潤了,拿來與大家分享: 我終於道《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了
  • 「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唱紅了快半個世紀了!
    酒幹倘賣無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酒幹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是指一些收廢棄的酒瓶的人,在走街串巷的時候喊「有空酒瓶要賣嗎?」《酒幹倘賣無》由羅大佑與侯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中國臺灣女歌手蘇芮演唱,飛碟唱片公司1983發行,是一首勵情勵志的國語歌曲。
  • 「酒幹倘賣無」背後的故事有幾人能懂?
    酒幹倘賣無這首歌的傳唱度非常高,走在大街上能聽到它的旋律,KTV裡的點歌率也非常高。它具有輕快的旋律,動人的節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詞,那又有多少人懂它背後的故事嗎?小編今天就結合歌詞帶你走進酒幹倘賣無背後的故事。
  • 蘇芮是酒幹倘賣無原唱,也是唱的最好的
    有一首經典老歌,叫《酒幹倘賣無》,由臺灣歌手蘇芮演唱。你知道酒幹倘賣無的意思嗎?其實,它講的是關於親情的故事。酒幹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就是「有空酒瓶賣嗎?」 這是以前那種推著三輪車,沿街收破爛的叫賣聲。一般做這種活的都是很貧窮的人。
  • 你知道「酒幹倘賣無」這首歌,那你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嗎?
  • 《酒幹倘賣無》曾經火遍全國,但是誰知道歌曲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酒幹倘賣無》曾經火遍全國,但是誰知道歌曲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酒幹倘賣無》可以說在八十年代左右的時候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大街小巷被很多人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閩南、臺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收廢品站裡賺點小錢的人,都是騎著三輪車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幹倘賣無」。如果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然後賣給他。這首歌曲來自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腿腳不利索的老人靠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空酒瓶子賣到廢品站換點小錢為生,老人有一點聾啞,不怎麼會說話,生活非常辛苦。
  • 酒幹倘賣無是哪裡話,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
    酒幹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臺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裡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幹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歌曲《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但是有兩個錯別字。
  • 酒幹倘賣無——酒缸當賣無——(有)酒樽好賣無
    ),唱遍了大江南北,那句「酒幹倘賣無」成了家喻戶曉、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哼哼出來的旋律。後來才知道,該歌曲是臺灣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1984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此後被多次翻唱,2001年,大陸歌手程琳隨同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拍攝組到臺灣演出,和蘇芮同唱了一曲《酒幹倘賣無》,再度掀起傳唱的熱潮。
  • 終於知道了「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了!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南方地區也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女孩大聲的喊著: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
  • 《搭錯車》的「酒幹倘賣無」,撕心裂肺的感情片
    《酒它幹倘賣無》這首歌在上世紀80年代火得一塌糊塗,它是從臺灣傳入華夏大地的,尤其是在潮汕地區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意思是「有空酒瓶子賣嗎?」今天我們一起回味一下《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電視劇《搭錯車》的劇本來源:一位跛腳的老人靠收垃圾來維持生活,除了跛腳外,老人還是聾啞人,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他從來不敢奢望自己可以娶妻生子,唯一的願望是不要給親朋好友帶來麻煩。
  • 「酒幹倘賣無」感人一幕
    一個退役老兵是個啞巴,人稱啞叔,以撿破爛和收廢品為生。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此後,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啞叔用辛苦收來的空酒瓶,換錢買奶粉,把小女孩養活;小女孩漸漸長大,陪著父親一起出去收廢品,用那童真的聲音一遍一遍喊著「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有空酒瓶賣嗎?)阿美高中畢業後,在某餐廳當歌手,得到青年作曲家小邁幫助,成了一名當紅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