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評機:小米松果晶片值得大家高潮又澎湃嗎?

2021-01-13 網易手機

2017-03-13 00:44:54 來源: 網易手機

舉報

小米澎湃S1真的就不能獲得更多的掌聲麼?當然不是,只是不要過度炒作或者過於看重,畢竟只是發了一款被人血虐的中高端晶片,還不是開香檳的時候。

就在上周,很有意思的一篇貼吧的帖子火了,某網友因搶購到了紅米4X而興奮的開始作妖,一套無與倫比的表情包攻陷貼吧,網友很興奮地說:「這回搶到了紅米,終於不會被朋友看不起了,生是雷軍的人,死是雷軍的鬼」,當然,此處還是要省略萬字,不知是水軍傑作還是米粉的真心回饋。

言歸正傳,2017年2月28日,小米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旗艦產品-小米5c,會上還正式發布了定位中高端的自助研發晶片-「澎湃S1」,這麼來看,小米成為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能夠同時生產移動通信設備與晶片的公司,其實當天去了小米「我心澎湃」發布會的朋友,從雷軍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九死一生」,

其實真正了解晶片產業的人絕對明白這一行的水有多深,澎湃S1的出現要為小米的努力送上掌聲,但是不至於業界一片溢美之詞,冷靜下來好好看這件事,現在的小米還是試探市場的階段。

「澎湃S1」晶片的假象:我心高潮澎了個湃

小米5c搭載小米科技自助研發晶片「澎湃S1」,定位中高端產品市場,官方定1499元。這款晶片採用八核big.LITTLE架構,製程為28nm;大核主頻2.2GHz四核ARM Cortex-A53架構,小核為1.4GHz四核ARM Cortex-A53架構;GPU則採用了Mali-T860 MP4,帳面實力還算不錯,原則上說與驍龍625相近。當然眾多的數碼媒體也對這款搭載澎湃S1的手機進行了體驗試玩,不過也是出現了兩個聲音,一個是覺得這款產品真的很不錯,小米能夠做到這個份上,就已經是國人的驕傲了;另一個則是性能不行,感覺被騙了,瞬間淚目。

網易手機評測室在小米5c性能測試方面給出的測試結果為:「不服跑個分成了笑話,卡頓明顯,遊戲中幀數慘不忍睹」,所有測過這款手機的人應該心裡都十分明白這款機器的性能也就基本那樣了,橫向對比MTK Helio P10與高通驍龍625,被虐的都有點讓人心疼。

綜合以上,其實結論很簡單,從產品性能來說,澎湃S1確實不行,這塊晶片並沒有成為小米的加分項,同時小米5c整體的體驗也不會很「發燒」,從晶片行業的角度來說,小米所邁出的這一步,也是很多手機廠商不敢嘗試的,當然從小米MIX開始,小米就已經試圖不再與同行們拼一些有的沒的虛無的名頭,而是真正的去做一些同行想過卻沒做的事情。

不過,既然是看產品性能,同時還要售賣到用戶手中,澎湃S1真的還是不行,不過據小米的人稱未來幾個月,小米晶片方面還會有動作,那時候或許就是應對高端市場的晶片來臨。

雷軍講的這個關於「我心澎湃」的故事,很漂亮

小米手機的銷量在2016年遭遇了一些問題,可以說是落後的狀態,而此時小米發布了自助研發的晶片,理想狀態是這樣的:變身手機晶片供應商是個最佳選擇,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總是沒錯的,如果小松果晶片一旦成功,小米的利潤與地位也會以函數式暴增,不過說到底雖然這只是個理想的狀態,但萬一成功了呢?

小米松果的發布,有人讚賞很正常,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清醒的,雷軍在發布會上不斷用「九死一生」這個詞語也是有道理的,雷軍沒有過於渲染晶片產品的遙不可及,談到了不少軟體方面的分享心得,硬體與軟體的輕重間,雷軍更看重軟體,因為進入到智慧型手機的下半場,軟體與用戶體驗才是靈魂,未來的市場,將會出現更多的軟體定義硬體的產品。

雷軍這一步走的,很穩,小米松果晶片起步就站在了用戶角度,應用與用戶體驗的角度,而不是完全說一堆技術性話術,澎湃S1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高通,MTK,華為,但是小米從更好的利用了澎湃與MIUI的深度整合,也是更注重用戶體驗,不去單拼硬體,這個信號也是給高通MTK們的重要信息:哥不是來個你們打架的。

雖然,小米松果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但是雷軍講的這個「我心澎湃」的故事,很漂亮,至少這是給資本市場講的一個美麗的故事。

小米澎湃S1幾乎就是由多個未知數組成的符號

回顧小米發展歷程,高通驍龍就一直是小米的首選,而基於小米這種野蠻生長加上飢餓營銷的模式,供貨不足時常有的事,而供貨不足的問題,一般都反應在晶片的供應不足,這個時候雷軍坐不住了,再加上2016年確實並沒有什麼值得讓人記住的地方,危機感也是隨之而來,雷軍也開始做這個關於松果的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米松果已經耗費了小米巨額的資金,能否獲得整個市場還是個未知數,小米5c是否能夠帶給小米帶來銷量上的自信也是一個未知數,已經花費了巨額的資金,是否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也是個未知數,小米松果幾乎就是由多個未知數組成的符號。

再來看看晶片市場,小米松果至少是近幾年根本沒有任何機會衝擊到高通,MTK的行業地位(當然小米本身也沒準備跟幾家晶片廠商幹架),從晶片維度來看,論綜合實力,澎湃S1也根本不是高通,MTK的對手,更何況澎湃S1也不可能短期內給小米帶來利潤體現,不少的業內人士都對小米後續研發晶片的能力而質疑。

硬體無法快速追趕上高通,MTK的高度,那就剩下的是自家獨有的特色功能,蘋果是iOS與硬體加app的高度融合,華為擁有高度核心的通訊技術,那麼小米又有什麼呢?MIUI?MIUI說破天只是一款基於谷歌Android的深度定製系統,而不是iOS。

高通在中國的壟斷案,或許就是雷軍想未來不在受制於人的一個想法,不過時至今日,澎湃S1的發布,看上去更像是解放束縛於枷鎖中的產物,為了擁有晶片而去做晶片,未知數太多。

結語

小米澎湃S1真的就不能獲得更多的掌聲麼?當然不是,只是不要過度炒作或者過於看重,畢竟只是發了一款被人血虐的中高端晶片,還不是開香檳的時候,若結合強大的MIUI生態,小米松果定會健康發展,捧殺才是最可怕的,現在的小米松果還在學步階段。

本文來源:網易手機 作者:陳功 責任編輯: 陳功_NT3893

本文系網易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網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松果變大魚?小米自研處理器澎湃S2蓄勢待發
    而華為不管是自願還是非自願的,都被打上了「愛國」的烙印,愛國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打著「愛國」的旗號去謀取私利又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小米天生自帶「屌絲」氣息,這些年拼了命的想要往高端發展,但是在小米9的發布會上,雷軍滿含不甘的宣布定價時也讓人們看見了其中的無奈。
  • 小米晶片澎湃S2曝光 新系列晶片還不止一款
    近日,有微博網友曬出了小米新處理器澎湃S2晶片的照片,這是繼當年小米自研的首款澎湃S1之後第二款曝光的晶片,同時新的晶片還不止這一款,同時曝光的還有松果低功耗藍牙音頻晶片U2和窄帶物聯網晶片U1。澎湃系列晶片是小米自主研發處理器的名稱,首款晶片就是澎湃S1,它發布於2017年,當年首發搭載於小米5C這款手機上,當時引起行業的熱議,畢竟擁有自主研發晶片的手機廠商寥寥無幾,國內的華為旗下的海思晶片算其一,其他就是三星、蘋果等知名公司了。
  • 小米自研澎湃晶片將捲土重來:澎湃S2晶片其實早已「量產」
    【5月1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國產智慧型手機在晶片、作業系統領域,依舊嚴重依賴於美國的高通、谷歌,但就在華為、中興事件爆發以後,也是再次讓國產手機廠商警醒,目前OPPO、vivo也都紛紛開啟了「自研晶片」計劃,以打造屬於自己的」晶片「,畢竟手機晶片作為智慧型手機最關鍵的元器件,它直接決定著這款手機的性能強弱
  • 盧偉冰:晶片改變世界!網友:澎湃S2還有戲嗎?
    而針對盧偉冰的這個行為,不少網友也是有點納悶,大家紛紛好奇表示,難道小米在晶片方面,又有新動作了,或者說是有新大事要發生了!眾所周知,小米長期以來,雖然業績節節攀高,但是他們的口碑卻不大好,雖然和華為同樣是國內企業,但是人家華為在國人眼中就是民族企業,而小米呢?不僅不被稱之為民族企業,反而還落下了一個「組裝廠」的稱呼!
  • 涉足晶片製造,觸及核心架構,詳解小米120億「芯投資」版圖
    雷軍應該看清楚了,僅靠網際網路營銷無法讓小米走的更遠,無法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十歲的小米還有很多焦慮,焦慮於核心技術,焦慮於供應鏈危機。 當下小米做出的改變能緩解他的焦慮嗎? 小米還在死磕晶片。  澎湃S2難產之後,小米從造芯轉向投芯,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瘋狂「攬貨」。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小米投資的半導體企業已經多達27家。
  • 難產的小米-澎湃S2處理器
    不知多少人還記得當年小米入局處理器之爭。澎湃S1應用而生。2014年10月16日,小米靜悄悄地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叫松果電子;2017年2月28日,澎湃S1晶片正式發布,首款搭載澎湃S1晶片的手機小米5C也一同發布。
  • 小米暗藏大招?盧偉冰談及晶片問題,米粉:澎湃S2要來了嗎?
    小米公司在2017年2月28日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手機晶片澎湃S1晶片,並首次搭載在小米5C手機上,成為國產第二個擁有自主研發晶片的廠家,但是由於澎湃S1晶片是小米第一代晶片,所以性能方面不是很強,但是作為入門級機型還是夠用的,有了澎湃S1,米粉開始期待澎湃S2,但是登陸3年,目前依然沒有澎湃S2的準確消息,但是日前小米副總裁盧偉冰談起晶片問題
  • 小米MIX新機還需要等,但是,如果澎湃S2推出,大家會支持嗎?
    不可否認,小米這次的新動作確實非常吸引用戶,也很值得用戶進行關注,畢竟新機的關注度幾乎都不會低。 只不過在新機發布前,雷軍針對有沒有MIX、 MIX Alpha 啥時量產、你們澎湃晶片還做不做這幾個問題回應了一下。
  • 國產手機晶片又添新秀,小米自研晶片澎湃S2有望量產!
    在晶片上有所動作的手機廠商其實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出成果的卻很少,目前只有蘋果、華為和三星能做到自主研發晶片。國內賣得很火的幾個品牌列如:vivo、oppo、小米、魅族等都是使用高通的手機晶片,雖然高通的晶片性能確實很強悍,但是畢竟是國外的品牌,還要看他人的臉色,從賣出的手機中抽取很高的專利費和使用費。
  • 雷軍是如何拼小米的晶片拼圖的?
    事實上,不只是蘋果、微軟等國外巨頭想要自己掌握晶片,國內的企業們也是如此,一有機會就自己研發晶片,比如華為、小米、VIVO等。 華為的晶片就已經大名鼎鼎了,已經有麒麟、鯤鵬、天罡、巴龍,昇騰等等系列晶片,而VIVO目前則是與三星合作,深度定製晶片。 至於小米,曾經一頭扎進了手機Soc的研發之中,不過後來推出第一款晶片澎湃s1之後,就暫時停止了手機Soc的研發,松果電子也主研AloT晶片方向了。
  • 小米隱藏實力曝露,盧偉冰再次談到晶片問題,澎湃S2或將到來!
    小米一直以來就是沒有技術的象徵,大家的印象中小米更像一個「組裝廠」,其實小米的手機的確有種東拼西湊的感覺,小米手機晶片採用了高通或者聯發科,屏幕採用的是三星製造,系統採用的是谷歌安卓,貌似看小米的技術好像沒有在小米手機上體現,其實這也是目前國產機的現狀,大部分的配件都是依賴於其他供應商
  • 雷軍的貪婪時刻:兩個月密集投資8家晶片公司,小米極速「補」芯
    其中,它所投資的8家半導體公司,不僅在短期內為自身的「AI+AIoT」雙引擎戰略提供了續航動力,同時也為它長期衝擊晶片研發市場,打通產業鏈「經脈」埋下了技術伏筆。 而這些,都是小米在澎湃S2晶片流產後,針對半導體領域所進行的產業鏈「自救」與新打法。
  • 小米年度發布會前夕,雷軍透露了這些「秘密」......
    踽踽前行的澎湃晶片在2017年,小米發布初代自研晶片澎湃S1之後,澎湃S2的傳聞雖時有發生,但雷軍並沒有繼續公布具體相關事項。此次雷軍在文章中提到,在一代澎湃晶片之後,小米的晶片計劃遭到了巨大困難,但自研晶片計劃依然在繼續,請大家等待新的進展。
  • 小米的澎湃S2要來了?盧總瘋狂暗示!
    2017年2月28日小米在北京舉辦了「我心澎湃」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自主獨立芯"澎湃S1"。首款搭載澎湃S1晶片的手機小米5C也一同發布。其性能在安兔兔上跑分超越了當初的一代神U驍龍625,不過後來經驗證實際體驗弱於驍龍625,不過因為這是小米第一款自研SOC,有此表現,大家還是對小米比較讚賞的,並且紛紛期待小米處理器澎湃S2的誕生。
  • 小米產投注資縱慧芯光、易兆微 布局VCSEL及藍牙WiFi晶片
    集微網12月5日消息 今日,集微網注意到,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新增一起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慧芯光」),投資比例並未公開。縱慧芯光(Vertilite)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創新型的光電半導體企業,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頻率VCSEL解決方案,主要研發生產VCSEL晶片、器件及模組等產品。縱慧芯光總部位於江蘇常州,在美國、中國臺灣地區都成立了全資子公司。2017年底和2019年初,縱慧芯光接連獲得了兩次上億元融資。
  • 澎湃S2又傳出不幸消息,高通才是最終選擇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在中端手機市場中,都採用驍龍765處理器,這對華為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華為還沒有發布它的中端5g晶片,不過幸好榮耀宣布發布榮耀30s,他會搭載麒麟820晶片,這也是麒麟820的首次登場。
  • 小米澎湃S2處理器現身丨小白魅族17體驗測評
    /Redmi這邊目前還沒有聯發科的消息,主要還是搭載驍龍,也因此一直有小部分米粉呼喚小米曾經的澎湃處理器能否「詐屍」,最好在5G時代一躍而上,現在澎湃真的現身了~圖源@人生三個境界如上圖所見,有博主分享了澎湃S2的「真機」照,並表示照片拍攝自2018年。
  • 小米晶片大躍進:除了自己造芯,3年投資了20多家晶片企業
    眾所周知,在2017年小米發布旗下首款手機Soc澎湃S1之時,雷軍表示「晶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這意味著其實小米對於晶片是相當相當的重視。但自從澎湃S1發布之後,後續卻沒有了更多消息,原因大家基本也清楚,做晶片並不容易,沒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是很難有成就的。所以後來我們看到小米的晶片轉向了物聯網、AloT這一塊,因為門檻相對較低一點,但小米也未曾放棄,一直表示澎湃S2還在研發之中。
  • 澎湃S2無進展,但雷軍卻投資了17家晶片企業
    眾所周知,小米是繼華為之後國內第二家自研晶片的廠商,於2017年2月份發布了「澎湃S1」。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雖然無數人憧憬著小米澎湃S2趕緊到來,但小米卻遲遲沒有進展。這一度讓人懷疑小米已經放棄了自研晶片。
  • 雷軍五十已知非 小米十年待破浪
    成立於2014年10月的小米松果電子,歷時兩年多實現了澎湃S1晶片的量產,並成功搭載在新款手機5C上,然而市場反響低迷,讓涉及澎湃晶片的內容,自2017年後成為小米官方避而不答的「冰封」話題。但有內部消息顯示,小米在澎湃S1晶片後,也同步展開對澎湃S2晶片的優化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