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舉行大選 執政黨面臨挑戰

2021-01-10 國際在線

2月8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愛爾蘭總統希金斯在投票站投票。 愛爾蘭8日舉行大選。多個民調結果顯示,由現任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執政黨統一黨在本次大選中面臨兩大反對黨,即共和黨和新芬黨的嚴峻挑戰。 新華社發

2月8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新芬黨領導人瑪麗·麥克唐納在投票站投票。 愛爾蘭8日舉行大選。多個民調結果顯示,由現任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執政黨統一黨在本次大選中面臨兩大反對黨,即共和黨和新芬黨的嚴峻挑戰。 新華社發

2月8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選民在投票站投票。 愛爾蘭8日舉行大選。多個民調結果顯示,由現任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執政黨統一黨在本次大選中面臨兩大反對黨,即共和黨和新芬黨的嚴峻挑戰。 新華社發

2月8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選民在投票站投票。 愛爾蘭8日舉行大選。多個民調結果顯示,由現任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執政黨統一黨在本次大選中面臨兩大反對黨,即共和黨和新芬黨的嚴峻挑戰。 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執政黨贏得大選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11日,新加坡選舉局計票數據顯示,在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2015年大選時的69.86%。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個議席,議席數和得票率較上屆大選均有上升。 本次大選共有192名候選人參選,他們來自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包括工人黨在內的10個反對黨,還有1名無黨籍人士。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再次獲勝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林芮】新加坡第13屆國會選舉結果7月11日揭曉,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獲得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席。工人黨則贏得1個單選區和兩個集選區,比上次大選新增1個集選區。此屆選舉新加坡共設31個選區,包括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國會議員席位共有93個,比上次大選多出4個。共有來自11個政黨的191名候選人和一名無黨籍人士參選。符合投票資格的選民共265萬3942人,實際投票的有253萬5565人,投票率為95.63% 。
  • 預言川普輸掉大選的愛爾蘭靈媒又來了:生活將在夏天恢復正常
    該雜誌自1697年開始在愛爾蘭出版,最初由被稱為「愛爾蘭梅林」的西奧菲勒斯·摩爾出版。摩爾因其在數學、佔星術和準確預測方面的獨特能力而聞名。 老摩爾年鑑自摩爾去世後一直保持著預測未來的傳統,並因其驚人的準確性而聲名大噪。 摩爾現在葬在都柏林的Drumcondra教堂墓地。
  • 被疫情耽誤的新加坡大選,就要來了……
    贏得全國半數以上國會議席的政黨即為執政黨,執政黨黨魁成為新一屆政府的總理。新任總理在本黨的當選議員中委任部長,形成新一屆內閣和政府。擁有最多議席的反對黨則成為最大反對黨,最大反對黨黨魁成為國會中的反對黨領袖。例如2015年舉行的上屆大選,人民行動黨獲得多數選區,人民行動黨的領袖李顯龍就成為總理。
  • 馬來西亞大選即將舉行,或為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一次
    馬來西亞大選即將舉行,或為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一次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0日,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10日在吉隆坡公布第14屆大選投票日期。大選提名日為4月28日,投票日為5月9日,競選期11天。
  • 緬甸大選進入開票階段,執政黨民盟獲得首個開票選區議席
    緬甸大選進入開票階段,執政黨民盟獲得首個開票選區議席 時間:2020-11 緬甸大選進入開票階段,執政黨民盟獲得首個開票選區議席 當地時間11月8日下午4時,緬甸本屆大選投票截止,各地投票站隨即開始進入開票程序。當晚8時許,緬甸欽邦哈卡鎮成為首個確定大選結果的選區,執政黨民盟以8797票贏
  • 新加坡大選提名揭曉 各黨派展開激烈角逐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6月30日是新加坡大選提名日。按照程序,來自11個黨派的192名競選人完成提名程序,正式對全國31個選區93個國會席位展開角逐。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將參加全部選區的席位競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再次領軍5人團隊出戰他的傳統選區宏茂橋集選區。
  • 範磊:一場事關新加坡「未來」的大選
    盛港集選區由原盛港西、榜鵝東以及白沙-榜鵝集選區的一部分組成,作為本屆大選新劃定的選區,理論上來講對執政黨是有利的,而且人民行動黨還派出了由黃志明部長領銜的競選團隊,四人團隊中還有一位高級政務部長和政務次長,可謂是行動黨各選區中實力不俗的夢之隊之一。再加上,選前工人黨團隊的辣玉莎因為較早時候的不當網絡言論再度發酵,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 獅城選戰丨PAP「躺贏」大選?新加坡選舉制度沒那麼簡單
    然而2020年的國會選舉也是人民行動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第二次在改選全部國會議席的大選中迎接反對黨的挑戰。面對大選,執政黨與反對黨陣營都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態。為何人民行動黨能在新加坡保持長期執政?這次選舉人民行動黨還能「躺贏」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為此梳理新加坡選舉制度的特點如下。
  • 吉里巴斯總統大選投票在即,選後將與臺灣當局「復交」?
    去年與臺灣當局斷交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將於22日舉行總統選舉,尋求連任的總統馬茂先前已經在國會失去優勢席位,挑戰總統大位的吉里巴斯優先黨主席裴班努則揚言,若當選將檢討吉里巴斯與中國的關係。歐江安稱,馬茂所屬的執政黨在今年4月國會大選不但失去多數的席次,也產生分裂,對於下周將進行的總統大選,臺灣將秉持中立原則,密切關注大選結果以及新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吉里巴斯的總統選舉分為三階段,國會議員選舉的兩輪投票已在4月完成,總計45席,馬茂的吉里巴斯黨及盟友僅獲得22席。國會在5月下旬選出議長,並選出馬茂、裴班努參選總統。
  • 下月,日本或提前大選
    本次臨時國會為期3天,執政黨將與在野黨就新任首相等相關事宜進行討論、協商。自民黨總裁菅義偉16日下午在眾議院全體會議被指名為日本首相之後起身向大家致謝↓今天傍晚,菅義偉與全體內閣成員將前往皇居,經過天皇認證之後,菅義偉內閣正式成立。16日上午,安倍晉三內閣在臨時內閣會議上全體辭職。
  • 大陸對臺灣「大選」態度「淡定」 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
    臺灣「大選」已進入最後白熱化的階段,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按既定規劃訪臺,著重文教經濟的交流,避開政治議題,並且重申大陸既定的不介入臺灣選舉的主調。大陸對於臺灣大選這種「淡定」的態度,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引發人們的關注和興趣。  大陸的這種淡定,或許可以首先被解讀為「不在乎」。
  • 疫情下的新加坡大選:無懸念,有看點
    新華社新加坡7月9日電(國際觀察)疫情下的新加坡大選:無懸念,有看點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將於10日舉行第13屆國會選舉,佔國會多數議席的政黨將組建新一屆政府。分析人士認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獲勝毫無懸念,但由於新加坡新冠疫情仍在延續,而且這也是人民行動黨推出第四代領導團隊後的首次大選,因此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將更多反映出選民對政府抗疫表現的滿意度,以及對未來領導團隊的信任度。
  • 日本眾議院大選的6點觀察
    離日本眾議院大選只剩最後9天的時間,誰將成為日本下屆首相?至今還是一個誰也說不清的大謎團。  8日參加了日本朝野各黨主席出席的一場記者會,近距離觀察了從安倍首相到希望黨主席小池百合子的競選公約的陳述和現場表現,感覺到日本政局的一些微妙。
  • 日本民主黨21日舉行黨首選舉 野田內閣內外交困
    中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本月21日,日本執政黨民主黨將召開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任的黨首。由於執政黨的黨首將會成為首相,因此民主黨的這一次黨代表選舉備受矚目。現任黨代表、首相野田佳彥決定參選尋求連任,但或許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實現。之前,有消息稱,野田佳彥將會在本屆國會今天(7日)結束任期後,解散國會舉行大選。
  • 疫情施壓經濟,新加坡大選「成全」反對黨?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666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結局並不意外,李顯龍領導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再次贏下新加坡的大選,蟬聯執政。但沒有懸念的大選背後,看點卻不少,比如在長久的一黨獨大局面下,反對黨在國會贏下的席位數卻創下新高,李顯龍自己也承認,「這不是一次感覺良好的選舉」。
  • 這個太平洋島國將迎來大選
    據法新社17日報導,明日(18日),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將舉行大選。在競選過程中,親美的現任總統希爾達·海因(Hilda Heine),受到立場傾向支持大陸投資案的反對派領導人的挑戰。雙方在去年底形成僵局,在國會各有16席。報導指出,倘若大選後席次有變,恐使馬紹爾群島與臺灣「邦交」生變。
  • 在《是,大臣》裡,哈克為什麼不用參加大選就可以當首相?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歐美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基本都是通過所謂的大選上臺的。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哈克當上首相併不因為參加大選,而是哈克所屬的執政黨高層內部欽定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雖然西方的宣傳機器及其走狗經常宣傳所謂的「民主直選」。但除了法國之外,西方主要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都不是直接選舉產生的。議會制的英國尤其如此,其政界主流至今都存在排斥「直選」的觀念。
  • 樸槿惠將接受「明年4月下臺 6月提前大選」方案
    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昨天,韓國總統樸槿在青瓦臺會見執政黨新世界黨黨首李貞鉉和新世界黨黨鞭鄭鎮碩,表明將接受新世界黨提出的「明年4月下臺,6月提前大選」的方案。  在韓國國會將於9日表決總統彈劾案之際,韓國總統樸槿惠與韓國執政黨議員鄭鎮碩等人進行55分鐘會面,接受在明年4月辭職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