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四巷愛轉角主題文創街區是一條集成都文化、玉林味道為一體的充滿成都人文生活氣息的街區範本。
本報記者 郝飛 攝影報導
8月1日傍晚的成都玉林西路,小酒館裡的年輕人已經有些微醺,玉林烤兔、串串的香氣慢慢四散開來,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成都慢生活。「別動,一定要堅挺4秒鐘!」攝影師唐華是新文創大軍的一員,站在芳草文創街區用大畫幅相機拍攝溼版照片的他一邊大聲提醒鏡頭前的被拍者「別動」,一邊按下快門線,高亮取景框的背後滿是熱氣騰騰的市井味。
古法旗袍設計師宋菲在繪手稿,她做的旗袍針腳細緻、面料舒適,價格一般千元左右,高的可達萬元以上。
創作者藉助一輛三輪車在成都市芳草文創街區上辦了一場個人影展。
唐華所用的拍攝方式,是1851年由英國雕塑家阿切爾研製的溼版攝影。玻璃板是載體,表面塗有火棉膠,浸入藥水後形成了可感光的乳膠層,趁著感光層還溼潤的時候,進行曝光、顯影,如此一番才能在玻璃片上留下一張照片。
8月1日,古典攝影工作室的攝影師在芳草文創街區為顧客拍照。
葫蘆烙畫。
兩年前,他開了間影像藝術空間,這個最初只有喝茶聊天功能的空間已逐步具備了專業暗房、展覽、分享的功能。有別於數碼攝影、手機攝影,拍一張這樣的溼版照片動輒數百元,但膠片和古典攝影術的魅力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這讓唐華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孤單。
重慶市級非遺項目——葫蘆烙畫的傳承人在天府文創大集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足以亂真的立體刺繡,能做頭飾也能變胸花。
7月26日,天府文創大集市完美落幕。來自全省各地和重慶的文創團隊一口氣在大集市上端出400餘種優秀文創產品,營造出「煙火氣、蜀都味、時尚潮、國際範」的成都文創消費新場景。
成都「街FUN」文創街區中木藝工作室的成員正在製作木藝作品。
極盡華麗的法式刺繡。
今年,隨著國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兩地在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頻頻碰撞出火花,越來越多的重慶文創團隊把目光投向了四川。本屆天府文創大集市上,成都的呂刻木恩木藝、宋菲的古法手作旗袍,重慶的葫蘆烙畫、「造物」文創等各類優質文創產品都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純手工的木作散發著溫潤感。
「一山雜物」特色手作小店的主人正在整理物件,很多設計師都將自己的手作產品寄賣在這家店裡。
文創的活力關係到一座城市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的經濟活力。去年一年,成都就新增文創街區88個、文創空間661個。玉林西路、蓓蕾社區的「街FUN」文創街、院子文化創意園、玉林四巷「愛轉角」特色生活街區等,已經成為文創打卡地。
成都人文生活氣息的言語裝飾。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為帶動四川文創產業的發展,今年四川將整合梳理一系列文創資源,匯聚政府和民間文創力量,持續推進高等級文旅產品創建。通過搭平臺、建渠道,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並且打通創意、生產和銷售渠道,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視覺四川2020年8月3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