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5nm顯卡在2010年退出主流市場將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作為顯卡巨頭之一的NVIDIA至今為止卻只推出了三款40nm顯卡且均為低端型號。NVIDIA在發布GT240、GT220和G210等40nm顯卡時恰逢AMD布局HD5000系列高端顯卡,因此也無暇顧及中低端產品。如今AMD終於騰出手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接二連三的發布了多款直接針對GT240、GT220和G210的低端顯卡。
早前HD5670和HD5450主要是針對GT240和G210,而這次發布的HD5570則是直指NVIDIA三款40nm顯卡之一的GT220。隨著HD5570的發布可以說NVIDIA的低端40nm顯卡全部遭到了AMD的封鎖。不過,這款HD5570顯卡的性能到底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全面攻佔低端市場!入門級HD5570顯卡首測
HD5570顯卡是AMD HD5000系列顯卡中一款定位100美元以下的中低端顯卡,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是NVIDIA早前發布的GT220,而其在AMD內部則主要是取代目前55nm的HD4650和HD4670顯卡。能否打敗GT220以及能否取代HD4650和HD4670,下面我們正式開始今天的評測。
本期測試顯卡天梯指引位置如下:
在本期測試中,我們採用了顯卡天梯圖以便更直觀的體現出顯卡的具體性能以及對比測試顯卡之間的性能高低。同時,通過這個顯卡天梯圖我們能一目了然的看到當前主流顯卡之間的相對排位。當然,目前顯卡天梯圖必定存在一定瑕疵,如果網友有更好的意見或者見解都可直接在留言中表達,我們會根據網友的反饋情況不斷地進行改進。
全面攻佔低端市場!入門級HD5570顯卡首測
PConline顯卡產品天梯圖說明:為了讓網友更直觀地了解評測顯卡的檔次,我們引入了天梯圖。在顯卡天梯圖中,我們按產品的性能劃分產品檔次,段位越高產品檔次越高,性能越強。圖中「紅點」為該系列顯卡「公版」產品所在位置。 若評測顯卡高於同段位「紅點」,則說明該卡的做工性能高於同系列公版產品,若低於同段位「紅點」則說明做工縮水。同段位內位置越高,產品的綜合實力越強。
HD5570顯卡定位及參數介紹
早在AMD發布最強單核心顯卡HD5870時就已經規劃好了下一代基於全新40nm製造工藝的HD5000系列顯卡,去年AMD如期發布了100美元以上的HD5970、HD5870、HD5770和HD5750等多款顯卡,而100美元以下的主流入門級顯卡則主要集中在Redwood和Ceder兩款核心上,繼早前HD5670和HD5450發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AMD今天再次帶來了這款定位取代上一代HD4650/HD4670的HD5570顯卡,這款顯卡的直接競爭對手則是GT220。
AMD HD5000系列顯卡規劃
從AMD關於HD5000系列顯卡的規劃圖來看,包括今天發布的HD5570在內AMD算是完成了從高端500美元到低端100美元以下的全部DX11顯卡布局,至此消費者可以在不同價位找到合適的DX11顯卡。
AMD的整個HD5000系列顯卡分為HD5900、HD5800、HD5700、HD5600、HD5500和HD5400等六個系列,其中HD5800、HD5700和HD5500系列又會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和價格衍生出多個不同型號的產品,因此在今後的時間內我們還能看到多款HD5000系列顯卡,但不可否認的是AMD已經完成了DX11顯卡的全部布局。
100美元以下顯卡佔據市場大半份額
雖然AMD之前發布了多款40nm顯卡,但其基本都屬於中高端範疇,而佔據市場份額最大的還是入門級以及中低端顯卡,AMD這次發布的HD5570顯卡主要是取代上一代HD4650/HD4670顯卡,定位在100美元以下考慮到了主流消費人群的特點。
HD5570顯卡參數介紹
從上面的HD5570顯卡參數列表中我們看到其採用最新的40nm製造工藝,顯卡核心頻率為650MHz,擁有400個流處理器、浮點計算能力為520GFLOPS、具備20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單元。顯存部分HD5570採用了DDR3顯存顆粒組成,512MB/128bit和1024MB/128bit兩種規格,顯存頻率為900MHz。
支持最新DX11 HD5570三大技術介紹
AMD新一代顯卡,HD 5000的三大技術
AMD新一代顯卡Radeon HD5570顯卡將支持三大技術,分別是微軟最新的3D API DirectX 11、多屏顯示技術ATI Eyefinity以及並行計算技術ATI Stream。這三大技術將回是新一代顯卡的重點技術,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三大技術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DirectX 11:
DirectX 11將帶來更好的遊戲效果
說到微軟的DirectX技術,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喜歡玩3D遊戲的玩家。簡單來說,DirectX技術是一套多媒體接口方案,其中的Direct 3D部分表現非常優秀,被廣大遊戲和顯卡廠商廣泛使用,並成為了3D遊戲和顯卡的一個重要接口標準,現在DirectX最新版本已經升級為DirectX 11了,AMD的HD 5570顯卡,未來將為3D遊戲世界帶來更逼真的遊戲效果。
DirectX 11的五大技術
DirectX 11帶來了Tessellation(拆嵌式細分曲面技術)、Multi-Threading(多線程)、DirectCompute(通用計算)、Shader Model 5.0(渲染引擎5.0)以及Texture Compression(紋理壓縮)五個重要特性,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Win7直接提供了DirectX 11,而Vista則可通過升級DirectX驅動包來支持11。
ATI Eyefinity:
ATI Eyefinity可使多臺顯示器組合,享受非凡的視覺效果
ATI Eyefinity技術,是AMD顯卡最新多屏顯示技術,使Radeon HD 5570可連接最多三臺同規格的顯示器,可組合成一個超大的顯示器,體驗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
ATI Stream:
ATI Stream為遊戲、工作、科學運行等加速
ATI Stream是AMD針對旗下圖形處理器(GPU)而推出流處理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充分發揮AMD GPU的並行運算能力,用於對軟體進行加速或進行大型的科學運算。目前DirectX 11中已包含了DirectCompute 11的子項,加上OpenCL語言接口,GPU加速的前景越來越明朗,未來不單單是一張3D顯卡,它還可以為大型軟體、遊戲等應用進行加速。而未來我們還有可能看到基於OpenCL的AMD物理加速引擎。
具備400個流處理器 HD5570核心介紹
與HD5870以及HD5970等高端顯卡不同,HD5570和其它中端顯卡一樣採用單架構設計,在流處理器數量上也消減為400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HD5570構架的具體情況。
從AMD的產品規劃圖中我們知道了HD5500系列將會有多個不同型號的子產品,它們都採用相同的核心架構設計,但是由於定位和價格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型號會在此構架上作一定的削減,而HD5570則是一款沒有任何削減的產品.HD5570顯卡核心分別由五組SIMD陣列組成,每組SIMD陣列組成包含80個流處理器單元和4個紋理單元,五組SIMD陣列共同構成400個流處理器和20個紋理單元,光柵處理單元(ROP)為8個。
在功能上HD5570同樣支持EYefinity、ati stream、DirectX 11和HDMI 1.3a規範,並且由於定位低端其在滿載時的顯卡功耗只有38W在待機時的功耗更是低至9.7W,在顯示輸出方面HD5570最大可以支持三個顯示器同時輸出。
在了解Ceder顯卡架構後,下面我們看看新架構在性能方面作了那些調整和優化。
新的圖形引擎:
採用新的圖形引擎
HD5570改進了新的圖形引擎,帶來了全新的DirectX 11技術、新的指令集、改進的紋理單元等,更低的資源消耗便能獲得更好的性能提升。
改進的抗鋸齒(AA)算法:
改進的抗鋸齒(AA)算法
之前RV770(HD 4800)抗鋸齒技術效率上的改進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在抗鋸齒技術上再次作了較大的優化。
新的各向異性過濾(AF)算法:
新的各向異性過濾(AF)算法
採用了全新的各向異性過濾(AF)算法,幾乎零資源開銷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各向異性過濾效果。
實時電源管理:
實時電源管理
採用了新的電源管理模式,在待機時可降低核心和顯存頻率以及電壓,可以說新的實時電源管理表現相當出色。
回顧革命性的DX9.0c
DirectX 9.0c和Shader Model 3.0標準的推出,可以說是DirectX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在DirectX 9.0c中,Shader Model 3.0除了取消指令數限制和加入位移貼圖等新特性之外,更多的特性都是在解決遊戲的執行效率和品質上下功夫,Shader Model 3.0誕生之後,人們對待遊戲的態度也開始從過去單純地追求速度,轉變到遊戲畫質和運行速度兩者兼顧。因此Shader Model 3.0對遊戲產業的影響可謂深遠。
DX10遊戲的頂峰-Crysis,短期內無法被超越。
DX10升級為SM4.0和統一渲染架構,並且帶來了Physx物理加速和 Geometry Shader技術。DX10.1隻是在DX10的基礎上將一些規格改為強制要求,但卻可以簡化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和運行效率,因此AMD表示堅決支持,但Nvidia卻認為DX10.1沒有任何必要。SSAO是DX10.1新增的一項技術,但並非專利。DX10顯卡雖然也能開啟SSAO,但必須使用更加複雜的算法來實現,因此運行效率會比較低。比如在《鷹擊長空》中,SSAO被列為DX10特效,而DX10.1技術主要用於提高SSAO的效能,A卡開啟DX10.1之後性能提升可達20-30%之多!
DX11升級了DX10.1中用於加速SSAO的函數指令Gather4,從而實現更快更好的陰影過濾。DX11中,HDAO就是SSAO的升級版,實現了更好的效果。HDAO和SSAO都能向下兼容舊硬體,但運行速度會打折扣。換句話說,DX11和DX10.1是在改進算法、優化性能的基礎上,使得顯卡有能力渲染出更複雜、更完美的特效,而DX10雖然在也能達到同樣的畫面效果(不包括細分曲面),但速度會很慢,實用性不大。
DirectX 11帶來五個主要技術:
DirectX 11將帶來更好的遊戲效果
說到微軟的DirectX技術,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喜歡玩3D遊戲的玩家。簡單來說,DirectX技術是一套多媒體接口方案,其中的Direct 3D部分表現非常優秀,被廣大遊戲和顯卡廠商廣泛使用,並成為了3D遊戲和顯卡的一個重要接口標準。現在DirectX最新版本已經升級為DirectX 11了,AMD的HD 5870顯卡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該技術的顯卡,未來將為3D遊戲世界帶來更逼真的遊戲效果。
DirectX 11的五大技術
隨著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的發布,也帶來了最新的DirectX 11。但其實DirectX 11隻是DirectX 10的大幅度加強版,而不是9.0C和10.0/10.1的徹底革新。DirectX 11帶來了Tessellation(拆嵌式細分曲面技術)、Multi-Threading(多線程)、DirectCompute(通用計算)、Shader Model 5.0(渲染引擎5.0)以及Texture Compression(紋理壓縮)五個重要特性,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Win7直接提供了DirectX 11,而Vista則可通過升級DirectX驅動包來支持11.0。
DX11關鍵技術-細分曲面
Tessellation細分曲面技術是AMD常年研發多代的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最終倍採納成為DX11的一項關鍵技術,因此歷來都是宣傳重點。
和光線追蹤不同,現在的光柵化圖形渲染技術的核心是繪製大量三角形來組成3D模型,而Tessellation技術就是利用GPU硬體加速,將現有3D模型的三角形拆分得更細小、更細緻,也就是大大增加三角形數量,使得渲染對象的表面和邊緣更平滑、更精細。
AMD Radeon HD 5570顯卡拆解賞析
AMD Radeon HD 5570 圖 庫 評 測 論 壇 報 價
AMD Radeon HD 5570基於AMD的Redwood核心,採用最新的40nm製作工藝,擁有400個流處理單元、20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處理單元,另外最關鍵的改進是HD 5570支持新一代的Direct X11及Shader Model 5.0規範,更好支持未來的3D遊戲,同時顯卡還支持Tessellation、Multi-Threading、DirectCompute 11和Texture Compression等技術。
顯示輸出接口
在輸出接口部分AMD Radeon HD 5570採用了目前比較常用和主流的VGA+HDMI+DVI組合設計方式,雖然AMD Radeon HD 5570延續了Eyefinity的三屏輸出功能,但是卻沒有提供DP接口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全黑公版PCB
從AMD Radeon HD 5570顯卡的PCB可以看出這款顯卡採用了適合HTPC的刀版設計,整個PCB布局也相對比較飽滿。
小型渦輪散熱風扇和全銅製散熱底座
全銅製散熱底座加全銅散熱鋁片
雖然HD5570是一款定位中低端的顯卡,但是我們從公版HD5570顯卡的散熱器方面能看到廠商做工的用心和紮實,全銅製散熱底座和全銅散熱鰭片能更加迅速的將熱片傳導出GPU,再通過風扇帶出機箱。
顯示核心 三星顯存顆粒
AMD Radeon HD 5570基於AMD最新的Ceder核心,採用最新的40nm製作工藝,擁有400個流處理單元、20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處理單元,核心頻率為650MHz,顯存部分則採用的是三星顯存顆粒組成1024/128bit顯存規格,其中顯存頻率為900MHz。
前後各四顆三星顯存顆粒
這次送測的這款AMD Radeon HD 5570採用前後各四顆三星顯存顆粒組成1024/128bit顯存規格,採用前後這種設計方式主要是由於PCB板型的限制。
顯卡供電部分
在供電部分,AMD Radeon HD 5570採用全固態電容和封閉電感組成2+1相供電模式,其中核心供電為兩相,核心供電為一相。
藍寶石 HD5570 1G DDR3顯卡拆解賞析
藍寶石 HD5570 1G DDR3 圖 庫 評 測 論 壇 報 價
藍寶石 HD5570 1G DDR3基於AMD Redwood核心,採用最新的40nm製作工藝,擁有400個流處理單元、20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處理單元,另外最關鍵的改進是HD 5570支持新一代的Direct X11及Shader Model 5.0規範,更好支持未來的3D遊戲,同時顯卡還支持Tessellation、Multi-Threading、DirectCompute 11和Texture Compression等技術。
顯示輸出接口
在輸出接口部分藍寶石 HD5570 1G DDR3採用了目前比較常用和主流的VGA+HDMI+DVI組合設計方式,雖然藍寶石 HD5570 1G DDR3延續了Eyefinity的三屏輸出功能,但是卻沒有提供DP接口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藍寶石慣用的藍色PCB
從藍寶石 HD5570 1G DDR3顯卡的PCB可以看出這款顯卡採用了適合HTPC的刀版設計,整個PCB布局也相對比較飽滿。
顯卡散熱器
藍寶石 HD5570 1G DDR3顯卡在散熱器方面採用了類似公版的渦輪式設計,同時散熱鰭片由銅改變成了鋁。
顯示核心
藍寶石 HD5570 1G DDR3基於AMD最新的Ceder核心,採用最新的40nm製作工藝,擁有400個流處理單元、20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處理單元,核心頻率為650MHz顯存頻率為900MHz。
前後各四顆顯存顆粒
這次送測的這款藍寶石 HD5570 1G DDR3採用前後各四顆三星顯存顆粒組成1024/128bit顯存規格,採用前後這種設計方式主要是由於PCB板型的限制。
顯卡供電
在供電部分,藍寶石 HD5570 1G DDR3採用全固態電容和封閉電感組成2+1相供電模式,其中核心供電為兩相,核心供電為一相。
顯卡測試平臺和方法說明
在正式測試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與這次評測有關的相關評測平臺和評測方法。
硬體平臺
CPU
內存
DDR3 1333 2Gx3 (8-8-8-24)
顯卡
軟體平臺
系統軟體
Windows 7rtm旗艦版+DirectX 11
驅動程序
ForceWare 196.34 For Windows 7
AMD 8.69 RC3 For Windows 7(HD5670)
AMD 10.1 For Windows 7
評測軟體
3DMark Vantage
Heaven benchmark
孤島危機
孤島驚魂2
使命召喚6
生化危機5
鷹擊長空
蝙蝠俠
塵埃2
在這次測試中我們主要是為了考察HD5570顯卡的3D性能,為了能完全發揮出顯卡的3D輸出性能也為了不使CPU成為顯卡性能瓶頸,我們選擇了目前強大的I7 975處理器搭配微星X58主板作為測試平臺。另外,考慮到Windows7系統將逐漸成為今後的主流系統,同時它還支持Direct 11因此在測試中我們所用了Windows7 64位作業系統作為測試平臺。在測試解析度上我們基於顯卡的綜合定位選擇了1440x900 0AA和1680x1050 0AA作為測試標準。
在測試顯卡的選擇上,我們根據顯卡的定位和價格等綜合因素選擇了HD4350、HD4650、HD4670、HD5450、HD5670、GT210和GT220等多款顯卡。在3DMark Vantage理論性能測試中我們選擇了E檔作為測試標準,同時考慮到HD5450作為一款DX11顯卡在測試中我們還加入了Heaven benchmark。
3D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一款完全針對DirectX 10開發的測試軟體,只提供DX10的API,因此DX9的顯卡就無緣測試了,而3DMark Vantage較權威地得出顯卡的DX10性能,對於消費者了解顯卡的理論性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3DMARK Vantage提供了4個等級的標準設置,分別是Entry(入門級別),Performance(性能級別),High(高端級別)和Extreme(極致級別)。根據本次測試顯卡的定位,我們選擇Performance(性能級別)對顯卡進行測試。
測試畫面
3DMark Vantage認為不同級別的測試模式,顯卡和CPU之間的權重比例是不一樣的,因此四個測評模式下的評分標準也不一致,下面我們來看看四個模式中,顯卡和CPU的權重比為多少:
測試模式 Entry Performance High Extreme 顯卡權重係數 0.75 0.75 0.85 0.95 CPU權重係數 0.25 0.25 0.15 0.05 3DMark Vantage 總得分標準:
3DMark=1/(顯卡權重係數 / 顯卡總分+CPU權重係數 / CPU總分)
測試成績:
3DMark Vantage測試成績
在3DMark Vantage中我們看到HD5570在Entry檔中的總分成績接近兩萬分,而其GPU成績也達到了一萬八千多分,這個成績無論是對比HD4650還是HD4670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與GT220對比更是遙遙領先。當然,3DMark Vantage只是一個理論值,在遊戲中HD5570是否有這樣的優秀表現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遊戲測試部分。
Heaven benchmark對比測試
Heaven benchmark
Heaven benchmark提供了DirectX9、DirectX10、DirectX11三種模式、並且它能完美地支持hardwaretessellation)、DirectCompute、ShaderModel5.0等技術,在運用DX11模式運行遊戲時,整個遊戲的畫質非常絢麗。
Heaven benchmark成績顯示
筆者使用遊戲自帶Benchmark進行測試,測試環境均為Windows7在1920X1080全高清下開啟最高特效,遊戲抗鋸齒開啟為4AA。
測試成績:
Heaven測試成績
由於非HD5000系列顯卡不能運行在DX11模式下,因此我們採用DX10模式進行運行。不過DX10與DX11模式下的成績並不具備對比意義,因此這裡的成績只是作為一個參考。
遊戲《孤島危機》對比評測
《孤島危機》測試畫面
《孤島危機》自帶的測試程序
基於CryengineII的《孤島危機》至今仍是公認最變態的3D遊戲,玩家們還戲稱為「顯卡危機」,可見其對顯卡性能要求之高。我們採用的是Crysis遊戲自帶的Benchmark進行測試。
測試成績:
孤島危機測試成績
在《孤島危機》中我們看到HD5570顯卡在1440x900解析度下還算可以流暢運行這款遊戲,不過在1680x1050解析度下就有點吃力了。但是HD5570與對手GT220對比我們看到其領先的地位還是很明顯的,與AMD旗下的HD4650/HD4670來說HD5570則是略低於HD4670而領先HD4650。
遊戲《孤島驚魂2》對比評測
遊戲畫面
FarCry2《孤島驚魂2》是一款DX10遊戲,我們採用自帶BenchMark進行測試,模式為DirectX 10,品質為High。
孤島驚魂2測試benchmark
測試成績:
孤島驚魂2測試成績
首先我們來看HD5570在《孤島驚魂2》中與GT220對比其領先的優勢依然還是非常明顯的,並且與HD4650相比也是有自身的優勢存在,雖然在1440x900解析度下的成績略低於HD4670,但是我們看到HD5570憑藉著1024MB顯存的優勢在1680x1050解析度下的成績卻是明顯要領先HD4670的。
遊戲《生化危機5》測試
生化危機5
《生化危機5》的劇情將圍繞病毒起源為核心展開,故事背景設定在安布雷拉公司覆滅之後,舞臺轉移到了神秘的非洲大陸。遊戲引入了在線和本地聯機的要素,支持雙人分屏遊戲,流程中有大量類似於《生化危機0》中的雙人協作解迷要素,需要玩家與好友或是NPC控制的搭檔協力才能通過的戰鬥和機關。
測試BenchMark
《生化危機5》的測試項目有兩個,第一項主要測試平臺遊戲性能作為運行《生化危機5》的參考,第二項特定場景的測試主要體現CPU性能,顯卡對於這個測試的影響非常細微,因此我們採用的是第一個測試項目。
測試成績:
生化危機5測試成績
雖然我們都知道《生化危機5》是一款對N卡優化要相對明顯的遊戲,但是在這次測試中我們看到HD5570的成績並沒有落後GT220而是以比較明顯的領先優勢,在這款遊戲中HD5570與HD4670的差距有一點增大但是對比HD4650則還是要領先的。
遊戲《使命召喚6》對比評測
使命召喚6
《使命召喚》系列遊戲時以戰爭為題材的FPS遊戲,以二戰或現代戰爭為背景,玩家扮演其中一名士兵,參與各樣大小規模的戰役。最新作《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則是再次以現代戰爭為背景,讓玩家們再度投入到緊張刺激的現代戰爭舞臺中。本作仍是基於《使命召喚4》的遊戲引擎,只支持DX9C特效,因此對顯卡不會有十分苛刻的要求。
《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遊戲截圖
測試成績:
使命召喚6測試成績
《使命召喚6》是一款對遊戲要求並不過分的遊戲,因此一般的獨顯都能流暢玩爽這款遊戲。在這裡我們看到GT220依舊不敵HD5570而HD5570也是首次在成績上同時領先HD4670和HD4650。
遊戲《鷹擊長空》對比評測
遊戲測試開始場景
遊戲測試結束畫面
在這次測試中我們選擇手動測試方法,用Fraps記下平均幀數。在遊戲測試中我們選擇巴西裡約熱內盧作為測試場景,從遊戲開始即飛機出現時用Fraps記錄幀數,直到飛機直線撞擊城市爆炸結束止。
測試成績:
鷹擊長空測試成績
這次我們所測試的這些顯卡都完全支持DX10.1,從測試成績來看在《鷹擊長空》中HD5570的成績總體和HD4650保持一致但卻是要領先GT220的。
遊戲《蝙蝠俠:阿甘瘋人院》測試
《蝙蝠俠:阿甘瘋人院》支持NVIDIA PhysX技術,提供超逼真的臨場體驗,加上遊戲中充滿高度互動性的物件,帶領玩家進入蝙蝠俠在紐約市罪犯精神病院中的驚險搏鬥。其中NVIDIA GPU的著色處理效能在遊戲場景中創造了各種擁有物理互動反應的物件,這不僅讓遊戲的畫面更精採,更可使遊戲世界充滿真實感和臨場體驗。
蝙蝠俠:阿甘瘋人院
測試成績:
蝙蝠俠測試成績
很明顯由於AMD顯卡不支持物理加速因此在這款遊戲中的成績普遍不敵對手,但是我們從上面的測試成績中也能看出GT220領先的優勢也並不明顯。
遊戲《塵埃2》對比測試
在前作《塵埃》大獲成功之後,這款與已故賽車手科林麥克雷合作的擁有十年發展歷史的遊戲又出新作——《塵埃2》在越野賽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方面展開了探索。
塵埃2
該遊戲的一大特色是將當代越野賽的一些真實事件記錄在冊,給玩家帶來無數的變化,更有真實世界環境挑戰的體驗。世界巡遊賽讓玩家在富有侵略性的賽事中角逐,同時玩家還能在非常特別的新地點參與單人賽事,這些新地點包括峽谷賽事、叢林小徑以及城市競技場環境等等。
遊戲自帶Benchmark Test
筆者使用遊戲自帶Benchmark進行測試,測試環境均為Windows7,在1920X1080全高清下開啟最高特效,遊戲抗鋸齒開啟為4AA。
測試成績:
塵埃2測試成績
由於非HD5000系列顯卡同樣不支持DX11模式,因此它們在DX9模式下的成績與HD5000系列顯卡不具有對比意義,在這裡只作為一個參考。不過HD5570在DX11模式下還能保持流暢運行也是很不錯的。
高清影片播放測試
在顯卡高清播放測試中我們使用PowerDVD進行高清視頻播放測試,在測試中播放一段格式為H.264與VC-1解碼的影片,測試時間為一分四十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採用性能監視器監視CPU的佔用情況,在PowerDVD的設置中我們分別打開與關閉GPU加速選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顯卡的高清播放成績。
在PowerDVD上打開/關閉高清硬解碼
在VC-1解碼的影片測試中,我們選擇了《黑客帝國3》作為測試片源。而在H.264解碼的影片測試中,我們選擇了《X戰警3》作為測試片源。
測試成績:
HD557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5570顯卡VC-1高清測試
HD435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4350顯卡VC-1高清測試
HD545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5450顯卡VC-1高清測試
HD465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4650顯卡VC-1高清測試
HD467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4670顯卡VC-1高清測試
HD5670顯卡H.264高清測試 HD5670顯卡VC-1高清測試
GT210顯卡H.264高清測試 GT210顯卡VC-1高清測試
GT220顯卡H.264高清測試 GT220顯卡VC-1高清測試
高清測試成績
從上面的測試成績中不難看出即使最低端的HD4350和G210都能輕鬆應付高清硬體,但是從CPU佔用率中我們又不難看出HD5570相對更輕鬆一些。
顯卡溫度功耗測試
我們採用嚴厲的FurMark進行烤機,5分鐘後記錄核心滿載時的溫度;然後待機5分鐘,記錄此時為待機核心溫度。在兩個測試環境下我們都使用功耗測試儀來檢測功耗,測試環境保持在25攝氏度。
測試選項設置
測試成績:
顯卡功耗測試(以上成績均為整機功耗)
從上面的功耗測試中不難看出採用40nm製造工藝的HD5000系列顯卡對比採用55nm製造工藝的顯卡有非常明顯的優勢,HD4670/HD4650滿載時的功耗都接近或者達到了200W(整機),而HD5570則只是162W。同樣採用40nm製造工藝但在性能上不敵HD5570的GT220顯卡在功耗上也明顯高過HD5570,從這一點來看HD5570的功耗控制得算是很不錯的。
溫度測試
在室溫為26攝氏度的評測室中HD5570待機時候的溫度僅為38攝氏度,這個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而滿載時的66攝氏度也是控制在了合理且相對較低的位置,這一點對於組建HTPC的用戶來說也是很不錯的。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通過上面的測試我們看到從目前形勢來看HD5570比最低端的HD5450在性能上還是有相當大領先的,而作為HD4650與HD4670的替代者HD5570也算是合格的,雖然其在性能上沒有完全領先HD4670,但是與HD4670接近且大幅領先HD4650的成績加上低功耗和支持全新的DX11接口相信能為其增色不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對這款顯卡的詳細總結。
從上面的測試成績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HD5570對於目前主流的3D遊戲基本上都能流暢運行,我想這一點對於一款獨立顯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網友選擇一款獨顯的最大意義首先在於能流暢運行3D遊戲,其次才是高清以及顯卡的附加值,因此從這一點來說HD5570才是一款真正的入門級遊戲高清顯卡。
從定位來說HD5570顯卡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NVIDIA早前推出的GT220顯卡,雖然兩者都採用先進的40nm製造工藝,但是HD5570不僅支持最新的DX11接口,同時其在性能和功耗方面也完全優於GT220這一點對於HD5570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當然,或許有網友會無法接受HD5570在性能上略低於HD4670的事實,但可以肯定的是HD5570在3D遊戲體驗方面不會和HD4670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相反HD5570在很多應用上都會優於HD4670。
優點
缺點
1、定位合理、性能符合入門級遊戲高清顯卡同時大幅領先對手。
2、
40nm製造工藝,功耗和溫度較低,適合高清用戶。
1、國內上市價格會略偏高
總的來看,HD5570顯卡的綜合性能領先GT220是非常明顯的,這一點我想對於NVIDIA來說則是比較痛苦的,隨著HD5570顯卡的上市之前NVIDIA所布局的40nm顯卡基本上完全被性能更高的AMD HD5000系列顯卡所替代,NVIDIA想要在入門級顯卡佔據一席之地只有等到其DX11顯卡發布之後了,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