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突然間粉臉飛紅,輕聲道:「不錯,從前我確想殺你,但自從綠柳莊上一會之後,我就萬分捨不得張無忌你這小鬼了。我若再起半分害你之心,我敏敏特穆爾天誅地滅,死後永淪十八層地獄,上刀山、下油鍋,受盡折磨,萬劫不得超生!」
我偏要勉強說到底還是代表趙敏的品質與倔強。
我偏要勉強,這句話出自哪裡?
張無忌誤會趙敏在靈蛇島用十香軟筋散麻痺眾人之後,與周芷若成婚結拜當日,趙敏因為冤屈和不忿(明知道是周芷若所為,卻安在自己身上),同時也欣喜張無忌多時,怎麼能眼睜睜看著張無忌與別人成婚?所以範瑤勸她之時,她對範瑤與張無忌所說:
範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趙敏道:『我偏要勉強。』轉頭向張無忌道:『張無忌,你是明教教主,男子漢大丈夫,說過的話做作不作數?---倚天屠龍記新修版三十四回
趙敏此時百般不願意張無忌迎娶周芷若,因為周芷若設計自己。她已經喜歡張無忌多時,怎肯讓於仇人之手。她本性直率豪爽,並不似漢人女子講究溫柔婉約。此時阻止成婚,唯一可以用的就是張無忌答應的三個承諾。
我偏要勉強,這句話背後有哪些深意?
一,文學本身這個層面上,是要突出趙敏的倔強性格特徵:趙敏出身汝陽王府,自幼便性格膽大任性,而且頗有主見和心計。從她出場在綠柳莊與張無忌見面,到後來一步步用十香軟筋散麻翻整個江湖,目的都是為了元朝。可見趙敏性格有著強勢的一面,並且胸有大志,想成名立業。這些事情鬚眉男兒想達成,都是要費一番手腳的,何況身為女子的趙敏呢?雖然草原女子不像中原儒家薰陶下女子那般講究三從四德,不露閨面,可畢竟女子行走江湖也大大不便,所以她只能喬裝為男子居多。這沒有強勢的性格與主見是達不成的。本身也是符合趙敏的性格的,一個女子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張無忌表白,我相信她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阻止其與周芷若成婚,也是合乎情理的表現:
趙敏道:「他……他……」說到此處,頓了一頓,心中遲疑下面這句話是否該說,終於忍不住哽咽道:「他……誰叫他這般情致纏綿地……抱著……抱著殷姑娘。我是不想活了!」說完這句話,已淚下如雨。四人聽這位年輕姑娘竟會當眾吐露心事,無不愕然---倚天屠龍記新修版二十九回
二,由這句話,幾近知道趙敏周芷若與張無忌的結局:張無忌的優柔寡斷,讓其身邊的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無所適從。相對比周芷若的溫婉靦腆,周正穩妥,趙敏實在是佔了很大優勢。周芷若像儒家教育之下典型女子,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待著張無忌的主動。可張無忌偏偏是博愛又左右搖擺,拿不定主意的類型,心中只怕愛這個,也放不下那個。如果不是謝遜怕周芷若傷害大家,強行要求倆人在一起,這層窗戶紙不知何時才能捅破。這麼一對比,趙敏與張無忌的結合就順水推舟,合情合理。畢竟趙敏表現出的強勢對張無忌這隻小綿羊是極對胃口的,側面印證張無忌實在是太過悶騷。
雖然新修版最後張無忌並沒有確定與哪個女子走到最後,可以推測與趙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根據就是趙敏對於愛情的執著與主動,這是其他女子並不具備的。也只有這樣堅決果斷主動的女子,才能舍卻千金地位,蒙元事業,敵對陣營,排除千難萬阻勇敢與張無忌結合。
三,深入她的內心,趙敏才是理解張無忌最深刻的人:對於張無忌來講,明教教主也好,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甚至包括愛情等等,完全是一葉扁舟瀚江遊,隨波逐流。他是等事上身的人,做事並沒有主動性。這些人中,只有趙敏的理解最為深刻。也只有趙敏敢當眾表白,敢偏要勉強。因為這是張無忌最吃的手段方式。如周芷若一般「倘若我心中有愧」,張無忌是下定不了決心的。事實上也是,趙敏瞄得最準,拿出金毛獅王謝遜的頭髮,和三個承諾,勉強了張無忌,讓張無忌跟隨自己去救人了,也就解決了張無忌與周芷若的婚禮問題。可見趙敏的心機手段高超奏效。
同時趙敏是蒙古王爺的女兒,本身就與漢人勢不兩立。這一勉強,也為張無忌擺脫了大義上的罵名,不然張無忌跟著蒙古王爺的女兒在天下英雄面前就這麼走了,張無忌以後怎麼在江湖上立足呢?可見趙敏的心思縝密,工於心計到何種地步。也見趙敏這一腔心思其實全部賦予了張無忌,自己並不介意汙名。是個男人都會為這樣的女孩心動吧?類似的例子有很多,不單單這一例:
張無忌好生感動,暗想眾位師伯叔待我恩情深重,時時記掛著我。趙敏湊嘴到他耳邊,低聲道:「我是奸人,此刻你已墮人我的術中,你知道麼?」---倚天屠龍記新修版三十二回
由趙敏與張無忌的愛情想到的一句話:
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但她心裡是歡喜地,從塵埃裡開出花。---張愛玲
每個在愛情中的男女,不免生執,可是都自有一股歡喜。有些人喜歡主動,有些人默默等待,終究是看誰適合吧。
小狠總結:張無忌只是個普通人,有優柔寡斷左右搖擺。可趙敏確實女中英雄,橫在趙敏面前的,何止是正邪之溝,家國之壑。芷若的楚楚動人,小昭的柔情萬種,蛛兒的情深義重,趙敏的三個情敵,個個不可輕視。趙敏用自己的品質終究贏得了該有的果實。讓不同人讀之都心生不同見解和認知,這就是金庸武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