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受歡迎的手機是什麼樣的?6000毫安的超大電池手機,待機長達二十多天,有耐腐蝕塗層,防汗液USB接口,還有大喇叭音量,最關鍵的,要數針對當地黑皮膚的人的拍照美顏技術——這都是針對非洲當地用戶的技術研發。
文 |易方興
編輯 |金匝
運營 |一凡
「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
就算你沒聽過這個廣告,也一定也對宋丹丹那句「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雞」印象深刻。2003年,波導手機曾經以國內1175萬臺的年銷量打敗所有品牌,成為國內手機一哥。但曾經的行業第一,如今還是銷聲匿跡了。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波導,而是另一個與波導有極深淵源的品牌——傳音TECNO。這個國內大部分人聽都沒聽過的品牌,由波導的前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竺兆江創立,如今佔據了整個非洲手機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成為非洲人家喻戶曉的手機品牌,業內稱其為「非洲之王」。這是一隻來自中國的螞蟻如何成長為非洲大象的故事,也是一個國產品牌突圍和求生的故事。
▲十多年前,波導手機的廣告隨處可見。圖 / cfp
1
2019年10月,在國內做生意混不下去的孫乾,決定去非洲闖闖,坐上了去奈及利亞的飛機。在非洲流行一句話:「得奈及利亞者得非洲。」在全球最後一個「十億人口市場」的非洲大陸,光奈及利亞一個國家,就擁有兩億多人口。人口象徵著巨大的潛在需求,對於資本來說,奈及利亞是個開啟非洲市場的絕佳入口——密集的人口、全非洲第一的GDP體量、外加不那麼動蕩的政局。這裡就成為了中國人去非洲大陸創業的首選登陸地。飛機降落,一位當地人開著一輛車尾燈被撞壞的車來機場接孫乾。在奈及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拉各斯,他們從滿是低矮樓房的街區駛過,在摩託車、小汽車、人流的一鍋粥裡開開停停。孫乾的手機壞了,迫切需要買個新手機,在去往有「奈及利亞中關村」之稱的Ikeja市場的路上,他發現無論是樓房上、還是店鋪門口,到處都張貼著一個他從沒聽過的手機品牌的廣告——TECNO(德卡諾)。「這是個什麼品牌?」他問司機。對方一臉驚訝:「這不是你們中國的手機品牌嗎?你竟然都不知道?」「不知道。」孫乾發現,中國人在奈及利亞市場的影響力,比他想像得要深多了。TECNO,又名傳音手機,牢牢佔據非洲市場佔有率的榜首,所以也被稱作「非洲之王」。它的母公司傳音控股,是一家成立在深圳的公司,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業務,在過去的2019年,傳音手機的出貨量是1.37億部,非洲市場佔有率是52.5%,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是8.1%,排名第四。孫乾眼中,四處貼滿傳音廣告的拉各斯,看起來依然像上個世紀的中國城市,但在比他早十年來這裡的竺兆江眼中,這裡流淌著「奶與蜜」。
▲奈及利亞隨處可見的TECNO廣告宣傳。圖 / cfp
2006年,波導的銷售副總經理竺兆江已經33歲,正值大幹一番的年紀,卻趕上了波導手機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如果把波導比喻成一個王朝,那麼從2000到2004年的五年時間,是波導的盛世。連續五年,波導都是國內手機的銷量冠軍,其中後三年,波導每年的淨利潤都在兩億人民幣以上。最鼎盛的時候,波導像如今的VIVO和OPPO一樣,把手機店開到了每一個角落,全國有400多個辦事處,15000多家經銷商。由于波導的合作方薩基姆,是法國幻影戰鬥機的通信設備提供商,所以有了那句廣告詞,「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為此,波導還專門請來李玟當代言人,拍了一部坐在戰鬥機裡的MV。當時波導人甚至宣稱,李玟之所以能火,也是因為代言了波導。但到了2005年,在波導做銷售的竺兆江已經感覺到,波導已經在走下坡路。這樣的下滑首先反映在銷售數據上。2005年,波導出現首次虧損,虧損額高達4.7億元,同比下降328%。更為致命的是,前期鋪開的巨大銷售網絡反過來加重了企業的負擔,2005年,波導的營銷費用高達2.58億,但研發費用卻逐年降低,只有營銷費用的五分之一。這是波導面臨的內部困境,而外部的挑戰更大。手機市場準入的限制也於這一年放開,當時在深圳、廣州,成千上萬家工廠做起了山寨機,而諾基亞和摩託羅拉等廠商也做起了低價手機,開始搶佔波導的市場。那個年代,誕生了Nokia 1100這樣的「國民手機」,累計銷量2.5億臺,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營銷費用過高、技術投入不足、外部廠商競爭……在國內,波導已經要活不下去了,身在其中的竺兆江,也不得不面臨新的職業選擇。
2
竺兆江出生於1973年,23歲從南昌航空大學畢業時,正趕上傳呼機在中國開始流行的年代,他被分配到當時的頭部企業波導公司。波導是中國較早的通訊設備製造商之一,在當時是國企,屬於鐵飯碗。那時的波導對於研發還是比較看重,先後推出了數字傳呼機、股票傳呼機,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傳呼機自主研發基地。竺兆江當時就是傳呼機部的一名銷售員。三年後,波導拿到了手機生產牌照,這時做了三年銷售的竺兆江因為業績好,被提拔為公司華北區的首席銷售代表。1999年,波導的第一臺手機上市了。那個年代的手機圈,遠不是如今的格局,華為、OPPO、小米連手機夢都還沒開始做。而在電商圈,拼多多的黃錚正在念大二,京東的劉強東在中關村賣光碟,而馬雲的阿里巴巴剛剛創立。在不知電商為何物的年代裡,人們最相信的就是電視廣告,尤其是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波導貸款4000萬元,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在國內打開了市場。與此同時,它建立了遍及全國的銷售網絡渠道。這種廣告+渠道的營銷策略,後來也成為了傳音手機在非洲開闢市場的行動模板。
▲當年李玟演出的波導手機廣告在電視臺播出。圖 / 視頻截圖
2006年,波導公司由盛轉衰,開始考慮向海外擴張。竺兆江當時調研了幾十個國家之後發現,非洲還是一塊手機製造商的「處女地」。回國後,他跟公司建議,大力發展非洲市場,但他的提案沒能得到公司的認可。竺兆江冒出了辭職單幹的想法。很多時候,一個人前瞻性的眼光是不被認可的。當年,章燎原的電商方案被詹氏食品否了,於是有了三隻松鼠,侯毅在京東提過新零售的方案,被劉強東否了,才有了阿里的盒馬鮮生。竺兆江當時發現,雖然諾基亞和三星已經進入了北非這樣的發達地區,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落後地區的市場依然是空白,比如奈及利亞。而且,諾基亞和三星銷售的都是全球統一的手機產品,並沒有針對非洲本地化進行差異化改良——這是個機會。可一位非洲用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手機?調查過非洲市場的竺兆江發現,由於經濟水平的落後,非洲當地每個通信運營商的網絡覆蓋面積很小,因此有非常多的運營商,負責不同地區的網絡。在非洲,跨運營商通話費用昂貴,並且要想確保自己的手機不斷網,就需要辦理很多張手機卡。因此,2007年11月,傳音首度試水非洲市場,推出第一款TECNO牌的雙卡雙待手機,打中第一個痛點。英國媒體《經濟學人》曾報導過傳音風靡奈及利亞的情景,稱配有兩個SIM卡槽的手機方便用戶使用兩個不同的網絡,「對一個信號不好的國家來說很實用」。嘗到了甜頭的竺兆江再接再厲,又推出了「四卡四待」手機。諾基亞性價比就算再高,也高不過買一部手機等於買4部的傳音。這一定程度上建立了非洲手機市場的行業標準——必須支持「多卡多待」。有調查顯示,如今80%以上的奈及利亞人都在使用多卡多待手機。早期,傳音能在非洲大火的另一個因素是營銷。說起營銷,這才是竺兆江的本行,他把中國營銷的那一套搬到了非洲。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帶,最常用的方法是——刷牆。從2008年開始,傳音在非洲把刷牆進化成了刷樓,把當地一整棟樓都刷成代表傳音的藍色,一度使得油漆工在奈及利亞成為一個熱門職業。與此同時,波導覆蓋中國的銷售、售後網店,也複製到了非洲,傳音在非洲建立了本地化的銷售渠道,同時還成立了售後服務品牌Carlcare。如今,Carlcare已經成為非洲最大的用戶服務網絡。
▲奈及利亞手機市場牆面上張貼的可選SIM卡號。圖 / cfp
3
起初,傳音沒想過憑藉一部多卡多待手機吃下非洲市場。在2019年,傳音在科創板IPO之前,可以從招股書中看到,它幾乎把手機的非洲本地化做到了極致。以奈及利亞為例,任何一個去奈及利亞生活的人,感受到這裡與國內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經常停電。待在奈及利亞的孫乾發現,當地停電簡直比下雨還頻繁。「幾乎每天都停電,一天有一半的時間是沒電的。」奈及利亞沒有穩定的水力發電,火力發電依靠石油,由於動蕩和設備老化,也不穩定。幾年前,當地幾名女生還發明了有爭議的尿液發電,雖然不能廣泛應用,但也一度登上了新聞頭條。所以,在奈及利亞比較富裕的家庭裡,80%以上都買了自家的發電機,在比較偏遠的地區,電更是一種奢侈品。缺電,就要求手機有巨大容量的電池。最新的iPhone 12,電池只有2800毫安,而傳音手機的電池都是5000毫安起步,最新的更是推出了6000毫安的超大電池手機,待機長達二十多天。由於非洲炎熱,非洲人手上汗多的特點,傳音還推出耐腐蝕塗層和防汗液USB接口;非洲人喜歡唱歌跳舞,傳音還開發出大喇叭音量的手機,當地人稱「音樂不停我不停」。這其中最為關鍵的,要數針對當地黑皮膚的人的拍照美顏技術。傳音發現,尤其是在夜晚或者光線暗的情況下,手機攝像頭沒辦法找到黑色的臉,無法準確對焦。同時,由於整體畫面都偏暗,照片容易過度曝光,要麼就是曝光不足,拍出來的人像就是一個剪影。
▲對於黑皮膚的用戶來說,拍照與美顏的技術有許多特殊的難點。圖 / cfp
補光,是黑皮膚的人拍照的技術難點。在國家專利局網站上,可以查到傳音開發出的相應拍照專利技術。比如,就有一種基於人體膚色差異的拍照方法,原理是鏡頭可以自動識別人體的膚色,然後針對不同膚色,進行相應的美化算法,最後根據這個算法進行拍照。而對於夜晚中當地人拍照不容易自拍的問題,開發出一套首先確定眼白位置的人臉定位技術。因為無論環境再暗,人的眼白始終是白色的。而通過雙眼的位置,可以計算出面部輪廓的區域信息,然後針對這一塊區域進行補光。傳音的模式證明,技術永遠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中國市場快要生存不下去的那隻小螞蟻,來到非洲,也能逐漸成長為一頭大象。
4
傳音連續三年佔據非洲市場第一,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曾經的波導,也是一樣連續三年佔據國內市場第一,但是短短幾年後,這個品牌就能徹底淡出人們的視野。傳音的危機感仍在。某種程度上,傳音在非洲坐不住,也跟國內的手機市場密切相關。2019年,各大國內手機廠商都感受到一件事——手機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了。換句話說,在中國國內,智能機的滲透率已經超過90%,在5G技術徹底到來之前,市場空間已經封頂。截至2019年6月,全國行動電話用戶數已達15.86億,已經超過了14億中國人口的總量。當產能不變,需求快速下滑,帶來的後果就是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廠商們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射到其他區域,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個全球十億人口市場,這裡是小米、VIVO和OPPO、以及三星的戰場,他們早在2015年前後就已經布局印度,尤其是小米,依靠在印度開設工廠等本土化手段,已經連續11個季度蟬聯印度市場單季銷量冠軍。唯一剩下的一片藍海,就是非洲大陸了。非洲已經成為手機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2018年,華為決定發力非洲市場,推出了8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用兩年時間就取得了市場份額第三的成績;2019年,小米也成立「非洲地區部」,拿印度的成功模式向非洲複製;而在2019年7月,VIVO也正式宣布了非洲擴張計劃,推出最新的Y系列智慧型手機,主打極致性價比。更不用說傳音在非洲的老對手三星了,三星電子非洲業務負責人Sung Yoon多次表示,非洲對於三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市場,「要在未來五年,將非洲市場的營收做到三星電子整體營收的20%。」傳音需要一座新的護城河。這條護城河就是移動網際網路之下的生態。在非洲,傳音一共打造了三個手機子品牌,Itel(低端功能機)、TECNO(大眾智能機)、Infinix(高端智能機)。與此同時,傳音搭建出像ios一樣的平臺,取名為傳音OS,在每臺傳音智慧型手機上都裝上自研OS系統。
▲手機店內,用戶挑選新機。圖 / cfp
只要是國內火的,傳音就可以將它複製到非洲。比如,國內的網易雲音樂很火,傳音就聯合網易打造了非洲版的「網易雲音樂」。2017年,傳音與網易成立合資公司傳易,推出音樂平臺Boomplay。如今,Boomplay已經擁有超過4000萬的非洲用戶,有全球最大的在線非洲音樂庫,是非洲目前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又比如,國內的抖音比較火,傳音也推出旗下短視頻產品Vskit,就連slogan也是英文直譯,抖音是「記錄美好生活」,Vskit是「record your wonderful life」。此外,傳音還打造出了非洲版微信、非洲版支付寶、非洲版百度、非洲版今日頭條、非洲版唱吧,還像小米一樣,開始涉足小家電領域……Vskit的COO徐偉松很看好非洲的前景。AI財經社的報導中,徐偉松說,非洲市場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想追求更大回報,非洲其實是比較合適的,有些市場甚至是以跳躍式的姿態在成長……」藉助移動終端,搭建無所不包的網際網路生態,同時產品覆蓋家電和數碼配件——傳音的這盤棋下得有些大。不得不承認,故事本身很誘人,但也足夠危險——因為每涉足一個新領域,就等於多樹立了一個敵人。比如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就對非洲市場虎視眈眈,近日正式與南非的MCN機構Webfluential合作,已經成為Vskit的最大競爭對手。不過,那就是「非洲之王」的另一場戰事了。傳音的勵志成功故事,也激勵了一些在國內並不那麼如意的人,仿佛一種時代的召喚,一個聲音說:「到非洲去。」孫乾也是如此。當他看到滿大街的非洲人手裡握的都是傳音手機時,感受到一種無限的可能。「我們可是親身經歷了種種在中國崛起的一批人,那麼,為什麼不把這種崛起在非洲也複製一遍呢?」
▲vskit的用戶界面。圖 / vskit官網截圖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