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古鎮船型涼廳

2020-12-23 羊子手稿

第一次知道羅城古鎮是端午節的今天,昨天由成都到犍為朋友家,今天一大早由犍為去古鎮,帶著好奇心,因為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羅城古鎮,更不曉得是船型吶。

一個小時車程的樣子到了古鎮,頂著烈日東張西望…

古鎮位於四川省犍為縣的東北部,距樂山市 60公裡,距犍為縣城25公裡。據說居住著漢、回、彝、滿、藏、黎、苗7個民族。

古鎮主街涼廳街俗稱「船形街」,始建於明代崇楨元年( 1628年),老街今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

圖片下面部分顯見船型

涼廳街是羅城舊時代的中心,被當地人叫做「船形街」,長度為 209米,最寬處 9.5米,看上去完全像一條大船或是一把巨大的木梭。

整個船型內展現出來的是兩邊密密麻麻的茶鋪,有點茶館集散地的規模,實話,讓我有點驚訝,驚訝於如我這般土生土長的成都人竟沒有見過如此的茶館場面。

船型古鎮茶鋪一隅

挑一個茶鋪坐下來,茶老闆殷勤的告知泡茶的水絕對不是自來水,而是地下水,故而喝起來有清爽回甜的味道,心情隨著茶老闆果然抿出清新。好客的茶老闆娓娓道來有故事有點震撼的船型古鎮的過往……

蓋碗茶十元一客

古鎮前端基本上都是清真牛肉系列食品的館子,腥味時不時飄過…

頗具煙火味的古鎮

小賣部基本上是當地特產:乾巴牛肉、金絲牛肉、燈影牛肉、麻辣牛肉等,據說遠銷省內外。

此外,還有古鎮的傳統小吃「三大炮」、「熨鬥粑」、「酒米飯」、「葉兒粑」、「羊肉湯」、「咔咔」(如成都的鍋盔夾滷肉)都是看得見,只是一直的腥味周邊,不怎麼有食慾。

古鎮小吃「咔咔」

在羅城古鎮度過了炎熱的端午節,離開的時候日頭偏西,船型涼廳街已經讓我過目難忘了,更何況地下水衝泡後,茉莉花茶的清香……

相關焦點

  • 四川隱藏著一座「神秘」的古鎮,老四川文化扛鼎之作,是羅城古鎮
    這個神秘的老城被稱為「四川文化傑作」, 羅城古鎮住著苗、滿、漢、黎、回、滿、彝七個民族, 其中,主街涼廳街被當地人俗稱為「船型街」,建於1628年明代崇禎元年,至今,這座倖存下來的老街仍保留著明清時代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的一部分, 涼廳街是羅城舊時代的中心,被當地人稱為「船形街」,長
  • 四川一座免費4A古鎮,街道如船是澳洲打造,位置偏僻卻茶館無數
    羅城古鎮,一個偏僻又安靜的古鎮羅城古鎮,位於四川樂山犍為縣東北部,距樂山市 60公裡,距犍為縣城25公裡,可以說地理位置是相對比較偏僻的一個地方,正因如此,羅城古鎮往往很少有遊客專程來遊玩,一般都是慕名而來的人,這也在無形中讓小鎮顯得更加安靜,有了古鎮最原本的樣子。
  • 國內有座船型古鎮,是中國版「諾亞方舟」,卻陷入這一尷尬局面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羅城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羅城古鎮也是一個很有異國情調的歷史古鎮。 與其他古鎮不同,羅城古鎮最為出名的不是內部的古建築或是居民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而是它的外形。
  • 中國這座「神秘古鎮」還過著清朝的生活,網友稱「中國諾亞方舟」
    它就是羅城古鎮,位於四川省樂山,裡面居住著漢、回、彝、滿、藏、黎、苗7個民族。羅城古鎮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公元1628年),成形於清代,由於地處邊陲,曾是軍事要地,明、清兩代均是屯兵制夷的「軍事鋪」,故稱「羅城鋪」,鎮西的
  • 樂山這個古鎮厲害了,除了聲名遠播海外,還有好吃的的牛肉特產
    羅城古鎮被稱為「中國諾亞方舟」,距離縣為縣東北部25公裡的樂山60公裡,古鎮街是涼廳街,通稱「船形街」建於明代崇禎元年,在一個山丘上,東西209米,本街是船形構造,兩側的走廊被當地人稱作「涼殿子」,建築風格是川南傳統民居的木造建築式,廳mei內的小攤有固定的店鋪,裡面有五米左右的寬度
  • 1張照片1盤菜,川西古鎮值得愛
    如果是第2次、第3次去成都,比起市區,周邊古鎮會是更巴適的選擇。這些依山傍水的古鎮大多有著成百上千年歷史,雖模樣相似卻氣質各異。不僅吸睛養胃,很多更是近到當天即可返回。這篇我們就帶你連逛6個川西古鎮。距成都市區1小時車程一張照片 黃龍溪廊橋顧名思義,在黃龍溪古鎮,溪水是主打,一進古鎮,映入眼帘的就是江南古鎮般的溪水河流。作為十大水鄉古鎮之一,黃龍溪鎮有著1700餘年的歷史,一條小溪流經古色古香的小鎮。走在全長近400米的黃龍溪廊橋上,可以盡數領略黃龍溪千年水碼頭的模樣。
  • 成都「最懶散」古鎮,大白天就聚一起喝茶聊天,簡直不要太自在
    事實並非如此,生活在這裡的年輕人確實是充實而忙碌的,但這裡的老年人卻依然保持著冷漠和悠閒的樣子,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成都中部的古鎮,因其懶惰而聞名,每天都有大量遊客來這裡體驗悠閒的生活!這裡就是羅城古鎮了!
  • 林草扶貧丨林草人在羅城
    在廣西羅城大福盈墾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毛木耳生產原料堆旁的務工者,描述著自己的美好生活,爭相對國家林草局掛職幹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平先豎起了大拇指。 羅城是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因風景秀麗「山頭尖」、文化傳承「筆頭尖」、美食誘人「筷頭尖」,被譽為「千年仫佬,三尖羅城」。由於地處石漠化重災區,羅城扶貧脫困任務相當艱巨。
  • 在羅城遺址,探尋屈原人生的最後時光
    1月9日,站在其中一座疑冢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羅城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盛偉說。屈原人生的最後時光在哪裡度過?盛偉的目光投向西邊,汨羅江的對岸。那裡有一座城——羅城。2020年,盛偉帶隊對羅城遺址北面的小洲羅遺址進行了發掘。「從遺蹟和出土文物來看,羅城很可能就是楚國安置羅國遺民之地。」
  • 羅城遺址:楚文化入湘最早的切入點之一
    華聲在線1月9日訊(文/圖記者 吳岱霞)9日羅子國遺址(羅城遺址)考古發掘及專家現場會在嶽陽市屈原管理區河市鎮舉行。根據考古發掘成果,來自武漢大學、鄭州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專家認為:羅城遺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進入湖南最早的地點之一。(羅城遺址。)
  • 大型廉政電影《羅城廉吏于成龍》籤約儀式
    清初,邊陲土匪橫行,百姓民不聊生,前朝舉人于成龍補官廣西羅城知縣,初到羅城便在草棚升堂,貼告示緝剿匪盜,不想僕役反被土匪殺害,于成龍施政「保甲制」,團結四鄉百姓,辦了不少利民利縣的事,深受羅城百姓愛戴。
  • 犍為古鎮,境內旅遊景點眾多,被歐洲遊客稱為「中國諾亞方舟」
    在犍為縣,不僅有全國唯一一列正常運行的蒸汽火車,還有犍為縣東北部的古城羅城,一座千年歷史酷似船形的古城。時至今日,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基本上還是老樣子。是目前非常難得的原創千年古鎮,基本沒有任何商業氣息。這裡不僅有古宅,還有一個民風淳樸的古鎮,被歐洲遊客稱為「中國諾亞方舟」古鎮。
  • 廣西羅城:發展壯大綠色經濟 生態富民可持續
    旅遊富民 開發保護兩不誤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0.28%,轄區內有國家地質公園和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羅城不斷推動生態旅遊加快發展,帶動景區附近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 經過羅城的這條高速路預計今年底通車
    羅城身邊事 羅城身邊發生的事情就在羅城身邊事,微信公眾平臺。尋人求助,便民信息,求職招聘,美食特產,旅遊,身邊事,吃喝玩樂都在這裡!羅城人都在這裡了解羅城事,記得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入我們哦。
  • 原創經驗丨PSV船型建造總結
    現今世界知名的PSV船型設計公司及其代表船型如下:Havyard         832/833Focal        522/528/507Ulstein      PX121/PX105Wartsila   WSD800/VS482Rolls Royce  UT771/UT755 二
  • 羅城打好三大保衛戰 呵護碧水藍天
    2020年以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縣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6%,境內主要河流水質、城區飲用水水質、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面抓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打好藍天保衛戰。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軟硬兼施」建設鄉風文明
    11月26日,記者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文明辦了解到,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軟硬體」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軟體」方面,近年來,羅城加強文化志願服務團隊建設,建立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3個文化志願者服務站,建立11個鄉鎮文化站志願服務站點。全縣在文化部門登記備案、經常開展惠民演出的有188支農村業餘文藝隊。
  • 廣西羅城扶貧產業健康發展-農業-中國食品安全網
    不少蔗農在蔗地裡忙碌地砍運甘蔗,運蔗車依次進廠……2020/2021年榨季開榨以來,每天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蔗農都按原料蔗進廠計劃,有序地把甘蔗運進糖廠加工壓榨。
  • 傳統風水左輔右弼、天門地戶、羅城垣局的概念?
    楊公(楊筠松)《撼龍經》云:「外山百裡作羅城,此是平洋龍局段。星峰頓伏落平去,外山隔水來相顧」、「天乙太乙明堂照,華蓋三臺相後先」、「羅城卻似城牆勢,龍在城中聚真氣」、「文廉生腳鎖溜流,橫在水中為兩截。大關大鎖數十重,定有羅星橫截氣。截在江河不許流,關內不知多少地。小羅小鎖及小關,一州一縣須有攔。十攔十鎖百十裡,定有王侯居此間。鄉羅羅星小關鎖,枕水如戈石橫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