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0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跨越千年的牽手,看
《從長安到羅馬》
如何聯結東西方文明
當西安回溯到長安,讓羅馬回到千年前的輝煌,而今所有便捷的交通方式回退到古時絲綢之路上的緩緩前行的車馬。從長安到羅馬,這一路山高水遠,俯身尋找歷史文明的密碼。
1月28日,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在央視科教頻道、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播出後,各界反響熱烈、備受好評。
節目跨越地域和時間,從歷史和現實的穿越中,探索和講述長安、羅馬兩座城市在文化特徵和雙方在各領域的歷史共通性,展現了各自的形象,講述了東西方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鑑的故事,刻畫了兩座古都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共享典範的形象。
最先播出的「文明密碼」系列,以5分鐘一集的小故事,將觀眾的注意力聚焦其中,也讓觀眾對之後的內容更加期待。
重磅消息
央視綜合頻道對節目充分肯定,在當前疫情報導的情況下,將原定1月31日播出調整為1月30日起每天早晨9:27播出,歡迎大家收看!
近日,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在央視科教頻道、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平臺開播,影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教節目中心與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
每十集一個系列,第一季共五個系列。影片從現實生活出發,不斷向歷史深處回眸,正如總監製唐世鼎所言:「影片生動鮮活講好中國故事,將絲路歷史與現實濃縮在一個個鏡頭之中。」
影片在各大平臺開播後,反響熱烈、備受好評。最先播出的「文明密碼」系列,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探尋東西方文化得以延續千年的「密碼」。
有觀眾評論:「羅馬和長安每一個角落都蘊含著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鑑;這是中意友誼的精彩呈現,也是奉獻給全球觀眾的紀錄片佳作。」
見微知著
以碎片化的微光匯聚璀璨輝煌
有影評人表示,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宏大題材紀錄片需要學會如何講故事,這部作品充分適應新媒體帶來的「碎片化」現狀,以5分鐘一集的小故事,將觀眾的注意力聚焦其中。
該片將「文明」這一宏大選題進行拆解,「多細節」「小故事」讓兩種古老文明之光投射到風箏、餛飩、曆法等生活細節當中。正如學者蒙曼的表述:「那些無形的文化基因,早已滲透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影片以細小的微光折射出東西方文明的輝煌,進而傳遞出文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主旨內涵。
博古通今
以傳承的力量追尋永恆延續
「文明密碼」系列始終探討著什麼是可以永恆的。影片播出後,網友紛紛評論:「比起物質,文字、思想、律法等精神匯成的文明,更能夠延續至今。」
《從長安到羅馬》在歷史古蹟、斷壁殘垣之中不斷探尋文明傳承的密碼。例如,蒙曼在西安的碑林中尋找古時的《論語》說到,「文字一千年不變,我們中華文明就是這樣一字一句傳承下來的」;拉丁字母雖然演變出英語、法語等不同形式,但ABCD的形態在千年的光陰裡延續不變。同時,文明更要融入每個時代的思想內核不斷創新、深化,才能夠走的更遠。影像以此深挖立意,給觀眾以啟示:只有洞悉來路,方知前程歸宿。
和而不同
以異同共築民族溝通之紐帶
《從長安到羅馬》在差異之中找到人類文明的共性,以「天下大同」的理念將影片的主旨升華。
長安和羅馬,兩座城市、兩種文化之間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觀眾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差異之中的共性。例如,中國自古崇尚君子文化,西方崇尚的是英雄主義,但君子與英雄都有著文韜武略的要求,在外別內同之中,是人們從未改變的志向與擔當。由此,「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觀點呼之欲出。《從長安到羅馬》不斷突顯現實關照,今天的義大利與中國站在一帶一路的兩端相互注視,雙方依舊要緊密相連、攜手共進,才能共同破譯人類文明傳承延續之「密碼」。
編輯:飛翔丨圖:叄壹
原標題:《央視播出!宅在家看《從長安到羅馬》的奇幻之旅》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