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絲路商貿系列: 帶觀眾踏上一段絲路馬背上的奇幻之旅

2021-02-21 央視科教

長安與羅馬,是兩座在人類歷史上,分別於東西方屹立的最耀眼的文明之城,雖遠隔半個地球,相距萬水千山,但其實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冥冥之中的關聯,該怎麼能夠讓現代人知曉而感興趣呢?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給出了它的答案。

《從長安到羅馬》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教節目中心、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該片將鏡頭對準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和終點——羅馬。

第一季中的第四系列「絲路商貿」以從長安到羅馬、從古至今的商貿往來與文化互鑑為主線,帶觀眾踏上一段絲路馬背上的奇幻之旅。

有一條路,張騫走了24年,玄奘走了18年,班超走了30年,馬可·波羅走了20年。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是什麼信念支撐著他們孜孜不倦地行走?這條路究竟擁有著怎樣的風光?又帶給世界什麼樣的意義?《從長安到羅馬》「絲路商貿」系列就以這樣一個充滿疑問的方式展開。

當沙漠之駝與海洋之舟開始接力,歐亞文化自此交匯,世界文明逐漸互通,長安和羅馬漸漸萌生起更親厚的聯繫。絲路商貿系列即以「絲路」作為索引,為觀眾揭開了一個個被時光掩埋的中外傳奇。

導遊是很多人旅行中的不可或缺之伴,而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則巧妙放大了「導遊」這一元素。它邀請一眾知名學者擔任導遊,這些學者們帶著嚴謹的目光和探索的熱情, 透視城市的文化肌理,描摹出古老歲月中的美妙故事。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則是「絲路商貿系列」的導遊。

他走進大唐西市博物館的「絲路古幣專題展」,讓兩千多年前,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銀幣、大月氏貴霜帝國的貨幣等絲路珍貴古幣和它們背後的商貿故事躍然屏上;他坐上地中海的船,在波濤蕩漾中帶大家領悟古羅馬人先進的造船技術和古人在與世界通商的進程中所付出的勇悍艱辛……

看完此集的觀眾不由驚呼:「看這部紀錄片好像一次真實的旅行啊!足不出戶,既能收穫知識,又可飽眼福!」 讓「學者」任導遊,的確是該系列紀錄片的別出機抒之處!

除了在內容選材和表現手法上引人入勝之外,《從長安到羅馬》還首次採用了「雙城記」的創新切入視角,濃縮最精彩的「雙城故事」。

立足當下,它力圖貫通古與今兩個時空。為什麼我們購物時都會說「買東西」卻不說「買南北」呢?而羅馬的世界上最早的購物中心——圖拉真市場,是什麼讓它至今仍對顧客散發著無盡魅力? 

立足中國,它竭力聯通中和西兩個世界。在羅馬人身上,我們能看到來自長安的絲綢,而在長安人的生活中,我們也能發現源自於羅馬的玻璃。

紀錄片由點串線,由線構面,深入淺出地勾畫出一幅人類文明演進、互鑑融合的歷史藍圖,更教會觀眾用一種全新的「對比」視角洞察世界。

長安與羅馬,至今仍在上演著精彩而永恆的絲路傳奇。而《從長安到羅馬》帶給觀眾的,也不僅是歷史知識的傳遞普及與足不出戶的風光閱覽,更是一次對世界文明和國家關係的深度思考,和一次滌蕩心靈的純美旅行。

這樣一場價格免費卻內容豐厚的奇幻之旅,你還在等什麼?一起出發吧!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平平安安過大年!

《從長安到羅馬》

播出時間:1月28日至2月6日 20:46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王璐璐(實習)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上線,全新視角解析絲路文化
    本片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中意兩國知名專家學者帶著對經貿、文化、社會、音樂、美術、建築、城市等思考,走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深入西安和羅馬兩個城市,帶領觀眾一同感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帶給心靈和思想的強烈衝擊,詮釋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 品味東西日常,講述溫暖的絲路故事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收官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教節目中心與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該系列片將絲路文明和絲路精神等宏大選題進行「碎片化」拆解,以專家實地探索、體驗式拍攝為主線,從不同視角和主題切入,借今日視角重讀歷史,挖掘立體而生動的絲路新故事。
  • 品味東西日常,講述溫暖的絲路故事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收官...
    深入中意兩國日常生活,以「雙城記」的平行視角講述古今文明的碰撞與交融,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透過日常體驗場景聯結東西方文明,讓大主題輕落地,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奇妙的文化之旅。  兩千多年前東西方商人走出一條跨越千裡的絲綢之路,長安與羅馬在東西兩端遙遙相望,譜寫無數動人故事。
  • 《從長安到羅馬》:中國學者實地探究的奇幻之旅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教節目中心與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第一季節目將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
    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紀念中意建交50周年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 11月6日在中意兩國開播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聯合出品的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中意建交紀念日開始在中意兩國媒體全面播出。《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先導片合集。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在央視開播
    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等同步播出,1月30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讓遠隔萬裡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輝;今天,「一帶一路」倡議又讓我們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煥發新的活力。
  • 宅在家看《從長安到羅馬》的奇幻之旅
    宅在家看《從長安到羅馬》的奇幻之旅 2020-01-30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度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央視首播
    該片總監製、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唐世鼎表示,作為一部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全片採用「雙城記」的平行視角,穿越絲綢之路,走進西安與羅馬、展示東西兩大文明古都,帶領觀眾與歷史對話,與文化交流。據主創團隊介紹,本片源於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創作團隊深入絲路起點與終點—西安與羅馬兩座城市的各個細節,採訪了中意幾十位專家學者,創作團隊將過程中拍攝的上百個穿越歷史與現代,文明交流互鑑的情節重新解構,以絲綢之路為主線,全篇以盛世長安與「永恆之城」、 絲綢之路與兩大文明古都的相遇相知、文明互鑑,美美與共三個篇章,將一部百集微紀錄片濃縮為一部50分鐘視角更宏大的長版紀錄片
  • 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央視首播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及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成員合作的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12月15日登陸央視科教頻道首播。作為一部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源於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全片50分鐘,從藝術、生活、飲食、建築、法律、商貿等主題切入,講述了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意義,用平行視角的講述方式,描繪西安與羅馬兩座城市,乃至中意兩國之間的文化共鳴、文明互鑑。
  •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1月28日在央視與西安廣播電視臺...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及原點新聞APP等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部別開生面,唱響「絲路精神」、講述文明互鑑的視聽盛宴。
  • 央視紀錄片同名圖書《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輕鬆有趣的青少年人文...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央視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將於11月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同步播出,同時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也將在其歷史頻道Rai History同步播出該節目的義大利語改編版。紀錄片同名圖書《從長安到羅馬》的第一季也於近日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發行。
  • 今年過年不出門 在家「圍觀」《從長安到羅馬》
    《從長安到羅馬》將於大年初四開播    宅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圍觀精彩紀錄片吧  《從長安到羅馬》:融媒體的創新式表達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將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等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從長安到羅馬——邂逅東西方古城 傾聽歷史的共鳴
    央視科教1周前近日,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在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播出。  紀錄片涵蓋「文明密碼」、「社會生活」、「千年藝苑」、「絲路商貿」、「軍事探尋」五個主題系列,以今日視角重讀歷史,挖掘立體而生動的歷史故事,帶觀眾體驗人類文明的歷史脈絡。
  •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開播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昨天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本片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中意兩國知名專家學者帶著對經貿、文化、社會、音樂、美術、建築、城市等思考,走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深入西安和羅馬兩個城市,帶領觀眾一同感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帶給心靈和思想的衝擊。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創新藝術表達與呈現
    這既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也是紀念最早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的歐洲國家之一的義大利與中國建交50周年的紀錄片。  該片以「雙城記」的平行視角,將絲路起點與終點的歷史濃縮到一個個鏡頭表達中,穿越古今,講述著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展現了絲路傳奇之旅與兩國之間的文化共鳴。剛剛播出的「美術雕塑」系列,隨著文化學者於鍾華的腳步,開啟了一場藝術奧秘的探尋之旅。
  • 《從長安到羅馬》回望絲路時尚經典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將鏡頭深入到生活細節當中,徜徉於歲月長河;取一瓢飲,沉澱的儘是文化底蘊。剛剛播出的「時尚設計」系列將目光投向了長安與羅馬的潮流藝苑,看時尚設計如何成為經典,看經典傳承中如何沉澱文化底蘊。
  • 夜遊博物館 踏上絲路尋找歷史感
    夜遊博物館 踏上絲路尋找歷史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04 星期二 」青島市博物館的趙好副館長說,今年的策劃活動更加吸引觀眾,「沉浸式觀展與活動,讓很多觀眾連續預約打卡。 」 8月23日之前,青島市博物館於每周五晚均對外開放延長至20:30。「夜色青博悅古今」開啟,每周五晚與你相約。穿著古裝在絲路文物海報下打卡拍照也是很時尚。穿古裝的中學生小樂隊是夜色博物館裡的「明星團隊」。小朋友們表演的《屈原明志》贏得陣陣掌聲。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 11月6日在中意兩國開播
    西部網訊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聯合出品的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中意建交紀念日開始在中意兩國媒體全面播出。
  • 海外丨外國人看絲路:商貿不是唯一,紙張「會說話」
    劃重點❶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漢學家芮樂偉·韓森認為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只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產生了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品味東西 帶你領略不同的味覺文化
    700年後,《從長安到羅馬》正以影像化的表達重新喚醒這種記憶,尋訪絲路,建構起東西方對話的橋梁,這是影像的力量。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原創策劃的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以雙城記的方式記錄了「一帶一路」上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