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與羅馬,是兩座在人類歷史上,分別於東西方屹立的最耀眼的文明之城,雖遠隔半個地球,相距萬水千山,但其實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冥冥之中的關聯,該怎麼能夠讓現代人知曉而感興趣呢?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給出了它的答案。
《從長安到羅馬》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教節目中心、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等聯合出品。該片將鏡頭對準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和終點——羅馬。
第一季中的第四系列「絲路商貿」以從長安到羅馬、從古至今的商貿往來與文化互鑑為主線,帶觀眾踏上一段絲路馬背上的奇幻之旅。
有一條路,張騫走了24年,玄奘走了18年,班超走了30年,馬可·波羅走了20年。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是什麼信念支撐著他們孜孜不倦地行走?這條路究竟擁有著怎樣的風光?又帶給世界什麼樣的意義?《從長安到羅馬》「絲路商貿」系列就以這樣一個充滿疑問的方式展開。
當沙漠之駝與海洋之舟開始接力,歐亞文化自此交匯,世界文明逐漸互通,長安和羅馬漸漸萌生起更親厚的聯繫。絲路商貿系列即以「絲路」作為索引,為觀眾揭開了一個個被時光掩埋的中外傳奇。
導遊是很多人旅行中的不可或缺之伴,而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則巧妙放大了「導遊」這一元素。它邀請一眾知名學者擔任導遊,這些學者們帶著嚴謹的目光和探索的熱情, 透視城市的文化肌理,描摹出古老歲月中的美妙故事。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則是「絲路商貿系列」的導遊。
他走進大唐西市博物館的「絲路古幣專題展」,讓兩千多年前,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銀幣、大月氏貴霜帝國的貨幣等絲路珍貴古幣和它們背後的商貿故事躍然屏上;他坐上地中海的船,在波濤蕩漾中帶大家領悟古羅馬人先進的造船技術和古人在與世界通商的進程中所付出的勇悍艱辛……
看完此集的觀眾不由驚呼:「看這部紀錄片好像一次真實的旅行啊!足不出戶,既能收穫知識,又可飽眼福!」 讓「學者」任導遊,的確是該系列紀錄片的別出機抒之處!
除了在內容選材和表現手法上引人入勝之外,《從長安到羅馬》還首次採用了「雙城記」的創新切入視角,濃縮最精彩的「雙城故事」。
立足當下,它力圖貫通古與今兩個時空。為什麼我們購物時都會說「買東西」卻不說「買南北」呢?而羅馬的世界上最早的購物中心——圖拉真市場,是什麼讓它至今仍對顧客散發著無盡魅力?
立足中國,它竭力聯通中和西兩個世界。在羅馬人身上,我們能看到來自長安的絲綢,而在長安人的生活中,我們也能發現源自於羅馬的玻璃。
紀錄片由點串線,由線構面,深入淺出地勾畫出一幅人類文明演進、互鑑融合的歷史藍圖,更教會觀眾用一種全新的「對比」視角洞察世界。
長安與羅馬,至今仍在上演著精彩而永恆的絲路傳奇。而《從長安到羅馬》帶給觀眾的,也不僅是歷史知識的傳遞普及與足不出戶的風光閱覽,更是一次對世界文明和國家關係的深度思考,和一次滌蕩心靈的純美旅行。
這樣一場價格免費卻內容豐厚的奇幻之旅,你還在等什麼?一起出發吧!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平平安安過大年!
《從長安到羅馬》
播出時間:1月28日至2月6日 20:46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王璐璐(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