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兄弟」王朔與馮小剛的5萬元洶湧往事

2020-10-09 雪舞自己

1997年,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上映取得3600萬元的票房。這是一個天文數字,90年代的物價,豬肉不過一斤2.6元,馮小剛感到意外沒有任何虛假。《甲方乙方》很好的確認「賀歲檔」的概念,也拉開「賀歲檔」的序幕,事卻從來沒那麼簡單。

1997年,馮小剛還是志得意滿,王朔卻被「人人喊打」。那段日子,王朔的作品和電影悉數遭到「封殺」。連續受到挫折之後,王朔便去往美國,江湖上沒有王朔的身影,卻還有著王朔的大名。

離開王朔,馮小剛不是喪失左膀右臂,而是沒有「大腿」。馮小剛很憂愁,似乎沒有王朔,創作靈感和題材都被抽的一乾二淨。為什麼馮小剛如此頹廢?那與王朔的結識交往離不開關係。

馮小剛第一次見王朔是通過鄭曉龍引薦,鄭曉龍與王朔都是大院子弟,兩人相識多年。馮小剛請鄭曉龍和王朔一起吃飯,席間,馮小剛便一直誇讚王朔,似乎都將世間的好詞用盡,很像電影《讓子彈飛》的開頭。

王朔是真性情,對馮小剛的溜須拍馬不認可,總覺得馮小剛要圖點什麼。馮小剛卻一臉正經的說:「就是單純的喜歡」,王朔心裡還是不喜歡。

簡單的誇讚就能拿下王朔,那就太小看王朔和馮小剛。馮小剛就像小跟班一樣,整天跟在王朔的背後,天天喊著「王老師」,讓王朔特別不好意思。

當有人問王朔,為什麼不會反感,王朔就說:「如果一個人天天誇你、拍你馬屁,你又怎麼可能生氣?」這不過是王朔的客套話,真相併不是這樣。

王朔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雖不太喜歡北京文化,但在「京圈」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京圈」大佬又不止王朔一個,鄭曉龍、葉京、馬未都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馬未都是《青年文學》的編輯,王朔是作家,從某種程度上,還需要討好馬未都。而鄭曉龍是電視製片廠的中心主任,論資歷和地位,都比王朔高。葉京和王朔是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算是平輩,沒有高下之分。

馮小剛的到來讓王朔感到很「滿足」,有一個端茶倒水,還會辦事的小弟,誰能不喜歡。馮小剛獻殷勤,王朔自然要給他一些好處,便帶著馮小剛一起去《編輯部的故事》的劇組做編劇。

馮小剛不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抓著機會就使勁往上爬。《編輯部的故事》讓馮小剛打開知名度,其中,劇本的「失而復得」讓人覺得很可疑,但也不能過度猜測。

馮小剛不甘心只做一個編劇,而王朔是能為兄弟兩肋插刀,便提議鄭曉龍用馮小剛做《北京人在紐約》的副導演。從83年跟著鄭曉龍打雜,到93年成為副導演,馮小剛很不容易,但也說明這個其貌不揚的人對付那些大佬很有一套辦法。

王朔有提攜之意,馮小剛有向上爬之意,兩人一拍桌子,便成立一個公司叫「好夢電影公司」。馮小剛和王朔配合的天衣無縫,一個花錢弄交際,一個埋頭寫劇本,弄得有聲有色,但好夢不長。

當王朔遭到文藝圈抵制的時候,馮小剛才覺得「夢該醒了」,但還是難受的說「就像是一場夢,醒來還是很感動。」可難受歸難受,以馮小剛的性格又能悲傷多長時間,王朔一去美國,立馬擦乾眼淚,堅定著「人還是要往前看。」

沒了王朔,馮小剛確實落寞,但地球離了誰都轉。離開王朔,就馮小剛那機靈的小腦袋瓜怎麼可能過不下去。

王朔走之前對馮小剛說過什麼,馮小剛可能記得也不是那麼清楚,但唯一記得一句話「電影你該拍就拍,但不要署我的名,你有機會活,咱們就沒有必要一起死。」馮小剛感動的淚流滿臉,可能還想說:「大哥,你放心走吧,我一切都好。」

王朔前腳剛走,後腳就有貴人來找馮小剛。馮小剛定眼一看,原來是紫禁城影業公司的總經理張和平和北京電影製片廠的韓三爺。馮小剛的高興都快寫在臉上,心裡還想是哪陣風把你們這些神仙給吹過來。

張和平和韓三爺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內地「賀歲檔」的概念,香港那邊的成龍已經開啟「春節檔」。馮小剛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也覺得自己的春天又要來了。

韓三爺還特意叮囑馮小剛要在觀賞性下足功夫,馮小剛開始犯愁。堪稱「臥龍鳳雛」的王朔不在身邊,馮小剛沒轍也迷茫。但「雞賊」的馮小剛突然想到王朔的作品還在那,找找以前的不就完事。

馮小剛很下功夫,就像當初為結交王朔,跑到書店把王朔的書全買回家細細讀一遍,突然《你不是一俗人》讓馮小剛眼前一亮。

馮小剛便偷偷地將《你不是一俗人》改編為《甲方乙方》,而「甲方乙方」這個名字還是張和平給起的。聰明的馮小剛這一次又將聰明勁放在電影的署名上,考慮王朔有些「不合時宜」,便沒有提到王朔的名字。

《甲方乙方》的成功讓馮小剛沉浸在喜悅之中,把王朔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當王朔回國之後,紙還是包不住火,馮小剛自知理虧,便拿上5萬塊錢讓《甲方乙方》的製片人陸國強轉交給王朔,以作稿費。

馮小剛就記住王朔臨行前的一句話且一直按那句話辦事,若是被王朔問起,就顯得「無情又無義」。王朔當然沒有收,而且「客客氣氣」地將陸國強送走,將錢扔出來。

王朔當然不是嫌錢少,而是覺得馮小剛辦事太不地道,而兩者的藝術創作理念漸漸產生分歧,王朔生氣是難免的事。

可王朔再怎麼落魄,也是一個作家,身上還是有著文人的傲氣和骨氣,從來不會為所謂的錢而放下身段。在心裡,王朔還是有些看不上馮小剛。

後來,王朔創作一本《玩的就是心跳》被發小葉京改編為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其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角色「馮褲子」,不知道是不是在諷刺某個人。

那邊,馮小剛不聞不問,他不是當初那個被王朔提攜的小弟,而是有身份的大導,說話做事都要掂量掂量,但那5萬塊錢辦的真不叫一個事,枉費王朔的一聲「好兄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1997年,王朔走投無路,馮小剛託人送去5萬元,卻被扔了出來
    馮小剛、陳凱歌和張藝謀三人並稱為中國電影行業的三駕馬車,而回首馮小剛的成名之路,他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王朔。王朔,中國內地著名作家、編劇。1978年他開始創作,先後發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
  • 王朔評馮小剛:欺下媚上!用5萬元侮辱人,不愧是被嘲諷為馮褲子
    文丨春秋來信題丨王朔評馮小剛:欺下媚上!用5萬元侮辱人,折騰幾十年依舊馮褲子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馮小剛的看法!既然馮小剛的家境並不算好,所以始終對於「錢財」都看的非常的重。後來,馮小剛在鄭曉龍的推薦下,結識了著名的作家、編劇王朔。
  • 1997年,王朔走投無路,馮小剛託人送去5萬元,為何卻被扔了出來
    對於馮小剛來說,王朔就是他命中的貴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王朔,就沒有今天的馮小剛。就連馮小剛也說,遇見了王朔,就等於黑夜裡遇見了北鬥星。,馮小剛託人給他送去5萬元,結果卻被王朔扔了出來。,馮小剛通過朋友的介紹,結識了王朔。
  • 馮小剛給王朔5萬現金卻被扔進了垃圾桶
    1997年,馮小剛把王朔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甲方乙方》,票房高達3600W。王朔剛從美國回來,馮小剛拿著5萬現金去看他,王朔直接把錢丟垃圾桶了,兩人以後再無交集。然而王朔缺席了女兒的婚禮,馮小剛成了證婚人。
  • 葉京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馮小剛王朔保駕護航
    由葉京執導,馮小剛監製,啜妮、楷旋、閻汶宣、張逗逗、姜珮瑤主演的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6月18日在上海舉辦「七十年代,你好」主題發布會,導演葉京、主演啜妮、楷旋、閻汶宣、張逗逗悉數來到現場為電影站臺助威
  • 1977年,馮小剛攜5萬拜訪王朔被拒,此後「馮褲子」如影隨形
    也正是在鄭曉龍的引薦下,馮小剛認識了王朔,從此他就成了王朔的跟班,葉京曾說:馮小剛最大的聰明就是善於借鑑和利用比他還聰明的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王朔總算認可了馮小剛,1994年,兩人一起合作開起了「好夢電影公司」,光聽這名字我們就能發現,最初兩人只是鬧著玩,如果美夢成真最好,如果夢碎也無所謂。
  • 王朔:如何評價白巖松、馮小剛、侯耀華?太犀利,被罵不是沒原因
    包括現在也是一樣,很多人對王朔的觀感一般,乃至很差,認為他一天到晚只知道批評這個,批評那個,結果自己還做不好什麼。其實,這是兩個概念!批評別人,是抒發自身意見看法的權利,而能夠管理好自身,則是個人的綜合素質體現。
  • 吃軟飯、自稱「流氓」,把馮小剛當小弟,王朔到底什麼來頭?
    與馮小剛的淵源  在王朔最火的那些年,馮小剛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小子,在劇組裡做起了美工師,王朔是他的偶像,還把他比喻成北極星。  王朔雖然很享受有個小弟整天對自己吹捧,內心卻始終不把馮小剛放在眼裡,覺得他油嘴滑舌的不是什麼好東西。
  • 吃軟飯、自稱「流氓」,把馮小剛當小弟:王朔到底什麼來頭?
    那時候正是中國文學的黃金期,王朔抓住了一個好時機。 與馮小剛的淵源‍ 在王朔最火的那些年,馮小剛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小子,在劇組裡做起了美工師,王朔是他的偶像,還把他比喻成北極星。 王朔雖然很享受有個小弟整天對自己吹捧,內心卻始終不把馮小剛放在眼裡,覺得他油嘴滑舌的不是什麼好東西。
  • 馮小剛,王朔,「相愛相殺」的那些日子
    1958年2月12日,國家號召全國「除四害」,3月8日全民開始學雷鋒,3月18日馮小剛出生(在北京)。5月1日,中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開始試播。6月15日,北京電視臺播出了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8月23日,王朔出生(在南京)。一個北,一個南,距離他們「勝利會師」,還要再等28年。
  • 電影版《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重回七十年代 大院三鐵馮小剛王朔葉京匠心打造
    視聽感官全方位重回七十年代葉京導演大膽啟用新演員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講述了一群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生長在北京某軍隊大院的孩子們所共同經歷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張逗逗則表示「葉京導演是一個非常『任性』的人,在拍攝她的一場分手的戲份時,導演從北京選址選到廣州,然後又回到北京,幾百個群演已經安排好了,場景也已經布置好了,但導演來到現場直接一句『走,不拍了,不合適』,不過事實證明導演的選擇是對的,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合作。」
  • 王朔談中國導演:馮小剛欺下媚上,善於利用他人,拍的再好也不看
    文丨曹鏡明題丨王朔談中國導演:為啥說「馮小剛」善於利用他人?拍的再好也不看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馮小剛的看法!注意,馮小剛之所以能夠混起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王朔的幫扶。王朔在幫助馮小剛這塊,沒有差過事!也正是王朔的離開,讓馮小剛遇見了王氏兄弟,經過一番協商,正式決定加盟華誼。當然,這也僅是正常的商業往來,沒什麼值得批判的大,但是馮小剛接下來幹得事情,就有些不地道了。
  • 23年前,王朔趕走送錢的馮小剛,友情破裂的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1990年,王朔和鄭曉龍共同策劃了《編輯部的故事》,講義氣的王朔把馮小剛也帶進了劇組。作為主編的王朔在拍攝到一半時,發現自己把唯一修改好的劇本弄丟了,這下麻煩了。可臨走之際,王朔還記掛著自己的好兄弟馮小剛,他語重心長地說「咱們分開吧,他們是衝我來的。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說完後,就隻身一人去了美國。
  • 馮小剛三次痛哭成名導,王朔兩次挨罵隱江湖,京圈老炮的隱秘往事
    鄭曉龍覺得馮小剛口才不錯,再加上還會畫畫,於是就把他調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做美工。有一次鄭曉龍看到王朔的小說《浮出海面》,是王朔寫自己與沈旭佳的情感生活,他邊看邊樂,馮小剛湊了過去,就在鄭曉龍面前誇王朔,希望能引薦自己認識一下。1986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王朔和鄭曉龍到了馮小剛的住處。馮小剛上來就把王朔一頓猛誇。把王朔誇得不知所措,一直尷尬地微笑。
  • 王朔與馮小剛、葉京恩怨大揭秘
    記者:當時為什麼給馮小剛這麼大的面子?葉京:是王朔領著他認識了我葉京。馮小剛多會做人啊,天天葉老師長葉老師短。我曾經問過王朔,既然你這麼討厭這個人,早幹嗎了?王朔來一句:如果一個人天天拍你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我覺得這話特經典,因為我也特有感受。馮小剛誇人有個技巧,能在你不在的時候當著你特別好的朋友面誇你,這招最靈。
  • 王朔和"跟班"馮小剛的浪蕩情史,以及那些隱藏的妖精們
    但就在這時,馮小剛闖了進來,當時的馮小剛搭上了鄭曉龍,通過鄭曉龍認識到了作家王朔,剛見面就把王朔一頓馬屁拍的,厚臉皮的王朔聽的都有點不好意思了。當時的王朔,不僅寫出了好幾部小說,米家山還將他的作品翻拍成了影視作品,剛進圈的馮小剛肯定是想搭上王朔,跟著他混才能出頭。
  • 《甲方乙方》之後,王朔與馮小剛的故事
    首先,是馮小剛回應《甲方乙方》為啥沒署名原作者王朔。那要從王朔和馮小剛導演和編劇,馮小剛出演的《冤家父子》說起。這部影片也是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名字叫《我是你爸爸》。還有2000年的馮小剛導演的關於出軌的電影《一聲嘆息》,也是改編自王朔的小說《狼狽不堪的日子》。並且王朔在訪談中也提及,劇本本來就是他和馮小剛一起寫的。
  • 王朔「嘴炮人生」:白巖松肉喇叭,趙忠祥公交車,馮小剛欺下媚上
    趙忠祥、馮小剛的看法!比如說著名作家、編劇王朔,正是如此!即便如今的王朔,早已逐漸退出文藝圈這個是非圈,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淡忘。然而,每當提起一個人時,難免會讓人情不自禁想起他的評價,乃至不得不感嘆,眼光真毒,看人真準。故而,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便是王朔對於白巖松、趙忠祥、馮小剛的看法!
  • 王朔和馮小剛「恩怨史」,馮褲子不是白叫的!終被「葉京」拉清單
    甚至王朔還拉著彭曉林、馮小剛等人,一起創辦過「好夢」影視公司呢。即便是因為某些客觀因素,導致公司不得不解散。馮小剛還表示:王朔在,陣地就在。然而,這塊陣地,終究還是伴隨著王朔前往美國避風頭,而消失不見。按道理講,即便是這樣兩人也應該是共患難的關係,不應該鬧翻的啊!
  • 王朔飯局上吹捧牛人變尬聊,馮小剛一句話,高情商解圍
    馮小剛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了這麼一段往事。一次華藝出版社的老金做局,請出版社的當紅炸子雞,王蒙、劉震雲、王朔一起吃飯,還帶了個能說會聊的馮小剛。馮小剛當時還不出名,沒有這麼大的排面,他剛和王朔一碰面,就被叮囑到要把王蒙老師伺候舒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