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論壇網友「大白」發帖:
發帖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那些在黃巖街曾經消失的美食和發現以前並沒有發現或者不為人知的美食,雖然我跟朋友經常在外面吃,黃巖比較有名氣的店大部分都吃過,但是也不敢說外面的店全部都吃過
寫在帖子裡的必定是我本人親自去吃過的,並且帖子裡的所有圖片都是我自己親自拍的,沒特效、沒燈光、沒PS,全是實物圖,基本上你帖子裡看到的跟你去吃到的是一樣的,不會出現以前別人的帖子裡了照片跟實物差了十萬八千裡的情況,拍的不好請見諒。
一、食餅筒(一般價格6元)
食餅筒又稱麥油脂、麥餅筒,浙江台州市特有的傳統小吃,以前通常在端午節的時候才吃,喜歡吃什麼就往裡麵包什麼(當然是自己家裡才能這樣..)。不過現在沒那麼多講究了,天天都有,特別是對早上趕時間的人來說,買一桶在路上吃可以省很多時間。還有包好後再在油裡煎一下到外面的皮金黃的更加好吃。
這個我很喜歡吃,所以比較有心得,不過我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外面很難吃到好吃食餅筒,畢竟用料的好的成本太高,消費的人不多。
家常做法:食餅皮(這個最好外面買,自己做費時難度有點高,而且做的太厚也不好吃)、炒米麵(有點難度,可以考慮去賣早餐有炒麵的地方買,說實話炒麵不用都沒事,完全可以用乾燥點的配料代替,比如蛋絲之類的)、炒豆芽、炒包菜、炒土豆絲、紅燒肉燒好切片或者切絲、雞蛋絲、豆腐乾切絲(可以放在紅燒肉裡面一起燒出來)、炒洋蔥絲、炒紅蘿蔔絲等。
注意事項:(裡面包的東西儘量都切絲,食材儘量都炒幹點,太溼的話吃的時候容易把外面的食餅皮弄破,想吃的再好點可以加入去骨的鴨肉、紅燒豬舌頭、剝好的蝦肉之類的,反正想吃什麼就包什麼,千萬注意別包太溼的東西,另外包好後放平底鍋煎成兩面金黃色口味更佳。)
方便模式:食餅皮(去買吧,一般菜場附近都有賣,實在不知道可以問黃巖本地年紀大點的阿婆們,都知道的)、炒麵(早餐店炒麵店買)、各種食材(快餐店買)、滷味(快餐店、滷味店買)——自己包一下就行,多包幾桶用保鮮袋密封好,每天早上放微波爐用高火5分鐘(看你包的體積增減時間),如果你的冰箱好點的話放裡面3天沒問題的。此方法非常適合偷懶的單身狗和帶著喜歡賴床但是上學快遲到的小朋友的家長們。(刷牙洗臉就放微波爐燒,上學路上拿著吃)
店名:榮華樓
地址:天長北路(彤德萊火鍋對面,老字號往北走100米左右)
點評:小時候滿滿的記憶,挺經典的,以前每天早上生意都很好的,不過自從2012年地溝油事件後生意差了很多,我也比較少去了,還有榮華樓那個包食餅筒的速度太快了,手速太叼了,包的手都快的都出「幻影」了…
店名:丹丹麵館
地址:橫街路移動公司和元祖的後面(味晨小吃店隔壁的隔壁)
點評:2012年地溝油事件和違規使用增香增鮮的合成添加劑等上了電視曝光後對這家店影響挺大的,生意差了很多,不過食餅筒還是不錯的,酒釀也還行吧。
店名:口口香食餅筒
地址:月泉路硃砂街阿紅排檔旁邊進去那條路(胡家面碎油煎餃的隔壁的隔壁)
點評:這家店的食餅筒挺好吃的,不加肉的4元,加肉的6元(推薦這個),個人感覺這家的食餅筒的料比很多名氣大的店裡賣的食餅筒都豐富。隔壁的隔壁有家叫做胡家面碎油煎餃的早上的時候生意特別好,可以順便打包一點回去,再過去有家賣板油糖饅頭的。這條街吃的東西挺多的,有空的可以多去瞧瞧。
二、薑湯面(一般價格17元/碗)
薑湯面是浙江台州很有代表性麵食小吃,先前只是浙江台州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還有坐月子期間,只要親朋好友來家裡,就用薑湯面招待他們。現已成為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吃。很多台州人都很喜歡姜的味道,並且台州本地人開的麵店基本上都有薑湯面賣,不過出了台州你可能就很難找到賣薑湯面的店了。
薑湯面最重要的就是薑湯了,真正濃度高的薑湯成本較高,所以現在外面賣的薑湯面的薑湯很多都是直接倒入薑汁的,這種成本最低,也是最難吃的,這種準確的說應該叫做薑汁面吧。
還有一種折中的方法是熬出比較淡的薑湯再往裡面倒入薑汁,也是目前大部分店所採用的方法,這種成本中等,比前一種全部是薑汁的好吃一些。
最好最正宗的薑湯是加入黃酒烹飪後曬乾後的薑片放在水裡熬幾個小時熬出來的湯,這種薑湯有一種獨特的醇香味,不過薑湯煮沸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幸辣味揮發掉,所以想要達到薑汁那種辣味只能放入更多的薑片才行,這種高濃度的薑湯成本是3種裡面最高的,煎到高濃度的時候顏色會程深色,沒第一種和第二種用薑汁的淡黃色好看,而且這種薑湯煎的姜味太濃的話可能只有台州本地人才吃的慣,外地人可能還是適合吃第二種。
對於喜歡吃薑湯麵的行家來說,只要喝一小口湯就能分辨出來,到底是哪一種。
對了,還有一種是薑湯摻了辣椒的,估計這種很少有人能吃出來,味覺比較靈敏的吃貨應該會吃的出來,最明顯的特點是姜味很淡卻很辣,對於這種店,我只能呵呵。
家常做法:
先煎薑湯(有條件的可以用去皮的烹乾薑片),要煎幾小時,煎好後把煎過薑湯的薑片撈出來剁成沫(可以用料理機),加上蝦皮,蔥花,核桃沫,芝麻之類的和雞蛋打在一起倒入油裡煎起來(用電餅鐺也可以)。準備蛤蜊(傳說中的天下第一鮮)、蝦幹、鮮蝦、肉絲、香腸切片或切絲、茭白絲(或筍絲)、香菇、黃花菜、、小青菜(或者菠菜)、鴨舌頭、豆腐皮等,反正你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先把前面的都炒的差不多了再放入黃酒翻炒,再倒入煎好的薑湯,煮的差不多了再放入米麵燒的差不多軟,煮沸後再放入小青菜鮮蝦和蛤蜊,最後放豆腐皮。我記得很早很早以前的配料很簡單,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以前就是薑湯+蝦幹+香菇+黃花菜+青菜(菠菜)+荷包蛋。
注意事項:煎姜蛋的時候其他配料不要放太多,不然可能會散掉,香菇跟黃花菜事先用熱水泡好,還有黃酒別放太多,我吃過很多家都是黃酒的味道非常大。鮮蝦最好吃的時候是肉已經熟但是還跟殼連在一起的時候,貝殼類最好吃的時候是貝殼剛開出來的時候。如果放螃蟹的話請先把螃蟹切兩半放油裡把切的地方煎一下。豆腐皮別燒的太軟。薑湯面用米麵燒是最好吃的,其他粗面、麥麵之類的味道都差很多。薑湯面最適合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吃,流傳著的「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這句話其實是不全面的,我問過中醫說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果是熱性體質(比如上火很厲害、便秘)的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最好都不要吃,如果是寒性體質的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吃,特別是對受涼感冒的吃了好處很大,反正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說的不對請指出。
店名:老太婆薑湯面
地址:環城西路萬香薑汁二分店的隔壁(柴棚酒樓的隔壁)
點評:雖然在2012年的時候使用地溝油被曝光後,生意差了很多,但是味道還行吧,薑湯的姜味很淡。現在日子不好過,萬香薑汁的二分店(4間門面)就開在他隔壁對他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價格已經漲到20元了,還有炒年糕裡的年糕實在太多了...本來西街南小區後面那家洪師傅麵館的薑湯面比老太婆的好吃的,可惜現在不知道搬哪去了。
店名:味晨小吃店
地址:橫街路移動公司和元祖的後面(丹丹麵館隔壁的隔壁)
點評:這家薑湯面的薑湯煎的很濃,料也足,濃濃的薑湯吃起來特別爽,吃了後會感覺薑湯面就應該是這樣的,口味比較適合台州本地人,店面有點小,而且因為這家店薑湯面是一鍋只燒一碗,人多的時候要等挺久的,下雨的時候不推薦去,坐不下要等好久..雖然中午和晚上有外送,但是外送有時候會非常慢,有時候還會搞忘記掉。這家蔥油餅也有的賣,個人感覺還小李的蔥油餅外面的皮發的好一點(硬香)。不過味晨用的油倒是沒的說,都是非轉基因壓榨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在地溝油和轉基因大豆油橫行的情況下使用非轉基因壓榨的油算是業界良心了。
三、烏飯麻餈(烏巖麻餈的叫法是錯的)
烏飯麻餈是南方地區漢族傳統時令小吃。舊稱農曆四月八日是牛的生日,傳說天牛是在這一天下凡,於是人間有了耕牛為人代力辛勞的說法。此說尤為浙江台州人所重視,烏飯樹還是抗衰藥物。以前只在巷子裡、路邊攤看到過,現在找不到了,問了幾家有店面的,都說每年4月份才有
四、縉雲燒餅(一般價格5元/個)
縉雲燒餅歷史很悠久,最遠能扯到軒轅黃帝....是浙江縉雲縣有名的傳統小吃,如果你平時喜歡吃甜的話,這個放點白糖更好吃。另外這個真的很上火....
店名:劉大郎燒餅
地址:小東門路眼睛龍蝦的隔壁(子婷舞蹈工作室旁邊)
點評:很有名的燒餅店,料足,生意也很好,經常要排隊。但是這家店有一個問題就買的人多的時候雖然裡面的餡不會少,但是外面的皮都還烤的不夠透(特別是反面),所以建議儘量挑人不多的時候去買,人不多的時候去買都做的很不錯。劉大郎的兒子包的餡比他爸劉大郎包的多。如果是顏值高的美女,你可以在只有老闆兒子在的時候讓老闆兒子多加點肉…
店名:周福燒餅
地址:中醫院東面小巷裡
點評:味道還行吧,但是餡沒劉大郎的多,而且知道的人不多,生意沒劉大郎好,去吃的話建議你讓賣家反面也多烤烤。
店名:呂記小吃
地址:環城西路西城招待所附近(昌盛家具隔壁)
點評:這家店生意挺好的,味道也還行,裡面的餡沒劉大郎多,但是烤的不錯(吃了好幾次,兩面都烤的很好),他隔壁弄堂(向南走1米,弄堂口第一家)裡有家賣泡蝦的,可以順便去吃下(不過泡蝦味道很一般,只是順便…)
五:蔥油餅(一般價格6元/個)
蔥油餅口味香鹹,由來就不知道了,反正很多城市都有賣。個人感覺不加蛋好吃,加了蛋反而喪失了蔥油餅本身的香味。
店名:小李油蔥餅
地址:裡東浦35號
點評:味道挺不錯,以前的時候每天上午都是在裡東浦隔壁那條小東門路擺攤的,多城同創後就沒在小東門路擺攤了,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其實小李的店就離以前擺攤的地方不到100米的裡東浦路上。油是大豆油,要是把油換好點的就好了,另外地方有點小,地方大點擺幾張桌子,再來一些綠豆湯、桃漿之類的可以跟蔥油餅一起吃小吃的話就好了。
六:泡蝦(一般價格5元/個)
泡蝦又叫油鼓,是浙江台州的特色小吃,粉漿包裹,裡面有肉絲(肉片)、蝦仁、蔥花等,油炸而成。「泡蝦」是台州人的方言稱呼。
每家裡麵包的東西可能不同,但是豬肉、跟蝦都是有的,有些還用魷魚、包菜、白蘿蔔絲(菜頭絲)等,出鍋在鐵架上瀝油後馬上吃,打包放袋子裡幾分鐘就差了很多,很早的時候都做成半月形的,現在大部分都改做圓形的。(圓形的相對容易熟些)
店名:小東門泡蝦(就下午有賣)
地址:黃椒路(往王西路方向走,外東浦衛生室隔壁)
點評:雖然叫做小東門泡蝦,但是現在地址並不在小東門路。多城同創以前每天下午都在小東門路擺攤的,後來多城同創不給擺攤後就搬到這裡來了,估計沒多少人知道,生意沒以前好了,挺傳統的泡蝦,配料就蝦、肉片、蔥花不過裡面配料量還是很有誠意的。
店名:小胡泡蝦
地址:康復路
點評:其他都還不錯,配料有肉絲、包菜、蝦、魷魚,就是能不能把直接包在泡蝦外面的硬紙板換別的,這個紙板真的感覺...我寧願你用塑膠袋直接裝...往西20米左右有家叫做老字號縉雲燒餅的,以順便去吃一下,味道也還可以。
七:板油糖饅頭(一般價格1.7元/個)
據說是台州臨海的特色?這個必須趁熱吃,越熱越好吃,不過小心裏面的油燙到嘴,還有注意油別滴到身上。
家常簡單做法:
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就跟普通的饅頭包法差不多,肥肉可以用料理機攪糊,儘量用手動拌紅糖。
注意事項:
肥肉不可太少,不然糖會被外面的饅頭皮吸走的,具體比例自己多試幾次。另外饅頭皮別做的太薄,做太薄的話容易漏,最重要的一點是板油糖饅頭做成最普通的那種外觀就行,千萬別學豬肉饅頭一樣把饅頭皮做花!做花後漏的機率非常非常高,除非你的饅頭皮特別特別厚(如果太無聊的話可以做成大餃子外觀……)
店名:白水洋糕水饅頭
地址:青年西路第一菜市場那幢大樓的後面(店門朝南面的那家)
點評:很多人都以為這種饅頭只有酒店有的賣,其實很多酒店都是這裡訂購然後拿到酒店裡提價轉賣(不知道中槍的酒店看到這個會不會滅了我…)。喜歡甜食的和沒吃過這樣饅頭的可以去嘗嘗看,不過一次性別吃太多,會膩的。這家生意好,如果又剛好碰到酒店大批量訂購的話需要等較長的時間,這家店東邊100米左右也有一家賣這個的,價格比這家便宜(1.5元),但是味道比這家稍微差點。
店名:臨海白水洋饅頭
地址:月泉路硃砂街阿紅排檔旁邊進去那條路(啞巴車行的隔壁)
點評:只能說還行吧,不如菜市場後面的那家,感覺這家好像是用豬油直接包的。我記得這家店鋪以前也是賣包子的,叫做好品包子鋪?,往北走200米左右有一家叫做口口香食餅筒的,食餅筒挺不錯的。
八:梅花糕(一般價格1元/個)
梅花糕是蘇州的風味小吃。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每次放學都有人放在校門口賣,現在早就找不到了。
店名:無
地址:小商品市場東面那條小巷裡
點評:小商品市場東面那條小巷裡有3家,一家裡面用的芝麻沙比較少,另一家梅花糕上面的糖比較少,並且底部老是烤焦,還一家粉發的比較差,哪裡的好吃請告訴我..
九:炸醬麵(一般價格9元)
炸醬麵最初是源自於北京,然後傳到全國各地。
店名:吳記炸醬麵
地址:食品街(夜市)
點評:這家店名氣比較大,吃的人也比較多,往南走幾步還有一家叫做蔣記雜醬面的,個人感覺吳記比蔣記的好吃點,有一個問題要注意,扮炸醬麵的麥麵一般都不會煮的很熟的,一但過熟了拌起來的味道就差很多了,腸胃不好的吃了容易放屁....
十:紅糖麻餈(一般價格1元/個)
台州蠻有名的小吃,但是賣的地方不多,一般酒店有賣。除了酒店還有哪裡能買到。外面我只在老字號找到。但是老字號做的好難吃,吃貨們知道黃巖城區哪裡有賣這個的請速速告訴我(酒店除外,總不能就為了吃這個然後就跑酒店去吧)
十一:八寶飯(一般價格8元)
八寶飯是漢族傳統名點,臘八節節日食俗。流行於全國各地,江南尤盛。各地的配方大同小異。在黃巖我吃過用的最多的是用紅棗、金橘脯、幹荔枝肉、幹桂圓肉、蜜棗、冬瓜糖、葡萄乾之類的。在吃貨群裡問哪裡的八寶飯好吃,很多人都說「大正」的好吃,但是實際我去吃的時候發現「大正」的也就一般,並且量特別少,一些群友說的我只吃了幾個地方的,但是季節變冷了很多地方都沒八寶飯賣了,只能等明年夏天的時候再看看了。上圖也是一個小吃店吃到的,價格跟「大正」的一樣。
家常做法:
糯米在冷水中浸泡3-4小時,洗淨後撈出,瀝乾水。這裡可以用蒸籠蒸,自己家裡少量的話可以放蒸鍋裡蒸,甚至放高壓鍋蒸都可以,但是必須把握時間,記得墊蒸布。在小碗裡面放入配料,自己家裡做沒這麼多講究,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我甚至在吃貨群見過別人自己家全部都是葡萄乾的八寶飯...把蒸好的糯米乘到碗裡再蒸一次,待冷卻後就可以吃了,冰一下味道更佳。糖的話可以去副食品市場裡買,有打好了的白糖粉賣的,價格比白糖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