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一路走低「探索新世界是我們的本性」

2020-09-22 環球精英YOLO

文 | 南方

編輯 | 美齡


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上映了。自上映以來,《信條》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一路熱議不斷。

熱度持續高升的同時,《信條》的評分是越來越低,自上映當天的8.4分,已跌至如今的7.8分,在諾蘭的電影裡已經排到倒數第二。如此下去,最終低過諾蘭此前最低的《失眠症》(7.5分)可能也指日可待。

如今,《信條》票房突破4億大關,成為目前2020進口片票房冠軍,中國也成為該片全球第一大票倉。克里斯多福·諾蘭能把「商業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其電影一向被冠以「燒腦」的名號,這次的《信條》也不例外,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

諾蘭導演的電影向來都會被觀眾貼上&34;的標籤,通常觀眾看不懂一部電影,會覺得導演或者是編劇有問題;如果看不懂諾蘭的電影,觀眾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這次,當人們再次面對這位不吝於展現個人特色的「電影作家」,有人欣賞之情不減,也有人看膩了「故弄玄虛」。

史匹柏曾經說過,諾蘭是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不過對諾蘭而言,「探索新世界是我們的本性。」憑著這種本性,他一次又一次衝出成功的光環、打破慣有的商業模式、拋開標誌性的戲劇化敘事方法,在各種懸念的牽引下,講述人性以及對永恆時間與空間的探索。

197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出生於倫敦北郊的海格特。父親是英國人,從事廣告創意行業,母親是美國人,曾經是空乘人員,後來轉做了老師。父母一共生了三個孩子,諾蘭行二,哥哥馬修·諾蘭,弟弟喬納森·諾蘭。由於父母跨國戀,小時候諾蘭經常和家人一起兩頭跑,往來於倫敦和芝加哥。

7歲時,諾蘭沉迷於《星球大戰》,他用父親的攝像機拍攝了以玩具小兵為主角的定格動畫,命名為「Space Wars」, 開始了最早的電影創作。而這次看似粗糙沒有章法的拍攝經歷,也讓諾蘭在心中植入了最初關於電影的憧憬與夢想。

1992年,諾蘭大學畢業於黑利伯瑞學院,這是一所位於倫敦北部赫特福德郡的獨立學院,如今已更名為黑利伯瑞學校。其後,諾蘭進入倫敦大學學院(UCL)學習英國文學,在校期間,他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了「16毫米」社團,拍攝了大量短片。

有意思的是,諾蘭兄弟三人在專業上都選擇了學習英國文學,老大馬修專攻文字,老三喬納森成為了著名編劇,絕大多數的諾蘭影片比如《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等都有喬納森的身影,喬納森還是HBO科幻劇《西部世界》的編劇和導演。

早在1989年,19歲的諾蘭展現出了過人的天分,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塔蘭臺拉》(Tarantella),這部充滿超現實主義的實驗短片曾在Image Union獨立影展上映過。1996年,諾蘭拍攝了另一部短片《偷窺罪》,這部短片曾在劍橋電影節上放映。

也是在這一年,諾蘭只用6000美元和「16毫米學會」社團的朋友們拍攝了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追隨》。這部電影是黑白色調,以倒敘為基本進程,卻天才般地講述了一個兇殺故事,以倒敘、順序、插敘等形式,呈現出一種三重時態下的交織迷離感,可謂驚心動魄。這部影片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映後,讓諾蘭獲得了很多關注。

2000年,來到好萊塢發展的諾蘭指導並編劇影片《記憶碎片》,該片改編自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故事原本並不算太複雜,不過這個故事到了諾蘭手中,就變得極為燒腦,以巧妙不失邏輯的敘事手法徵服了世界。影片最終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還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劇本及最佳導演獎、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劇本獎以及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劇本獎項提名。

在2005到2012的七年間,諾蘭拍了《蝙蝠俠》三部曲,分別是《俠影之謎》《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不僅幫華納賺得盆滿缽滿,也為漫改電影留下了傳世佳作。諾蘭的現實主義黑暗風格為蝙蝠俠注入了新的靈魂,故事跌宕起伏,又亂中有序。

在諾蘭的《蝙蝠俠》裡,現實主義不僅是故事背景,也是敘事風格,從劇情、表演到特效,都杜絕了天馬行空的超能力,而是嚴絲合縫地展開想像,最終效果非常令人信服,反而突出了主題的暗黑氣場。可以說,諾蘭憑一己之力,讓蝙蝠俠浴火重生——DC粉絲、電影業界、普通觀眾,交口稱讚。

如果換了別的導演,拍完「黑暗騎士三部曲」,可能會忙於構建新的三部曲。可是諾蘭憑藉高質量的作品,不斷獲取創作自由,為我們先後帶來了《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四部風格各異的原創作品。

在好萊塢,能夠在拍攝手法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寥寥無幾。克里斯多福·諾蘭是少數幾個仍緊緊握著自己電影的控制權的導演。「我期望其他導演也能慢慢擁有這樣的自由,去投身到原創電影的創作中。」當然,諾蘭的自主權源自他對電影預算的控制能力,還有對按期完成電影的職業素養。在諾蘭身上,融合了一位藝術大師和導演工匠的雙重氣質。

諾蘭的電影以懸疑、科幻、動作的複合類型為主,輔以虛實、反套路、平行剪輯、非線性敘事等符號。諾蘭的才華、風格,加上高概念創意,不斷融合創新,迸發高光。可以說,他是最合格的商業片導演,他在視聽語言與敘事結構上的創新,無疑是堅守了一個電影作者的底線。

諾蘭時刻清楚一件事:觀眾需要已知的期待,但他們也想要驚喜,想看從沒看過的東西。在他看來,「我認為電影最偉大的力量之一就是能夠帶給觀眾從未擁有過的體驗和經歷,無論是現實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幻想之類,電影就是一個絕佳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他們從未想像過或見過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一路走低「探索新世界是我們的本性」
    文 | 南方 編輯 | 美齡 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上映了。自上映以來,《信條》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一路熱議不斷。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一路走低,「探索新世界是我們的本性」
    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上映了。自上映以來,《信條》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一路熱議不斷。熱度持續高升的同時,《信條》的評分是越來越低,自上映當天的8.4分,已跌至如今的7.8分,在諾蘭的電影裡已經排到倒數第二。
  • 克里斯多福·諾蘭,探索新世界是我們的本性
    ·諾蘭的《信條》上映了。自上映以來,《信條》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一路熱議不斷。克里斯多福·諾蘭能把「商業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其電影一向被冠以「燒腦」的名號,這次的《信條》也不例外,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
  • 蝙蝠俠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
    克里斯多福·諾蘭光看到這個名字,就值得你買票走進電影院了。說信條回到過去,逆轉時空這回事,說真的,時空逆轉是現代成年人的童話和新信仰。現代科學的進步,使得大多數人變成無神論者,但人們的心裡總是需要寄託的,於是,披著科技外衣的科幻童話就開始風行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人們渴望什麼,科幻電影就拍什麼。
  • 為何說克里斯多福·諾蘭應該打破傳統,繼續拍攝《信條》的續集?
    他的電影總是偏離了我們的預期,而且一點也不害怕在電影中加大冒險的砝碼。從很多方面來看,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是他這些年來的巔峰之作。諾蘭導演也自信地表示,這是他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信條》電影中,擁有大量對於時間概念的複雜討論,除了一些高概念的理論知識之外,電影中也擁有商業電影那樣的動作場景。
  • 褒貶不一,影評人是如何評價,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無疑將會成為影院重新開門後,我們最期待看到的好萊塢超級大片之一。隨著全球影院的關閉,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也被多次延遲,不過《信條》這部電影終於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之後,做好了上映的準備,這也意味著影評也將陸續出爐。
  •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再次推遲上映
    據外媒CNET報導,對新冠大流行的擔憂已經促使華納兄弟將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Tenet)的上映時間推遲了兩次。現在,這部電影的檔期再度被調整。「我們將馬上分享《信條》新的2020年上映日期,」華納兄弟影業集團董事長託比·艾默裡奇說。
  • 《信條》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作品
    《信條》中視覺特效鏡頭有280個。對於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影片來說,這個數字最低。《黑暗騎士》有650個視覺特效鏡頭,《黑暗騎士崛起》有450個,《盜夢空間》大約有500個,《敦刻爾克》有429個 。      該片劇組有500人,其中250人需要隨影片飛往全球多國拍攝,在每個國家都有大場面戲份。
  • 克里斯多福·諾蘭透露,為何要將電影的名字,取名為《信條》
    由於是影院的支持者,克里斯多福·諾蘭終於將他的《信條》搬入了影院與觀眾們見面。由於《信條》是第一批上映的電影之一,所以許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部電影中。如今,隨著影院的重開,我們也很好奇,為何克里斯多福·諾蘭要將這部電影取名為《信條》。考慮到電影的熱播,再加上影評們的討論,克里斯多福·諾蘭也透露了,他是如何給這部顛覆時代的大片命名的。
  • 《信條》男主角扮演DC綠燈俠?克里斯多福·諾蘭發表觀點
    終於,在我們等待了許多年後,我們迎來了一部非常出色的冒險科幻電影——《信條》。這部電影,由男演員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主角,考慮到他在《信條》電影中的出色表演,一些粉絲希望,這名金球獎提名演員,能夠在DC宇宙中,扮演綠燈俠。對於粉絲們的提議,克里斯多福·諾蘭也回應了關於粉絲選角的這個問題。
  • 《信條》中國定檔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科幻新作 9月4日上映
    8月6日,華納宣布: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新作《信條》,中國內地定檔9月4日公映,同時發布定檔海報與預告。留了鬍子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預告視頻的開頭中,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諾蘭罕見留了鬍子)還給中國觀眾說了一段話,他說:中國的觀眾們,你們好!我是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信條》的導演。
  • 《信條》燒腦?看看這篇解謎降溫|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薩特|無名...
    簡單來說,我們拍攝《信條》的策略是,一邊要對《盜夢空間》這類『偷盜類型』做顛覆,一邊是將《信條》再引入間諜類型的方式。其實是將《信條》歸類為特工電影。9月4日上映的《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編劇的第11部長片,他的作品以非線性敘事、鏡頭充滿隱喻、時空變幻莫測等「燒腦」手法著稱。與他執導的影片《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相比,今日上映的《信條》故事主線相對簡單,講述一個特工為了逆轉未來拯救全世界,他在探索「信條」之謎的同時,將要不斷面對「時空逆轉」的巨大危機。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超預期 IMAX票房破紀錄
    動作科幻巨製《信條》開畫繼續超越預期1905電影網訊9月7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科幻巨製《信條》IMAX Corporation執行長理察·葛爾方表示:「我們一直希望並深信觀眾們很渴望在安全的情況下回歸影院。然而當這個願望真的變成現實,並且聽到全球影迷對《信條》的熱烈反饋讓我們欣慰不已。尤其《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這樣的電影夢想家用我們的攝影機所拍攝的電影。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超預期 IMAX票房破紀錄
    1905電影網訊9月7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科幻巨製《信條》開畫繼續超越預期,隨著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市場陸續開畫,IMAX全球周末票房勁收7600萬人民幣,創下IMAX史上最佳九月周末全球票房記錄 。IMAX憑藉僅佔1%的銀幕數,在該片整個周末全球票房佔比14%。
  • 信條,諾蘭導演的新作品前瞻|克里斯多福·諾蘭|最佳原著劇本獎|...
    克里斯多福·諾蘭,這個名字對於影迷來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能有些影迷還能熟練的背出,諾蘭導演的一些作品,比如讓人印象深刻的《盜夢空間》、《蝙蝠俠》系列、《星際穿越》等,這幾部不管忠實影迷還是一些其他觀眾,都極力稱讚的作品。
  • 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信條》在新加坡點映發生意外
    當地時間8月30日,克里斯多福·諾蘭·諾蘭執導的電影《信條》在新加坡NEX購物中心邵氏影院進行點映時,影院天花板發生部分坍塌,導致兩人受傷。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信條》於8月26日起在多國首映。據報導,電影《信條》由於成本高昂,因此本片的全球票房至少要達到8億美元才能夠回本!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票房超預期,破個人紀錄
    動作科幻巨製《信條》開畫繼續超越預期9月7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科幻巨製《信條》開畫繼續超越預期,隨著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市場陸續開畫,IMAX全球周末票房勁收7600萬人民幣,創下IMAX史上最佳九月周末全球票房記錄 。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超預期,IMAX票房破紀錄
    9月7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科幻巨製《信條》開畫繼續超越預期,隨著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市場陸續開畫,IMAX全球周末票房勁收7600萬人民幣,創下IMAX史上最佳九月周末全球票房記錄 。IMAX憑藉僅佔1%的銀幕數,在該片整個周末全球票房佔比14%。
  • 文藝 | 當我們討論《信條》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接下來,就讓我們聚焦於《信條》中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的部分,站在不同的視角上,重新思考《信條》這部電影究竟意味著什麼。02 《信條》:是科幻表達,還是哲學闡述? 我們通常將克里斯多福·諾蘭視為一個科幻狂人。
  • 在看《信條》之前,你必須了解的克里斯多福·諾蘭
    除此之外,諾蘭導演的影片到底有哪些特質吸引著我們,讓我們甘願一遍又一遍地在建構出來的影像世界裡徜徉?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如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樣,偶爾分不清真實與虛幻,時常忘卻生活的意義,我們在諾蘭的影片中直面靈魂,敢於接受自己乖張桀驁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