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現在很多年輕人對看戲劇,好像都提不起很大的興趣,我身邊的同齡人就是這種狀態。
像粵劇、京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少了青年一代的支持,就很容易走向低潮。這是一種無奈,也是時代的悲哀。
前幾年,因為學習的緣故,去看了一場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
我發現,戲劇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無聊、單調。
它獨特的風格以及故事敘述,都需要觀眾靜下心來,慢慢去品味。
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觀《刁蠻公主戇駙馬》有感
《刁蠻公主戇駙馬》是紅派的經典劇目之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深受觀眾的喜愛。
這部粵劇的故事情節曲折,可以大致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皇帝女兒鳳霞公主與三關主帥孟飛雄因遇事分歧在殿上「互審」而產生愛意;
第二部分也是全劇高潮部分是講刁蠻公主與戇駙馬的新婚波折;
第三部分是講了空禪師斡旋下,小冤家終成恩愛夫妻。
情節很生動,也沒有尿點,講經過徐徐道來:
從西戎北狄藉口鳳霞公主嘲笑其兩使臣駝背、跛足有辱國威而興兵侵犯中原。
到三關元帥孟飛雄破敵擒將,回朝請旨究罪公主。
再到鳳霞公主金殿上唇槍舌劍折服了兩員北狄俘將以及辯贏孟飛雄請旨追究罪責的訴求。兩人擦出愛情的火花;
隨後是大婚之日,因駙馬戇犟和公主刁蠻,使婚毀、孟出家;
最後在了空禪師的開悟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跌宕起伏的情節讓觀眾不自覺地會跟著劇情一步步走下去,可謂引人入勝啊。
人物形象塑造得很豐滿。
通過妙語連珠,很生動地刻畫出一個深受寵愛並侍寵而嬌的公主形象,刁蠻且及其任性。
又憑藉一股伶牙俐齒的勁兒,在金殿唇槍舌戰北狄西戎和孟長雄。
理智與刁蠻在一個人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讓人是有些牙痒痒又不會不喜。
男主人公的形象也很鮮明,不畏強權、要尊嚴,敢於挑戰公主的權威。
總的來說,這部粵劇讓主要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臺詞多為說辭,精闢、準確。
粵劇是用粵語來說唱的。觀看了這部戲劇後,我可以了解更多粵語的表達、語調,這也是一種收穫。
全劇多為說辭,唱詞相對較少。說辭多的好處是我們能更快地了解劇情發展。
跟電視劇、電影不同,戲劇所用的道具很簡單。不過簡單歸簡單,但卻用得恰到好處。
就像公主出嫁的那一幕,需要乘坐花轎過來。用的是兩張帶有杆子的畫布放於兩邊來做道具,很抽象,卻讓人想想就知道這是什麼。
雖然全劇沒有多少道具,但有的都是精闢的。
看完全劇,勢均力敵男主人公與女主人公因鬥生愛、富有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戲中有著對人性的探索與關懷,女主人公在丈夫以「暴」制「暴」的「教化」下自我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大團圓結。
這不也向我們表明,愛情也需要平等、需要互相尊重,方能長長久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