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賓弄瓷

2021-02-19 寄荃堂

《樊鴻賓瓷畫作品集》序

中國文字中的這個「弄」字,實在奇妙得很。古人把家裡生了女孩叫「弄瓦」,生了男孩就叫「弄璋」;把踏浪行舟叫「弄潮」,把寫文作畫叫「弄翰」;古琴曲中有一首名作「梅花三弄」,李白詩中有一名句「乘舟弄月宿涇溪」……可見,這個字眼確實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審美因子。因此,當樊鴻賓約我為他的瓷畫作品集寫上幾句話時,我腦海中一下子就跳出了這個題目:「鴻賓弄瓷」。

鴻賓本是畫家,他的繪畫作品有一種難得的蒼涼氣象,即使畫的是很小的題材,也充溢著一股大氣;即使畫的是陰柔到極點的清純少女,那筆墨之間也會融入一縷陽剛之氣。我想,這種畫風的形成固然與畫家本身的氣質性格有直接關係,同時也折射出他自幼浸染其中的西北大漠的地域文化特色。鴻賓來自寧夏,在那片戈壁與綠洲相接,賀蘭山脈與西夏古丘遙遙對望的大地上,蒼涼構成一種特殊之美。在那裡睜開畫眼看世界的藝術家,下筆之際,想不陽剛想不蒼涼,都難!

然而,我卻沒想到這個西北大漢會忽然對繪製瓷器著了迷。老話說:「沒有金剛鑽兒,別攬瓷器活兒。」畫瓷那可是個細緻活兒,以樊鴻賓的粗獷之筆,遇上光滑細膩的瓷胎,又能變出什麼花樣來呢?我帶著幾分疑問,被他領進了他所營造的瓷器庫房,立即被眼前所見的一切吸引了感染了乃至震撼了。他的畫瓷作品的確出手不凡,有些精品堪稱是前無古人,那形制那筆墨那題材無不被塗抹出濃重而鮮明的樊鴻賓色彩。

鴻賓的瓷畫,既守傳統,又有創新。傳統,體現在運用精湛的文人畫筆墨來表現花鳥、山水與人物等傳統題材上。他的人物畫獨具特色,無論是松下高士,還是竹林七賢,都有一種高古曠遠的悠然意境。紙上繪畫是如此,遷移到瓷面上風格依舊。鴻賓的花鳥畫以前很少見到,不料此番在瓷器上反倒給我一個不期而遇的驚喜。他的花鳥徑直從八大山人取法,筆法簡逸,濃淡相宜,尤其是他運釉色如墨韻的本領,頗得八大神韻,其畫風也隱去了幾分蒼涼,卻增添了幾分清雋。

創新,則體現在題材和形制的獨創性上。西藏風情本是樊鴻賓紙上繪畫的拿手好戲,如今被搬遷到瓷面上,可說是瓷器繪畫史上的一個首創。那些以青花釉色勾勒出的藏族少女,襯以潔白如玉的瓷面,更突顯出其聖潔高貴的藝術魅力。如果說,這類作品還只是將西藏題材率先引入傳統的青花瓷園地,拓寬了青花瓷藝涵蓋面的話,那麼,更值得稱道的是,樊鴻賓那些以青藏高原大山大水為背景、以嶄新的瓷板塊面為組合造型而創作出的彩釉繪畫,其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無疑是達到了瓷藝繪畫史無前例的高度。那蒼莽的雪山大漠,那蒼冥的高天流雲,那蒼涼的亙古高原,點綴著渺然如豆的白羊與犛牛,那些身背重負的藏族少女在天地之間踽踽獨行,彰顯著人類生命的堅毅與剛強。鴻賓還獨具匠心地將瓷板上部邊緣製作成參差錯落的山形,施以彩釉並誘其形成窯變,這種獨特的藝術處理,進一步強化了這些大型瓷畫的整體效果。

單憑這批大製作,就有充足的理由論定:鴻賓弄瓷真是弄出了大名堂!

此前,我還一直有點驚詫:為什麼在2009年春天舉行的全國工藝品最高水平的評獎中,眾多專家評委會把最高金獎,頒給在陶瓷界既無傳承背景又無制瓷經歷的樊鴻賓?如今,我已看到了答案——畢竟,藝術家從來是靠作品來說話的!

不過,我還是要追問鴻賓,你是如何學會弄瓷的?畢竟,這是一門需要日積月累、艱苦磨練的特殊技藝啊!鴻賓不言,用手指指牆上那些並不起眼的照片,那裡顯現的是一個光著膀子、滿頭大汗的樊鴻賓,是一個渾身泥土、滿手灰釉的樊鴻賓,是一個全神貫注於在瓷胎上展現心中美景的樊鴻賓……

我由此悟到,樊鴻賓之所以敢於弄瓷,是因為他手裡已經掌握了「金剛鑽」。這是一個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才贏得的成功——謂予不信,請到搜索網站去點擊一個特殊的詞條:「樊鴻賓砸瓷」,那是一段我偶然發現的視頻錄像,不知是哪位熱心網友貼上去的,我由此看到了鴻賓弄瓷歷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幕。  

原來,鴻賓弄瓷是從砸瓷開始的——無法想像,鴻賓在以往的探索中,究竟砸掉了多少他精心繪製卻在燒制中出現瑕疵的瓷器。由此,讀者朋友不難掂出收錄在本集中的這些成功之作的份量!

是為序。

                        (2009年10月31日於寄荃齋南窗下)

樊鴻賓在畫瓷。

侯軍與樊鴻賓擔任電視臺節目嘉賓。

相關焦點

  • 德化瓷笛,色瑩白,聲響遠出竹上,難道這是真的瓷笛?
    「德化瓷笛,色瑩白,聲響遠出竹上,天啊,豈非這真的是瓷笛嗎?」平西王受驚地說道。「那是當然,王爺,這但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見的寶貝啊,只要您才可以配得上它啊。」平西王聞言淡淡一笑,放下了瓷笛道:「你要什麼?」「奴才不才,只是破費了戔戔五百金罷了,就算是獻給王爺,也是該當的。」
  • 民國時期的景德鎮天主教聖瓷——範永盛瓷號
    後與兄弟在富商下弄開辦紅店範永盛瓷號,開店之初,採取發春爐(把白胎髮給具有高超技術的畫填師傅,類於今日外加工)的經營方式,生意穩定之後,逐步向僱工發展。一年左右時間,已小有名氣,開始招收徒弟。1934年遷店到畢家上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僱工及徒弟多達80餘人。
  • 碗姐說瓷003期:十窯九不成 瓷如人生(陶瓷故事)
    以前聽老人們用「十窯九不成」 來形容 「瓷如人生」,意思是瓷器的燒制是很難把握的,十次裡面有九次都不成功,燒制瓷器就像人生一樣,因此有了瓷如人生的說法。我當時覺得,這是不是有些誇大其詞了,有這麼難嗎?現在說到瓷器沒燒好,已經到了眼皮不眨一下的境界了,要知道之前剛開始做瓷器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是很激動的,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究其原因,希望自己下一次燒窯能夠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可是就算做了一輩子瓷器的老師傅,也還有沒弄清楚的問題!更何況我們這些年輕人了?
  • 振振有「瓷」
    這時,智慧的中國古人,率先創造了對世界文明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那就是——制瓷工藝。古代制瓷工藝古代制瓷工藝雖然「陶瓷」在漢語的語境裡,常常作為一個詞出現。但是,「陶」與「瓷」確實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同樣是土與火的組合,陶器是如何變為瓷器的呢?原始瓷vs成熟瓷器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是出現在東漢晚期的越窯青瓷。
  • 楓溪瓷:楓溪瓷韻獨秀美,彈指拈花千百年
    《蝶夢》人物瓷塑 吳維潮作楓溪瓷燒制技藝是潮州陶瓷代表性燒制技藝,發源地為潮州楓溪。潮州市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陶瓷製作歷史悠久。中國瓷都陳列館>>>>瓷韻楓溪楓溪陶瓷吸收潮州民間藝術之精華,形成獨特的風格,主要有工藝美術瓷、日用瓷、建築衛生陶瓷、特種陶瓷等多個門類的系列產品,花色品種繁多。
  • 天津牙齒瓷貼片的價格
    核心提示: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做牙齒瓷貼片來使自己的牙齒便白。牙齒貼面是一種常見的牙齒美白方法,很多愛美之人都會選擇做牙齒貼面使牙齒變得炫白,那麼在天津這種牙齒貼面的費用是多少?【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為您做詳細的解答。
  • 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
    在醴陵陶瓷博物館,從漢代陶俑到晉墓陶罐,從扁豆雙禽瓶、五彩鳳尾尊到人民大會堂專用瓷、國家宴會瓷、國家禮品瓷,館內陳列著歷代醴陵陶瓷精品名品,濃縮了醴陵陶瓷產業綿延千年的輝煌歷程。泥與火的淬鍊,藝術與生活的碰撞,古老與現代的交融,演繹五彩華章。一窯藝術品,絕美五彩瓷,名揚神州,風靡世界,綻放芳華。
  • 梅森瓷偶Hentschelkinder
    老Hentschel名叫Julius,1861年僅18歲就進入梅森,在瓷偶上色部門工作了近50年,重要成就是:梅森自己的Pate sur Pate即堆白技術的主要研發人之一。       他的兩個兒子Johann Rudolf和Julius Konrad除了繼承父親的衣缽,在堆白技術領域有著自己的建樹,更重要的是成為了梅森在19世紀末期,極少數新藝術風格領域的帶頭人。
  • 瓷夾配線的明敷操作訓練
    圖片來源於wang luo瓷夾配線也稱為夾板配線,是指用瓷夾板來夾持導線,使導線固定並與建築物絕緣的一種配線方式,一般適用於正常乾燥的室內場所和房屋挑簷下的室外場所,通常情況下,使用瓷夾配線時用脹管螺釘固定時,應先在需要固定的位置上進行鑽孔(孔的大小應與脹管粗細相同,其深度略長於脹管螺釘的長度),然後將脹管螺釘放入瓷夾底座的固定孔內,進行固定,接著將導線固定在瓷夾內的槽內,最後使用螺釘固定好瓷夾的上蓋即可,如圖7-1所示。精彩演示
  • 宋代五大名窯:定窯(定瓷)
    定窯燒制出的瓷器叫定瓷。首先,定瓷屬於白瓷。白瓷的燒制難度要大於其它幾種瓷,因為要除去胎漿裡面的鐵和其它雜質,使其胎子達到盡白,當然這種白並不是說純粹的白,而是有種白裡泛黃的隱約感,達到純白在當時的技術來說不現實。起碼說是,胎子白和細膩是必須的基本要求。
  • 瓷貼面能用多長時間
    瓷貼面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牙齒修復技術,瓷貼面的出現給我們的牙齒再一次的擁有了美觀了,你們做瓷貼面一般需要 多長時間呢?【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回答。   瓷貼面能用多長時間?
  • 金湖苑,潮州嵌瓷博物館
    潮州的祠堂廟宇屋脊上總是龍飛鳳舞、虎嘯蒼穹,壁照上則麒麟踏雲、魚躍龍門,更引人入勝的是那些金戈鐵馬、青衣銀甲,宛若一出大戲唱屋頂,這就是潮州嵌瓷。嵌瓷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工藝品種,是潮州傳統建築藝術瑰寶​!潮州宗族祠堂屋頂「嵌瓷」傳承人盧芝高為了使嵌瓷這一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在潮安區金石鎮湖美村的私家庭院「金湖苑」,創建了潮州嵌瓷博物館!
  • 千年窯火高陂瓷
    園區裡,每家企業都會設置各有創意的產品展示大廳,從日常使用的盤、碗、杯、碟、壺等中西餐具、茶具,到造型別致、色彩亮麗的花瓶、瓷壇、掛盤、筆筒、魚缸等工藝陳設瓷、仿古瓷,再到園林瓷、雕塑瓷以及家裝建築陶瓷,應有盡有,琳琅滿目。有些展廳還通過迭代變化,展示產品推陳出新過程。有些企業在展廳設置了沉浸式陶瓷製作體驗場景,激發人們在動手實踐中獲取對陶瓷工藝的感受、認知。
  • 在挑選茶具蓋碗時,如何正確區分景德鎮瓷和德化瓷?請認準這三點
    從藝術性上,景德鎮瓷當之無愧「瓷都」稱號。但論產量、普及率而言,景德鎮瓷用於日用瓷的數量,很少很少。因為成本高,景德鎮瓷大多以藝術瓷,陳設瓷為主。景德鎮瓷的主要方向,以瓶、盤、瓷、託、碗、杯等為主。而景德鎮瓷製作而成的茶具,蓋碗、品茗杯等,往往是高端茶具的代表,售價不低。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特產。德化,以白瓷聞名。德化白瓷潔白如玉,享有「中國白」、「象牙白」的美名。很多人覺得在藝術性上,德化瓷表現不足。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
  • 醴陵民國瓷業改革:攻苦食啖的實業精神,破除當今瓷業窠臼方法論
    瓷業方面,由於外國採用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都超過中國,加之其特殊的稅收政策,中國瓷業生存環境愈發艱難。以日本瓷為例,《景德鎮陶業紀事》記載:凡京、津、滬、漢以及各繁榮商埠,無不為東洋瓷之尾閭覆巢之下,雖醴陵土瓷僅供下層百姓使用,銷路多在兩湖地區,卻依然面臨產品滯銷、窯戶歇業的窘境。
  • 曉芳窯:仿古瓷的現代傳奇
    近三十年歲月裡,蔡曉芳先生成就作品逾數萬件,種類涵括溫潤的宋瓷,元、明、清三代風格各異的青花瓷,清亮豔麗的清朝粉彩、鬥彩,以及孔雀藍、嬌黃、青瓷、天目與各式紅釉等不可勝數的單色釉瓷,也因此被許多人譽為「當代官窯主人」。
  • 生活氣息濃鬱的瓷筷筒
    ■湖北武漢 李笙清 筷筒是我國民間使用最為廣泛的家庭用具之一,用於盛放筷子,一般以瓷、木、竹質最為常見。 如圖所示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品的「人民公社好」瓷筷筒。筷筒呈半圓柱形,背面上有二孔用於穿繫繩子掛於壁上。
  • 大師話醴瓷丨黃小玲:薄施淡染,瓷上「繡花」,讓釉下五彩雅俗共賞
    目前,她正在抓緊創作2020年瓷博會的參展作品。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黃小玲與中國制茶大師肖益平聯袂推出「大師茶瓷」作品《繁花似錦》。儘管十分忙碌,在得知醴陵市委市政府正在舉辦「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小玲第一時間提交了《晨曦》瓷瓶的報名資料。「自然是藝術的靈感的源泉。
  • 傳承人 | 琢瓷成畫 匠心鐫刻
    他就是江蘇省非遺項目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著名瓷刻藝術家陳銀付。陳銀付著名瓷刻藝術家「江蘇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江蘇省非遺項目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瓷刻瓷刻,又被喻為陶瓷上的「刺繡」。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凡是能著墨於紙上的事物,都可「繡」於瓷器之上。
  • 轟動瓷壇,馮小勇大師讓瀕臨失傳的古彩瓷重回中國陶瓷彩繪的巔峰
    這便是景德鎮與瓷的魅力古彩—洗盡鉛華之美當青花成為中國陶瓷標誌的同時,又一種彩瓷不知不覺得吸引著人們,那就是古彩。它以獨特的色彩畫面一次次出現在世界性博覽會上,受到人們廣泛稱讚。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高級陶瓷美術師系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景德鎮美術協會會員自幼酷愛美術,擅長各種傳統花鳥、人物、山水等題材的製作馮小勇大師是當代古彩第一人,從事景德鎮傳統古彩瓷創作和研究三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