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塗汙的鳥》被塗汙的鳥
《被塗汙的鳥》,無意打開家裡的電影盤,這部電影震撼了我的心靈、視覺,讓我久久不能自拔,真正被塗汙的到底是誰?一部戰爭片被拍的文藝範十足。電影裡面有兩次出現了古老松樹和小主角的親密接觸,第一次是他不堪忍受逃離了收留他的人家後,在荒野,在夜晚為了躲避危險把自己掛在一棵松樹上休息,這棵松樹成了他的庇護所。
-
被塗汙的鳥:威尼斯電影節上尺度最大的電影
被塗汙會讓他成為成為惡的標靶,而身為動物/人類他都分擔著惡的箭矢。 把眼球放進眼眶就能哭泣,把羊頭塞進下體就能尋歡,把身體附在大腿就能早死,把名字寫在車窗就能重生。見過烈火裡燒焦的貂,草地上拖死的馬,天空中下墜的鳥,都在被惡意強暴。嗜血的烏鴉,交配的公貓,狂吠的黑犬,都在蠶食善意。
-
文明與野蠻:從《被塗汙的鳥》想到的
作家 王斌因為喜歡電影《被塗汙的鳥》,我開始讀它的同名原著——一部具備經典價值的小說,作者是已故波蘭裔美國作家傑茲•科辛斯基。這幾天,恰巧讀到「被塗汙的鳥」這一段:一隻鳥,被「捉鳥人」塗上帶有臭味的斑斕之色彩,然後放飛,讓展翅高飛之小鳥以啼聲喚來盤旋在天的它的「同夥」。
-
比《小丑》尺度還大的《被塗汙的鳥》,7種動物隱喻細思極恐
除了以上兩部戲裡戲外爭議極大的電影,這屆威尼斯電影節還有一部以「尺度」博取大量關注的電影《被塗汙的鳥》(Nabarvené ptáe)。《被塗汙的鳥》由捷克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Václav Marhoul)執導,改編自著名波蘭裔美國作家耶日·科辛斯基(Jerzy Kosiński)同名小說。
-
走上銀幕耗費十多年,金獅獎提名影片《被塗汙的鳥》拍攝幕後
《夜之鑽》,以及還有二戰期間的一些黑白照片。」《被塗汙的鳥》工作照 圖片:Jan Dobrovsky大多數鏡頭都是優雅而精緻的構圖,但偶爾也會出現手持風格的鏡頭,賦予了敘事以主觀性,讓觀眾更多地沉浸在20世紀原始本能的世界裡。
-
電影《被塗汙的鳥》尺度真大,7種動物和8種信仰細思極恐
除了以上兩部戲裡戲外爭議極大的電影,這屆威尼斯電影節還有一部以「尺度」獲取大量關注的電影《被塗汙的鳥》(Nabarvené ptáe)。《被塗汙的鳥》由捷克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Václav Marhoul)執導,改編自聞名波蘭裔美國作家耶日·科辛斯基(Jerzy Kosiński)同名小說。
-
從黑白影像到象徵主義元素,深度解讀電影《被塗汙的鳥》
1965年,波蘭裔美國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出版了小說《被塗汙的鳥》,小說以一個男孩喬斯卡的視角,講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暴行。時隔半個世紀有餘的2019年,捷克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以小說為藍本,創作出了同名電影《被塗汙的鳥》。影片在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最佳影片的角逐,並且代表捷克參選了第92屆奧斯卡電影節。雖然最終沒有斬獲獎項,但是絲毫不影響這部影片成為經典。
-
從黑白影像到象徵主義元素,深度解讀電影《被塗汙的鳥》
時隔半個世紀有餘的2019年,捷克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以小說為藍本,創作出了同名電影《被塗汙的鳥》。影片在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最佳影片的角逐,並且代表捷克參選了第92屆奧斯卡電影節。雖然最終沒有斬獲獎項,但是絲毫不影響這部影片成為經典。
-
《被塗汙的鳥》,一隻被群體拋棄的鳥,是否註定了它的死亡?
,只不過從早到晚,男孩都沒有見到塔爾瑪離開自己的房間,在男孩的視角裡,她始終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仿佛在思考什麼事情。奧爾加倒能清晰辨認,因為巫婆是和男孩走得最近的一個人,而在第三章的故事裡,沒有人和男孩有親密的關係,它只是一個旁觀者而已。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妨先留下一個疑問,先看下一個故事,回頭再說。
-
【電影點評】|—— 《被塗汙的鳥》
《被塗汙的鳥》是由溫塞斯拉斯·馬洛爾編劇並執導,彼得·科特拉爾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9月3日在義大利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根據耶日·科辛斯基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第二世界大戰爆發期間,一個猶太小男孩在一個無名的東歐鄉村裡試圖生存的故事。第二世界大戰爆發,一個年輕的猶太小男孩被送到了一個無名的東歐鄉村試圖生存。
-
《被塗汙的鳥》以聖潔之名,行汙穢之事
農民們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之一,便是逮住一隻只鳥兒,把它們的羽毛塗成彩色,然後放了它們,讓它們返回鳥群中1965年,美籍波蘭裔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創的同名小說《被塗汙的鳥》出版後,東歐最有成就、最受尊崇的作家,對他提出了警告。
-
我看《被塗汙的鳥》
躲在家裡看了捷克電影《被塗汙的鳥》。這部作品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耶日·科辛斯基因這本小說聲名鵲起。這部嚴肅的黑白電影獲得了去年柏林電影節金獅獎提名。它講述了二戰前、中、後的東歐少年的一系列遭遇。影像風格凌厲、莊嚴,卻不失浪漫,讓人不禁想起塔科夫斯基作品裡的深沉。《被塗汙的鳥》不止有深沉。
-
《被塗汙的鳥》:從戰爭中倖存的是肉體,被塗汙的是靈魂
在2019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除了備受爭議的《小丑》,同時獲得金獅獎提名的還有一部尺度驚人的影片《被塗汙的鳥》。影片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為了躲避法西斯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流落在不同村莊之間的經歷,展現了東歐國家對猶太人施加的殘忍暴行。公映時,片中血腥和暴力的鏡頭引起很多觀眾的不適。
-
《被塗汙的鳥》誰是塗鳥者
至少,他還活著,還有家人,甚至還保留著些許赤子之心。何況這本來就是同名小說改編,劇情的鍋也輪不到導演來背。當然,影片(小說)要說的還遠不止這些。片中幾個為數不多的向男孩表示善意的人是誰?開頭的老人、一位沒有孩子的農婦、德國士兵(很諷刺)、牧師、一個蘇聯軍官。除了兩個軍人沒有交代下文,其他幾位都未得善終。那軍隊就是正義之師嗎?恰恰相反。
-
讀書種子 | 異端之鳥——跨媒介閱讀《被塗汙的鳥》
小說原著曾多次獲獎,被時代周刊評入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說書單中,一同上榜的還有《1984》(by George Orwell)、The Sheltering Sky《被遮蔽的天空》(by Paul Bowles)、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by Harper Lee)等著名小說。
-
《被塗汙的鳥》存在即勇氣
被塗汙的鳥,以二戰為背景展開的,我們一想到關於二戰,就會想到德軍的種族屠殺,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這也是大部分關於二戰電影的主要的內容,但全片關於戰爭的畫面很少,即使是士兵的畫面也就幾個片段而已,電影雖然有士兵對猶太人的屠殺,對整個村莊的滅口,畫面依舊是那麼的殘暴血腥和不堪入目,但更令人絕望的是戰爭中另一部分人的人性性的喪失。他們也是遭受戰爭壓迫的人們,他們沒有參與戰爭,卻成了在戰爭中苟活的衣冠禽獸。
-
令人不寒而慄二戰禁書改編《被塗汙的鳥》大師級的美麗傑作
《被塗汙的鳥》全片改編自1965年「二戰」的文學經典波蘭裔美國作家耶茲科辛斯基(JerzyKosiński)的小說,當時因為內容極其殘忍被列為禁書,《被塗汙的鳥》描述一個波蘭佔領區的猶太小男孩故事,與父母分離,但無論走到哪裡,他都會發現反猶太主義,是暴力與民族靈魂墮落見證者,小男孩從天真無邪到近乎殘酷的生存方式,他遇到了因恐懼與絕望而變成自私的大人們。
-
被塗汙的鳥:引發觀眾大規模離場的黑白神片來了
這些黑白片的藝術性都獲得了業內和觀眾的認可。豆瓣評分大都是8+,《八月》的7.1是最低分,但它其實拿下了2016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我也去電影院看過,當時打了四星。今天我要說的是另一部黑白佳作,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競賽片《被塗汙的鳥》。導演是捷克人瓦茨拉夫·馬爾豪爾,爛番茄給出91%的鮮度,嚴格的MTC給出了75分。
-
《被塗汙的鳥》東歐的殘忍往事
愚昧而有敵意的斯拉夫農夫和村婦,蕩婦、雞姦犯,殘暴的哥薩克和冷酷的德軍……幾乎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或可能成為他生存的威脅。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兩千年前,猶大向羅馬人出賣了彌賽亞耶穌,猶太人從此被貼上了標籤,被逐出了家園,流散於各地,遭人歧視,勉強生存。在電影中,一隻小鳥被捕鳥人塗汙了以後放飛,它看見了同類,便欣喜地向鳥群飛去。然而被塗汙的鳥已經不被同類接納。
-
影片:《被塗汙的鳥》、《阿比蓋爾》
《被塗汙的鳥》是由美籍波蘭裔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65年初版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