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樹上有個好地方》,在一眾靠宣傳、靠套路的電影裡,「殺」出一條路來,為什麼?就因為它走了心,一顆真實的孩童的心。
主角是個叫巴王超過的男孩,雖然他的名字承載了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不過可惜的是,巴王超過是個被全校師生嫌棄的搗蛋鬼。
巴王超過是個典型的」壞學生「,成天不好好學習,不是倒騰這就是倒騰那,就是不好好學習,至於成績就更別提了,能及格那簡直都是老天開眼。他喜歡看娃娃書,為了藏好書還弄壞了縫紉機;他喜歡玩鬧,說到什麼好玩,能說上一天一夜;他喜歡在課堂上走神、說小話,是個」屢教不改「的差生……
學校校長殷勤,外號「殷神仙」,因為他對巴王超過的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畢竟大家都是當過學生的人,小孩子的那點想法,清楚的很。殷校長是「唯成績論」的一員,因為成績能讓他輕輕鬆鬆區分開來需要關注和需要打擊的兩類學生,同時也能讓他獲得更多的利益,比如更多的榮譽、稱號。為此,他用上旁門左道,給監考老師們買很多西瓜,讓他們不斷地跑廁所,從而給學生們更多作弊地時間,也自然有了好的成績,好的嘉獎。
這樣一位無所不用其極的老師,自然不是一名合格育人的老師。電影裡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成材的樹不用育」,這就代表了在他眼裡,老師就只是一份可以不斷向上爬的工作,也許他就是這樣鑽研於「成績」,當上了校長,以後,可能也會繼續爬到更高的位置……
在他身上,我們只看到了虛偽、唯利是圖的小人模樣,而對巴王超過這種聰明卻調皮的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只有兩種結果:被教化成只會學習以成績為驕傲的」好學生「,或者反抗到底,甚至墮落成別人眼裡的」渣滓」。
幸運的是,在巴王超過的童年裡,遇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老師——粉提老師。粉提老師是一位大學生,她活潑開朗,對孩子總是溫言溫語,她的身上帶著學生的稚氣和純真,也帶著為人師的純粹。
是她,給了巴王超過從未體會過的被愛、被欣賞的感覺,而這樣一份溫暖的感情,也讓巴王超過這個一直被別人排斥甚至辱罵的孩子,看到了新的世界。在粉提老師那裡,巴王超過得到了連好學生賈苗紅都沒享受過的待遇:可以隨意進出老師的宿舍,當上了圖書管理員,可以吃老師的橘子罐頭,可以在老師的床上午睡,可以用老師的相機……
巴王超過可太開心了,整個人就像被暖烘烘的陽光包裹住了。他帶著老師去到了自己的「秘密基地」——一棵大樹,大樹下有著一個鞦韆,在那裡,他跟老師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收藏品。他還帶著老師去看鳥窩、鳥蛋…
粉提老師也一直不斷地鼓勵、引導他,讓巴王超過在考試中進步很大,為了不讓他失望,老師還用口紅自製了一張獎狀。
只是這樣的獎狀,在其他人眼裡,不過是張廢紙,珍惜它的只有老師、巴王超過和他的媽媽。媽媽珍惜獎狀,是因為孩子高興,所以她不在乎獎狀的真實與否,小編為巴王超過能有這樣一位愛他、護他的媽媽而感到開心。畢竟巴王超過的爸爸是個「討厭的爸爸「,在他眼裡,孩子在家媽媽管,在學校老師管,他只管孩子讓沒讓他丟臉,沒丟臉就好,丟臉就是打罵教育,不聽就教育到聽為止……
只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粉提老師的男朋友來了,自此,巴王超過就失去了以前的快樂,因為比起對他,老師對自己的男朋友更上心。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在巴王超過的眼裡,這個男人搶走了老師,於是他開始了「報復」,玩耍的時候故意搗亂,亂扔東西…藉此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想要引來老師的關注。
粉提老師也是第一次當老師,也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她很有想法,但在孩子的心理這塊,她並不了解,所以她不能理解那麼聰明聽話的巴王超過,怎麼突然變的討厭起來。
巴王超過的嫉妒心,讓他割斷了鞦韆繩,卻陰差陽錯的導致粉提老師受傷住院,他懊悔又傷心的呆在大樹上不肯下來,最後,是父親用電鋸鋸斷了大樹,也鋸斷了他美好的記憶。
在現實生活中,巴王超過這樣的孩子並不少,他們聰明好動,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只是進了學校後,開始了被條條框框教化的過程。在學校裡,老師教導他們如何學習,卻不會教導他們如何做人,這樣的老師只能教導出模板化的好學生,卻不能教導出富有創造力、敢想敢做的學生。一 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無數被教導的機會,如果養育人能像養育樹那般容易,就不需要父母和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