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關愛情的話題從古至今都瀰漫著一種傳奇的味道,傳奇並不是說它不夠接地氣,而是對很多人來說,它可遇而不可求。
正如由林珍釗導演的上映於2020年5月1日的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所表達的愛情一樣,令人羨慕而不可得。
《倩女幽魂:人間情》在動用元華、徐少強兩位老牌演員的同時還引入了李凱馨、陳星旭兩位青年演員,旨在向上映於1987年,由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致敬。
儘管大部分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聲聚焦於技術本身,但拋開技術的外衣,我認為電影對原有愛情元素改編才是這部電影的精神所在。
《倩女幽魂:人間情》對於原版的最大改變之處我認為是聶小倩和寧採臣的相遇相識。在原版之中,寧採臣和聶小倩的相遇有著很多的鋪墊,無論是貫穿始終的那副美女洗漱圖,還是寧採臣與聶小倩初次見面時的心跳聲,導演在前期都做了很多鋪墊。原版之中,寧採臣與聶小倩的相遇相識相愛更像是水到渠成,愛情來得的自然,沒有突兀。而《倩女幽魂:人間情》對於這一點的表達看上去便有點蒼白,這也是被很多人詬病的一點。但相較於那些抨擊電影劇情發展不流暢的人,我更看重電影對於這一元素的改變。
《倩女幽魂:人間情》表達寧採臣和聶小倩愛情的方式簡單粗暴——用最流暢的方式說出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以至於很多人很難接受電影對於這一愛情的闡述,但是很多人又忘記了還有一種能被人津津樂道的愛情方式——兩情相悅。
對於兩情相悅,很多人不敢苟同,甚至時常會感嘆「現在的女孩子哪會有什麼兩情相悅,大多都是奔著錢而去的,等到了錢不夠用的時候,之於愛情,她們也會捨棄」。當然這樣的論調不存在對錯,畢竟總會在那些時候,有那麼幾篇報導都存在這樣的論調,但我們為何不能不質疑「難道全天下的女人都是如此嗎?」
誠然經歷過兩情相悅式愛情朋友都明了,那些感嘆女孩之於愛情更傾向於拜金的觀點只不過是被放大的少數而已,對於很多女孩來說,愛情之於她們而言是「不將就」,深究就是一個「互相情悅」,即兩情相悅。
小天與佳美的相遇像極了《倩女幽魂:人間情》中寧採臣和聶小倩的相遇模式,甚至是連愛情來得快都有著相同的節奏。
小天是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佳美的。第一次的相遇總歸有著陌生,但能說會道的佳美就從一眾美女中脫穎而出,深深撞擊了小天沉睡了多年的悸動。而充斥著戲劇性的是佳美從上班的第一天同樣注意到了不善言談,連介紹都結結巴巴的小天。當然,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自以為佳美會舔著臉去向讓她心中泛起漣漪的小天表白。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天下很少有女人會主動向自己喜歡的男人表白,除非那個男人身上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財富。
小天和佳美的開始要從一場團遊說起。說來也是詭異,那次杭州之行本是風和日麗,但無緣由的便來了瓢潑大雨,很快將穿著裙子和短袖短褲的眾人定在了杭州的西湖邊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向來靦腆的小天將佳美罩在了自己的保護之下。杭州之行後,兩人便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起,之於具體的細節無人可知,但是很多人對他們的結局做出了很多種預測,其中一種很便是毒辣和八卦——他們註定不會長遠。
而事實是小天不僅和佳美因為愛情步入了殿堂,在他們婚後的半年來他們便擁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甚至是時至今日,見到他們的我還是會忍住感嘆,一段持續十年的愛情是有多堅。
小天和佳美愛情的開始與寧採臣和聶小倩愛情的開始,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其中受到眾人的非議是最大的共同點。這也反應出大家對愛情的一個質疑——「快速開始或是毫無發展前奏的愛情現實嗎?」
之所以大家對快速開始或是毫無發展前奏的愛情認為不現實,是因為大家已然肯定了現實的情況賦予我們的愛情的觀念——愛情就應該循序漸進,有著發展節奏,甚至我還在不少人的口中聽到過「在愛情之中太主動的女人不檢點」的可笑定論。
成見和固有的世俗觀念成為了對愛情最大的束縛,因為成見,很多美好的愛情都不被人看好,因為成見,《倩女幽魂:人間情》對於寧採臣和聶小倩愛情的改編才會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因為成見和世俗觀念下的固執己見才讓平常無比的兩情相悅、此次一見鍾情式的愛情成為了神話,愛情本身不是神話,因為人,它才成為了神話。
影片之中對於大部分將注意力聚焦於愛情之上的觀眾來說,寧採臣為了聶小倩奔赴黑山崖的時候,是最能激發觀眾情緒的片段。
影片中的寧採臣對於觀看電影的我們來說是懦弱的、膽小的,因為他經常被莫名出現在場面調度中的元素嚇得心驚肉跳,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他是勇敢的,因為他在面對「姥姥」這一樹精的時候,又能無懼地擋在聶小倩的身前。即使在最終前往黑山崖的時候,我們從寧採臣的神情當中感受到了恐慌,但我們還是不能忽略他惶恐之中爆發出的堅毅。
寧採臣看似懦弱又很勇敢,看似勇敢又很懦弱,這不禁讓觀看這部電影的我們感到疑惑——寧採臣為何會看上去如此矛盾?
其實寧採臣之於勇敢不外乎一個「愛」字,如果觀看電影的你留意的話,你就不難發現寧採臣所有表現勇敢的場景都有一個人的存在,那個人就是聶小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薩克·魯賓認為,愛情是由「親密及依賴需求」「幫助對方的傾向」以及「排他及專一性」三個部分組成的。
而就其中「幫助對方的傾向」艾薩克·魯賓認為是:
假如他(她)心情不好,我應該馬上去安慰他(她)。
我會為了他(她)做幾乎所有的事。
因為愛,人才會義無反顧,才會設身處地為她(他)著想;因為愛,人才會打破原先性格的禁錮,勇敢地站出來,擋在愛的人面前。
王楊在平時的工作之中就是一個「老好人」的形象。對於領導、同事給他安排過的工作,無論是不是他的,他都會如一幹完,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甚至是,因為他「老好人」的形象,他經常被迫請客,經常月初的資產不到月中便已所剩無幾。儘管在明面上他擁有一個令所有人羨慕的工作,但實際上他的生活也過得非常不如意。年過三十的他依舊單身,雖然在之前有過幾次成功的相親經歷,最終的結果都是錢花了一大堆,但是沒有長久的。對此,王楊漸漸地對愛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並產生了就此孤獨終老的想法。
公司來了一位剛剛畢業的名牌女大學生小路,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善於言談,深受一眾同事的喜歡,當然王楊對於小路的不僅僅是喜歡,他對於她更多的是一見鍾情。如果熟知公司套路的人應該知道這樣一條潛規則——老員工對於新員工總是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磨鍊他們。說的好聽一點是磨鍊,其實就是一種「勾心鬥角」。
剛來公司的小路雖然在各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也不能逃脫這樣的潛規則。雖然小路經常幹著王楊曾經幹的事情,但她的內心對此是拒絕的。終於在一天老員工訓話的時候,小路爆發了,而出奇的是一直唯唯諾諾的王楊也參入了那場罵戰之中,站在小路的立場與老員工展開了徵討聲。儘管最終的結局是王楊、小路被開除,但他為自己第一次因為愛爆發出的勇氣而擺脫了單身。
儘管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質疑愛情的真實性,但我們還是不能否認有的時候愛情給予我們自身的改變。寧採臣因為愛情能在原先懦弱的性格上向極為恐怖的黑山老妖發起挑戰,更為普通的王楊亦因為愛情而向人人羨慕的工作做出訣別。無論愛情是不是充滿神話色彩,還是平常如你我他,它之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意義最重要之處是改變。改變以往的懦弱,改變以往的膽怯,改變以往的不作為。它之於我們的意義深刻而值得每一個經歷愛情的我們去慢慢品尋。
儘管《倩女幽魂:人間情》之於經典的致敬未能如人意,但我們還是不能忽視其在愛情元素上做出的突破,甚至是在愛情上給予世人的建議:關於愛情,從來不是一種奢侈,更甚於像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式的愛情,更加不是一種奢侈;愛情之於我們很多人無法逃避的話題,愛情之於我們很多人更多的不是享受,而是其賦予我們的改變,嘗試的邁出第一步,相信愛情,不讒言,不質疑,不逃避,打破世俗觀念架於我們自身的枷鎖,多美好的愛情都不再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