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otion Array
正如剪輯要先順片一樣,調色也有特定的流程以助你進行從容高效的調色工作。但很多電影人或業餘調色師會用錯誤的步驟進行調色,這會大大影響最終效果的呈現。我在調色的時候,無論風格、類型、格式如何,總是遵從下面的方式,其實現如今每個專業的調色師都會使用類似的流程。我不是制定這個流程的人,但我發現按這個流程工作對我的整個作品都有很大幫助。以下我用達文西做演示,不過用Scratch等其他調色軟體原理也是一樣的。圖片來源:Noam Kroll
調色前需要先平衡鏡頭,消除白平衡、曝光、對比度等技術參數出現的任何問題。如果一開始畫面就不對,就很難達到想要的調色效果,也更難做鏡頭匹配。這裡要記住兩件事:一,此時不要給畫面加任何獨特的風格,而是要給它一個中性客觀的基線。二,要給片段中所有的鏡頭做校色,讓鏡頭間達到匹配。這樣做會花一點時間,不過會節省後面的很多精力,特別是後續想改變風格的時候就能輕鬆地給每個鏡頭加上風格,不需要擔心哪個鏡頭會出現不匹配的情況。做鏡頭匹配的時候,我推薦選一個廣角或中廣角鏡頭作為匹配標杆。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看示波器,建議你花些時間了解這個工具。示波器是查看畫面狀態的有力武器,幫你了解畫面的飽和度、色彩平衡、對比度等等。如果第一步做好了,那麼一般曝光不會有大問題。話雖如此,但就算色彩平衡做得很好的畫面也很可能還存在一兩個需要調整的曝光問題。無論是背景的窗戶過曝還是暗色T恤的顏色被裁切,都應該在這一步解決這些問題,不宜過早或過遲。試想,如果在上一步解決了過曝的窗戶,但這一步中,窗戶的曝光沒問題了,但整體畫面都曝光不足。同樣,如果在上一步提升了過暗的陰影部分,那這一步的對比度和飽和度就顯得不足了。可以用很多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還是用遮罩最有效,這樣能對畫面做有針對性的調整。同時再次強調,這一步不需要做創意風格,現在不是時候。 ▼ 周 / 末 / 調 / 色 / 直 / 播 / 分 / 享 / 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