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調色幕後,強悍的工業化調色是這樣的!

2021-03-03 影視工業網

最近正在熱映的電影《動物世界》,被大家稱之為是一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作品。HOMEBOY Digital Film LAB. 作為此片的調色公司,今天我們想透過這個項目,來談談調色中的工業化,需要完成什麼?我們先來看一下調色ShowReel。


關於色彩方案的敲定

工業化,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基於管理理念的產物。指的是很多人,在不同崗位上各有分工。並按照分工規定的內容,進行有序的生產以及協作。

他們具有共同的工作標準,從而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合格產品。

大家在片尾字幕會看到,除了常見的DI Colorist(即,本片的調色師王剛),各種製片、調色助理等人員外,還會有一個DI Producer的崗位。

DI Producer,數字中間片製作人。國外對於這個崗位的定義是:這個人知道所有關於客戶的製作要求,並完整轉達給調色師。即便是客戶不在場的時候,也能如同客戶附體,去把握影片的方向,並最終對客戶負責。

最初的時候,我們了解到影片的一個生命性的要點「國際化,大片化」。沿著這個思路,我們先是做了一個影調的設計,並以PPT的形式去呈現。實際上不僅是《動物世界》,一些重要的項目,我們也會這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快速將客戶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進行一個交匯。最初的設定不一定是最終呈現的樣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理性地將各種想法,更具象地落實下來。就如這個項目有了分鏡表的同時,還專門做PreVis,一個道理。雖然,最終的結果和第一次的PPT還是有挺大差別的,但是這依然是一個把大家匯聚到一個路徑上來討論問題的好方法。

PPT比較長,我們就不一一演示了。


關於色彩科學

在我們看來,國際化,大片化這樣的方向代表著一種大氣,工整,厚重,基於膠片美學進化而來的一種歐美電影影像。所以,這部影片,我們採用了公司自主研發的【Real Film】色彩處理流程。這也是工業化調色的核心。

 

上圖是我們在調色節點上的5個功能區塊,它構成了一個洗印廠式的工作流水線。

1Pre-Transform:攝影機工作空間匹配區

2NFE: 負片模擬區(把數字攝影機的LOG模擬成膠片負片的Look

3Grading:配光區

4PFE: 正片模擬區

5FTE: 膠片特殊質感區

其中1號區和2號區是最重要的。

因為在這個項目的實際情況裡,主要是ALEXA SXTALEXA MiniARRIRAW素材。但同時還存在部分REDDJI X5RPhantom Flex 4K等機器拍攝的RAW素材,用於特效製作、航拍鏡頭,超高速升格鏡頭等用途。

成片裡,如地鐵大戰、公路車戲這些視覺上非常炫酷的段落,都會存在多機型的素材剪輯在一起,或多種機器拍攝的素材,合成為一個特效鏡頭的情況。因此我們處理素材的時候,都需要先統一各機型的色彩空間。比如輸出特效鏡頭時,我們需要將他們統一為Linear16bit EXR文件,給到世界各地的特效公司進行製作。

粗略統計,我們I/O部門在這個項目上,累計接收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泰國、印度、中國等地9家特效公司,共832個特效鏡頭。因此實際工作中,我們涉及需要輸出的特效鏡頭素材量,肯定要遠大於這個數字。

經過這系統性的色彩管理後,無論是實拍素材,還是特效鏡頭,才能更好的完成鏡頭間的匹配。這實際對應著1號區的工作用途。

有了上述的基礎,我們才進入2號區的部分。

目前通過負片模擬,我們已經可以把LogC素材,模擬到十分接近真負片的程度,隨後再進正片模擬。

各種技術型小工具,一級調色,以及二級調色都集中在3號的配光區。這樣構成了一個嚴謹的數字中間片調色流程,嚴格的遵照膠片的製作工藝。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看到一百年來,感動大家的膠片美感。

上圖,我們看到LogC畫面和FilmScan出來的負片還是有挺大差異的,這是致命的。我們通過2號工作區,把LogC畫面轉換到我們設計的工作空間之後,我們看到的Log畫面已經非常接近FilmScan的樣子了。然後再到配光區的時候,調色師可以很放鬆的,按照膠片的調色習慣,去進行數字配光,以達到鬆弛有彈性,立體不死板,潤澤不油膩的畫面質地。這些都是工業化的思考邏輯,我們要把一些固定的東西,用技術的方式,邏輯的思考把它們嚴格定義下來,讓人可以更純粹的思考畫面創作上的事兒。

下面我們再用ARRI 的測試圖驗證一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LOGNFE的結果差異,然後可以看到709PFE之間的差異。

 

LOG C

 

NFE

 

709

 

PFE

下面我們用影片中的鏡頭來展示一下。

 

LOG

 

NFE

 

PFE

 

LOG

 

NFE

 

PFE

當然,純粹的膠片模擬也會有一些問題,比如影片中小黑屋的紅色,純粹的紅色,這樣的紅色在4號區,是會被正片LUT限制的,於是我們又開發了一套更加介於DigitalFilm之間的4號工作區,既有Film的反差關係,同時又兼具Digital的色彩映射,這樣才得到純粹的紅色。

完成了影片質地的定義之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調色思路和所謂的風格化的問題。實際上,風格並不是難點,現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你幾乎可以看到所有現成的調色風格,你只需要選擇就好。難點在於,我們怎麼把你想要的色彩風格融入到你的畫面中去。比方說,大家都知道《變形金剛》的調色風格是 Orange Teal,當你要把這個風格往你的畫面移植的時候,就會有人做的好,有人做的不好。這裡,我們有一個實用的邏輯:創造風格的同時順水行舟,特別是對於電影這樣的完整的敘事作品。把你的人物放到一個可信的環境中,讓反差和顏色去充分展現畫面中的「人時地物」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渲染。一定要在還原真實,營造氣氛,創造風格和看起來自然之間來回尋找那個很感性的中間點。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有一定依據可循。

 

比方說上面這張圖,我們從美術的設計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前期人員設定。一個以暖色點光源為打光設定的大環境+牌桌區域冷光面光照明的點面結構。這就已經暗示你,畫面的影調不會太亮,他會是一個黃綠為主體的畫面,我們創造了一些藍色,儘可能保留主人公紅色的衣服,去做一些點綴。這樣的「順勢而為」再加上整體的RealFilm的質地打底,就會呈現一個具有整體感,且自然的影像。

系統性的去除原始BUG

與此同時,我們開始整理項目中的問題,我們去分析,有些問題是偶然性的,還是有規律發生的。比如說,我們發現影片中有很多鏡頭偏綠,那麼我們認定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比如經常有些高飽和的元素在幹擾鏡頭的敘事。等等,當我們發現這些問題之後,我們試圖用系統性的方式向其解決,而不是每遇到一次,都臨時在調色臺上解決。這個事情,在我們的調色過程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體現工業化理念的事兒,也是後來能夠讓這個項目足夠具有整體性的一個關鍵點。

大家也許會有疑惑,有高飽和,那就減飽和唄,難道還有什麼系統?那麼我就用這個例子和大家來解讀一下,工業化邏輯在調色中細節層面的踐行。

我們給自己的命題是,降低高於膚色、唇色飽和度的紅色飽和度。把它降低到比嘴唇的飽和度略高的程度。與此同時,嘴唇的飽和度不能改變。同時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這個降低的動作需要在PFELUT之前完成。因為LUT渲染之後的色彩之後去處理這些特殊顏色,會有些artificial感覺,這樣不太好。

軟體中,達文西降低飽和度,可以全局降低,HUE VS SAT降低,LUM VS SATSAT VS SAT。但是他們都不能能完成我們的命題。如果SAT VS SAT去降,雖然能夠保證只降低高飽和,但是不能區分出只降低紅色的高飽和。如果是HUE VS SAT去降,倒是可以區分顏色,但是一降就一起降了,包括嘴唇也會降低。這兩個工具之間只能是同時的關係,不能用數學裡的「集」的概念去混合使用。達文西的邏輯只能是做二級選區,去選取紅色,然後再用SAT VS SAT去處理。但,有經驗的調色師都知道,選取顏色這事一旦選取的不到位會造成的畫面的裂化是更加可怕的。所以,這個即繁瑣又不穩定的方式也被排除了。

調整前

調整後,我們看到前景的盒子,背景裡的細碎的紅色,甚至包括煙盒上細碎的紅色以及一些嫩黃色都被降低了,這樣的效果可以讓我們更集中的關注主人公,這是色彩歸攏輔助敘事的一個例子。類似的處理我們關注的很多,品質感也是靠很多這樣的細節積攢的。


最終,我們做了定製化的技術LUT,確定了我們需要降低的高飽所在的色調範圍,明確的設計了一個把高於膚色20%以上的飽和度都降低到30%之內,且在20%30%之間做一個飽和度壓縮,而非裁切。我們把它命名為De Red Sat,然後把它作為一個節點的形式放在我們的名為ToolsPowerGrade裡,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調用。我們為這個測試花了半天的時間,最終驗證這個時間是值得的,因為在後面使用的時候,極其方便,只需要把這個節點拉到調色窗口上即可。關鍵是提高了結果的精準度。

 

就像上面截圖看到那樣,除了這樣的自定義小工具,我們還製作了一些其他的工具。

Orange Teal 小工具】,為了去控制畫面中深綠,青,藍色的開角度,快速的歸攏冷色調,且有一定的區分度。

 

LOG原底

 

709

 

調色後

【降噪銳化小工具】其中空域、時域降噪的設置,都是對著大銀幕反覆琢磨過的。事實上噪點是允許存在的,因為如果為了乾淨一味地降噪,會損失畫面的清晰度,影響了畫面的顆粒感。

我們的標準是:影院第二排之後的人,幾乎感覺不到噪點的存在。為了抵消3D偏振鏡和3D眼鏡帶來的銳度下降,這方面我們也做過測試,通過適度的銳化去彌補。

由於銳化的增加,也會加強噪點的情況,所以,這組參數需要反覆測試,找到最好的平衡點。

【去綠】小工具,這是對於本片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來看一個典型例子。

 

709

 

調色後

709


調色後

類似這樣的偏綠的鏡頭還有不少,不一一展示了,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獲得最自然的效果,反覆測試出一個最好的方法,然後固定下來。

在這些事情上,我們有一個理念:當你坐在調色臺前,為處理一個問題思考2分鐘,然後花10分鐘嘗試。最後告訴自己,這已經不錯了。這樣的結果,大概率上是一定不如花半天的時間,嘗試8種方法,最後嚴格對比確認的方法來的好。然後用起來就會非常的安心,且是最好的效果。

 關於Finishing 

上面講了很多調色上的事情。下面講一下針對多版本的內容。

《動物世界》這項目,需要製作包括普通2DRealD 3DIMAX 3D、中國巨幕、Dolby Vision影院版、Dolby Vision家庭版(此為交付Netflix的版本)等各種畫面版本,實現全格式發行,且全球同步上映。這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戰。

(1)首先,這決定了項目進行期間,會有大量的物料輸出、接收、QC工作。

經統計,我們交接來自Gener8公司的3D轉制鏡頭數有2125個;最終多版本物料的輸出超過20T

這還尚未包括項目進行期間,存在的大量工作版本、預告片、宣發物料的輸出需求。

當然了,也少不了上文提到的那800多個特效鏡頭的物料輸出。

為此,我們至少準備了兩套DaVinci Reslove系統,以及一套Baselight系統,以滿足這項目龐大的製作需求。

(2)這一系列版本裡,會有不同的放映標準。特別是2D、3D、Dolby Vision的版本。

比如說,2D3D的放映肯定是有明顯差異的。而3D標準由於歷史發展原因,還存在不同的放映亮度標準。雖然,我們配備了RealD系統加終極銀幕,完全可以輕鬆地在RealD建議的6FL亮度放映標準下進行製作。但考慮到我國國情,大部分影院還在3.5FL的亮度放映3D(缺乏正常維護的影院,情況可能更糟)。

我們的調色就是在這裡完成的,HOMEBOY調色1號廳。

我們綜合了好萊塢製作經驗,決定我們第一個版本從3.5FL調起。在完成3.5FL的版本後,我們通過在時間線上添加亮度曲線的Transform,去匹配其他亮度標準,滿足不同終端版本的規格要求。

事實上,單純的Transform做不到完全的精確,還需要人工地完整把每個版本都過一遍片,去調整其中一些不適應的鏡頭。不過有了前面的基礎,工作效率已經被極大的提高了。

所以,從2D3D,從3.5FL6FL乃至到14FL,就是這樣一路Transform加人工過片修正過來的。這也是工業化流程管理邏輯下的工作思維與工作方法。

(3)對於涉及3D的版本,除了畫面亮度、色彩上的區別,還會存在對白字幕的深度問題。

大家看引進的各種國外3D大片,會發現中文對白字幕的位置,不時會放在畫面的一側,而不是居中位置。

這是因為,國外的影片,一般沒有對白字幕的需要。做3D版本時,自然也不會考慮字幕的問題。

引進國內後,額外添加的中文字幕,就只能在現有的母版或DCP畫面基礎上,視乎具體情況,把字幕位置放某一側,以規避3D畫面的透視變得奇怪。

然而對於《動物世界》來說,由於製作時已經能很明確地知道,放映的版本會帶有中英文對白字幕。

所以在Finishing階段,我們在檢查、調整3D畫面的透視會聚時,還得將對白字幕作為畫面一部分來綜合考慮,逐句調整對白字幕的會聚深度。

因此大家在影院觀看時,就會發現字幕不僅基本都在畫面居中位置,某些對白字幕,還能明顯感覺到它的深度在「畫面中間其中一層」。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國外引進片3D對白字幕位置亂飛,以至於幹擾到觀眾的視覺重心的情形。對白字幕的深度,在某些合適的畫面,還可能起到加強3D立體感的作用。

在一個技術文的最後,要說一些感性的話,也是大實話。非常感謝 儒意影業,因為他們是一個非常懂製作,尊重製作的電影公司;要感謝韓延導演,他是一個超級認真拼搏的人,他的執著感染著每一個人,我們辛苦同時開心著;要感謝各路特效公司,他們都有豐富國際大片的製作經驗,我們拿到如此優秀的特效鏡頭;要感謝Gener8的無比清晰的3D轉制;要感謝RealD 以及 Ultimate Screen呈現的晶瑩通透的3D放映效果;感謝杜比視界的嚴格放映管理,把我們的後期影像無損的呈現給觀眾!

中國電影,終究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事兒。借用影片最後的話,順風不浪,逆風不慫。中國電影的道,我們中國電影人,自己來守!

掃碼免費進入
Homeboy調色答疑圈


  添加備註「調色」  


想要了解HOMEBOY 調色培訓課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焦點

  • 調色|影視調色人物膚色處理的指南
    皮膚的色彩結構細膩複雜,並具有特殊的質感與光澤,是客觀世界中最生動、最富於生命力的色彩現象。關於在藝術中如何表現皮膚色彩美的課題,一直都是畫家及電影造型藝術家們研究與關注的中心。1970年的科幻影片《失陷猩球》,講述了人類由於濫用核武器,導致了人類的毀滅與猿族的崛起。人猿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而人類已經失去了語言及智力被當作動物對待。
  • 為什麼要調色?電影調色的步驟是怎麼樣的?
    要想了解電影調色的具體步驟,首先必須要明白:為什麼要調色?也就是:調色的必要性為什麼要調色?答案很簡單,為了從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內容的表達。一部影片的表達語言,由畫面、音效、同期音與配音等基本構成。其中,畫面自然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畫面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對影片內容會起到非常大的改變。
  • 伍迪·艾倫經典影片《午夜巴黎》調色分享:逆向調色
    Melara關於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中的經典調色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Flickr真是不錯,因為它能讓你下載高解析度版本的照片,這樣你就可以在1080,UHD,4K等中使用了。下面的每張圖片都能連結到Flickr的原始照片。下面是一個電影屏幕截圖。我首先注意到的是這個畫面整體特別溫暖。但同時枝葉非常有活力和向對涼爽的綠延伸,當畫面變暖時它會比你想像的還要涼爽。遮陽篷和男人Polo衫的紅也非常鮮豔。
  • LOG模式調色:如何實現照片的電影級調色
    很多影友非常喜歡電影的色調,希望數碼照片也能按電影的方法去調色,以獲得更大動態範圍的調色處理。
  • 【教程】65集達文西調色教程 讓你的調色知識突飛猛進
    趕緊來看一下達文西酷炫的界面▼  那麼為什麼調色要選擇達文西?▼在影視後期製作中,調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它可以產生實拍達不到的藝術效果,最大限度的拓展作品的表現力。08.導入媒體文件09.dailies工作樣片的流程10.媒體文件的管理11.使用XML文件12.使用EDL文件13.EDL的其他技巧14.套底工具15.自動場景偵測16.多條時間線管理17.時間線的剪輯18.時間線的素材替換19.基礎剪輯上集
  • 電影調色的秘密在這裡!!
    調色行業更是如此,過去膠片時代,調色的技藝僅掌握在十幾個人手裡。很快數位化了,人才的缺口變的很大,各大專業院校也還沒有完全的適應,行業對調色人才的培育遠比對攝影師的培育要落後很多。調色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大致來說,調色首先是套底,然後是調色。套底的使命在於確保用原底調色,這樣可以保證從素材層面提供最高的調色質量。
  • 調色,電影感的煉成
    一成不變的調色方式 我接受的專業教育是很傳統的,先做助理五、六年才做師傅,新的調色人員可能沒有接受這樣的養成教育,但是我也不覺得這是錯誤的,只是很多時候新的調色師會忽略一些基本的東西。 首先,我先簡單說明調色原理。
  • 怎麼給視頻調色?用什麼剪輯軟體可以給視頻調色?
    例如今天媛媛想為大家分享的,便是怎麼給視頻調色?用什麼剪輯軟體可以給視頻調色?視頻要好看,可不僅僅只是依靠各種炫酷的效果,如果本身的顏色、飽和度就不夠好的話,也是很影響到視頻的質量的!想要調節視頻的顏色,咱們也是需要依靠專門的視頻剪輯軟體來完成的,作為一款基礎功能,市面上很多視頻剪輯軟體都帶有視頻調色的功能,例如媛媛目前正在使用的這款迅捷視頻剪輯軟體,為視頻文件調色就很方便。打開迅捷視頻剪輯軟體之後,你可以看到這樣的界面,上面有兩個分區,下面有一個分區,各項功能也是清晰可見,很簡潔的設計。
  • 調色大師
    調色大師 休閒益智 大小: 12.73M
  • Lr調色教程—人間煙火調色教學
    嗨,大家好,我是靜影視界的超超~今天給小夥伴們帶來一期超火的人間煙火調色教程適用於建築風景、人文街拍讓我們來學習叭📸~(上圖:修改前;下圖:修改後)拍照不是拍攝者自己的創作,而是被攝者與攝者共同完成的在攝影師的拍攝下一張張定格的畫面充滿了故事❤❤❤❤❤我們以最後一組為案例分享一下具體的調色參數
  • Lightroom 入門|5天調色養成班,教你玩轉手機後期調色
    一根曲線,就可以擁有夢幻少女的粉色天空用曲線隨意調色,也能讓普通的照片秒變大片這樣「神仙般」的後期調色技能,很多人都特別羨慕,特別想要擁有!>掌握不了調色的竅門,再怎麼調色都是沒有方向感的。為此,梧桐雨老師將他多年來的LR調色經驗分享出來,針對一些零基礎入門的學員,開設這樣的體驗課程,帶領大家零基礎入門手機LR調色。
  • 調色的最佳流程
    但很多電影人或業餘調色師會用錯誤的步驟進行調色,這會大大影響最終效果的呈現。我在調色的時候,無論風格、類型、格式如何,總是遵從下面的方式,其實現如今每個專業的調色師都會使用類似的流程。我不是制定這個流程的人,但我發現按這個流程工作對我的整個作品都有很大幫助。以下我用達文西做演示,不過用Scratch等其他調色軟體原理也是一樣的。
  • VSCO調色教程|日系調色
    最近真的好熱呀,小白過夠黏糊糊的夏天了,超級想過秋天,可是好像還要等蠻久,所以今天更新的是日系調色教程,希望可以給大家降降溫了。
  • 達文西調色案例分享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 是一條Rapper的mv當拿到這條影片的時候, 我結合本身音樂的感覺以及女主自身的生活環境,想要把影片的基調調的偏美國風格一些,和導演溝通後,呈現出了這樣的調色結果如何設置的問題,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找到達文西調色界面 左下角的Camera Raw界面,解碼方式的默認選項是攝影機元數據,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畫面,我們將解碼方式改成片段,以前我們會將色彩科學改成原始,色彩空間改成REDspace,Gamma曲線改成REDlog Film,從而就得到了一個像ARRI一樣的灰度模式,當然我們可以在這樣畫面上進行調色工作
  • 手機調色找不到重點沒感覺,解析手機調色的關鍵核心重點
    1:調色找不到重點沒有方向,調色常遇到問題2:解決調色問題的關鍵一:【調色找不到重點沒有方向,調色常遇到問題】調色沒有方向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是單一的用一些技巧來調色是不夠的,沒掌握調色核心思路。等等各種似乎關於調色問題問都問不完,調色單單只靠【方法】和【技巧】都是無法解決調色的【核心】根本問題的。調色的【重點】是什麼?調色的【方向】是什麼?接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調色的主要思路和方向,給大家看一張調色主要思路解析圖,如下圖。
  • DaVinci Resolve實時調色助力雷軍抖音直播
    除了前期的宣傳力度和創始人的金牌代言的推動外,直播面的專業感也是促成這次破億元直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場優秀的直播,其實並不簡單,這裡要引入幕後直播的一個關鍵環節「實時調色」。這次直播使用了DaVinci Resolve 16進行現場調色。
  • 【教程】Premiere大師級調色教程-Pr CC內置調色插件視頻教程!
    小夥伴們可以花一分鐘時間將公眾號:後期森設置為星標★,這樣就可以優先推送啦!感謝支持!
  • PS調色教程丨日系風調色技巧
    調色參數: (註:教程只是教方法和思路,千萬不要硬搬參數,因為每張照片的實際環境和光線都是不一樣的。) 1.拍攝時存儲RAW原始格式,先用Lightroom軟體 打開照片:
  • 【插件】最新電影級視頻調色插件 分分鐘頂級調色神器!
    調色作為視頻製作中一個重要環節它對於一部作品的質量
  • Resolve|日本獲獎電影《共喰い》的調色技巧
    今井說,當讀完原著小說後,他覺得故事的發生的環境不是一個藍天白雲的世界。「它講的是昭和末年那些很現實的人們,因此我想更多強調土壤和地面,而不是抬頭看天。」他說,「因此,我認為電影的色調應該是琥珀色的,而不是藍色的。我們那時知道這部片子後期肯定要調色,而且在拍攝的時候我用了濾鏡來幫助實現這種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