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對一個人如果不尊重,別人也不會尊重你,禮尚往來,不僅代表物質層面,而是包含了和人相處的態度上。
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對你以禮相待,如果想要獲得別人的好感,首先不是身居高位,也不是財大氣粗,而是恭敬的對待每一個人,不高不低。
這就涉及到在為人處事時對待別人的態度,有的人對人過於和藹,顯得低三下四,有的人對人過於冷漠,給人產生了高冷的現象。
其實這兩種狀態都不好,最好的狀態就是不卑不亢,即便是一個人有錢有勢,也不要對他阿諛奉承,只要以禮相待就夠了,因為你越是阿諛奉承,越顯得你的卑微。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敬重別人就是敬重自己,依賴別人還不如依賴自己。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才是最好的」,沒有什麼人是值得自己巴結的,所以說沒必要對別人過於低三下四,當然也不能對別人過於冷漠,因為太過於冷漠,就談不上尊重別人。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對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阿諛奉承,整天陪著笑臉,但是對於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又趾高氣昂,目中無人。
這樣的人不但在事業上能有大的成就,在為人處事上都難以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他對待別人都沒有基本的尊重。
在《天道》之中,有三個角色就非常形象地詮釋了這種狀態,那就是芮小丹所請的三個陪酒的「文化人」。
芮小丹因為和丁元英之間有一些糾葛,就想著請丁元英吃一頓飯,連賠罪和洩憤都有了,這個時候就想著請三個文化人。
這三個人在飯局上見了丁元英之後,看丁元英非常低調,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以為丁元英是一個不入流的無名小卒,不僅對丁元英不尊重,而且還百般奚落。
他們三個人聊天的時候,一會兒談大眾文化,一會兒聊人生境界,一會兒抱怨著社會缺乏誠信,不公平,他們從來沒有把丁元英放在眼裡。
這還不算,過了一會,其中一個人還想出一個招,要行酒令,就是每個人飲一首詩,如果說不出來就要喝酒。
美其名曰的是圖個熱鬧,其實就是想看丁元英出醜,而芮小丹也已經料定丁元英會出醜,因為芮小丹並不了解丁元英,他覺得丁元英是個商人,對舞文弄墨那一套肯定不熟悉,而且丁元英這個時候已經醉得七八分了,更沒有招架之力。
但是沒想到,丁元英的境界高於在座的所有人,一首《自嘲》將其他人損得不值一文,而那三個文化人好歹有自知之明,知道丁元英並非鼠輩,先是驚訝而後尷尬,最後無地自容,自罰三杯之後主動要求先撤。
這三個文化人就是犯了典型的不能向下兼容的錯誤,也就是對所有不如自己的人他都看不上,更不可能用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去對待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但是當丁元英亮出底牌,他們發現丁元英並非平凡之人時,尷尬的連吃飯的勇氣都沒有了。
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不尊重比自己低的人,但是也不能平和地對待比自己高的人,在那些比自己位置高的人面前,他們連「不卑不亢」的勇氣都沒有,這就是這三個文化人最大的問題。
做人要做到不卑不亢,才是境界,不要看人臉色,也不要給別人臉色看。
尊重別人,不是阿諛奉承,而是以禮相待,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不是因為你的位置有多高,也不是財大氣粗,而是你能恭敬的對待別人,這是一份修養,更是一份做人應該學習的態度。
-end- 作者|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