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通訊社5月25日的報導,據NL Times網站的提供的消息稱,荷蘭民主論壇黨領袖、下院議員蒂埃裡·鮑德特認為,烏克蘭可能是2014年MH17客機墜毀的罪魁禍首。報導稱,其本人與荷蘭總理馬克·呂特在歐洲議會選舉前的辯論中表示:「我對聯合調查組的調查表示懷疑。烏克蘭也是這次襲擊事件的可能肇事者之一。」他補充道:「應由法官確定誰該對MH17航班災難負責,而政治人物並不應該預判或指責俄羅斯。對於聯合調查組的獨立性,鮑德特也表現出了充足的懷疑。
此前據國際聯合調查組2018年5月公布的中期調查評估顯示,2017年7月在烏克蘭東部墜毀的MH17客機是被「山毛櫸」防空飛彈所擊落,而發射」山毛櫸「防空飛彈的飛彈發射系統來自於俄羅斯境內的庫爾斯克的俄聯邦第53防空飛彈旅的裝備。但是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這起空難和自己有關,指出國際聯合調查組的調查存在偏差,並要求國際聯合調查組允許俄羅斯調查人員參與調查,但遭到國際聯合調查組的拒絕。而在俄羅斯方面長時間的調查後,俄羅斯認為MH17的墜毀和烏克蘭有關。
俄羅斯方面表示,在對擊落客機飛彈殘片細緻的調查後,俄方發現這枚飛彈確實為俄羅斯所生產,但是這枚飛彈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便已交付給烏克蘭軍方,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俄羅斯方面還公布了這枚飛彈的序列號,證明這枚飛彈確實是烏克蘭武裝部隊所有。時任烏克蘭總統的波羅申科對此表示否認,稱俄羅斯倒打一耙,客機有可能是烏東的民兵武裝所為,而民兵武裝表示自己並沒有擊落高空客機的能力。與此同時,波羅申科還中止了《烏俄兩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條約的中止也標誌著烏俄兩國的友誼終於走到了盡頭。
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一架波音777客機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墜毀。機上載有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共298人全部遇難。事故發生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已宣布永久停用MH17航班號,改為MH19。國際調查組公布調查的中期結果稱,擊落馬航MH17客機的「山毛櫸」飛彈是駐地在俄羅斯庫爾斯克的俄聯邦第53防空飛彈旅的裝備。俄羅斯對此堅決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