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2020-12-20 前瞻網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olivia chan • 2020-11-28 10:14:01 來源:前瞻網 E403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直播電商行業作為近年來高速發展的網絡購物形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這對於電商主播們是否有影響呢?11月27日,@李佳琦Austin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李佳琦稱,從做直播電商這個工作到現在,我就是摸著良心在做事情,我覺得一定是要對喜歡自己的人負責任,希望可以給他們一些更好的直播觀感體驗。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直播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已達4437.5億元;2020年上半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已超2019年的全年規模,預計2020年全年,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9712億元。

按市場規模來看,2020年我國電商直播的競爭形態可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是淘寶直播平臺,市場份額佔比最大;第二梯隊是快手、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第三梯隊是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平臺。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三大舉措嚴打直播行業亂象
    處於風口之上的直播帶貨越來越受到監管和輿論的挑戰,直播行業不僅不是法外之地,更是加強監管嚴打種種直播亂象的聚焦點。近日,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表示將會遵守直播新規,對喜歡自己的消費者負責,更會對直播帶貨運營團隊嚴家規範。
  • 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談直播帶貨新規的影響有哪些?
    直播帶貨越來越火,行業發展離不開有效監管,否則直播帶貨翻車的話,作為直播電商者就不夠有敬畏之心,不為消費者負責。比如辛巴帶貨燕窩被王海打假,最後不得不道歉,承認產品誇大宣傳了。這樣的帶貨就很傷自己的信譽度。
  • 蝦米音樂或將解散;胡喜退出支付寶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應對消費者負責......
    聲明顯示,經檢測,「茗摯」品牌燕窩產品在直播間推廣銷售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燕窩成分不足每碗2克。(新浪)4.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一定要對喜歡自己的人負責任 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這對於電商主播們是否有影響呢?11月27日,李佳琦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 ...微博作出回應;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
    自即日起將嚴格限制、審核、管理馬保國相關視頻內容。 為了有效防止這一趨勢,除了正常的諷刺批判內容之外,微博將對藉機惡意營銷炒作的內容嚴格控制和審核。並且已解散馬保國相關的粉絲群。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一定要對喜歡自己的人負責任 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
  • 薇婭和李佳琦同框:與董明珠辯主播帶貨優勢 談直播帶貨未來
    當被詢問「顏值」「體力」「個性」「口才」「煽動性」等,哪一項是主播帶貨的必備要素?薇婭認為,電商直播顏值不是最重要的,這個舞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參與,只要是真心推薦。主播帶貨要素可能是煽動性。李佳琦覺得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專業,你要推薦什麼東西,就必須足夠專業。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直播帶貨下半場:監管愈加嚴格,行業趨於規範
    機遇之後,直播帶貨的風向出現變局 進入下半年,在不同的平臺之間,直播帶貨都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頻頻翻車、首秀即巔峰再秀一落千丈成為了部分流量平臺的直播常態。 直播經濟時代,門檻低了,專業要求就更高 直播興起於2016年,當時以遊戲和娛樂為主,到了2018年的時候,整個直播經濟生態已經具備雛形,KOL、KOC、達人生態等網絡熱詞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現在大的網紅主播,絕大多數在那個階段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但嚴格來講,2019年才是直播帶貨的元年。
  • 李佳琦:做電商直播四年,今年才真正地知道直播帶貨的意義
    李佳琦表示,做電商直播四年了,只有到今年我才真正地知道直播帶貨的意義,認識到作為一名網際網路營銷師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與此同時,自己也在直播間內開設了日常公益的扶貧連結,不定時地向直播間的消費者推出各個省市的扶貧好物,有新疆喀什的大棗、山西大同的黃花、陝西柞水的木耳、黑龍江大興安嶺的藍莓等等。
  • 李佳琦被罰、辛巴道歉: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有多嚴重?
    辛巴道歉微博截圖10月25日,有消費者在網上爆料稱自己在辛巴團隊直播間購買的燕窩其實是糖水,辛巴對此義憤填膺,他表示有人在惡意攻擊自己,「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把對方告到底」,還在直播中展示自己售賣的燕窩,並拿出檢驗報告證明產品的確合格。
  • 獲中消協肯定,「帶貨一哥」李佳琦主動擁抱強監管
    12月26日,記者從中消協官網獲悉,12月25日,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接待了來訪的淘寶主播李佳琦及所屬公司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雙方就明確直播帶貨主體角色定位,規範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加強消費教育引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
  • 中消協點名李佳琦、李雪琴直播帶貨問題 二人都回應了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2日電 近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其中列舉了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以及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等案例。對此,李佳琦及李雪琴方面相繼回應。
  • 直播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利益如何保障?
    快手主播辛巴「糖水燕窩」事件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1月下旬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消費者負面消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方面,其中在10月25日至11月15日期間,關於直播帶貨的負面消息超過33萬條。
  • 直播帶貨總「翻車」,這事快有救了?
    李佳琦曾自曝直播選品嚴格,通過率只有5%,但在去年直播中,李佳琦就因不粘鍋「翻車」、「陽澄狀元蟹」變身「陽澄湖的大閘蟹」被指虛假宣傳。根據「鉛筆道」報導,有消費者5月25日從李佳琦直播間花費99元買了薇諾娜青刺果修護噴霧,收到後發現根本沒有活動所說的同款產品,客服對此置之不理。此外,薇婭直播間因為推薦自製女裝被質疑抄襲。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11月27日晚,辛巴本人發布致歉信回應「燕窩事件」,承認旗下主播在推廣銷售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原因系籤約品牌方提供的產品說明、介紹、圖片信息存在虛假,侵犯了消費者權益。同時,辛巴團隊還提出了「退一賠三」的先行賠付方案。目前,辛巴直播帶貨賣假燕窩一事已經被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案調查。
  • 團隊換血、退網、屢次翻車,頭部帶貨主播的焦慮和瓶頸
    「頂流」李佳琦被指狀態下滑,其團隊也被外界猜測是否已經被全部挖走,快手「帶貨一哥」辛巴在4月退網,其旗下徒弟及藝人挑起了大梁。而羅永浩,雖不缺流量和關注,但其團隊的專業性仍然不足以與之匹配,在直播中屢次翻車。在這場CEO、網紅、明星紛紛投身其中的帶貨直播浪潮中,頭部主播們需要時刻警惕,守住擂臺。
  • 三部門聯合打擊直播帶貨亂象
    就在雙十一期間,直播帶貨百花爭鳴。不僅專業主播們卯足了勁,明星們也紛紛抓住全民購物狂歡的時機入場,不僅地方電視臺時不時出一款帶貨新綜藝,就連一向沉穩的央視也乘上了直播的東風。薇婭、李佳琦、辛巴等頭部主播們刷新著自己的數據成績的同時,明星主播們也接連捷報不斷。就在直播行業全面走向白熱化時,市場監管局也在不斷完善和加強行業管理。「直播銷售員」新規發布。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網信辦出新規:對數據造假嚴厲打擊
    鈦媒體APP註: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一場直播帶貨被爆退款率超七成,引發社會關注。主播:數據營銷手段已成為常態據荔枝新聞報導,在走訪中得知,雙十一期間,不少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都通過網絡直播下單購物,有些甚至花費了數千元。有些消費者認為,很多知名主播確實擁有眾多粉絲,數據真實可靠,也有些消費者則認為數據摻假,對於部分產品的功效也存在過度吹捧。
  • 行業頂流主播被立案調查,直播帶貨會「涼」嗎?
    直播帶貨的模式能夠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享受到高互動性的線下購物體驗,這種觀眾喜愛、轉化率高的銷售方式,逐漸成為電商平臺、內容平臺拉動增長的新動力。「不粘鍋粘鍋了」「鮮花枯萎了」「諾貝爾化學獎誕生了」等等都成為早期直播帶貨被消費者吐槽的點。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一同湧入直播帶貨行業,直播帶貨非常熱鬧,在"熱鬧"的背後出現了眾多亂象。品質控制不嚴格,誇大宣傳,數據造假,售後無法更上等情況。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佔據絕對地位的直播帶貨被虛假數據的陰霾覆蓋,頭部帶貨主播、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已將成為行業常態。
  • 評論|社區風口不能掩蓋直播帶貨隱患
    主播們做的事情,就是刺激消費,把供應商的產品以更優惠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至於源頭的商品質量如何,主播的責任畢竟有限。頭部的帶貨主播,每天經手的商品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工作量也很大。主播團隊未必能在質量上親力親為,嚴格把關。但作為消費者,願意在直播中消費的原因,卻是基於對主播本身的信賴,而非對於商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