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三大舉措嚴打直播行業亂象

2020-12-20 中關村在線

處於風口之上的直播帶貨越來越受到監管和輿論的挑戰,直播行業不僅不是法外之地,更是加強監管嚴打種種直播亂象的聚焦點。近日,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表示將會遵守直播新規,對喜歡自己的消費者負責,更會對直播帶貨運營團隊嚴家規範。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實則代表了當前直播行業的典型現象。頭部網紅極其運營團隊往往掌握了絕大多數的交易額和關注度。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也讓問題更加聚焦且更具放大效應。比如現在的辛巴糖水燕窩事件,便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針對直播行業中頻發的種種亂象,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這對於電商主播們是否有影響呢?11月27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的背景,是在頭部主播頻頻翻車、明星主播數據造假的惡劣影響下,國家相關部門對直播帶貨提出更加全面、嚴格的要求。數據顯示,68.6%受訪直播電商用戶認為直播電商相關數據摻假,僅31.4%受訪直播電商用戶相信直播電商相關數據真實。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來,國家級別相關部門在本月對於直播電商發出的第三份管理規範類文件。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正針對此條例。

根據直播帶貨新規規定,落實平臺管理力量到數到人(審核人員和在線直播間數量配比不得少於1:50);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電商平臺對的主播資質審查和備案登記管理,以及對直播活動真實性、合規性檢查等方面做出了規範。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雙11,更成了直播帶貨問題的爆發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點名了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違法行為如「售賣假冒偽劣產品」「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對消費者依法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和「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等8類直播違法行為。

此外,《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一文講述了一場虛幻而諷刺的名人帶貨事故。一場科技產品類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不到11萬人真實存在,和現場知名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事實上,就連被業界譽為「帶貨一哥」的李佳琦也曾經翻過車,曾經「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一度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今年9月在其直播間向消費者推薦的大閘蟹,並非他口中的「陽澄湖的大閘蟹」,而是產自全國各大湖區的螃蟹。網友差評主要聚焦在李佳琦虛假宣傳、螃蟹難吃、客服態度差三個方面。

如今,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表明了態度和決心。希望越來越多的頭部主播能夠堅守自己的底線,並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讓直播帶貨真正成長在陽光中。那麼關於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事件,您又如何看待呢?

(7575452)

相關焦點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olivia chan • 2020-11-28 10:14
  • 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談直播帶貨新規的影響有哪些?
    直播帶貨越來越火,行業發展離不開有效監管,否則直播帶貨翻車的話,作為直播電商者就不夠有敬畏之心,不為消費者負責。比如辛巴帶貨燕窩被王海打假,最後不得不道歉,承認產品誇大宣傳了。這樣的帶貨就很傷自己的信譽度。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直播帶貨將有新規 有利於規範直播購物和網絡購物行業
    文/股城網隨著網絡直播帶貨興起,現在有很多人加入了直播行業,直播帶貨,有不少明星也加入直播融化行列。大家注意了!網絡直播帶貨將有新規了,在今年7月份執行新規。據了解,此次制定了兩項標準,將有利於直播購物行業。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直播帶貨數據造假直播帶貨行業發展迅速,從艾媒數據中心公布的直播帶貨數據顯示,2017年直播電商規模在190億元,2018年增長到1330億元,2019年迅速增長到4338億元,2020年預計將達到9610億元。直播帶貨增長速度讓人驚訝。
  • 多部門出臺新規劍指直播帶貨亂象
    《工人日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直播帶貨市場背後暗藏「黑產」鏈條:點讚、評論、彈幕、轉發,這些流量數據都可以花錢「刷」出來,甚至還可以花錢買觀看量、修改銷量數據。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已出臺了監管新規,劍指直播帶貨行業亂象,旨在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如何遏止行業亂象
    2020年的大熱詞,「直播帶貨」一定在列。尤其在今年的新形勢下,「直播帶貨」在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等多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正向作用。不過,在直播經濟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紛紛浮現,「直播帶貨」淪為「直播帶禍」:直播數據造假、產品假冒偽劣、主播素質低下……針對這樣的亂象,有序治理、規範行業發展是當務之急。
  • 李佳琦直播回應價格虛高,疑暗指有主播漏稅,還揭露行業亂象
    日前某平臺頂級流量網紅辛巴在直播時質疑李佳琦的所賣的商品價格虛高,還暗戳戳指責對方刷單,銷量造假,對此李佳琦疑在直播時側面回應,甚至還疑似揭露了行業內部,引發網友關注。,二人都擁有極高的粉絲和超強的帶貨能力,日賺鬥金,但二人因為所服務的平臺不同,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交集。
  • 直播帶貨亂象為何屢禁不止?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整頓
    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帶貨直播問題層出不窮  中消協點名多名主播事實上,直播亂象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去年直播帶貨剛剛興起時,李佳琦直播推薦不粘鍋,結果粘鍋非常嚴重,當場「翻車」。
  • 出新規,遏制直播帶貨亂象
    有專家分析,「這一條規定明確了直播營銷號的名稱、頭像、簡介都需要受到監管,符合規範,這種情況可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有評論稱,「直播帶貨亂象可以休矣。」 網絡帶貨 亂象叢生 據某諮詢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 這20起翻車,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上月底(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詳見《直播大整頓!薇婭/李佳琦要被「重點管理」了》)。 本月初,「快手一哥」辛巴即栽跟頭。
  • 十大行業亂象直播平臺:網紅帶貨質量不堪 售後無保障
    來源:黑貓投訴2019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各行業消費亂象不容忽視。黑貓投訴盤點2019年熱門消費維權事件,發布「1號關注」揭曉十大行業「亂象」,帶你走進那些真假套路。
  • 多部門出臺新規劍指直播帶貨亂象 未來監管只會更嚴
    《工人日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直播帶貨市場背後暗藏「黑產」鏈條:點讚、評論、彈幕、轉發,這些流量數據都可以花錢「刷」出來,甚至還可以花錢買觀看量、修改銷量數據。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已出臺了監管新規,劍指直播帶貨行業亂象,旨在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 這20起翻車 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直播帶貨變成直播「翻車」。  上月底(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詳見《直播大整頓!薇婭/李佳琦要被「重點管理」了》)。  本月初,「快手一哥」辛巴即栽跟頭。
  • 三部門聯合打擊直播帶貨亂象
    就在雙十一期間,直播帶貨百花爭鳴。不僅專業主播們卯足了勁,明星們也紛紛抓住全民購物狂歡的時機入場,不僅地方電視臺時不時出一款帶貨新綜藝,就連一向沉穩的央視也乘上了直播的東風。薇婭、李佳琦、辛巴等頭部主播們刷新著自己的數據成績的同時,明星主播們也接連捷報不斷。就在直播行業全面走向白熱化時,市場監管局也在不斷完善和加強行業管理。「直播銷售員」新規發布。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直播帶貨大勢所趨,從亂象回歸本質
    然而,從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點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直播間,到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作為2020年最大的風口之一,甚囂塵上的直播帶貨似乎終於進入了冷靜期。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賣假貨,觸目驚心,行業亂象如何破解?
    題圖 / 圖源:央視財經報導截圖 直播帶貨狂熱,在給消費者帶來購物新體驗的同時,各種問題和亂象也不少。有多少這樣的假冒產品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到達消費者手中。 2020年直播帶貨的熱潮席捲中國電商行業。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電商直播有1000多萬場,截至3月,中國觀看網購直播的人有5.6億,比去年(2019年)6月增加了1.26億。
  • 獨家解讀||夾擊下依然「頑強」的直播亂象,廣電總局出拳後能否整肅徹底?
    《通知》指出,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於1:50;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
  • 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網信辦出新規:對數據造假嚴厲打擊
    鈦媒體APP註: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一場直播帶貨被爆退款率超七成,引發社會關注。記者發現,大多數消費者在肯定直播消費帶來便捷的同時,對產品的質量和直播間數據的真實性也提出了懷疑。此前,據騰訊深網報導,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雙11期間,在當天結束時的311萬的觀眾中,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其他觀眾人數都是花錢刷量,而評論區與李雪琴親切互動的「粉絲」的評論,絕大部分也是機器刷出來的。該報導稱,李雪琴的遭遇只是當下直播帶貨刷量亂象的一個縮影。
  • ...微博作出回應;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一定要對喜歡自己的人負責任 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11月27日,李佳琦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