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返鄉青年靠1942年軍事地圖,在劍川找到茶馬古道守護至今

2020-12-19 夏夢奇遇記

「馬鍋頭」是茶馬古道上馬幫的首領,一個聽起來響噹噹的名頭,一個想像中縱馬奔馳,快意恩仇,不羈愛自由,浪漫又狂放的角色;但實際上,更多的時候,馬鍋頭面臨的是狹關古道,高山深谷,杳無人煙,乃至於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十死無生的境況。

馬鍋頭的榮光,源於他帶領馬幫翻山越嶺,跨越江河,在崎嶇坎坷的旅途中,把一支隊伍從千裡之外,安全領導到目的地;但馬鍋頭也有馬鍋頭的無奈,他們的無奈源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因為他們出走的時間太長,而路途又艱險,娶妻生子這一常人理所當然的生活,於他們而言,卻是困難重重。

也因此,雲南民歌《趕馬調》裡唱道:「砍柴莫砍苦葛藤,有女莫嫁趕馬人。他三十晚上討媳婦,初一初二就出門。」 說的就是馬幫人的日常境遇。因為在過去交通不便利年代,走馬幫是一件苦差和險差,一個走馬幫的人,有時候一走就是2、3個月,而在此期間,趕馬人長期漂泊在外,居無定所,穿越峭壁深澗是家常便飯,餓虎猛獸、毒蛇蠍子以及土匪的騷擾,更是隨時可能遇到的危險。古代的女子嫁了這樣的人,也只有守著無盡的長夜,日復一日的等待。

歌裡還說:「我勸你夷方路上莫去嘍,夷方路上瘴氣大。」說的就是走馬幫的旅途中,趕馬人不僅要在旅途中風餐露宿,而且要冒著瘴癘之氣,甚至被猛獸襲擊的風險。而他們的歸來,每一次都是用生命換來的;倘若有一次失誤,他們就永遠留在了異鄉,而他們的伴侶,不僅要常常為他們的安危提心弔膽,而且還要承擔著每一次外出都有可能失去他們的風險。試想,這般死生無常的日子,哪個女子願意一生都處於這樣六神無主煎熬的境地呢?

多年以前,馬鍋頭還是個商人,沙溪古鎮的遊客騎馬體驗就是他做起來的,隨著對馬幫文化和茶馬古道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馬鍋頭的觀念慢慢發生了轉變。他說在沙溪古鎮雖然茶馬古道騎馬體驗活動越來越廣受歡迎,但沙溪現在並沒有完整的古道遺存,那些傳說中的古道早就被拆除或破壞了。而他的家鄉羊岑,至今不僅有完整的古道遺蹟保存,還是古代一條重要的「官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這條路不知道修建了多少年,不知道經過了多少馬蹄踩踏,但至今仍保存完好。

為了保護家鄉的茶馬古道,馬鍋頭放棄了沙溪的馬幫,回到家鄉羊岑守護千年古道。剛開始的時候,家人和村民都不理解他覺得他異想天開,不務正業,為了守護茶馬古道,馬鍋頭不顧親朋好友異樣的眼光,甚至欠下很多外債,依然堅持守護古道。因為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僅是一時衝動,而是對馬幫文化的守護。

為了讓我們近距離的體驗茶馬古道,馬鍋頭帶我們重了一段茶馬古道。從馬鍋頭家驅車前往古道遺址的途中,剛開始是溜光的柏油馬路,十幾分鐘過後,就是顛簸的土路,車子行駛期間,好似待篩選的豆子在篩子裡遊蕩,就這樣顛簸了十幾分鐘以後,終於在一處林深草密的地方停下來了,我們隨即下車,步行前往馬鍋頭守護的茶馬古道。

馬鍋頭守候的這條古道是從大理開始的,是連接緬甸與西藏的主要通道。走進林區,我們腳下就出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道,最寬處有2-3米,最窄的也在1.5米以上,馬鍋頭說以前在茶馬古道上,人們習慣於將趕馬人叫「馬腳子」。馬腳子們大多出生貧寒,大都是為生計所迫,才不得不走上趕馬的路,因為走茶馬古道不僅艱苦異常,而且還十分危險。我們腳下的古道過去就是「官道」,也是一條通向緬甸與西藏的「快速幹道」。

「馬是馬幫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馬就沒有馬幫。馬幫的騾馬,在行進的隊伍中也有自己的領導,頭騾是一支馬幫中最好的騾子,脖項上掛有很響亮的大銅鈴,所謂「頭騾奔,二騾跟」就是頭騾領銜,將整個馬幫帶成一條線,在狹窄崎嶇的山路上依次綿延行進。」

「馬鍋頭是馬幫的靈魂。作為馬幫首領,馬鍋頭必須智勇雙全,熟悉商情和路況。在馬幫中,只有馬鍋頭、趕馬人和騾馬們各司其職,各安其事,保持井然有序地行動,才能平安地行走在高山深谷中。」

千百年來,由於馬幫常年的行走,我們腳下的石板中間部分已經有明顯的凹痕,在一些石板上,馬蹄印清晰可見。如今,因為交通工具的發展,曾經穿山越嶺的馬幫早已消失。但這些遺留下來的馬蹄印,不僅是古道上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是千百年前,行走在古道上的馬幫的記錄。他們不僅是貿易經商的生意人,傳播異域文化的使者,更是開闢茶馬古道,互通有無的探險家。

【我是夏夢,不跟風,不做白日夢。】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唯一保存下來的街市,位於雲南,古樸詩意,但不是麗江
    對於雲南的印象,是蒼山洱海、是麗江古城、是玉龍雪山。但是在大理劍川有著這樣一座古鎮,在這裡可以安靜的過著詩意的生活,可以追風、追雲、追求一切美好,讓每到此處之人都流連忘返,它就是「沙溪古鎮」。沙溪古鎮與大理麗江的古城不同,這裡雖沒有他們那麼熱鬧,但卻是古樸又舒適的。
  • 隱藏在茶馬古道上的古鎮,有「文化之國」的美譽,現免費對外開放
    說到滇藏茶馬古道,讓人想起茶馬古道的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重要城市, 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雲南省茶葉、布匹、鹽、日用器具、西藏區騾馬、毛皮、藥材等在馬幫下,在橫跨山區的高山深谷之間向南向北,流動不止, 很久以前,形成了一個有特色的城市, 喜洲古鎮,就是其中之一。
  • 留住這一條「紅繩」——透視茶馬古道的保護與開發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攝/光明圖片  「紅繩」上的古道與古鎮  千百年來人們反覆詠嘆的茶馬古道,興於唐宋,是一條綿延數千裡、以茶馬互市為主要貿易、以馬長途馱載貨物的交通要道。它從橫斷山脈東側的雲南和四川的產茶地起始,穿過橫斷山脈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等大江大河,西向拉薩,最後通向喜馬拉雅山西部的印度。
  • 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在它成為寬闊的公路之前,僅僅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毛細血管」之一。近日,記者沿著滇藏公路雲南香格裡拉段,尋找滇藏茶馬古道舊時記憶,探尋消失半個世紀的馬幫精神。   驅車從麗江跨越金沙江大橋,半個小時抵達香格裡拉小中甸。在車水馬龍的滇藏公路旁,坐落著雲南肯公聰奔茶馬古道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由茶馬古道馬鍋頭(馬幫首領)後人江楚春評、拉茸達清倆兄弟花費十多年時間建立。
  • 梁波侃文化 ‖ 茶馬古道上的鶴慶商幫
    茶馬古道上的鶴慶商幫文 / 梁波(從河賧賈客的傳奇中走來,從小錘敲過一千年的故事中走來,歷史告訴我們,白族是一個擅長經商的民族,鶴慶白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清末民初,鶴慶商幫與四川商幫、喜洲商幫、騰衝商幫並稱為雲南四大商幫;與喜洲商幫、騰衝商幫並稱為迤西三大商幫;又與喜洲商幫並稱為白族兩大商幫。
  •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茶馬古道上馬蹄聲清脆悠揚,馬群和滇派商幫的剪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更加悠長,還披上了玫紅色的霞衣。馬背上馱著一袋袋西南國度賴以生存的鹽巴,地參和松茸菌子混在其中,更是邊疆少民們少見的美味。
  • 雲南行記:一份獨家的「最雲南」榜單
    ,因為雲南有太多值得你去造訪的地方雲南有太多等待你去發現的美好為了留住回憶、分享體驗大飛將會推出此行的系列行記打頭陣的,就是最雲南榜單01最古城入圍名單建水古城、獨克宗古城、劍川古城巍山古城、大理古城獲獎名單建水古城獲獎理由
  • 重走「中國—尼泊爾」茶馬古道活動啟動
    中新網雲南新聞1月7日電  「以滇藏線為主的中尼茶馬古道千百年來在馬隊的鈴聲裡無數次翻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在中尼人民之間運輸著茶和鹽,更傳遞著友誼和希望。這是中尼兩國人民共同的情感記憶,是中尼兩國世代友好的見證。」
  • 我的30歲|30歲那一年,他發現了茶馬古道
    香格裡拉深藏古道1990年6月底,雲南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木霽弘,在結束了對中甸縣誌彙編的調查工作後,風塵僕僕趕回昆明,馬上約同是雲大中文系教師的陳保亞等人喝酒,說有要事商量。見面後,木霽弘說,前段時間,他和大學同學徐湧濤一道去香格裡拉金沙江流域考察方言,在和當地人的聊天中,聽其中一漢子說,他曾趕馬從塔城的古道西渡怒江去過印度。木、徐二人大驚,連忙來到塔城。
  • 紀錄片丨《茶馬古道》合集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
  • 尋訪茶馬古道,普洱石屏會館與普洱茶
    在雲南,現在留存的或改造的外商會館中,江西會館較為出名,而本省歷來做生意最出名的,不是大理人便是石屏人,大理喜洲商幫創製的下關沱茶譽享海內外,石屏人的老字號茶莊和號級茶更是風靡一時,至於會館,省內最出名的,莫過於石屏會館了。說到普洱石屏會館,要先提到一段石屏人與普洱茶之間的淵源。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伍平 攝雲南網訊(記者 伍平 侯婷婷)5月21日,「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發布儀式在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
  • 從尋找大鵬的「茶馬古道」說起
    從尋找大鵬的「茶馬古道」說起——記大鵬的路 □曾振文 我記得前年,也就是我進入大鵬工作的那一年秋天,聽說辦事處正在組織專家團隊,要在大鵬轄區發掘出一條已被時間遺忘的古道出來 我算是大致知道了些情況,那古道的位置大致在排牙山某山坳處,為亂草所掩埋。據說它曾是大鵬通往壩光、惠陽淡水的北通道。我們的工作就是設法將這條廢棄已久的古道給找出來,理順,讓它重見天日。它的意義和價值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深圳東部,也有一條古商道,足以媲美雲南大理的「茶馬古道」。並且可以設想,一旦計劃得遂,作為戶外拾趣,今後重走大鵬古商道,將大受遊客的歡迎。
  • 《第186期》茶馬古道的影像呈現與文化意義
    一、《茶馬古道》中「茶馬古道」的自然與人文《茶馬古道》是由韓國KBS電視臺和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六集高清系列紀錄片既單獨成章,又互為聯繫,展現了世界最古老商路的文化變遷和沿途的民俗風貌以獨特的視角、詳實的內容,縱貫深入這條橫越橫斷山脈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古老道路,用鏡頭講述了古道上頑強生存的山地族群和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方式
  • 重走茶馬古道,去拉市海找到你的內心深處和平
    這裡最大的特色是騎馬重走茶馬古道,划船,在雲中俯瞰雪山,乘風破浪,感受自然風光。沒有到拉市海的公共運輸工具,你需要參加一日遊或包車。拉市海有什麼好玩的重走茶馬古道雖然拉市海有「海」字,但他是淡藍色的淡水湖和蜿蜒的山路。當你真正踏上這片土地,你將感受到他幾千年的歷史沉澱。
  • 遺失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在此期間,各部族也曾進行和平解決貿易問題的努力:建州女真首領王兀堂,向明朝遼東巡撫張學顏提出,只要能開放清河(中原邊境軍事要塞)茶馬互市,他情願「請得納為質子」。但他的這個要求被斷然拒絕,其他部落領袖向明朝提出互市貿易的請求則更不用提。 一場茶葉引發的「清河堡戰爭」最終爆發,3年的血戰讓當時的茶葉貿易幾乎回到了原點。
  • ...發現「智慧之眼」:在探尋又一條茶馬古道中感知中國與尼泊爾情緣
    韓帥南 攝 中新網昆明12月22日電(韓帥南)「上個世紀初,雲南茶商開闢出一條有別於傳統進藏商路的『滇藏新茶路』。它從雲南西雙版納出關,途經緬甸、印度、尼泊爾,最終到達西藏。」今年是中國和尼泊爾建交65周年。
  • 群山| 白仲才:茶馬古道上的旅途頓號
    白仲才,生於1969年7月,雲南普洱人,供職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文聯,有小說、詩歌、散文發表於國家、省、市級刊物,2017年出版小說集《失落在茶鄉的情歌》。一條不甚規整的青石板路,在山坡與樹林之間,在茶馬古道村莊時隱時現,延伸向連綿不斷的大山深處。
  • 七彩雲南旅遊景點合集
    8個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每一個市每一個自治州都有著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到底是什麼的匯集讓雲南有著「七彩雲南」的美稱呢?
  • 假期雲南這些地方值得去看看|雲南|昆明|普洱茶|大理古城|杞麓湖|...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集中推出的300條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中,雲南10條上榜。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的雲南,還有太多待挖掘的寶藏路線。當雲南遇上絢麗的十月,為給赴滇遊客帶來更加深度、純玩的雲南旅行體驗,帶領赴滇遊客了解更加地道、淳樸、美麗的雲南,同時儘量避開人流、車流的擁堵,這個十一黃金周,就愛去旅遊誠信商城聯動雲南16個州市,誠意推出精品鄉村旅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