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慢性咽炎」 做了胃鏡卻查出食道癌!

2020-12-23 健康界

來源:胃腸病

48歲的王先生,是我們當地頗有名氣的地產老闆,最近一直覺得咽喉乾燥、發癢,以為肯定是喝酒抽菸應酬過多所致,也就沒太在意,只是多喝了點水,吃點潤喉片之類的東西,可是症狀始終不見好,還總感覺咽部如鯁在喉,感覺有東西,卻咳不出,咽不下。

他懷疑自己得的是咽炎,就去耳鼻喉科看看。醫生詳細問診檢查之後,建議做他一個胃鏡檢查,他不情願地接受了檢查,結果竟被診斷為食道癌。萬幸的是,還是早期,可以在內鏡下進行治療。

但是,看到診斷報告,他始終無法相信,明明是一個常見的咽炎,怎麼就是食道癌呢?

胃鏡所見:食管距門齒25cm-26cm片狀黏膜粗糙發紅,見段差感及邊界明顯。

碘染後大面積黏膜呈花斑樣不均勻淡染。(圖片:吳剛)

另據《深圳晚報》報導,近日,一周姓男子正要跳江被民警救下,周某埋怨民警救了他,說他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原來他聽鄰居聊天,說一親戚得了食道癌,症狀和自己很像,自己也有咽部異物感,於是斷定自己也患癌症,為不連累家人決定跳江自殺。

在民警的勸說下,周某到我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只是得了咽炎,並非食道癌。

二者症狀的確有一些相像之處,那麼如何區別早期食道癌和慢性咽炎呢?

一、早中期食道癌的症狀

1.食管內異物感

病人因某一次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將食管擦傷,類似細小的魚骨頭,或者疑為誤將異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內,有類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貼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無疼痛,即使不作吞咽動作,也仍有異物存在的感覺。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道的病變位置相吻合。

2.咽喉部乾燥感和緊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順暢,並有輕微疼痛,有點乾燥、發緊的感覺。特別是在吞咽乾燥或粗糙食物時,這種乾燥、發緊的感覺更為明顯。另外,這種早期症狀的發生與情緒波動有關。脾氣暴躁的也會導致氣管道發緊,影響食慾,引發食道癌。

3.吞咽食物有梗噎感

在此病的早期階段,由於病變常表現為局部小範圍食管黏膜充血、腫脹、糜爛、表淺層潰瘍和小斑塊病變,當食物通過時,就會出現吞咽不適或吞咽不順的感覺。如病情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梗噎感,多半是因為吞服類似烙餅、幹模或其他不易徹底嚼碎的食物時才能發現。

4.食物通過緩慢並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變小,食物下咽困難並有停留的感覺。這些症狀只出現在下咽食物時,進食之後即行消失,且與食物的性質沒有關係,甚至在飲水時也有燒灼的疼痛。

5.胸骨後有悶脹不適感

但這種只能隱約地感到胸部不適,既不能指出不適部位,也難以敘述不舒服的具體情況。只是感到肚下為燒灼樣刺痛,輕重不等,多出現在下咽食物時,食後減輕或消失,也有的為持續性隱痛。

6.胸骨後疼痛感

這種表現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較多見。

常在咽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並能感覺得到疼痛的部位。

疼痛的性質可為燒灼樣痛、針刺樣痛、牽拉摩擦樣痛。

疼痛的輕重與食物的性質有關,吞咽粗糙、熱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時,疼痛比較重;

吞服流質、溫熱的食物時,疼痛比較輕。

咽食物時疼痛,進食後又有所減輕甚至消失。

這種症狀大多可用藥物治療,暫時獲得緩解,但數日或數月後病情又會復發,且反覆出現,存在較長時間。

二、慢性咽炎的症狀特點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的一種慢性炎症,多因屢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轉為慢性,其次是菸酒過度、嗜食刺激性食物、常接觸汙濁空氣、鼻塞而需張口呼吸等,均可誘發本病。

主要為咽部不適感,如灼熱感、癢感、乾燥感或異物感,咽部常有黏性分泌物,不易咳出,早晨刷牙常引起反射性噁心欲吐。中醫稱本病為"慢喉痺"或"虛炎喉痺",基本病機為肺腎陰虛,虛火上炎,灼傷咽喉。

慢性咽炎咽部不適感或異物感,乾燥,瘙癢感,灼熱感,微痛感,咽部有痰等,但不妨礙進食。

異物梗塞感於吞咽唾液時明顯,但進乾性食物時則不明顯。以上感覺常可致短促而頻繁的咳嗽,晨起較劇,並且容易引起噁心。

在用嗓過度、氣候突變或吸人乾冷的空氣時及菸酒後,上述症狀均可加重。

檢查可見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後壁乾燥或淋巴濾泡增生。

三、慢性咽炎與早期食道癌的區別

咽炎和食道癌最難區分的症狀是咽幹或咽部異物感,不過,二者的臨床表現其實是不同的,懷疑咽炎時應注意仔細檢查。

1.發病年齡不同

咽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食道癌多發於中老年人群,高危年齡段為45—65歲。

2.發作誘因不同

咽炎發生時常有誘因,如因氣候變化、飲食刺激、全身性疾病等所致;食道癌發生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發作無明顯誘因。

3.吞咽性質的不同

咽炎的吞咽異物感與飲食性質無關,進食時會有所減輕且不是堵塞感;食道癌的吞咽困難會隨病情加重而改變,依次表現為吞咽固體、半固體、流質、水的困難,進食會有明顯的停滯感或堵塞感。

4.伴發症狀不同

咽炎的咽部不適,還會伴有乾燥、瘙癢、灼熱感等,急性發作的患者還會有短促的咳嗽;食道癌的異物感常伴有胸骨後或食管疼痛,呈燒灼感、針刺感、悶脹感、牽拉感或摩擦感。

5.用藥果不同

咽炎用藥時,症狀會有所緩解;食道癌服用普通的消炎利喉藥物無效。

總之,從咽炎與食管癌的症狀上看,食道癌早期與慢性咽炎均可出現咽部不適的症狀,但食道癌尚未出現吞咽困難時咽部多表現為乾燥,而咽炎的症狀則為頻繁的咳嗽。

食道癌與咽炎都有吞咽困難、有異物感時,咽炎異物感平時明顯,進食時或可消失。

而食道癌則是在吞咽時有異物感並且常伴胸骨後痛、燒灼感等。

四、做什麼樣的檢查?

有可疑症狀又無法區別者,要進行如下篩查:

1.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

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 是食管癌早期診斷的首選方法,經過實踐證明在食管癌高發區進行大面積普查切實可行,總的準確陽性率可達90%以上,該方法簡便,受檢查痛苦小,假陽性率低。

2.X線鋇餐造影

該方法能早期發現食管黏膜、結構及功能的變化,能夠幫助較早判斷食道癌前病變。且痛苦小,易耐受。

3.金標準:內鏡檢查

該方法已成為檢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規的臨床診斷、術後隨訪、療效觀察的最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內窺鏡的檢出率可達85%以上。

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黏膜下血管

4.胸部CT掃描

胸部CT掃描  對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斷及預後的估計有幫助。

五、小結

慢性咽炎雖然容易反覆發作,但不會有致命的危險,而食道癌作為我國高發癌症之一,治療仍以手術輔以維康達替吉奧等藥物化療為主,晚期患者治癒率較低,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了解食道癌的早期症狀並與咽炎加以區分,對於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千萬別把食道癌當成慢性咽炎,喉嚨有了這種感覺,可要留心了
    醫生檢查後,建議他去消化科做進一步的檢查,結果被查出食道癌早期。#百裡挑一#食道癌在中國的發病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每年至少有近20萬的新發病例,大多數患者都是50歲以上的男性。這些患者,平時一般都有吸菸、喝酒的習慣,感覺喉嚨不舒服是經常的事。喉嚨不舒服,一般人都認為是咽炎發作的症狀,都沒當回事。讓不少朋友沒想到的是,喉嚨不舒服還可能是食道癌發病的早期症狀。
  • 食道癌不知不覺的就來了?喉嚨發出「預警」,立即做鋇餐檢查
    世界上食道癌高發國家之一就是我國,每年的死亡人數高達約為15萬人。相對於女性,男性患病率會更高一點,患者的年齡大多在40多歲。也就是說,對於我們現代的人來說,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問題非食道癌莫屬了。一、鑑別咽炎與早期食道癌的方法憑藉咽幹感和咽喉異物感的症狀來區別咽炎和早期食道癌,是非常難鑑別的。咽喉異物感的症狀會在慢性咽炎後變得明顯一些,在這同時,還會伴有輕微的疼痛、灼燒感、乾燥、瘙癢、咽喉有痰等感覺,這些感覺一般都不會影響到進食。
  •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哪個更好,怎麼選擇?看看胃腸醫生怎麼說
    很多人聽說做胃鏡時,是從嘴巴裡插根管子,然後插到人的胃裡面,然後嚇得根本不敢去做胃鏡。但是對於無痛胃鏡,又覺得是不是效果不好,還有麻藥也會有副作用等等。面對無痛胃鏡和普通的胃鏡,根本不知道怎麼選擇,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更好。
  • 喉嚨不適,咽口水都疼,是咽炎還是食道癌?醫生:了解2點可區分
    如今,食道癌的患病率在逐漸增加,如果說癌症有難受程度排行榜,食道癌可能會排到第一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食道癌的發病部位是在食道,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影響到進食,人們每天都要吃飯,吃飯受到影響,自然會感覺很難受。
  • 84歲「老酒友」吃飯常哽噎 一查食道癌中晚期
    這幾類人群40歲以後,每年胃鏡很有必要 本報訊(記者 柯靜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百歲老人長壽秘籍,每天半斤白酒一塊紅燒肉」,這樣標題總是不斷見諸報端,但這一次來自湖州的84歲童老伯,多年「踐行」這樣的快意人生。然而一次胃鏡檢查後,家人和他都懵了:中晚期食道癌,致病的「兇手」直指每天必喝的半斤黃酒。
  • 醫生:趕緊做胃鏡
    醫生問診之後,建議做胃鏡檢查,他不情願地接受了檢查,竟被診斷為早期食管癌。看到診斷報告,他始終無法相信,明明是一個常見的咽炎,怎麼就是食管癌呢?其實,老張並不是個例,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地區,每年平均病死約14萬人,而且在我國約85%的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為什麼會這樣?
  • 李詠去世後,又一男星被查出患食道癌,後不幸去世,終年57歲
    李詠去世後,又一男星被查出患食道癌,後不幸去世,終年57歲
  • 食道癌來時悄無聲息?喉嚨出現這3種「跡象」,最好做個鋇餐檢查
    我們國家是世界食管癌高發的一個國家,每年因為食道癌所死亡的人數大約有15萬人,男人也要比女人更多一些,發病的年齡大約在40多歲左右,因此對於現在的一些人來說,食管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命的第一大問題。
  • 食道癌來時無聲無息?喉嚨若有3種「跡象」,最好先做個鋇餐檢查
    如何鑑別咽炎和早期食道癌?咽炎和食道癌最難以區別的症狀是咽幹感或咽異物感。慢性咽炎咽一般後有咽喉異物感明顯的症狀,同時還伴有瘙癢、乾燥、輕微疼痛、灼燒,咽有痰,但一般不會妨礙進食。異物梗塞在吞咽唾液時很明顯,而在進食乾糧時則不明顯。
  • 食道癌來時無聲無息?喉嚨若有三種「跡象」,建議先做個鋇餐檢查
    如何鑑別咽炎和早期食道癌?  咽炎和食道癌最難以區別的症狀是咽幹感或咽異物感。慢性咽炎咽一般後有咽喉異物感明顯的症狀,同時還伴有瘙癢、乾燥、輕微疼痛、灼燒,咽有痰,但一般不會妨礙進食。  異物梗塞在吞咽唾液時很明顯,而在進食乾糧時則不明顯。和食道損傷經常可以看到吞咽困難,甚至疼痛等症狀,和慢性咽炎的症狀非常相似。
  • 【戒殺放生030】吃了5年鹹魚,一家三口得了食道癌
    有人腳脖子疼,腳指頭疼,因為他喜歡吃豬腳、牛腳、羊腳、雞腳!有人肩膀疼,是因為他愛吃雞翅膀!吃哪報哪!中醫講吃哪補哪,實際上是吃哪報哪,這一點都不帶錯的(不信您可以對照看看)!有個居士,從膝蓋往下的小腿疼,疼到不能打彎。後來她說,師父,我做小姑娘的時候,喜歡折磨螞蚱,常把它們大腿底下的一節掰掉,只留上頭那一段,看著螞蚱疼得在地上亂蹦就會莫名其妙很興奮。所以她現在的果報,同樣如此!
  • 做胃鏡,該選普通還是無痛胃鏡?揭開胃鏡的秘密
    胃鏡檢查是了解胃部是否存在疾病的檢查手段,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應該選擇無痛胃鏡還是普通胃鏡,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如果懷疑出現了胃部疾病,應該儘早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診斷以及儀器設備的檢查能夠判斷是否存在胃部疾病。很多人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陷入了兩難抉擇,不知道應該進行普通胃鏡還是無痛胃鏡。
  • 以為是慢性咽炎,卻查出食管癌!食管癌的早期徵兆別視而不見
    慢性咽炎應該是不少人都出現過的問題吧,患上慢性咽炎之後,想要完全治好也不是容易的事,還會經常復發。慢性咽炎出現之後,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咽喉有瘙癢,出現乾咳的情況,尤其是在晨起後,這種表現更加明顯一些。因為慢性咽炎經常出現,以至於人們就忽視了,喉嚨再次有什麼不適的感覺也就不當回事,隨便吃點藥就行了,這樣的心理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損害。40歲的王先生就是因為常年有慢性咽炎,忽視了身體的異常,後來咽喉難受嚴重,出現明顯的吞咽困難,去查看時,才發現,不是咽炎的問題,而是食管癌。
  • 女星口腔患癌割舌保命又得上食道癌 如今重回舞臺振作獻唱
    未料她事後做胃鏡檢查,竟發現罹患食道癌,雖然飽受病魔折磨,不過仍樂觀面對。她近日將重拾歌手身份,重回舞臺獻唱。現年53歲的堀智榮美是日本1980年代當紅偶像,但她卻在去年接連罹患口腔癌、食道癌
  • 做胃鏡只用吞個膠囊?記者親測,這科技夠「黑」
    就好比吞下了一個孫悟空,普通胃鏡要插管、打麻藥,這酸爽讓許多飽受胃病的患者望而卻步。那如果可以不插管、不打麻藥,整個過程毫無不舒適感呢?一顆膠囊就可以輕鬆查胃,你還會有顧慮嗎?今天檢查一早,飢餓感加上第一次做胃鏡的緣故讓晚報君感到十分緊張。工作人員為了緩解記者不安的情緒,解釋操作原理,展示需要吞服的膠囊。
  • 吞咽困難做胃鏡可以檢查出問題嗎?這5種情況需要做胃鏡
    胃鏡在目前比較常見是一種能知道胃部情況的檢查項目,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不過雖說胃鏡檢查詳細,但並不是什麼人都需要做胃鏡,只有在出現相關症狀才需要做胃鏡檢查。因此有人疑惑在自己吞咽困難時做胃鏡是否能檢查出問題?一般來講看情況。
  • 慢性咽炎反反覆覆?提醒:4個「誘因」也許是關鍵,請及時避開
    導語:現在生活中,患上慢性咽炎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這也是嚴重困擾人們健康生活的一件事。而且,患上慢性咽炎,不僅會影響人們正常的人際交往和工作運轉,也是反反覆覆難以痊癒,給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保養。
  • 食道癌到來前,會發出哪些警報信號?
    但是出現這幾個症狀並不一定都是食管癌,還有可能是慢性咽炎、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等疾病。食管癌的典型表現是:進行性吞咽困難。開始的時候吃幹硬食物感吞咽困難,後來發展到吃流質飲食感吞咽困難,最後喝水都感吞咽困難。診斷、鑑別食管癌最好的方法就是胃鏡檢查。
  • 做胃鏡時,選擇無痛胃鏡好還是普通胃鏡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他覺得自己的胃壁比較薄,特別容易喜歡吐,吐的都是白水,一大口一大口的吐,這樣的情況大約持續了一年左右。馮先生開始胡思亂想,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於是就預約了兩天後到醫院做胃鏡檢查,但他聽朋友說做普通胃鏡就可以了,不用特地選擇無痛胃鏡,根本不疼。
  • 哪些人要做胃鏡?多久做一次?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胃痛一定要做胃鏡嗎?除了胃鏡還能有其他的診斷方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如果是病因很明確,也不需要做胃鏡,例如進食不潔食物之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不適,很可能是急性胃腸炎,也不需要做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醫生用一根帶有攝像頭的鏡子,依次從口腔進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腸,所以,胃鏡不僅僅是可以診斷胃部的疾病,還可以診斷食管、胃部和十二指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