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稿:趙小錯
大家好,我是來自日本東京的野村。到現在為止,我在中國住了17年。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真沒想到待這麼久,甚至不希望待這麼長時間的我,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我留在中國?今天要講一講這個故事。
我跟中文的接觸是上大學後第二外語選了中文,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從小喜歡看成龍的電影。雖然第一天上課才知道成龍講的不是普通話,但為了畢業我還得繼續上課。
在那個時代,日本的大學生大三開始找工作,去哪個行業,去哪個企業,要收集很多信息,同時探索自己,我到底喜歡做什麼?我想了幾周,實在找不到,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尋找自己喜歡的方向。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學中國政治的。他有一天跟我說,你要不要一起去中國留學,還可以拿獎學金的。我覺得很不錯,不用花錢,不僅可以拖延就業時間,而且說不定到了新的環境,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我跟著他開始申請留學。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審核,主要看每個人報名的研究計劃書。如果讓你去留學,你要研究什麼?另外要兩個教授的推薦書。託我朋友的福,我搞到了兩個教授的推薦書,但問題是研究計劃書怎麼寫。我不是因為想研究才報名留學,所以只能拍拍腦子,慢慢地寫一寫。
後來那個年輕的教授擔心我寫得不好,損壞我們學校的名譽,要求正式提交之前給他看。他看了之後果然改了一大半。其實我心裡很高興,按照他改的內容直接提交了。這個審核的過程很長,我夏天提交了文件,冬天還有簡單的面試。但我對結果沒什麼期待,所以跟著周圍的人開始找工作。
第二年,大四的春天,我終於拿到了幾個大公司的offer。為了慶祝找到工作,跟朋友一起去BBQ的時候,終於迎來了轉機的時刻。我媽媽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從國家機關來了一個很大的信封,好像很重要。因為我忘記報名留學的事情,也沒有跟媽說過我報名留學,我就讓她直接打開看。媽媽慢慢念給我聽:「審核通過了,你可以去中國留學。哎?你要去中國留學?」
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我不想放棄。我找那位給我介紹教授的朋友商量我怎麼辭退,但他卻罵了我一頓:「 讓我的教授寫了推薦書,你現在卻要辭退?你不想去也得要去!」
我的留學就是這樣開始的。
我在天津南開大學讀書。原來研究計劃書裡面寫的是學政治,但我的語言能力完全不足,只能先在大學裡面的漢語學院學中文。雖然在那邊跟很多外國人交流很有趣,但校園外的生活給我帶來了很多壓力。對於一個東京人來講,天津的夏天太熱,冬天太冷,自行車天天壞,沒法砍價的我,只能高價買,天天很鬱悶。對那時候的我來講,留學是一個人生中的訓練營,中文是防止被騙交涉的工具,所以沒有積極主動地了解當地的生活,也沒有交中國的朋友,現在很後悔。甚至離開天津的送別會上,我跟大家說:「10年後在紐約見,我不來中國了。」
後來,同學當中在中國待時間最長的就是我,而且目前沒去過紐約。
我回日本之後重新找工作。我特意找了在中國沒有分公司、沒有中國業務的一家諮詢公司。但我的命運已經綁定好中國了。我進那家公司的那一年新建了中國事業部。
那時候我們公司給很多餐飲連鎖店品牌提供諮詢服務。為了開拓中國市場,先在臺北、深圳開了直營店,我首先被派到臺灣工作,在臺北開日本料理店,運營日本料理店。每天工作到很晚,但通過工作認識了很多臺灣同事和朋友,我還跟他們出去喝酒,唱流行歌,交往得很好。
經過兩年的臺北生活,我對中國人的看法已經改變了。中國人跟日本人其實沒什麼大的差別,特別是年輕人的想法、經歷都差不多,但沒想到到深圳後重新受到很大的打擊。
2007年我去了深圳,重建當時經營的日本料理店,羅湖萬象城一樓,300個位置的大型店鋪。日本料理從迎接客人到離店特別重視服務,我很期待怎麼把在臺灣學到的經驗應用在深圳。剛上班的第幾天,我到了店鋪,看到在迎接臺的新員工,低著頭,看著報紙,我很生氣地叫了他,他反而笑著跟我打招呼。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在迎接臺的時候不可以做工作以外的事情。那時候我知道了,用臺灣的培訓資料之前,我要做很多事情,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開始。
其實這個不能只怪他們,我們很多員工來自外地,廣西、四川、湖南,他們從來沒有吃過日本料理,更不用說學過高級餐廳的服務,只靠他們的天生的才能和精力讓客人滿意是很難的。有些員工從老家來到深圳的第一天,偶然看到門口的招聘信息直接進來,他們面試之前先問:「你們有員工餐嗎?」「我今晚還沒有住的地方,員工宿舍上可以馬上進嗎?」 他們才不關心我們是賣什麼的。
天天有投訴。因為工作不順利,我總是嘆氣,再加上我小區裡對面的房間煤氣爆炸什麼的,我睡不著,我又懷疑自己很不適應中國。但這次已經不是個學生,不能輕易逃避,只能面對現實,要跟他們一起做出成果。
我為了了解他們而增加了交流。除了工作以外,一起吃員工餐、聊天,跟每一個人面談。之後慢慢了解,其實他們很有熱情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不知道怎麼表現而已。我更需要關注他們的想法和成長。
我原來是裝高冷系的,但後面慢慢變成他們的哥哥了。請員工每天寫日報,我也幾乎每天給他們回信。哥哥有責任教好弟弟、妹妹,從最基本的禮儀開始一起學習。當時制定了七個約定:不要說別人的壞話,不取笑別人,尊重他人,不要不懂裝懂等等。天天開會裡面一起念,一起進步。
除了這些以外,有些員工想為了發展,想學英文,雖然跟日本料理沒有什麼大的關係,還是周日他們上班之前開了一門課,也開了電腦課。我用了心了解他們,用心對待他們後,他們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回報。僅僅半年銷售額翻倍,被美食雜誌選為深圳最好的日本料理店之一。那時候的同事都是我的現在的同志。雖然身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但還是保持聯繫。甚至在裡面跟我關係最好的,現在天天住在一起。對,我老婆是那時候的同事。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離開了深圳,到了無錫、上海,我女朋友也換了工作來了上海。有一次我媽來了上海旅遊,我給她介紹我的女朋友。因為我只有弟弟,對媽來講,像有了女兒一樣很開心,而且我女朋友一直從事服務行業,她照顧我媽也很周到,結果她很滿意的回去了。
那年12月份,我終於下決心跟女朋友結婚。第一時間給媽打電話,但她的反應非常意外,她直接說反對,還激動地說:「我不是為了你跟外國人結婚,讓你上大學的!你不回日本了嗎?」我解釋了很多,她還是聽不進去。她糾結的不是我女朋友本人怎麼樣,而是她的國籍。這個事情讓我很難過。我只能說我改天再跟你商量。後來聽說媽媽掛完我的電話給自己的姐妹、朋友打了很多電話,問她們:「我兒子娶中國老婆,你們覺得怎麼樣?」但她們的反應跟我媽想的不一樣,幾乎所有人表示同意。媽媽一個一個聽這些反應之後,冷靜下來了,也想起來了我女朋友對她很好,最後接受了我們的決定。
我老婆家是個真正的農村。雖然他們生活很保守,但沒有特別的排外,也沒有反日思想。他們家人也同意了我們的決定,而且按照農村的習俗算了個日子,很快決定2月份馬上在他們老家辦婚禮。
在日本一般這種喜宴最晚也半年前通知,我媽聽到2月份馬上要辦婚禮,而且理由是個迷信,又不高興。但最後在我爸的說服下同意過來參加婚禮。坐飛機從東京到上海,上海到長沙,下了飛機再坐8個小時的大巴,還要開沒有路燈的山路半個小時才能到老家。我爸媽聽不懂中文,很緊張的狀態下坐了很久的車,心情沒那麼好。剛好開進山路的時候,我爸突然開個玩笑:「這麼黑呀,會不會有山賊來襲擊?」說曹操、曹操到。突然馬路上出現一個爺爺,不讓我們過去。鬧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可以過去了。
那天到了家,我爸再也沒有開玩笑。這種不好的開頭,讓我很擔心兩家合不來。第二天早上,雞和鴨子的聲音叫醒我們。老家是個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的好地方。雖然2月份的早晨很冷,但看到這些美麗的風景,再加上嶽父嶽母的熱情招待,我爸媽心裡感覺到溫暖了。我特別感謝嶽母,她不會說日文,但一直給爸媽拿著吃的東西講話,我媽也直接回日文。互相聽不懂,但嘻嘻哈哈的笑。
老家的婚禮跟日本的很不一樣。把縫好紙幣的一條布掛在肩上的儀式,放不完的鞭炮,很多親戚、村民來祝賀我們,熱鬧的氣氛讓我們兩家很團結。去之前跟我說這一輩子只去一次的我媽,回日本之後開始學中文了,後來來了好幾次上海,也又去過一次老家過年。我嶽父嶽母也會講幾句日文了。現在我們兩家有一個共同的微信群,互相發平時的生活照。現在語言還是不懂,但確實存在一家人的感情。
從留學、各地工作、結婚,我認識了很多中國人,但沒有一個人的名字叫中國人。不是因為我喜歡中國人而喜歡上我老婆,而是我喜歡了姓張的、姓王的、姓林的等等,才喜歡中國了。國家是個概念,人是個實體。如果要好好了解一個國家的話,必須要認識很多不同的人和事情。
我們大女兒名字叫知由,知道的知,自由的由。我們夫妻在這個名字裡面,放了我們的希望。「由」這個字是「中」和「日」的重疊,我希望中日混血的女兒知道很多中國人、很多日本人之後,自由選擇她自己的人生。我為了幫助她過得好,一定要推進中日友好。
友好是從互相理解開始的。我為了更多日本人知道現在的中國開始寫博客了。我想更改很多日本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希望很多中國人對日本更有興趣,所以今天非常感謝給我上這個舞臺的機會,也非常感謝你們的聆聽。最後有一個請求,為了我們兩國的孩子,我還想多看多聽你的中國故事,趁此機會我希望跟你成為朋友。那個是我的微信的二維碼。讓我喜歡更多中國人,讓我更喜歡中國。
謝謝大家。
(完)
TELL(由 think、enjoy、link、live 首字母組合而成)致力於發掘故事講述的技術和藝術,通過TELL故事演講會尋找 story of change maker,向中國社會傳播變革者的最佳實踐;
TELL+JAPAN是 TELL 與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和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聯合舉辦的舞臺式演講活動,旨在通過挖掘中日兩國民間交往中的故事,推動兩國人民「理解、改變與共贏」。
其他TELL精彩演講
奧田聖:二十二年 | TELL+JAPAN2 演講實錄
西田聰:選擇笑 | TELL+JAPAN 演講實錄
陳霞雯:誤解 | TELL+JAPAN2 演講實錄
王建明:多做一點 | TELL+JAPAN 演講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