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再次崛起,剝絲抽繭解密真相,看點不只是大尺度

2021-01-11 巴塞電影

小巴一直很喜歡追探案劇,喜歡那種剝絲抽繭,解密真相的過程。

而且,每一個真相背後,往往都牽動著一個有關人性的故事。

最近一部由網飛投資的臺灣探案劇,不僅案件的偵查過程懸疑刺激,案情背後的故事更是引人深思,後勁無窮。

本文有劇透。

1

如何看待一個人對自我生死的抉擇?

《誰是被害者》單憑几件命案,就牽扯出大的命題。

過氣女歌手蘇可芸自殺於酒店的消息,吸引來大批的記者在案發地圍觀。

隊長和警員兩個一邊罵罵咧咧的驅趕著這些礙事的記者,一邊急匆匆的上樓趕往案發現場。

在乘電梯的間隙,隊長和警員偷偷的聊著為了讓一名罪犯定罪,他們所做的那些不光彩的私下操作。

警員還暗示,馬上要升官的隊長,應該好好慶祝一下。

但到了現場之後,縱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老刑警,還是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到了。

受害人的身體組織,全部溶解潰爛,血肉模糊的盛滿一浴缸。為了帶走遺體,警察必須用桶來做裝屍容器。

女明星死亡的話題案件,自然能勾來媒體記者的強烈關注。

人前在老大身邊對記者表現的賊不耐煩的警員,私下裡就開始為互惠互利,互攥把柄的記者走漏消息。

嗜血記者徐海茵,不擇手段也要搞到頭條新聞,勁爆報導。

警察在調查,她也不閒著,隨時隨地的撒謊騙人,哄騙受害者的家屬,偷拍偷錄各種有關受害人的信息。

比起他們的做法,鑑證人員方毅任前期倒顯得公正客觀一些。

能力一流,情商堪憂的方毅任一直都是個極度不招人喜歡的人。

隊長搞的小動作被他發現,他偏偏要橫衝直撞的跑到隊長的升職慶祝會上去講。

只講事實證據,不講情理情面的方毅任。在女歌星的溶屍案裡,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指紋。

指紋的匹配結果,竟然是他自己離開身邊十年的親生女兒江曉夢的指紋。

為了讓女兒不被發現,一向鐵面無私的方毅任改動了證物。

為了能儘快找到女兒,他還私下找到徐海茵來做交易。

刑警,記者,以及嫌疑人父親,三方都在相互角力的調查這樁命案。

為工作,為利益,為虧欠,他們抱著各自不同的目的來查案,他們在乎的都不是死者本身。

2

過氣女歌手蘇可芸,事業風光早已不再,整容和吸毒的醜聞卻還一直在被大家討論著。精心錄製的新專輯,更是無人期待。

一邊是對培養自己的老媽心懷愧疚,另一邊是根本就承受不起的外界爭議。

活的可悲可憐的蘇可芸,死的讓人訝異。

浴缸裡被溶屍,與她新專輯的封面照剛好相對應。

但屍檢結果有一項驚人的發現,血肉模糊的屍體居然是一位男性的,這就代表著死者根本就不是蘇可芸本人。

真正的蘇可芸尚在人間,且嫌疑最大。

警察嚴密排查追蹤到了蘇可芸的行動軌跡,出動前往待售的譽品尚城頂樓將其抓捕。

結果,大隊人馬趕到頂樓,看到的卻是一具正在燃燒中的屍體。

方毅任現場勘察的結果顯示,這具焦屍才是真正的蘇可芸。

蘇可芸的死因與溶屍案的死者相同,都是因為注射了芬太尼。

融屍案的死者身旁放有蘇可芸的證件,蘇可芸的屍體旁邊擺放的又是另一個人的身份信息,譽品尚城的前員工張聰健。

一頭霧水的警察,開始調查張聰建。

他是焚屍起火點譽品尚城的前五星員工,業績第一。被查出身患癌症之後,卻被自己辛苦賣命多年的公司剋扣薪資。

家有年邁老父,自己又身患絕症。逼到絕路的張東健,最近一年多一直都在忙於舉報揭發譽品欺壓員工的行為。

但除了蘇可芸與張聰建之外,那具假冒蘇可芸的屍體又是誰?

方毅任的私下調查有了進展,溶屍案的死者,名叫遊誠皓。

遊誠皓想要變性做女人的意願,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離家打拼的社會底層青年,不僅日子過得艱辛,性別認知上的爭議,更是帶給了他莫大的痛苦。

兩件命案,兩具死屍,被證物串聯起來的卻是三個不同身份的可憐人。

徐海茵大膽推測,這不是連環殺人案,是連環自殺案。

多人有預謀的集體自殺,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死亡,來幫助下一個人實現他的遺願。

遊誠皓用自己的死,讓大家開始關注起蘇可芸的新專輯。蘇可芸在譽品上城焚屍,使社會注意到黑心企業。

失蹤的張聰建,代表著自殺接力遠沒有結束。而多次在案發現場發現小孟留下的痕跡,更是讓方毅任感到情況危急。

3

一個傳一個,接力自殺的人會越來越多。

生活艱辛,走投無路的人,聚攏在一起,以死亡的方式來控訴著那些陰暗和不公。在看不到希望的世界裡,這些自殺者在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抱團取暖。

死生一念,他們悲壯的選擇,讓警察沉默,使記者停筆。

大家都竭盡全力的快一點,再快一點調查,再快一點挽救那些人的生命。

而小孟這個女孩,現在看來是連接起這些人的關鍵。

有性格障礙的方毅任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與所有人都顯得格格不入。

本想靠結婚成家改變大家對他的看法,結果家庭生活又被他搞得很糟。

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翻他的化學試劑,造成嚴重燒傷。他感到自己的存在,就是對家人的傷害。

方毅任決絕的留下離婚協議書,離開了妻女。

十年沒聯繫過的妻女早已物是人非,妻子已經病逝,女兒小小年紀就陪酒賺錢,進過多次少管所。

種種跡象都表明,小孟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結束生命的人。

從前的方毅任,面對經手案件的自殺死者,始終抱持著『這是他們個人選擇』的看法。

如今輪到自己的女兒,他無法再淡定了。

方毅任用蠻力救回了女兒,可是絲毫沒能改變小孟對人生絕望的狀態。如果沒有監管和看護,她還是會再度尋死。

方毅任不再沉溺於工作,也放下了那些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顧慮,開始盡心盡力的去關心女兒,幫她走出困境。

自殺者並不能單純的用一句,生活的弱者來定義他們的。我們不是他們,沒有經歷過他們所經歷的那些痛苦和折磨,他們都是一些需要聆聽和理解的人。

拯救絕望的唯一辦法,就是幫他們燃起希望,找到自我這個生命個體存在的意義。畢竟,對他們來說,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再回過頭來看劇情一開場,製片方那段勸誡味兒十足的觀影提示。

一個人對自我生命的抉擇,外人是無權來評判對錯的。但是,這部劇是在努力告訴這些人,不要放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親情是根,剝絲抽繭般地解讀《歸來》背後的情感力量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脫離父子母子關係的聲明,那可能就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聲明,但是血緣關係是斷不了的。 個人的不幸很多時候會與時代、世俗緊密聯繫。而人有時候渺小如滄海之一粟,抗爭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在狂熱浮躁的年代,「壞人」也可以用指標來決定,一旦決定了,自己也就毀了,家人也就受到了牽連,因為有親情,跑不掉的。
  • 泰安市中醫醫院:透過現象看本質,「剝絲抽繭」之「頸肩症候群」
    郗洪濱主任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透過現象看本質,「剝絲抽繭」,分析認為該病例虛實錯雜、上盛下虛、內寒外熱。故治療上既調整局組織部結構,緩解局部痙攣緊張,調節筋骨失調狀態,又注重整體功能,以中醫整體觀為核心理念,辨證論治。同時注重形神一體觀,即形體與精神的結合統一,以「精」為基礎,「氣」為動力,「神」為主宰,構成「形與神俱」的有機整體。
  • 《罪夢者》王柏傑全裸扛起範曉萱 6部臺劇大尺度床戲超害羞
    近期臺劇越來越關注成年人的感情世界,床戲也越拍越大膽。以下6部臺劇的大尺度床戲,劉以豪咬掉郭雪芙肩帶,《雙城故事》三人床戲超害羞!臺劇大尺度床戲1:《罪夢者》王柏傑全裸扛起範曉萱範曉萱在《罪夢者》飾演黑道大哥的女人,和王柏傑的感情線帶著一絲禁忌的味道。
  • 《風聲》:外殼是懸疑推理,內裡卻是對人性深處的剝絲抽繭
    從《解密》到《暗算》,再到這部榮獲「人民文學獎」的《風聲》,麥家把諜報和懸疑揉到一起,憋足了勁把懸念進行到底,引領讀者穿越一座封閉的迷宮,雲裡霧裡,撲朔迷離。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如何既堅強如鐵又狡猾似蛇?這一個又一個連環性的難題被作者一一化解,可以說,麥家是一個非常會講故事的人。
  • 臺劇又出大尺度,我是從指縫裡看完的
    近幾年的臺劇,向來很可以。去年的《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部部爆款。這不,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這是一部推理刑偵劇,沒有日式那種開掛的天才,多以證據來抽絲剝繭慢慢揭開案件的真相。該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家徐瑞良的作品《第四名被害者》。製片人湯升榮,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幕後大佬。
  • 臺劇又出大尺度,不打馬賽克也能播?
    近幾年的臺劇,部部爆款。去年的《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這不,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年度驚喜?就是它——跟《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樣,這部劇也有角度切到了新聞真相與道德倫理的觀點。一味追求一手信源,不在乎最後的真相。幫助厭世者自殺,幫他們從中獲得價值,當這樣的人被推到輿論面前,媒體又該做出怎樣的引導?這個社會角色本身就存在著多面性,對這類人的定義更是見仁見智。又一個灰色地帶,引人深思。
  • 五大看點揭秘逆轉真相!
    《驚天大逆轉》自點映、首映、公映一路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傳播勢頭,雖然排片量在同日上映的大片中不佔優勢,但在預售中牢牢保持上座率第一的寶座。今天首日上映後,影片在各大社交及票務網站也始終保持著平均8分以上的高分,證明影片的過硬質量經受住了觀眾的考驗。
  • 《十二公民》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全面解析
    影片上映之際,我們用五大看點為觀眾全方位解析。  看點一:5月口碑上乘之作   犯罪懸疑巨製《十二公民》於今日全國上映,在影片先前的首映禮上,徐小平、張嘉佳、黃西等諸多業內外知名人士為影片聯名推薦,著名導演滕華濤說:「《十二公民》是大家在今年必須要去看的一部國產電影!」
  • 《孤立》影評:極度重口味又燒腦,電影結局真相勿劇透
    劇情簡介《孤立》是2020年近期上映的懸疑驚悚電影推薦,又譯《抽屍剝繭》,改編自費策克熱門暢銷小說《解剖》,本來為2020年金馬奇幻影展的神秘片單,但因為疫情而停辦,不過這齣高評價且猜不透結局的燒腦殺人電影,還是預計在近期在戲院上映
  • 這個五一,臺劇再次瘋狂,挑戰重口味,尺度大到肆無忌憚
    它是一部臺劇,不合適晚上看。因為其中的無限制畫面,會讓你很難睡著。另一邊,鑑識科的法醫方毅任,經過驗屍和證據對比,卻發現,事情的真相併非如此。總共8集,一集一個案件,節奏緊張,敘事清楚,懸疑不做作,撲了那麼久,終於起來了這一次。
  • 臺劇又出大尺度,這次我被她嚇到腿軟
    近幾年的臺劇,向來很可以。去年的《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部部爆款。這不,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死亡已經成為一張密不透風的蜘蛛網,而被籠在網中的所有人,都與一件事有關——遺願。是追求死者背後的新聞真相重要,還是阻止他們求死的道德倫理更重要?媒體、警察、法醫,所有追求真相的人,職業操守和良知的天平在反覆搖擺。
  • 臺劇四十年,何以崛起?何以低迷?何以復興?
    果不其然,這部作品再次取得佳績,豆瓣評分高達9.0分。那麼為何臺劇能從低迷的狀態中復興,出產如此多的佳作?原因值得深入探討。臺劇四十年:崛起、低迷、復興在臺劇近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臺劇經歷了崛起、低迷以及如今的復興三大階段,出產了古龍武俠時代、瓊瑤言情時代、臺偶劇時代等中國電視劇史中的光輝時刻,然而自2011年後臺劇就陷入了低迷階段,出產的故事只稱得上是老梗的排列組合,而今臺劇又以多部高口碑佳作重新殺了回來,達成了自身的復興
  • 《十二公民》公映 五大看點解析「富二代殺人」
    著名影評人嚴蓬在一次跨界觀影沙龍上,盛讚導演徐昂對電影戲劇衝突和臺詞的處理,簡直可以給「國內大多數導演上一課」,他同樣認為《十二公民》在2015年度國產片排行中應該名列前茅,「任何沒有這部電影的年度華語片榜單,都是不值得信任的!」
  • 《真相漩渦》上映 皮爾斯·布魯斯南打造燒腦組合
    《真相漩渦》上映 皮爾斯·布魯斯南打造燒腦組合 ,身為哲學教授他自認為滴水不漏。
  • 《誰是被害者》:除了大尺度,這才是成功的核心秘密
    ​過去的一周,臺劇《誰是被害者》的推薦文肆虐著我的朋友圈,標題很誇張。《誰是被害者》:全程無碼、開年華語最大尺度,非它莫屬!無碼的大尺度,這新出的華語劇可真敢拍啊!來了,臺劇尺度這是要破天《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這是林心如?嚇死我了!《誰是被害者》一口氣刷全集,網飛又出爆款華語劇!今天最大尺度的華語劇,開場差點被勸退《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
  • 《利刃出鞘》剝絲抽繭的精彩劇情中,我看到的是一位失敗的老者
    電影的開頭,導演就採用了蒙太奇的方式,將偵探布蘭克與哈蘭家族成員和瑪爾塔的單獨對話,進行了剪接穿插,將一些有力的線索拋出,成功地吸引觀眾的好奇心,讓觀眾與偵探站在了同一平面,一起尋找真相。這種傳統的本格推理的探案遊戲,讓觀影者樂在其中,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已經算是很成功了。
  • 臺劇推薦《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 | 臺劇崛起,如何讓「她時代」持續閃光?全集免費看
    》《放羊的星星》《公主小妹》《命中注定我愛你》《籃球火》等眾多臺灣優質偶像劇走向市場,臺灣偶像劇潮流席捲整個東亞、東南亞。一大批偶像劇演員被捧紅,F4、大S、張韶涵、許紹洋、霍建華、林志穎、明道、飛輪海等藝人在亞洲市場人氣迅速躥升,躍居一線。可以說當年的臺灣偶像劇盛況空前。
  • 「網飛製造」大尺度臺劇挨批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全球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首部華語原創劇集《罪夢者》上周上線,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再度引發輿論對臺劇的關注。該劇取材自真實社會案件,由臺灣導演陳映蓉執導及編劇,賈靜雯、張孝全主演,講述死刑犯阿全在等待死刑時進入神秘空間,策劃逃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身陷更危險的陰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