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部臺灣電影竟然如此的三觀不正

2021-02-12 褻瀆看電影

因為寫了《王牌特工2》的兩星差評,收到惡意的豆郵,被罵了。其中有一句話說,「你現在早就不是影評人了,你該叫批評人」。

 

拜託,我的ID就叫褻瀆電影,我從註冊豆瓣的第一天起,就註定是一個自由的黑子。

也可能是我標題黨的緣故吧,招罵。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看電影的段位不一樣,欣賞的角度和內容也不一樣,為什麼別人對一部電影的看法都要像你一樣?為什麼容不下不同的觀點?

 

普通觀眾的口味不一樣,影評人的口味也不一樣。閱片數量、學識、職業、年齡和性別等等都能決定一個人對一部電影的看法,寫評論這事只有專業和不專業的區別,沒有寫的對或者不對,因為看電影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這年頭誰都能寫影評,寫影評的人可以用任何你想要的切入點,有人複述一遍故事,中間抒發幾句情感,也是一篇影評。有人講故事挖細節,有人喜歡引申到社會話題,有人轉到影史,有人借題發揮聊八卦,每個人都會把切入點往自己熟悉的領域寫。

有人喜歡從導演的角度,有人從編劇的角度,有人從記者的角度,有人從考據癖的角度,也有人從腦殘粉的角度,這就像每年三大電影節的評委團成員組成不同,評委會主席不同,最終選出來的獲獎影片可能就不同,拿最高獎的常常也不是影評人喜歡的場刊最高分的片子。

 

評論電影,你沒法要求公平,寫影評的人只能自律,要有豐富的閱片量和知識儲備,做到不昧著良心去貶褒一部電影,要儘可能的客觀公正,否則那就是人品問題了。

 

我現在看電影有點麻木,如果不是真的認為片子拍的優秀,就很難打動我,坐在那裡只會讓我越來越挑剔。那種看爛片時的煎熬,你懂的。

 

我喜歡好萊塢類型片,最早讀過後浪和世圖的很多編劇書,講的都是關於類型片的寫作技巧。我喜歡類型片,真有人能把類型片拍的節奏上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肉,不管這個導演有沒有自己的風格,我都會給好評,我常給商業類型片打四顆星,我只是痛恨爛片。

 

對於文藝片的評價就要麻煩的多,要看片子屬於哪個電影流派,它在這個流派內完成度怎麼樣,跟同類電影相比處在什麼樣的段位,放在導演個人的作品裡比較又是什麼樣的水準等等。如果是作者化的電影,就要分析劇本,看它在類型化和作者化的權衡上有什麼獨特的嘗試,導演的個人化表達完成的怎麼樣。

 

其實要具體的分析一部電影要麻煩的多,我習慣偏向於劇本層面上的分析,從這個角度帶點技術含量的去看一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

 

絕對不是文藝片就比商業片天生尊貴,無論是什麼樣的電影,都可以拍的很棒,都可以拍出新意,要看最終的完成度。沒有爛導演,只有爛觀眾會寵出來爛導演,讓他們不思進取,想著隨便拍拍就能賺大錢,何苦要費力。

 

昨天剛看了九把刀的《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絕對是今年臺灣地區的熱門電影。我就很喜歡,雖然它也有不足,它在豆瓣的評分還不如《王牌特工2》。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這部電影還是大家熟悉的臺灣校園青春片,講的是校園凌霸,和九把刀之前票房炸裂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算是同類型吧,大家很熟悉的臺灣青春片。但這次,他把校園青春片拍成了恐怖片,而且是那種腦洞清奇的恐怖片,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拍的是個寓言。

 

編劇把校園凌霸這件事偷換了一下概念,雖然探討的並不夠深入,但也講到了問題少年的成長因素,父母和家庭方面的影響。故事把重心從問題學生欺凌同學,轉向了欺凌怪物女孩,把她當成了實驗對象和報復的工具。

 

很喜歡這個故事無政府主義的狀態,但有人會覺得這是導演的三觀不正,還有人覺得片中怪物虐殺學生的場景存在邏輯bug,很多細節處理的不夠真實,讓人覺得假。但正是導演的惡趣味,讓這部校園青春片煥發了新機,拍出了不一樣的感覺,借綁架怪物這種誇張的行為來講青少年心理。

把臺灣校園小清新拍成重口味血漿B級片,這就像《天才槍手》裡把泰國校園小清新拍成好萊塢動作間諜片一樣獨特。不過,我就是欣賞九把刀這種能夠玩起來的創作態度,當下玩類型混搭,能把一部類型片拍成另一種類型片的觀感,這是一件很有high的事情。

妹子來客串個彩蛋

 

《報告老師》的骨子裡其實還是一部臺灣青春片,其中還夾雜了太多導演個人的私貨,它的類型片化程度並不夠徹底,這也是它無法像《天才槍手》一樣優秀的原因,但是太徹底了就成《釜山行》了,我還是更喜歡現在這樣。

 

其實這個故事原本可以更商業,在學生綁架小怪物之後,把大怪物的營救線充分展開,加點營救的特殊技能,無論是大怪物對無辜路人的屠殺,還是尋找當事學生的復仇,都是可以讓片子變得更緊張,娛樂性更上一層樓的東西。小怪物本身也可以設計她的反抗,她和那個好學生之間的關係,本來也都是戲。

但導演根本就沒想在怪獸恐怖片這個類型上做的更徹底,他想講的還是這個寓言故事背後的個人表達,是校園凌霸這件事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促使這些少年一步步大開殺戒。同時《那些年》的成功,他對臺灣校園青春片的熟悉,還是超過了類型化和個人表達這兩項,也是這部電影觀感有點撕扯的原因,估計是因為投資太大,有票房的顧慮吧。

這場戲的邏輯就不能忍

 

雖然片中那個怪物身份的設定更像是《紅衣小女孩》裡的女鬼,髒兮兮的+五毛錢特效,但還是通過大量的虐殺和血漿,滿足了導演的惡趣味。我太喜歡這類惡趣味的東西了,我刷過兩遍園子溫的《真實魔鬼遊戲》。

他不想只拍一部能賣錢的商業類型片,他想拍這些問題少年的心理,只是情感上沒能拍的更加深入,被他的三觀不正壞了事。導致這個故事的淚點不在少年身上,而在大怪物和小怪物最後的那一個擁抱。

這裡的怪物可以這麼解讀,她們本來也是漂亮的姐妹花,因為常年生活在恐怖的環境裡,變成了怪物。她們是後天遭受迫害而養成的,她們其實是受害者。片中的問題少年,他的父親坐牢,母親做妓,他也是這種變態環境裡後天養成的怪物。怪物只是一個隱喻,但在觀眾意識到這層解讀之前,施虐和欺凌一直在這群問題少年身上,這種負面的主角身上很難有值得觀眾移情的地方。

 

想把類型混搭和作者表達這兩項做好是非常難的事情,不過能看到有人在做這方面的嘗試,而且成果還頗有一定的水準,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每年的奇幻影展上,我們都會看到一些這麼玩的導演,比較有名的像英國導演本·維特利,這種類型的電影可能觀感並不好,但在影評人眼裡,它們常常很受青睞。

又回到了那個問題,拍電影這件事,拍的好不好看跟拍的好不好是兩回事。

 

 

 

iPhone用戶打賞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這部三觀不正的電影竟然打動了我
    因為我翻了一篇曾經寫過的影評,那同樣也是一篇介紹電視劇的評論,但是和我後來的風格非常不一樣。我特意找出了那篇文章,找了找從前的感覺。(請戳→《【新年第一推】你還會愛上別人的》)。於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無非是因為,太過於信息流的講述方式並不是我介紹電影的慣用手法。我推薦電影,向來講的都不是信息流,而是情感流。
  • 原來小時候的經典電視劇如此三觀不正,瓊瑤劇霸榜,網友:以前怎麼沒...
    原來小時候的經典電視劇如此三觀不正,瓊瑤劇霸榜,網友:以前怎麼沒發現?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電視上熱播的各種電視劇,現在都成了經典,以前的我們只覺得劇情非常好看,吸引著我們每天搬著小板凳守在電視機前追劇。
  • 家門不幸沒想到三觀如此正的李社長竟然生出這麼個兒子!
    NTV每年的這部特別劇收視率還是挺高的,能演個角色不容易啊。官網人物關係圖也沒他了此時距離電視劇播出只有4天不到了。要召集這麼多卡司重新拍攝,我覺得各大事務所可能也很想殺了他吧。他演的是男主的好朋友動漫宅男, 戲份雖然不多但存在感還是挺高的。
  • 《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
    於是問題來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哪裡「三觀不正」了?這主要是因為在情節中,由於宇宙飛船的故障,這名男子提前90年醒來。其他4999人還在睡覺。一個人在太空船上生活了一年,感覺自己再也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就激活一個他們喜歡的女人,然後勾搭上。他們是整個宇宙飛船中唯一一個醒來並彼此共享同一艘船的人。
  • 三觀碎成渣!這部臺灣電視劇如此美化日本侵略者
    萬萬沒想到,2018年了,還能看到這樣的臺劇這部名為《智子之心》的臺劇,僅憑一段十幾分鐘的預告片,就讓大陸網友的三觀碎成了粉末。1944年,臺灣正處於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時期。女主角林智惠是臺灣的千金小姐,卻有著那個時代女孩子少有的抱負光看下面這些對話,差點被女主角的家國情懷感動哭。
  • 十九年後再看這部爆款劇,大S演的女主三觀居然如此不正
    曾經看過的電影有了新的感悟。那些年,以「愛我所愛,管它天崩地裂」為指導三觀的標準,無數蒙著愛情面紗的電影電視荼毒了我們幼小心靈。十九年前,《流星花園》曾讓無數少男少女痴迷若狂。霸氣F4俘獲了多少少女的心,勇敢堅韌的杉菜又成為多少少年的夢中情人。
  • 三觀不正的全稱是,你的三觀和我不一樣
    片子低俗,沒修養。這個現實雖然並不美好,但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這兩年我頂不願意說的就是「三觀」這詞,更不願意評判他人的三觀到底正不正。後臺有人說我三觀不正的時候,我一般都會說:您老是宇宙三觀評判人嗎?三觀經過ISO900認證了,和你想的不一樣就是三觀不正?
  • 如此「三觀不正」,我卻看的欲罷不能
    從海報開始就三觀不正?劉以豪,我可以!三月,是心動的季節。六月,則是心癢的季節。在這敏感的季節裡,愛情劇往往是大家的心頭好。可愛情劇,太多。甜到齁的,有;苦到澀的,也有。可往往都在空中懸浮,不願落在實地。
  • 我竟然從一部戀愛番中學到了如此正的三觀,結婚也沒那麼可怕嘛!
    《總之就是非常可愛》第10集中的一段話非常震撼了我,從一個戀愛番劇中我看到的不僅是如此正的三觀,還是對於現今男女愛情社會觀的衡量。誠然,動漫始終是動漫,可這也是一部作品想要表述出的自己的價值,很顯然,它做到了。
  • 《天氣之子》被批三觀不正,什麼是三觀正,背負傷痛後排除在外?
    動漫雜談:《天氣之子》三觀不正?《天氣之子》在11月1號正式在國內上映了,相信奔著新海誠的名頭以及《你的名字》的憧憬,有不少人都會去電影院消費一波吧,但是這上映剛剛一天,我在各大論壇上就看到了,竟然有很多人批評《天氣之子》三觀不正?
  • 同樣是「三觀不正」,《喜寶》被吐槽,這部卻成經典,豆瓣8.2
    前不久電影《喜寶》上映了,有多少人是被電影裡的臺詞吸引,才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的?原本以為是一部唯美文藝片,最後罵罵咧咧從電影院出來,覺得票錢花得不值得。《喜寶》之所以被吐槽,是因為電影傳遞的三觀不正,在編劇眼裡,好像除了給有錢人當女兒、情人,年輕女孩想出人頭地就沒有別的出路。
  • 這部電影三觀不正但最近很紅,只是不知道你敢不敢打開看……
    朋友圈有被這部電影刷屏之感,大家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本年度最虐心的恐怖片!可以秒殺溫子仁的《招魂2》。作為一個好奇+手賤星人,毫不猶豫地下載了。↓沒想到,嗅覺十分靈敏的老大爺也許是聞到了腳臭味,發現了脫在門口的兩雙鞋子,判斷出屋裡果然還有兩個同夥!
  • 三觀不正卻很火的5部劇,「瓊瑤劇」就佔了3部,一部沒看的太幸運
    三觀不正卻很火的5部劇,「瓊瑤劇」就佔了3部,一部沒看的太幸運第1部:《情深深雨濛濛》作為一部知名的「瓊瑤劇」,這部劇有多火,就不需要多說了,沒看過這部劇的90後,可以說「沒有童年」,但看過這部劇的人,估計都會被裡面的三觀不正給嚇到,男主何書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 《牧馬人》,一部三觀比五官還正的經典電影
    初識《牧馬人》,是抖音發來的推送,一般我都是直接掠過,因為對於那種年代的老電影基本無感。直到看到了一個片段:「老許,你要老婆不要?」頓時被裡邊誤打誤撞的愛情,以及朱時茂大叔、叢珊阿姨年輕時的顏值所吸引!我承認我是顏控!然而,直到我看完整部電影才體會到:原來在這部電影裡,人物三觀比五官還正!
  • 三觀正不正
    至於是不是真的三觀正,不重要。大多數人評價別人三觀正不正的時候,用的尺子就是他們自己的三觀。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除非他們知道自己三觀夠正,否則的話,就是用他自己的水位線去評價別人。他人即地獄。電影《無問西東》,王敏佳被人誣陷破壞別人感情,於是,正義群眾出手,差點把她打死。當那些群眾動手的時候,他們認為自己代表正義,但他們沒去想,王敏佳是不是被冤枉的。
  • 三觀不正華晨宇
    這才有了第三個印象——三觀不正。我不喜歡「三觀正」這樣的誇獎,因為三觀從來就沒有標準。所謂的正,另一個意思是人們覺得「應該如此」。所以我形容華晨宇三觀不正,意思是,他不迎合大眾眼裡的「應該如此」。他說:「我不認為自己是個歌手,或者是人們口中的偶像,又或者是藝術家。
  • 臺灣容不下羅志祥?夜攤蚵仔煎海報被撕了「頭」,攤販三觀太正了
    羅志祥臭名昭著商家三觀太正,在臺灣如過街老鼠攤販都不放過他;臺灣容不下羅志祥?夜攤蚵仔煎海報被撕了「頭」,攤販三觀太正了;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好在,商家們三觀太正,為了避免自己品牌名譽受損,也確實不敢苟同羅志祥的人品,現在很多羅志祥代言的額品牌遭到解約,很多代言被下架,最嚴重的到什麼程度?現在連臺灣都容不下羅志祥了,甚至到臺灣的夜市小販!羅志祥各種綜藝被下架這些都能理解,畢竟,大綜藝這個時候明哲保身最重要!
  • 填補了華語片空白,2018年臺灣電影最大黑馬怎麼就三觀不正了?
    我們看過了許多為同性戀發聲的電影,但它們對「同妻」的議題幾乎都是空白的,或被一筆帶過。但在2018年,有一部華語片填補了這塊空白,向我們揭示了同妻的傷疤與無奈——《誰先愛上他的》許多人對這張海報已經很熟悉了,此片是2018年臺灣電影的最大黑馬。它不僅在第55屆金馬獎上獲得了8項提名,還讓女主謝盈萱一舉拿下了本屆金馬獎的影后。
  • 這三觀不正的華語劇,還要不要看?
    點擊電影鋪子 → 主頁右上角 → 設為星標★ 最近,臺灣的一部電視劇炸了。
  • 孫藝珍憑藉這部電影榮獲「影后」,然而劇情三觀讓人不敢苟同
    前一段時間孫藝珍和玄彬主演的浪漫韓劇《愛的迫降》也是非常火爆,不僅普通網友在追,連中韓不少明星藝人都在追,可見這部劇的魅力多大。而孫藝珍快奔四了,在這部劇裡還是呈現出了精緻的美貌,讓人羨慕啊!別看韓劇《愛的迫降》很火,其實電視劇不是孫藝珍的強項,她的事業重心和強項是在電影上,她更是多次獲得「影后」的殊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孫藝珍的《假如愛有天意》和《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