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小強說電影,首先祝大家在2019年事事如意,年年有餘,大吉大利。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千與千尋》,片長124分鐘,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等十項大獎,可以說這絕對是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最好的一部。
本片講述了千尋與父母去新家的路上走錯路誤入一個神秘隧道去到一個破舊小鎮,千尋父母在大塊朵碩後變成了豬,千尋被一個叫白龍的人所救,白龍告訴她要找湯婆婆工作才可以不被變成動物。千尋在湯屋工作的時候給受汙染的河神洗澡,河神為了感謝千尋給了千尋一個丸子,一天,千尋看見白龍被一群白色紙片人追打,千尋用一半的丸子驅逐出了白龍身體裡的印章和制約白龍的小蟲。而為了救白龍千尋不得不踏上去尋找救助方法的路。
《千與千尋》是一部講述很多內容的片子,一部關於成長,關於拯救,關於愛,關於勇敢,也關於本心的片子,在片中都有涉及,但鑑於篇幅問題,有些問題只是簡單提到,有些問題則花費很多篇幅。
本片的一大主題是成長和本心。片名叫《千與千尋》,看過電影的我們知道,「千」和「千尋」是同一個人,千尋在與湯婆婆籤訂工作契約的時候湯婆婆將「千尋」改成了「千」,以至於千尋一度忘記自己叫什麼,是白龍告訴她,她其實叫千尋,如果忘記自己的名字的話就再也回不到自己本來的世界了,正如影片告訴我們的,人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本心的,一旦忘記自己的本心我們就再也不屬於自己的這個世界了。
影片關於「欲望」的表現是貫穿始終的,千尋與父母走錯路碰到一個隧道,父母卻偏偏要進去看一下,如果不進隧道就不會發生後面的一系列故事了,這是關於「好奇欲」的描述,可能過於好奇也不是好事,要不說「好奇心害死貓」呢。千尋父母進去小鎮後看到了一桌子食物不經別人同意就擅自無節制的吃起來,最後被變成了豬,這是關於「貪慾」的描述,佛教一直主張人要節制食慾,不是因為食物不夠,恰恰是因為夠才通過節制食慾來修行,也是一種功德吧。影片中間因為無臉男會變金子,所以湯屋的人全都圍著無臉男轉,最後無臉男吃了湯屋三個員工所有人才清醒過來,這是關於「物慾」的描述。電影限於篇幅的原因,所以所有貪婪的報復都馬上降臨,簡直算是報應不爽了。
影片另一個主題就是「愛」和「拯救」,這兩個主題是貫穿的,一個是無臉男和千尋,一個是千尋和白龍。先說簡單的,無臉男和千尋。無臉男是單方面喜歡千尋,而喜歡的原因是無臉男這樣一個孤獨的人(或許不叫人)只有千尋理他,無臉男屬於那個鬼怪的世界卻不屬於湯屋的世界,直到千尋給無臉男留門,無臉男才進入湯屋,後來無臉男受到湯屋世界的誘惑變的貪婪而面目可憎,是千尋用河神送給自己的一半丸子(另一半給白龍吃了)拯救了無臉男,所以無臉男喜歡千尋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個是白龍和千尋。白龍和千尋第一次相見是在橋上,千尋嚇了一跳而白龍卻很吃驚,似乎兩人有什麼故事,果然緊接著就交代白龍早就認識千尋,只不過千尋不認識白龍。然後千尋在湯婆婆的屋裡見到白龍,白龍裝作不認識千尋讓千尋很奇怪。第四次白龍來找千尋的時候千尋在裝睡,這時千尋其實不是很信任白龍,白龍帶千尋去看千尋變成豬的父母,在花叢中看花,給千尋吃自己用魔法做的飯糰,這時千尋才信任白龍,但這時的白龍只是一個幫助千尋的人。後來白龍被錢婆婆的紙片人攻擊生命垂危,千尋非常勇敢用自己的行動救了白龍並且為了找到最終救白龍的方法自己去找錢婆婆,最後白龍去錢婆婆那裡找千尋,兩人返回湯屋的時候千尋終於想起了白龍的名字和過去,白龍變回人形,至此故事圓滿,兩人相互喜歡並完成了彼此的救贖,兩人的感情得以圓滿。
最後說幾個影片中隱晦地點。一是環保問題,宮崎駿的許多動畫中都有提到環保問題,有的多有的少。影片中每走一步都流下泥水並且散發惡臭的「腐爛神」在千尋幫其洗澡並拽出其體內的大量垃圾後變成了白淨的河神,河神因此送給千尋一個丸子從而救了白龍和無臉男。還有一個就是千尋告訴白龍身份的時候說白龍是琥珀川的主人,但是琥珀川因為蓋建築被埋了,也證明了環保問題。
第二點是湯婆婆和錢婆婆的問題,影片中提到湯婆婆和錢婆婆是雙胞胎,但兩人性格卻相反,湯婆婆陰狠霸道,唯利是圖,錢婆婆卻和藹可親,其實我們也可以把兩人理解為一個人的兩面,就像人性中的天使與魔鬼一般,只是我們要注意不要讓魔鬼控制我們。
第三點是千尋和父母離開的時候白龍對千尋說千萬不要回頭,為什麼不要回頭?其實宮崎駿在告訴我們,不管人生過的怎麼樣,我們都要勇敢的往前走,不要糾結於以前的事,不要留戀過去,大概正如我們過去的2018年一樣。今天的分析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