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吉他前輩訪談之九:許福財

2021-02-15 古典吉他資訊與賞析

接上期:臺灣吉他前輩訪談之八:林棟材

臺灣吉他前輩專訪:許福財老師

◆前言

 

2018/6/22(五)專程回嘉義拜訪,「古典吉他獨奏曲集」編著者—許福財(許禾)。訪談中,許禾侃侃而談,對於這次的編曲工作投入許多精神與時間去完成,每首曲子都必須去找到原始作曲家,得到授權同意後,再依據原創作者,訂定的規費逐一去繳交版稅。自己得以親自打譜與制譜、校對的繁瑣工作,完成譜後,送繳給出版社,歷經半年的編輯、封面設計、插圖…等,才得以順利付梓成冊。許禾對於每一首曲目,都有它原始典故、靈感與動力,他都一一告訴我,並且彈奏每一首編曲的曲風、調性、節奏、和聲,還有左手的運指與連結音之深入探討。此趟之行;承蒙許禾現身說法,讓我獲得更多的吉他專業資訊,請教之下,真是獲益匪淺!

《2005年許福財老師(右)於臺北國家音樂廳參與吉他百人大合奏演出。》

◆古典吉他獨奏曲集《臺灣歌謠精選編著》介紹:

許禾編著者,本名:許福財;1956年出生於嘉義市,許禾除了推廣吉他音樂之外。過去對于吉他音樂的教學,努力付出與學生的互動、聯誼交換教學心得,透過教學相長、寓教於樂方式,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與效果,努力傳承吉他音樂。

許福財(許禾)吉他生涯資歷如下:

1、英國皇家音樂院海外評鑑考試,通過樂理八級。

2、英國皇家音樂院海外評鑑考試,通過吉他術科八級。

3、聖三一音樂學院,通過吉他演奏證書考試。

4、通過ATCL吉他演奏文憑考試。

5、嘉義巴裡吉他室內樂團創辦人。

6、曾任臺灣吉他學會理事、常務理事。

7、曾任臺灣吉他學會舉辦全國吉他大賽評審、檢定委員。

8、曾任國立嘉義大學吉他社團指導老師。

9、曾熱衷于吉他音樂創作編曲及錄音工作。

10、曾跟隨─吳節皋老師學習樂理。

   

 【古典吉他獨奏曲集

─歌謠精選─

《許禾編著》

新譜介紹

古典吉他愛好者

引頸期盼的歌謠獨奏樂譜

終於出版了~

簡單旋律經過獨奏編曲

流露出吉他豐沛的情感

激蕩起聆賞者深切的感動

曲目

1.車站  2.思想起  3.茉莉花 4.相思雨  5.四季紅  6.月夜愁  7.望春風  8.雨夜花   9.燒肉粽  10.補破網  11.採茶歌  12.耕農歌  13.鼓聲若響  14.小城故事  15.虹彩妹妹  16.河邊春夢  17.花之戒指  18.舊情綿綿  19.搖嬰仔歌  20.思慕的人  21.庭院深深  22.跟我說愛我  23.綠島小夜曲  24.相思河畔之歌  25.往事只能回味  26.一隻鳥仔哮秋啾啾  27.戀曲1990  28。六月茉莉變奏曲  29.月亮代表我的心  30.把悲傷留給自己  31.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音頻欣賞

《許福財陪同好友到嘉義東石鰲鼓溼地生態區,參觀西伯利亞侯鳥來此地過冬的場景》

◆ 《 序文》

   吉他音樂會上除了吉他名曲作品深受人喜愛外,編曲作品演奏也常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共鳴;現代吉他之父塔雷加(Francisco Tarrega)為人們留下許多經典吉他名曲,其中不乏將各種樂器之演奏名曲改編為吉他獨奏曲,作品數量多且廣,使得古典吉他演奏曲目更為豐富多元。

    古典吉他是歷史久遠的彈撥樂器,其迷人之處,在於它的美妙音色以及最完美的獨奏呈現方式;其聲音晶瑩明亮,不但兼具華麗、典雅的高貴氣質及纏綿、委婉的浪漫情調,同時不失熱情奔放、揮灑自如的直率表現;而「歌聲」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樂器之一,也是最純真的音樂,可以完完全全的將人類情感的喜、怒、哀、樂詮釋出來。吉他與歌聲,兩者均擁有「自然、溫馨、優美以及情感豐沛」的屬性,因此,把貼近人們生活與情感的歌謠改編給吉他演奏,漸漸成為我個人編曲積極追求的目標之一。

    最近幾年來一直把時問投入在吉他編曲上,回想起來,啟動想法距今已二十幾年,時間就在生活中溜過,吉他音符也隨歌謠傳唱不斷堆疊著,雖然以吉他體現歌謠之美,一直是我的興趣,但編曲的挑戰與靈感的枯竭,卻不免使人慾振乏力,例如:吉他獨奏常用的調不多,那是低音開放弦等運用問題,因此選調時不但要符合人聲歌唱的調子,也要使獨奏者易於彈奏,難以兩全的情況是種挑戰;再者,將歌謠「吉他化」一方面要能巧妙呈現歌唱的語調韻味,另一方面則需兼顧古典吉他適切的技法及演奏特色,讓技巧與音樂融合的更加自由順暢;編曲過程中理性與感性的交戰未曾停歇過,卻也開殷了我嶄新的思索方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本曲集收編了許多傳唱久遠的歌謠,其旋律優美、樂曲故事感人,藉由這些不同背景的流行歌謠,讓吉他演奏呈現各式各樣的風貌,並輕鬆的與聆賞者問建立起互動的橋梁。匈牙利作曲家巴爾託克(Bela Bartok)曾有一段敘述:「我看待一首民間小調,如同一闕大師的作品」;長期受到歡迎熱愛的歌謠,蘊含著民間生態,生活回憶、人文色彩…;走過歲月,美麗與悲傷的故事,雖然留不住,卻歷久彌新。

    經過多年累積,在吉他愛好者鼓勵下有了出版想法,構想雖好,但創作之路過程難免崎嶇且孤獨,出版這本小品集衷心期盼有拋磚引玉之效,齊力協助更多人可以認識古典吉他之魅力與價值;這本精選曲集來自於我對古典吉他和音樂藝術的熱愛,希望各界前輩不吝指正。承蒙美樂出版社簡明仁先生大力支持,畫家林長庚先生封面設計、李慧玲小姐協助出版授權相關事宜,得以順利付梓成冊致上最深謝意。

               許禾 2012 立春

※本書由許禾編著、電腦制譜;【美樂出版社】出版、廣告、行銷。

◎美樂出版社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2段81巷8號4樓

電話 :(02)2311-6302 傳真:(02)2381-5866 

(各地樂器行均可代訂)歡迎洽詢訂購。每本定價新180臺幣元

◆《嘉義巴裡吉他室內樂團簡介》

 

    大約20年前許福財創立嘉義巴裡吉他室內樂團並擔任團長、編曲、團練的工作。另由黃竹懋老師擔任行政兼音樂總監,每年定期在雲嘉地區音樂廳,舉辦發表會及不定期在大學院校、中小學、社區活動、節日慶典及街頭演出! 

    樂團在舞臺上快樂且充滿自信的演出,都有令人激賞的表現。流暢的音樂,優美的感情流露,呈現出無窮的魅力,以及讚不絕口的掌聲及歡呼聲。在吉他琴聲伴奏之下,展現出青春、浪漫、活潑的演奏,總是讓音樂會的氛圍,持續高潮迭起! 

《吉他音樂推廣活動認知》

   推廣吉他教育,應該向下紮根,自小培養起,讓小朋友茁壯、成長向上攀升。有了良好基礎後,才能進步,並在穩定中求發展。小朋友學吉他樂器,先讓他們接觸吉他音樂,有興趣之後;再逐步指導他們簡易彈奏技能,然後依照學習程度及資優能力,施以適當教學上課,並安排有系統的課程指導以及有計劃性的訓練。

   許福財受邀至學校吉他音樂表演,最主要針對學音樂要從幼苗開始,藉以啟發小朋友的音樂心靈,開啟學音樂的動機。小朋友透過一種特定聲波,令人愉悅的節拍和旋律,感受音樂的效能。音樂可以促進放鬆,紓解壓力,增加生活品質,正確引導小孩的情緒抒發,改善負面情緒。影響人際關係類的聽覺發展得很早,從母親懷孕開始,肚子裡的寶寶就聽得到聲音了,而音樂也開始產生影響。

 


★臺灣吉他學會音樂推廣活動駛入偏鄉,吉他音樂推廣行動列車,開進雲林縣水林鄉誠正國小。由前臺灣吉他學會常務理事-許福財與現任臺灣吉他學會監事-林正言兩位老師進行一場吉他音樂示範演奏表演。

    吉他的示範表演,藉由音樂推廣活動上,呈現吉他迷人的樂器,演奏出優美的旋律與動人的音樂。演奏者將整個音樂的表現用歌頌方式呈現出,融入了感情的樂章。小朋友聆聽吉他琴聲,優美音樂定然清純可催人眠,動聽的旋律與韻味,情不自禁隨著音樂節奏搖擺,似乎陶醉在詩情浪漫的情境裡。

  《不盡欲言,順便一提》當我們演奏其中ㄧ首「舒曼-夢幻曲」,的確感染了屋外的鳥兒,牠們是有節奏鳴叫聲,隨著音樂的進行,清脆悅耳的伴奏,直到音樂結束才停止,意外的;獲得來自一場大自然的三重奏表演!

《吉他重奏樂趣》


  由於許禾(福財) 廣結善緣,在社會上,為人熱誠、處事圓融與吉他界音樂人士互動良好。他總是呼朋喚友,玩一下吉他重奏,偶而與別的樂器搭配,盡興享受音樂的世界。彼此交換學習心得,認真傳授吉他彈奏技巧和音樂理論,相對的提升吉他彈奏與音樂認知。

   2016/9/27新竹謝振孟老師專程南下嘉義,拜訪慕名已久的巴裡吉他室內樂團團長、編曲家許禾(福財)及廿年好友林正言好友。盡興之餘,大家首次一起練習吉他三重奏,感受吉他奏出的音樂,將樂曲的特色予以呈現出來,空靈及迷人的音色迴蕩在室內。三人卯盡全力的演奏,詮釋作品的意境深度,沁入人心,讓人感動連連,借著吉他散發的音律,娛情娛性!當下涵泳其間,真是樂趣無窮!

◎口述:許福財老師

執筆: 林正言 先生。校閱:許福財老師。

採訪者:臺灣吉他學會監事 林正言先生

採訪時間:2018622日(星期五)於嘉義市吳鳳南路(自家)

蘇銀添同學 2018年拍攝

相關焦點

  • 臺灣吉他人物訪談之十:何武雄
    上一期:臺灣吉他前輩訪談之九:許福財臺灣吉他人物淺談錄系列–何武雄老師
  • 臺灣吉他名人訪談系列之四:黃政德
    順便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當年高雄的林聖博有感於黃政德對臺灣吉他界默默的耕耘與無私的奉獻,特別提筆揮毫題寫了「臺灣琴棟」一塊匾額相贈,這對黃政德也算是實至名歸。依據林聖博對臺灣吉他界輩分之稱,可歸類「臺灣琴源─吉他創始老前輩」,「臺灣琴棟─豐功偉績的先拜」,「臺灣琴梁─優秀新生代」由此可知黃政德在吉他界的地位。
  • 臺灣吉他前輩專訪之七:陳友佳
    臺灣吉他前輩專訪~陳友佳老師
  • 臺灣吉他名人訪談錄系列之三:張喬治
    關懷吉他前輩,【臺灣吉他學會】專訪─張喬治老師
  • 臺灣吉他名人訪談系列之六:黃淵泉教授
    關懷吉他前輩,臺灣吉他學會專訪黃淵泉教授 1990年,黃淵泉教授曾於中廣主持古典音樂節目
  • 臺灣指彈藝術家「吉他詩人」董運昌 - 月夜愁
    「董事」臺灣吉他詩人董運昌2015全國巡演策劃:
  • 臺灣的吉他家與製作家 |《吉他音樂史》連載(30)
    1  吉他家呂昭炫 (Zhao-Xuan Lü 1929~  )吉他演奏家及作曲家。臺灣吉他音樂先驅。有臺灣吉他界拓荒者之稱的呂老師,1929年生於桃園縣龜山鄉。16歲時開始自修吉他音樂,19歲開始教授學生,並已有「殘春花」、「南國祭典」等作品誕生。
  • 2018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一
    法國吉他演奏家傑瑞米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從2012年舉辦至今已是第四屆,結合演出、音樂營以及比賽,成為臺灣古典吉他界的盛事。為期一個多星期的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活動,包含來自八個國家共十位吉他名家的獨奏會。劉士堉提到這屆藝術節的特色,「將兩至三位音樂家安排一起演出,可以讓聽眾在單場音樂會內聽到多種風格,符合現代人的聆賞習慣。」
  • 特別報導 2014年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
    一次藝術節就是一次盛會,臺灣的吉他前輩新秀、各地名師、吉他製作家、吉他投資人都雲集臺北劍潭。(二)大師班藝術節安排非常緊湊,八天時間,五天是上午+下午上課,每個學員可以挑選兩位大師,每天四個教室同時舉行,學員的名字,教室房間號,指導曲目、指導大師報導第一天就發給每一位學員。除此之外,還有兩天用於比賽,一天是都市觀光。
  • 臺灣吉他大師-江建民
    咱們言歸正傳~~這不是10月1嗎,10月01過完了,2017也快走到尾聲了~~~作為音樂愛好者,估計大家也要添物件了~~~是的,是的~~~就是小編前兩天在嘮叨的上海樂展~~~之前,小編由於水平有限發了一些品牌產品的介紹,隨後小編也會不斷的增加更多內容,便於大家參考~~~今天,其實呢,小編的懷舊情懷發作了~~~想給大家嘮一嘮咱們中國牛掰的吉他手
  • 2019年臺灣吉他藝術節活動簡章
    旁聽生: $45美金《9/12下午、9/13上午、9/15上午,三時段共八小時》※Leo Brouwer大師班名額非常有限,為了不失與大師上課機會,可參加吉他合奏課。表現優異者,將有機會被遴選為「亞洲吉他交響樂團」一員,參加9月14日晚間布勞艾指揮之演出。▌大師班B.
  • 滿山春色 | 臺灣民謠(吉他改編)
    滿山春色發表於1939年,正值臺灣歌曲由盛轉衰時期。成為日治時代最後幾首的臺灣創作歌謠。
  • 吉他初學者常犯的九個錯誤,一定要牢記!
    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不是每條路都是成功之道路。吉他新手初踏上學習的旅途,在練習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多的疑惑,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以下是九個吉他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抱吉他的姿勢專業來自基本功!
  • 「開創未來」對話、傳承:行健新百年 ——「一二•九」的記憶系列訪談
    「一二•九」排練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開創未來」對話、傳承:行健新百年——「一二•九」的記憶系列訪談邀請到了優秀的輔導員、學長學姐們來分享他們對「一二•九」的看法,以及談談在排練當中的挑戰和解決辦法。讓同學們能更深刻地領悟到「一二•九」的內蘊,傳承前輩的精神,以最好的姿態迎接「一二•九」合唱的到來!郭宇辰,來自社科學院,現就讀於經濟所。
  • 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藝術總監劉士堉(Shih-yu Liu)
    1993年以第一名成績進入國立藝專音樂科(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修古典吉他,在校成績優異,多次代表學校對外演出,並獲選以吉他協奏曲與國立藝專管弦樂團公演。1999年獲得獎學金,進入紐約伊斯曼音樂院研究所。學成歸國後,接任「創世紀吉他室內樂團」音樂總監。2008年為臺灣電影「冏男孩」擔任主題曲配樂之吉他獨奏錄音。
  • 臺灣「民主」之問:「九」加「十」等於幾?
    11月24日,臺灣舉行「九合一」選舉以及「十項公投」。預料到民進黨會輸,但沒想到會輸到這麼慘。看結果:綠地變藍天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當選縣市首長從原有的6席直接上升到15席(臺灣共22個縣市長)。而民進黨輸到脫褲痛!
  • 古典吉他與曼陀鈴之夜
    古典吉他與曼陀鈴之夜 ▲2014年臺灣吉他學會系列音樂會,介紹臺灣吉他藝術家系列活動-古典吉他與曼陀鈴。
  • 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訪談
    在此行之際,奧斯汀·普雷查德·勒維和約翰不無詳盡地談到了關於琴弦的選擇、關於他眾所周知的吉他比賽厭惡觀、關於他和塞戈維亞的矛盾關係、關於他對年輕演奏家一代產生的技巧威力影響、關於他對吉他教育學的觀點,以及他對巴赫《恰空》的狂熱喜歡;其中許多人視《恰空》為他的代表作,通過頂峰級的音樂會演繹及唱片灌制,約翰樹立了權威性影響。
  • 第五屆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2019,重要的裡程碑
    >TIGF2019臺灣吉他音樂史上重要的裡程碑之一即使是民國108年的現在,古典吉他音樂依然非臺灣古典音樂市場的主流,而「臺北創世紀室內暨吉他樂團」更是早在民國69年便已創立,承擔音樂教育的使命,提升全民藝術興趣,致力於推廣古典吉他音樂的普遍度與深度。
  • 窗前邂逅丨Trevor獻給前輩的浪漫情詩,不僅僅是「吉他」
    Trevor非常引人注目,因為他能將吉他上每一個可以觸摸到的部位,都發揮出儘可能大的音樂性。 2010年,Trevor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新聲音的過程中產生了靈感——他與多位不同製造師一起設計了一種樂器將非洲的手指鋼琴(卡林巴)與原聲吉他合二為一。這個特殊組合的樂器,被Trevor叫做「Kalimbatar」,開闢了獨奏樂器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