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妖怪故事》:老祖宗們的鬼故事

2021-02-06 真實靈異事件檔案

      

《中國妖怪故事》是作者張雲花了差不多十年研究、收集和整理的,關於中國古代所有妖怪故事的集合,共有624頁,1080個不同的妖怪,同時作者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每一則故事都是用白話文的形式敘述,故事最後附上故事的來源。這些足以讓人感受作者考據之細緻和良苦的用心。

總的來說,作者將全部的妖怪分成「妖」、「精」、「鬼」、「怪」,四類。

妖:假造的人,以人形呈現的,比如我們熟悉的狐妖。

精:有性靈的事物是「精」,比如蟒精,石人。

鬼:人死去後,魂魄沒有散的。

怪:各種奇異的事物。

並且,每一個分類下面按照妖怪名字的首字母拼音的順序進行排列,方便檢索。

具體來說,我認為《中國妖怪故事》對我們的作用,除了幫助我們了解以前的鬼故事外,還有一些妙用。

1. 學術和通俗並行不悖

因為作者張雲非常系統、全面地整理了中國古代的妖怪故事,所以對於要進行相關研究,或者是希望系統地了解祖先們關於妖怪故事的人們來說,《中國妖怪故事》是一本非常合適的書。對於想深入探究故事原文、出處的人來說,張雲也在故事後面附上了來源,方便考據党進行學術研究。比如故事中男權社會的體現(沒有幾篇是以女性視角進行書寫的故事,出現的女性角色多為負面形象)等。

同時,作者在前言也把中國妖怪學的發展脈絡進行了系統的、深入淺出的梳理,讓人不至於迷失在故事中不知所以然。結合故事的內容、出處大致可以和中國妖怪故事的脈絡進行匹配,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另外,書中不僅有詳實可考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是用白話文的形式敘述的,不會讓人望而卻步、難以理解,哪怕是小孩子,只要具備基本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都能拿起書來「享受」一番。

2.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記得在很久以前,我看過一篇小說,文後有讀者批評作者,說作者的故事是抄襲的,因為她在別的小說中看到過類似的情節。後來作者反駁,自己的故事的確是「抄」的,但是抄的是《山海經》裡的故事。可想而知,兩位作者其實並沒有互相抄襲,而是都借鑑了中國古代志怪書的開山之作《山海經》。另外,包括很多的玄幻小說,或多或少都帶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的烙印。

當前,增強我們文化的軟實力的呼聲逐漸增強,如何才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發展道路,除了借鑑外國的文化產品,我們其實也可以向內自求,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就連妖怪故事都多得驚人,我們有這麼豐富的資源,何不好好利用?更何況,借鑑外國的故事還可能分分鐘被人指責「抄襲」、「盜版」、「沒有創造力」,而考慮到現在動漫創作中缺乏的中國妖怪元素,目前的創作者對中國妖怪故事的開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日本大部分妖怪原型的來源都是中國

3. 開發兒童的想像力

就像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的劃分一樣,在兒童的前運算階段(大約為2-7歲),兒童會有「泛靈論」的觀念,他們傾向認為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比如桌子、石頭、器物等等,這就和「精」部的妖怪故事一致。

因為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的落後,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理解大多只能歸結於超自然力量,這和幼兒對世界的認知是一致的。所以他們不會覺得這些故事太荒謬而難以接受。

而且《中國妖怪故事》裡面這麼多的故事,就算孩子纏著要每天講也能用上好一段時間,寶媽們新技能get到了嗎?

簡而言之,《中國妖怪故事》不僅可以作為學術研究,而且可以用於文學創作、漫畫創作,同時通俗有趣,引人入勝,對中國古代妖怪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多麼令人震驚,姑獲鳥、天狗、饕餮等,明明都是我們祖先創造並且書於典籍的妖怪啊,怎麼到了年輕的孩子眼中,統統都成了日本的了!漫畫展上孩子們的回答刺痛了素有「搜神館主」、從小嗜妖如命的青年作家張雲,他當即決定要寫一本中國妖怪的百科全書、替妖怪們正名。
  • 專訪|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上述的「變婆」「修月人」「橘中叟」的故事就來自於最新出版的《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但是它們卻淵源已久——「變婆」的故事見於清代的《榕江縣誌》,「橘中叟」的故事則載於唐代牛僧孺《玄怪錄》、明代張岱《夜航船》。《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的作者張雲在十年間從《白澤圖》《山海經》《搜神記》《博物志》等三百多部古代典籍中搜集了1080個妖怪,分為「統領」、「妖」、「精」、「鬼」、「怪」五類。
  •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到妖精鬼怪的國度一遊
    在妖怪當道的世界裡,既有人性的貪婪、教育的失當,也有友誼的純真,更有對人類肆意破壞大自然的反思。出於對日本妖怪文學的好奇,我又將《雨月物語》、《妖怪談義》大概讀了一些,發現其中的一些故事與中國《山海經》、《剪燈新話》中的故事頗有些相似。於是,我又轉而去搜尋中國的妖怪故事,由此便認識了這部《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還是全世界妖怪文化最出名的國家,就比如在中國,很多小孩知道日本的妖怪,卻說不出幾個中國妖怪的故事,或者知道一些中國妖怪的名字,卻認為是日本的妖怪。因此,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中國的妖怪文化是比不過日本的。
  • 我收集了 1080 個中國妖怪故事|故事FM
    這個奇妙的小故事收錄在一本叫《中國妖怪故事》的書中,書的作者張雲就是今天的講述者。張雲是一名 80 後,本職工作是記者,業餘時間他喜歡在古書裡搜羅各種各樣的妖怪。張雲小時候成長在安徽北部的一個農村,在那個年代當地閒談盛行,他最早也是在那個小村子裡聽到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
  • 《中國妖怪故事》:1080種妖怪,喚醒我們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
    說來慚愧,當我第一次看到《中國妖怪故事:中國妖怪大百科全書》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反應居然是京極夏彥,這位日本推理小說家的「百鬼夜行」系列和「巷說百物語」系列過於出名,以至於提到妖怪我竟然忘記了我國才是妖怪的「原產地」。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在千年想像中看古人與妖怪如何相愛相殺
    千年以來,中國文人們代代相傳一個當成正經事做的業餘愛好——搜集、書寫妖怪故事。陶淵明、幹寶、牛僧孺、袁枚、紀昀、蒲松齡、魯迅……,這一長串星光熠熠的名字,足以閃亮從古到今的文學天空。他們都是妖怪故事的愛好者,都曾不遺餘力地創作或鉤沉過「妖怪文學」作品。作家張雲也是如此。
  • 我收集了1080個中國妖怪故事
    這個奇妙的小故事收錄在一本叫《中國妖怪故事》的書中,書的作者張雲就是今天的講述者。張雲是一名 80 後,本職工作是記者,業餘時間他喜歡在古書裡搜羅各種各樣的妖怪。張雲小時候成長在安徽北部的一個農村,在那個年代當地閒談盛行,他最早也是在那個小村子裡聽到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
  • 中國哪個大學鬼故事最恐怖
    跟這樣最後還能留下名字和墓碑的太監不同的是,大部分太監最後都是死後被拉到亂葬崗,無名無姓,因此成了傳鬼故事的好素材。因為上追宋代嶽麓書院而號稱校史最長的湖南大學,在鬼故事上卻沒有追到那麼久遠。湖大的著名鬼故事,是「東樓鏡子」。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這些千奇百樣的「妖怪」,被藝術家們賦予了人性。他們既有貪嗔痴念,也有愛恨情仇。在這個人類與妖怪共存的世界裡,作家以故事為鏡,妖怪為鑑,寫出了浮世悲歡的人生百態。——題記在百度百科中,「妖怪」是指地球上除了人和神以外的生命的存在。
  • 鬼故事為何吸引人?鬼文化的源頭在哪兒?其實人人都在創作鬼故事
    原始人可能在夢中第一次獲取了死後有靈的信息,加上對未知的無法把握、死亡恐懼和祖先崇拜,慢慢形成了「鬼」的概念,從而產生了豐富多彩的鬼文化。應該說,鬼文化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化現象,而鬼故事,也成為人類文學史上最悠久的類型,它早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誕生了。「鬼」並不是單純的迷信,它有著極其豐富的「人類學」、「心理學」和「文化學」內涵。
  • 從《中國妖怪故事》到《山海經世界》,我支持中國妖怪文學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搜狐文化2020年度評選中一舉榮獲「十大人氣好書」和「界面新聞年度薦書」的《中國妖怪故事》作者張雲在自序中提到,促使他整理出這本中國「妖怪大辭典」的,是一次偶然:好多年前,張雲去參觀一個動漫展,看到一群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興高採烈,其中就有不少打扮成妖怪的。
  • 要被遺忘的「中國妖怪」,竟然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
    河童張雲所著的《中國妖怪故事》是這樣介紹它的:「漢水裡面,有一種叫水虎的妖怪,長得如同三四歲的小孩,全身滿是堅硬的鱗甲日本的百鬼夜行源自中國日本則相反。它並沒有把妖怪認為是迷信,而是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歷史的角度,研究妖怪故事的傳承與民眾心理,以及社會進程之間的關係。
  • 中國傳統「鬼故事」的背後,投射的是現實中那個荒誕的自己
    很多人對於鬼神都是持著「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對於鬼故事,往往也是談鬼色變,卻又喜聞樂見。02具有溫度的中國傳統「鬼故事」相對於日本《百物語》,西方的靈異都市傳說,中國傳統的「鬼故事」卻充滿了溫度。相反,中國本土,即使是一個人深夜讀《聊齋》,是很難毛骨悚然,反而會覺得書中的這些牛鬼蛇神,比生活中的正人君子可愛的多。元明清時期,中國鬼故事迎來了文化創作的高峰,聶小倩、花姑子、新十三娘、阿寶,一個又一個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出現在了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條社會中。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鎌倉初期,故事集《宇治拾遺物語》以日本祭祀活動中的神官夜行活動為原型,提出「百鬼夜行」的說法。自此,品種繁多的妖怪們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經久不衰的藝術創作題材。諸如,日本奇幻作家夢枕貘的《陰陽師》、漫畫家綠川幸的《夏目友人帳》、漫畫家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漫畫家椎橋寬的《滑頭鬼之孫》、漫畫家青山剛昌《名偵探柯南》等作品裡,都不乏百鬼夜行傳說的身影。
  • 中國妖怪故事:會迎來細膩治癒有內涵的國產《夏目友人帳》嗎?
    妖精們特有的真情實感和溫柔細膩,讓我可以忽視這些其實已經「萌化」到不可怖的形象,被溫暖,感動和治癒著。在我感嘆日本的漫畫創作和動畫製作的奇思妙想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一個更加驚人的事實——《夏目友人帳》裡多個圈粉可愛的經典妖怪形象,原型都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和傳說。
  • 日本妖怪文化:為什麼武力值一般的滑頭鬼能當上妖怪大首領
    中國豐厚的民俗文化曾催生過像《山海經》、《西遊記》、《聊齋志異》、《初刻拍案驚奇》等有趣文學作品,這一點類似日本的妖怪文化。這樣的妖怪文化展現了屬於市井階級的價值觀和豐富想像力。可惜,建國後,天朝文化局有規定,一切妖魔鬼怪不準成精,類似作品也多少受到打壓。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張雲自號「搜神館主」,出版過多部妖怪題材的小說,他痛心中國妖怪文化的沒落,致力於發揚悠久的中國妖怪文化。《中國妖怪故事》是他花了十年時間,從中國歷代典籍搜集、整理各種妖怪故事,重新加工而成。
  • 滑頭鬼之孫——人和妖怪的日常的怪異空想
    《滑頭鬼之孫》是以妖怪為題材的少年漫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