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孩子規劃教育時,盲目的「超前教育」危害,後果不堪設想

2020-12-24 婕拉教育

文/婕拉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隨著現代社會對教育的發展的重視,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是費勁心血,使出渾身解數,只為孩子能夠在所在學校或者班級能夠名列前茅。但是各位家長們認真思考過你為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是否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現在社會上對於學齡前兒童所開辦的各種早教班,學前班,藝術班,在家長圈內是非常受歡迎的,有些家長甚至為了一個入班名額不惜花費高價,但是這種做法對於還不在學齡的孩子們真的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做法嗎?事實證明並不是。

曾有一位已經上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家長對我抱怨:「我自打他出生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錢,耗費了多少心血,怎麼現在卻一點也沒看出來作用」,其實不僅是這位家長,有很多家長都存在這種疑惑,從小為孩子報各種課,為的就是能夠讓孩子之後上學時在班上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現在卻令人大失所望。

歸根結底,以上問題都是出自於家長們本身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對,將不能接受學習的孩子送入各種培訓班學習的做法屬於一種盲目的「超前教育」,人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當培訓班的老師用一些不同於學校的教法教孩子,雖然會讓孩子當時將知識點吸收了,但在步入學校之後將會混淆老師所教的內容,造成一種摸不清頭腦的感覺,最終導致厭學。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是能夠理解的,但是也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和接受能力為孩子科學的規劃,不能盲目的在孩子還不能接受新事物的年齡去強制他學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在上小學時,無法適應學校內的教學模式,上課注意力也會分散,造成成績下滑,在小學沒有打好知識的基礎,也不利於將來的發展。

各位家長們,請不要在孩子自由玩耍的年紀強迫他接受超前教育,這種看似會助力孩子取得高分的做法將給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使他在將來的學習中也無法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阻礙孩子在學習上的發展。為了孩子的將來,請正確地看待超前教育,科學地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

往期精彩

杜絕在崗老師進行課後補課,退休老師可以給學生補課,合理合法

考研黨最後18天,建議你儘量做好這「五件事」,助你成功上岸

高考考場將不會再有這些人的身影,就算再優秀,也不能參加

好專業才能好就業,三類雖讓人心酸的專業,前途卻不可限量

相關焦點

  • 「超前教育」還是「超前危害」,所謂的思維培訓班究竟該不該報?
    最近,以「日式教育」著稱的百花學習塾,因涉嫌虛假宣傳被查一事在坊間炒得沸沸揚揚。恰好暑假來臨,各類打著學前教育、思維訓練的培訓班迎來了火爆期,不少家長為該不該報,該報什麼樣的培訓班發愁。在這裡,我想與大家聊一聊有關思維訓練班以及「超前教育」的話題。「超前教育」可能是「超前危害」很多人會說,教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便開始了。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早教就成了教育的首發陣地,所以幼兒園的教育被家長認為是「重中之重」。01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小徐的兒子毛毛3歲了。
  • 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別人都在感慨孩子的聰明時,我卻心疼孩子的不容易。因為住在同一個樓層,又有著年齡相仿的小朋友,所以彼此之間也算熟悉。小姑娘剛剛學會說話,鄰居便教她背誦一些晦澀拗口的古詩,別人家孩子開心地玩著玩具時,小姑娘只能乖乖地坐在媽媽的身邊學習毫無趣味的生字。
  • 幼兒園「超前教育」弊端多多,家長別不信,隱患將在二年級爆發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多數人都喜歡攀比跟風,就體現在"超前教育"上,喜歡拿孩子作比較,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為孩子操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步步高升,贏在起跑線,完勝在終點。從小就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剛會說話和走路就給孩子報了許多早教班,一方面出於跟風,別的家長給孩子報的,自己也不能落下;一方面出於父母沒信心,我覺得把孩子留在身邊,還不如找一個專業的幼師來管教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學的東西多。不管怎麼樣,先讓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家長就為孩子操心忙活的找起了早教班。
  • 「棍棒教育」不可取?家長別盲目追求「愛的教育」,該打還得打
    現在的科學育兒知識幾乎讓很多年輕的父母奉為「聖旨」一般,都希望能夠用愛的教育去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而在很多八零和九零後的印象中,似乎自己就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長大的,想起以前挨揍的日子,倒也覺得有些懷念。
  • 學校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這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童年教育的獨有價值不在於為成年做準備,而在於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生發內生動力。」…… 不久前,某位出名的校長暢談了自己對家校共育的看法,其中的理念值得許多教師在做家校溝通時借鑑。
  • 家長不要盲目跟隨熱潮,教育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早教的市場之大,也引來了巨大的"蝴蝶效應",新生兒的數量劇增和早教市場的逐步開發,激起了一股"淘金熱",廣告做得越響,家長們就越願意砸錢。當然了,我們不排除有些家長確實為孩子的成長考慮,選擇一些權威的早教機構盡心盡力地培育孩子,孩子也樂在其中。
  • 培養孩子財商要趁早,論金錢教育重要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只不過在我國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因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 金錢教育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未來規劃,讓孩子明白未雨綢繆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準則,反觀,現在的孩子大多以及時行樂作為人生準則,這樣對他們的人生發展真的好嗎?
  • 吼叫式教育對孩子危害極大,讓孩子乖乖聽話,巧用低聲教育
    一,吼叫式的教育對孩子的危害1,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過:"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父母經常性的吼叫式教育,很容易小的時候被經常驚嚇,大了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非常膽小怕事,一個是情緒變化會非常大。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那麼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者,當發現孩子在遭受校園霸凌的時候,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教孩子冷靜地面對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母親發現自己的孩子頭部受傷詢問原因,女兒低聲回答說:「是班裡的一個男生,抓著我的頭髮磕到了桌子上」。
  • 少兒AI教育瘋狂前行,家長卻在為偽AI買單
    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訪美時說過一句名言:「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這其實在各教育階段通用,教育在「教」一字,教授知識與技能,更在「育」一字,教授知識與技能的正確使用、應用,教導孩子學會思考。
  •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編輯:微夢媽咪審核:貝貝豆人們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從孩子是胎兒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而超前教育的風也是一直越刮越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 怎麼教育孩子,報早教班還是輔導班?家長不要拔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給他們報了什麼早教班、輔導班,目的是讓孩子多一點學習知識,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對教育規律的最大誤解!否則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帶來危害。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很多家長顯得都比較急。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什麼早教班、輔導班,過早地讓孩子學習知識。其實,這就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
  • 揭秘北京海澱媽媽圈:一場小升初,我看清了「超前教育」的真相
    幾輪迴復後,我弄明白了這位媽媽的意思:因為擔心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女兒的教育上,她一向趨於「保守」,很多知識都不敢教,怕孩子學得太早,以後沒了新鮮勁或積極性,也怕孩子童年太累,反倒成了累贅。在「推娃要趁早」和「超前教育會磨損孩子天性」之間,很多父母都會搖擺不定,掌握不好家庭教育的度。而因為擔心「超前」教育,錯過了孩子培養關鍵期的父母也比比皆是。
  • 2歲上了10個培訓班:幼兒超前教育的危害,上二年級就會爆發
    ②超前教育的危害,在二年級後就會全面爆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曾說: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孩子拒絕什麼,就去強迫他。如果提前強迫孩子學習小學課業,「拒絕」就是孩子的必然選擇。大多數寶媽給孩子報班是為了一年級孩子少一些學習壓力,能快速跟上。卻也因此破壞了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很多報了培訓班的孩子上一年級後的確很優秀,學習也很輕鬆。但也正是因為內容早已經學過,缺乏了繼續探索的興趣,孩子在上課時就會認為不必聽,上課經常走神,從而養成不專注的壞習慣。
  • 放養孩子到底是好的教育,還是家長偷懶的藉口?
    現在鋪天蓋地的強調要放養孩子,釋放孩子的天性。而作為新一代的父母,因為小時候的各種遭遇,我們也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自由。 當放養教育出現後,很多家長都會趨之若鶩,在還不理解放養的真正意義,就盲目跟從要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生活。
  • 誰在把超前教育當十全大補丸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這是對幼兒園「小學化」亂象的當頭棒喝。長期以來,幼兒園「小學化」,成為一大現象。幼兒園也要補課,更是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之所以如此,幼兒園和家長的「合作」功不可沒,要是幼兒園不教授小學內容的話,幼兒園會憂慮落伍,失去競爭力,而家長更急,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了。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在管理和教育青春期孩子時,家長應為主體,也可以說是第一責任人,因為一個孩子在家裡都管教失控,放在學校裡老師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所以,想教育好青春期孩子,家長必須要切實承擔起責任來,對於孩子偶髮式的偏執行為,必須要從習慣和品質兩方面來做區別對待。如果是因為從小就沒有培養好習慣,而導致孩子消極懶散,恐怕孩子在學業上不會有好的表現,家長也就不要強求了。
  • 畸形教育能孵化出優秀的孩子,就真見鬼了
    想把孩子培養成人中龍鳳的家長,可能意識到階層固化正在進行時,所以他們拼盡全力也要把子女送到top去,實現階級跨越,跳一級是一級,來達到維穩。這是很玄學很宏大的目標層面了,具體到孩子教育的細節上,他們對孩子的培養理論就是「唯分數論」、「唯名校論」。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很多家長在日常教育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當家長目的性很強的要教會孩子一件事,孩子反而不能放鬆地發揮所有的學習能力。倘若採用孩子感興趣的學習方式,通過輕鬆的學習方式,愉快的學習環境,孩子的學習成果是事半功倍的。由此可見,快樂教育的理念可以讓孩子快樂地度過學習時光,快樂教育的優勢不止如此 ,家長們應該對快樂教育的優勢有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