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2020-12-23 微夢媽咪育兒經

編輯:微夢媽咪

審核:貝貝豆

人們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從孩子是胎兒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而超前教育的風也是一直越刮越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卻輸在半路,父母的急功近利在毒害孩子

同事李姐和張姐家的孩子都8歲了,所以在一塊工作的時候,難免會打探彼此孩子的情況,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贏在起跑線,孩子的教育好像成了許多父母間的較量。

張姐對於孩子就是一直按著她小時候那樣,沒有給孩子報太多的輔導班,就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孩子也一直很開心快樂,而李姐則是相反,掙來的錢大多都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得知張姐這麼佛系,李姐還好心提醒:「你快給孩子報個班吧,要不別人家的孩子會早早超過他。」張姐也沒有放心上。

現在孩子都上二年級了,一年級的時候,李姐家的孩子總能排名前幾,成績也比張姐的孩子優秀,可是上了二年級之後,張姐的孩子卻突飛猛進,李姐家的孩子反而情況越來越糟糕,這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羨慕張姐,天天抱怨自己的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超前教育確實讓李姐的孩子贏在了起跑,卻輸在了半路,父母的急功近利實則是在毒害孩子。

「超前教育」之車,父母要及時剎車,否則得不償失

許多父母可能也正在駕駛著「超前教育」這趟車,父母要及時踩下剎車,讓孩子由倍速播放切換回原來的速度,對於孩子的正常成長很有必要,否則孩子會深受其害

1)弱化人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是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候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與人交往的交際能力。如果父母讓孩子漂浮在成績的海洋裡,只關心成績不關注孩子的人格發展,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孩子的人格發展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與智力地位匹敵,而人格的健全也是智力良好發展的前提,弱化人格的培養,孩子長大以後發展會受到阻礙,不能夠全面地發展。

2)「超重現象」讓孩子更厭學

無論孩子是活潑還是內向,孩子天生就愛動,而父母們想讓孩子快速成才的心理,忽略了孩子的發展規律,讓孩子接受超前有困難的教育,就像是給孩子上了枷鎖,把他困於牢籠之中,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重擔,壓得孩子喘不過氣,而父母卻在沾沾自喜。

父母強迫式的超前填鴨教育,孩子被迫進行記憶,不僅會很痛苦,也會讓孩子抗拒甚至恐懼學習,產生排斥逆反心理,逐漸開始討厭學習有關的事情,最好可能很被動地成為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陳舊機器。

3)孩子吃「老本」,掉隊成必然

孩子超前教育學習的知識,到了本應該學習的時候,對於重複學習的知識,心理會產生「這我早就學過了,我都會了」的心理,在上課的時候就很難養成精神集中的習慣,在之後的學習中,這樣的吃「老本」心態勢必會讓他掉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做家長的心情,唯成績論依然是當前的狀況,但是父母不能採取急功近利的方式拔苗助長,這讓孩子看似贏在了起跑線,從長遠來看,卻是輸在了起跑線,不僅毀了孩子的童年,也讓孩子的成長速度呈現倒退狀態,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反而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微夢媽咪育兒經。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孩子搶跑學拼音,國家踩「剎車」,家長這一腳也必不可少
    1月5日的《人民日報》,刊文《提前學拼音,在哪兒踩「剎車」》,「學前教育」變成「超前教育」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小學「零起點教學」 提前學拼音沒必要。提前學拼音,表面上看,是部分孩子搶跑了一步,學到了知識,但嚴格說起來,既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失去了玩樂的時間,也嚴重幹擾了此後小學的教學安排,同時,還給按照國家規定沒有提前學習拼音的孩子,帶來不應有的壓力。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為一句空話,讓「零起點教學」左右為難,成為幼升小銜接的一大痛點。
  • 正確看待孩子人生起跑線上的「輸」與「贏」| 家庭教育視頻課(5)
    案例1:要讓孩子「贏在子宮」的港媽香港最新電視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描述了一個叫艾琳的孕媽。她懷上二胎已有五月,卻整天緊張得不得了,惶惶不可終日。原來他24個月大的兒子在幼兒園入園面試時,因為不會唱歌跳舞、書法英文,而被拒絕。兒子的「慘痛失敗」,讓她發誓「決不能讓女兒輸」。
  • 5歲孩子的周末日程比大人加班都緊張:你有「起跑線焦慮症」嗎?
    超前教育,對孩子的心態影響極大孩子在成長階段有其內在的生長時間表,而人為加速,則屬於拔苗助長的行為,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比如孩子正處在遊戲期,通過遊戲去感知規則,認知世界。而父母卻非要在此時讓孩子去學習知識,如美術,音樂等課程,認為玩鬧浪費了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早教就成了教育的首發陣地,所以幼兒園的教育被家長認為是「重中之重」。01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小徐的兒子毛毛3歲了。
  • 電影《起跑線2》是關於教育的。歐文是主角。父母擔心孩子
    他一生中演了太多經典電影,說他不能日夜完成,《起跑線2》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在看這部電影的開始,當他看到他臉色如此蒼白時,觀眾們都為他擔心。他的演技無疑是完美的。現在,在回憶了他的電影之後,他是唯一一個可以成為他的影迷的人。放手該放手的,把結局留給命運。託爾斯泰2017年5月,一部反映真實教育問題的電影《起跑線》在印度上映,也在中國引起轟動。
  • 「超前教育」還是「超前危害」,所謂的思維培訓班究竟該不該報?
    最近,以「日式教育」著稱的百花學習塾,因涉嫌虛假宣傳被查一事在坊間炒得沸沸揚揚。恰好暑假來臨,各類打著學前教育、思維訓練的培訓班迎來了火爆期,不少家長為該不該報,該報什麼樣的培訓班發愁。在這裡,我想與大家聊一聊有關思維訓練班以及「超前教育」的話題。「超前教育」可能是「超前危害」很多人會說,教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便開始了。
  • 早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有必要嗎?
    相信大家對於「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句話非常的熟悉,在以前,很多人非常地推崇這句話,認為有道理,現在已經不是70後、80後「天生天養」的時代。有能力、有條件的家庭會為孩子創造最優越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關注孩子教育 劉濤主演的《起跑線》會販賣焦慮嗎?
    」家庭的生活問題,在孩子教育問題面前,八位父母的「育兒觀」相互碰撞,幾人也從「不敢苟同」到「求同存異」。全職媽媽林芸芸(穎兒飾)則始終認為孩子要贏在起跑線,她的丈夫顧家偉(李宗翰飾)更進一步的以虎爸的姿態要求全家都進行起跑準備,他們的孩子苦不堪言。
  • 英語啟蒙用輕蜂加速器,贏在起跑線
    RAZ按照閱讀難度進行了分級,從aa到z2,一共29個等級,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英文學習,進階式閱讀,螺旋式上升,配套資料豐富,可精讀可泛讀。內容可讀性、趣味性強,涵蓋地理、歷史、人物、科普、文化等,包羅萬象,激發孩子閱讀興趣與學習熱情。
  • 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經常能看到小姑娘一邊抹眼淚,一邊可憐兮兮地跟著媽媽讀生字……生活中並不缺乏這樣的家長和孩子,為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便將他們送進各式各樣的輔導班,本該開心玩樂的年紀卻只能整日對著枯燥乏味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超前教育"真的有必要嗎?美國的一位育兒專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對象是一對不到1歲的雙胞胎兄弟,哥哥整日練習爬梯子,而弟弟則不需要。
  • 很多家長給孩子灌這碗「毒雞湯」,贏了起跑輸在終點,醒醒吧
    本文作者:若欣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每天研究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分享育兒方法,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關注我,和你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教育是一個大的話題,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們的孩子到底該怎麼教育?又有哪些教育真正適合孩子未來發展?
  • 電影《起跑線2》直擊印度教育,伊爾凡實力主演,父母為孩子操心
    他一生演繹過太多經典電影了,說一天一夜都說不完,《起跑線2》是他最後一部作品,最開始看這部電影時,看到他的臉如此蒼白,觀眾心裡就很擔心他,他的演技無疑是完美的,現在回味他的電影,也是作為他的粉絲唯一能做的了。該放開的就放開,把結局留給命運去決定。
  • 特斯拉失控加速撞車引質疑!媒體深挖不簡單:踩剎車或會加速
    此外,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站隊特斯拉,認為這些「失控」事件大概率是車主自己誤操作,油門當剎車才導致事故的發生,受「大環境」的影響,一旦特斯拉車輛發生事故,就把鍋甩到特斯拉身上。然而,這樣的邏輯也不成立,車輛發生事故後,有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修車事宜,車主沒必要讓特斯拉來背鍋,並且不讓保險公司來儘快賠償。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愛看電影《起跑線》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無數家長的心聲可憐天下父母心寧願自己節衣縮食許孩子一個燦爛的前程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起跑線》講述了一對新富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最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首都德裡頂級學前教育民校——德裡文法學校的喜劇故事。天下父母的焦慮在《起跑線》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貧富差距、階層隔閡、中產焦慮、招生不透明、教育資源不平等等問題不僅僅是印度人的痛,也是中國人的苦。
  • 家長為孩子規劃教育時,盲目的「超前教育」危害,後果不堪設想
    文/婕拉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隨著現代社會對教育的發展的重視,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是費勁心血,使出渾身解數,只為孩子能夠在所在學校或者班級能夠名列前茅但是各位家長們認真思考過你為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是否得到了相應的回報?現在社會上對於學齡前兒童所開辦的各種早教班,學前班,藝術班,在家長圈內是非常受歡迎的,有些家長甚至為了一個入班名額不惜花費高價,但是這種做法對於還不在學齡的孩子們真的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做法嗎?事實證明並不是。
  • 科目二中停車時,是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還是離合剎車一起踩?
    那麼停車到底該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考過駕照,那你就應該知道,在練車的時候,一般來說教練車都會把油門給鎖掉,為的就是怕新手緊張,一不小心碰到油門,那真的就麻煩大了。因此只有離合和剎車兩個踏板。而科目二當中,一般都是訓練學員進行半聯動,說直白點,就是如何控制好離合。
  • 幼兒園「超前教育」弊端多多,家長別不信,隱患將在二年級爆發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多數人都喜歡攀比跟風,就體現在"超前教育"上,喜歡拿孩子作比較,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為孩子操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步步高升,贏在起跑線,完勝在終點。其實,現實裡,這種幼兒園"超前教育"弊端多多,家長別不信,隱患將在二年級爆發。最近一位網友在網上訴苦後悔讓兒子接受"超前教育",網友小麗跟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媽媽一樣,從有了第一個孩子之後,就為孩子操心,除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之外,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 教育專家坦言: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
    在我國,從古到今無論是古代科舉制度,還是現代高考,語文似乎一直是學生的必修課。從小學到大學,沒有一個學習階段可以拋棄漢語。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語文課堂從我們年輕的時候起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時代在進步,特別是近幾年,我國進行了很多教育改革,其中語文也迎來了自己的新變化。
  • 別家孩子都去了培訓班,我家孩子不去補習,是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培訓班教育現在的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到周末,很多孩子們都被送到各個培訓班去學習,有的是文化課補習班,有的是興趣技能班、才藝班。一到雙休日,許多父母都是忙著接送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學完這個學那個,所以在各大培訓機構門口,總能看到許多的父母守在門口,等著接孩子下課。孩子在雙休日,根本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和娛樂,都被父母報的培訓班給擠佔了,而且常常出現這個培訓班壓根就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 《起跑線》電影這部有關教育的電影,拍出了無數人心中的痛,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切的一切,不過因為「學校即階級」,因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信念。可是,他們拼盡了全力,卻開始對一切感到困惑。電影中的中產階級夫婦拉吉和米塔,原本經營著一家服裝店,有著不錯的收入,日子過得也算不錯。可是,這樣的生活,隨著女兒皮婭的長大慢慢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