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信息的傳播媒介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革。從最初的報紙,到後來的廣播,再到黑白電視、彩色電視,直至現在的電腦、手機。每一步,無疑都是質的飛躍。每一步,也都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我們每個人都越來越依賴它,也越來越離不開它。手機,儼然成了我們人體的一個外掛器官。每天,我們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手機的上面。抖音、快手、微信等等一系列軟體,讓我們沉迷其中,並且樂此不疲。
是的,在這個新媒體時代,我們是自由的。你可以看到各種你想看的各種你想看的電影、電視劇,關注各種你想關注的新聞事件、八卦節目。你可以自由的選擇你喜歡的一切內容。當然,前提是合法的。
你好像獲得了自由。你可以不用被媒體的評論牽著鼻子走,可以在評論裡有理有據的反駁,或者直接選擇右上角叉了它;你可以刷著你喜歡和熟悉的內容,一條一條又一條,不用費力去篩選……你以為,你獲得了你想要的「自由」。
但是,你真的自由了嗎?
我只想說以下幾點。
第一,你手機裡的各種新聞軟體推送給你的新聞,是不是都是你所關注的類似事件?商家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出你的喜好,並且一味的投你所好。你以為你看過了許多風景,實則從未離開過這個熟悉的廣場。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新媒體時代的海量性和無邊性會讓你欲罷不能。不知道大家都刷過抖音沒,我刷過。最誇張的一次,我從晚上十點刷到了凌晨兩點半。我總是在潛意識裡告訴自己,下一條或許會更好。而事實上呢,真的更好了嗎?量的增加,不一定代表了質的提升。相反,可能是下降。
第二,信息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博學一點,有一陣子,我下載了將近十個新聞類的APP。到現在,只留下了兩個。為什麼?因為我發現,在發生一個新聞事件時,幾乎手機上這十個APP都會給我推送一樣的消息。比如女排奪冠,比如某國總統大選。我有的別人有沒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有的我一定要有。
第三,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在這個快消時代,方便、快捷漸漸地變成了選擇的第一要素。比如點外賣,我們選來選去,最終,可能選擇了一種最方便的。不是說方便的東西沒有營養,而是這樣扭曲的選擇觀會讓那些真正精工細作精益求精的店家沒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勇氣,同時也讓那些有工匠精神、堅持品質的人們受了委屈。那麼,惡性循環的後果呢?可想而知。
關於新媒體時代下的「自由」,我只想到了這些。它們或許不夠積極,或許一時之間不好改變。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勇於正視問題。因為,那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下,永遠不要做一個看似「快樂無憂」的提線木偶。希望我們都能勤學、善思。因為我始終覺得,要想優秀,就得跟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