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一批軍隊微信公眾號形成矩陣,列陣於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主戰場,機動靈活搶佔輿論主陣地,立起備戰打仗鮮明導向,助力強軍興軍偉業。它們為我軍官兵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激發高昂士氣、凝聚奮進力量,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撐。
關鍵詞:軍隊微信公眾號;新媒體矩陣;強軍興軍偉業
闊步強軍路,揚帆正當時。一批鐫刻時代印記、承載官兵期望的軍隊微信公眾號,順勢而為、形成矩陣。列陣於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主戰場的軍隊微信公眾號,站在一線、敢於亮劍,機動靈活搶佔輿論主陣地,立起備戰打仗鮮明導向,助力強軍興軍偉業,為我軍官兵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激發高昂士氣、凝聚奮進力量,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撐。
一、應勢而生:火速成軍壯大主流輿論,搶佔強軍興軍新聞輿論的「主戰場」
網絡的潮流勢不可當,網絡的力量銳不可當。無論是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還是上線運營的軍隊內部網絡集群,廣大軍事傳播工作者守土有責、拓疆有為,及時抓住自媒體技術,註冊認證了軍隊微信公眾號,催生傳播功能,倍增輿論效益,增強了軍事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
—把握大勢緊跟而上。2017春節前夕,習主席視察某旅「大功三連」學習室,駐足一塊電子屏前,聽取官兵通過「學習軍營」手機APP開展學習教育的匯報;2015年12月25日,習主席視察解放軍報社時,在軍報微博微信發布平臺,敲擊鍵盤,發出一條微博向全軍官兵祝賀新年。最高統帥與軍營新媒體的一次次「親密接觸」,正是人民軍隊邁步網絡時代的鮮明印記。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自軍營向網際網路開放後,軍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悄無聲息地進入硝煙迷漫的演兵場。各部隊充分挖掘社交網絡資源,加大社交媒體建設力度,積極搶佔網絡輿論空間,相繼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將其打造成傳遞中國軍隊聲音、講述中國軍隊故事、塑造中國軍隊形象的重要平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軍微信公眾號已達數千個。其中既有「國防部發布」「軍報記者」「中國軍視網」等軍隊機關和媒體開辦的,也有「人民前線」「我們的天空」等各級部隊開辦的,還有「三劍客」「一號哨位」等軍事愛好者開辦的。
—順應時代迎潮而上。今日中國,微信公眾號已越來越深地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據騰訊及新浪的報告顯示,微信月活躍人數達到9.63億,QQ為8.5億,微博為3.4億。新媒體聚集了龐大的受眾群,成為網絡輿論走勢的決定性力量。機關用它來發布權威信息,部隊用它開展思想教育,院校用它來宣傳招生,醫院用它來引導就診,有官兵也穿上「馬甲」用它來表達自己的聲音。對中國軍人、軍人背後的家庭以及社會軍迷來說,軍營公眾號已經融入很多人的生活。據了解,目前陸軍大多數集團軍都通過官方或非官方的方式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海軍、空軍等軍種部隊也有不少軍以上單位開設了公眾號。利用微信公眾號搜索功能不難發現,帳號認證主體為武警、軍隊醫院、軍校、人武部等機構的公眾號更多。可以說軍隊微信公眾號客觀上已形成了涵蓋官方和個人、銜接軍隊和地方的「標配」。
—改革重塑乘勢而上。隨著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實現重大變革,原來的七大軍區變成五大戰區,相應的原大軍區報紙、雜誌、網站等媒體,關停並轉了。部隊體制編制重構重塑之後,一批優秀軍隊媒體人重整行裝再出發,創辦的軍隊微信公眾號再次登場。如,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主辦的《人民前線》報社轉隸東部戰區陸軍後,抽組精兵強將,創辦了 「人民前線」微信公眾號。「向雷鋒學習」微信公眾號,是北部戰區陸軍官方認證的新媒體平臺。該微信公眾號運營團隊主創主人員大都是原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報社的人員。不僅如此,一些軍媒在建強完善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輿論陣地同時,勇於開拓新的戰線,開通了軍隊微信公眾號傳播軍營好聲音,展現軍營獨特魅力,傳遞軍營正能量,掌握輿論主動權。
二、順勢而為:強筋壯骨決勝無形時代,築牢強軍興軍新聞輿論的「主陣地」
隨著新技術的開發應用,作為進入移動網際網路這個「風口」比較晚的軍隊微信公眾號,後來居上,成為線上重要新聞輿論陣地,在意識形態鬥爭前沿發揮著「短兵相接」的重要作用。
—主動更新思維觀念。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沒有與信息網絡時代相適應的科學理念,軍隊新聞輿論工作就會陷入被動接招的局面。有的「新聞人」身體進入了「5G時代」,腦袋依然是「2G思維」,認不清時代發展潮流,看不到網絡優勢潛能,不善用「網言網語」,不善於「網來網去」,與「網生代」年輕官兵存有代溝。誰掌握了網際網路,誰就把握了時代主動權。宣傳工作只有迎網而上、借網發力、乘網而上,「生命線」 才能在新時代煥發強大的生命力。軍隊微信公眾號應以「主動、移動、互動」為抓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觀點表達為重點、機制創新為動力,最終達到「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通訊社」的移動互聯時代。
——打造專業人才隊伍。轉型大計、人才第一。異軍突起的軍隊微信公眾號,要想在新媒體激烈競爭中突出重圍,成為軍事傳播名副其實的中堅平臺和新銳力量,除了定位精準、內容原創、業態前瞻和技術敏銳外,必須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複合型專家型新聞人才隊伍。軍隊微信公眾號團隊應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深刻把握桌面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媒體、電子屏等的發展脈動,積極吸納先進傳播理念、輿論引領理念,善於提供有思想深度、有獨到見地的內容,在分眾化、差異化傳播中不斷滿足廣大官兵日益增長的新聞信息需求。不僅如此,從業人員還應是思想大家、業務專家和知識雜家,並要掌握國際傳播和網絡輿論規律。
——搭建技術支撐平臺。技術從來都不是媒體的掘墓人。每一次技術的變革和進步,都會帶來媒體形態的嬗變和內容的擴充,也在重新梳理並定義媒體的使命和責任。面對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傳播革命,要通過技術實現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轉變。軍隊微信公眾號要製作推送H5、VR、微視頻、微動漫等網宣產品,用圖文報導生動化解讀,用視頻動漫形象化表達,用網絡直播情景化再現,使強軍興軍宣傳主題鮮亮、形式鮮活,提高點擊率點讚率。
——推動資源有效融合。打好網絡時代的新聞輿論主動仗,已經不是軍隊或者媒體獨立能夠完成好的任務,越來需要多部門聯手協作、各領域聯合作戰,形成聯動格局,藉助知名新媒體反映部隊的重要工作,擴大輿論影響力滲透力。許多軍隊微信公眾號努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積極協調入駐軍地知名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用、互利共贏,軍地攜手打造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主流媒體。比如,「人民陸軍」微信公眾號為擴大傳播效果,推動「人民陸軍」微信公眾號入駐「今日頭條」與「一點資訊」等媒體平臺,實現互相影響、互為增粉。
三、強勢推進:堅守初心凝聚磅礴力量,打好強軍興軍新聞輿論的「主動仗」
軍事新聞工作從戰火硝煙中走來,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打贏制勝的神聖使命。軍隊微信公眾號矩陣始終堅守服務練兵的初心、擔當助力備戰的使命,弘揚強軍興軍主旋律,激發強軍興軍正能量,把廣大官兵更加緊密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凝聚到強軍興軍的戰略目標上,緊緊圍繞培育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引導官兵與黨同心、與時代同行。
——聚焦能打勝仗,託舉強軍之夢。波瀾壯闊的強軍偉業,為軍事新聞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和源頭活水。自習主席向全軍發出備戰打仗最強號令後,無論軍隊傳統媒體還是軍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更加聚焦主責主業,把「重心在戰」的導向牢固立起來,助推部隊戰鬥力不斷躍升。尤其是新媒體矩陣不斷強化問題導向,弘揚嚴實作風,引導全軍官兵自覺地聚焦練兵備戰使勁用力,提升對能打仗、打勝仗的貢獻率;突出宣傳部隊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緊貼作戰任務、緊貼戰場環境、緊貼作戰對手,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實現備戰與作戰無縫對接,營造強大輿論勢場。
——堅守精神高地,凝聚軍心意志。站立意識形態角鬥場上的軍隊微信公眾號,堅持做到搶佔灰色地帶、捍衛紅色地帶、瓦解黑色地帶,對歪曲黨史國史軍史、肆意抹黑英雄,敗壞軍隊形象,質疑軍隊改革等言論,勇於發聲,敢於亮劍,主動造勢擴大正面影響;搶奪話語首發權,及時公開公布主流觀點,擠壓負面輿論空間;搶佔輿論制高點,讓主流權威聲音主導主流輿論。軍隊微信公眾號廣泛宣揚革命先烈和時代英模的英雄事跡,弘揚我軍優良傳統和新時代精神,傳播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正面信息,大力倡導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軍事文化,唱響軍隊紅色文化主旋律,強固官兵軍魂意識,為永葆我軍性質宗旨本色和部隊戰鬥力生成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弘揚優良作風,引領社會風尚。忠誠報國、勇於犧牲、無私奉獻、艱苦奮鬥……打開手機瀏覽軍隊微信公眾號,無論是「官辦」還是「民辦」的,始終保持屏上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大力弘揚我軍光榮傳統作風、反映軍隊轉型建設成果、展示官兵練兵備戰精神風貌,傳播強軍興軍聲音、講好強軍興軍故事、匯聚強軍興軍力量,激勵官兵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鬥。許多軍隊微信公眾號及時轉發推送全軍開展傳統教育,培育部隊特有革命精神,使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信息;堅持以客觀的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報導部隊各級嚴格紀律約束,下氣力整肅黨風軍紀,以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感召群眾、影響社會。
——展示官兵風採,彰顯家國情懷。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軍隊微信公眾號立於時代,著眼於當下,以培養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為責任,以中國夢強軍夢為主題,生動闡明了當代軍中國軍隊的性質、宗旨和本色。它們用文字記錄軍營,用光影講述故事,用視頻傳播感動,展示強軍風採、傳遞軍營大愛,提升輿論引導能力。2016年11月12日,首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後,「軍報記者」「中國空軍網」等軍隊微信公眾號全面立體呈現餘旭先進事跡,用主人公的美麗心靈、英勇壯舉,扣動世人心弦,增強了受眾認同感。2017年8月下旬的微信朋友圈,有兩件事接連刷屏:先是中印邊境班公湖「互擲石塊」事件中,我軍一名戰士一腳飛踹踢倒印軍士兵的視頻畫面,一時爆紅網絡,激發巨大的愛國熱情;接著是我軍某部在高原演練,車隊行駛在公路上,沿途各族群眾、各方遊客、退伍軍人紛紛駐足,自發向車隊敬禮,讓人感受到磅礴的民族向心力。
——服務官兵需求,助力學習成才。如今的青年官兵多是「數碼達人」「衝浪高手」。 軍隊微信公眾號充分運用「供給側」理念,強調「用戶體驗」, 走進官兵朋友圈,架起官兵連心橋,溝通官兵感情線,切實把宣傳工作敲到鼓點上、做到心坎裡,引導官兵線上溝通、線下互動,形成奮進新時代的同心力向心力。 軍隊微信公眾號積極回應官兵關切,聚焦基層需求,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官兵學習成才的「全維課堂」、增知強能的「良師益友」。 比如,「學習小卒」「向黨看齊」專門為官兵提供理論學習、政治教育素材資料,有的致力追蹤全球軍事熱點、解讀經典戰史戰例等, 向官兵推送各種有用管用的服務類信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提升公眾號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四、態勢發展:忠誠恪守強化責任擔當,擰緊強軍興軍新聞輿論的「主開關」
握筆之手,當如握槍。軍隊微信公眾號作為以傳播信息為根本使命任務的新型媒體,無論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仍需倡導行業自律,著力增強政治定力、道德定力、紀律定力,始終保持惕厲自警的精神狀態和我自我完善的修養標準,堅守職業操守。
——正底色,要有政治定力。軍媒姓黨。這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永恆堅守的原則。軍隊微信公眾號作為軍隊發聲的新生力量,一分鐘也不能站在黨的隊伍之外,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以政治敏銳統領新聞敏感,在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方面始終做到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理直氣壯、毫不含糊。要做到思想上對光、行動上對表,切實從政治上把握宣傳方向,從全局上評估宣傳效果,確保宣傳導向正確、積極、正面。
——厚底蘊,要有道德定力。軍隊微信要當好黨和軍隊的重要「喉舌」,其從業人員要做好傳播者、記錄者、推動者、守望者,不僅要有 「才」還要有「識」,不僅 要「博」還要「專」,不僅要「知」還要付諸「行」,具有良好的職業修養。 要堅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嚴守個人品德,對自己所從事的新聞輿論工作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實踐中,一線人員須堅守媒體報導的職業操守,不能任性地肆意妄為,應該從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出發,拒絕有償新聞,杜絕虛假報導,絕不惡意炒作,敢于堅持真理。要轉作風、改文風,靠真實打動人,靠真心感染人,靠真理感召人,做一名合格的、專業的、堅守職業道德的新聞人。
——保底氣,要有公信定力。涵養正氣,才有底氣。軍隊微信公眾號要贏得公眾的信任,要有一股浩然正氣,發出正義之聲。微信不可任性,更不能失信。軍隊微信要營造底氣充盈的新媒體生態,需倡導行業誠信與自律,不斷進行自我審視與自我規範,以真誠的行業態度對待公眾,並以此贏得公眾的信任。傳播力靠渠道,公信力靠內容。要著力打造新聞產品,深耕傳播信息內容,進行專業化生產,確保線上線下報導全面客觀、真實準確,讓受眾有參與感。要通過權威發布、深邃解讀、理性引領,綜合運用圖片、音頻、短視頻、H5等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公信力、引導力。
——守底線,要有紀律定力。軍隊微信公號要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自覺恪守新聞真實性原則,認真落實新聞採訪、審核把關、信息發布等制度規定,通過教育引導和紀律規範,真正從思想源頭扎牢防護柵欄。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保密教育,增強保密意識和防範能力。宣傳部門應把好方向導向,業務部門要把好事實尺度,保密部門要把好安全底線,健全防範措施,架設信源上的「防火牆」。要積極主動做好敏感問題帶來負面輿情的防範應對工作,搞好風險評估,制定應對預案,加強輿情監控,確保不發生危害政治軍事外交大局、影響社會安全穩定、損害軍隊形象的問題,發揮輿論定心盤的作用。
(作者分別系原前衛報社主任編輯、華東交通大學國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