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廣告人雜誌」,一鍵關注。
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 、副臺長羅毅
網際網路崛起迅猛,新媒體能量驚人。這股力量藐視一切,秒殺傳統,全方位衝擊著全行業。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開喜烏龍茶的廣告,創造了「新新人類」一詞。意指「年輕,新潮,不同於舊時代的人們」。如今,80、90後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最活躍的因子,也將在不遠的未來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主人。
新新人類換個說法,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一代」。而「用戶體驗」和「技術應用」正是這次峰會研討新老媒體融合的關鍵詞。所以,我今天借用這個概念作為主題,一是表達電視湘軍顛覆創新的內生氣質,二是詮釋湖南廣電未來身份的新屬性。這是一個態度,也是一個願景。
理論總是枯燥的,下面我想用三個段落,分三個層次,結合湖南廣電的實際,來談一談我對新老媒體融合的思考與發展心得。
電視媒體的三個認識
周所周知,網際網路崛起迅猛,新媒體能量驚人。這股力量藐視一切,秒殺傳統,全方位衝擊著全行業。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用一場災變來形容甚至也不過分。新老媒體冰火兩重天的現狀,讓近年來的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歡呼:舊世界行將就木,新世界已經來臨。
在這場論戰中,傳統媒體明顯處於被動地位。在談新老媒體融合具體的做法之前,我覺得有必要談幾個觀點和認識:
1、不要集體掉進了某種話語陷阱。新老媒體之分只是某種約定俗稱的概念,如果對號入座,當然死路一條;如果顛覆掉這種成見,自然柳暗花明。從本質上講,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新老媒體之分,只有創新與守舊之別。這是萬物新陳代謝,亙古不變的規律。
2、要認識到網際網路不是誰的專利。冷靜地看,新媒體的進攻,實質是一場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突擊的渠道革命。這種社會性資源是開放的,也是所謂互聯思維所主張推崇的。新興媒體憑技術起家,是新媒體先發優勢;亡羊補牢,也意味著傳統媒的必須轉身轉型。
3、要看到新技術是發揮內容優勢的神器。拋開門戶之見,爭論「內容為王」還是「技術稱霸」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事實上,在電視領域,技術已經是節目內容的一部分,新媒體也成為了節目影響力輸送的重要渠道,當然,站在新媒體立場,反之亦然。兩者相輔相成,是融合的需要;取長補短,則是競爭的王道;為我所用,才是電視的機遇。
事實上,芒果一直心懷危機,才不斷創新進取。只有拒絕被定義,才能創造新可能。
芒果傳媒的三個轉型
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今年3月,湖南臺決定將旗下所有節目版權(IP)注入芒果TV,只獨播,不外賣。這可以視為芒果新媒體戰略的啟動式。8月,呂煥斌臺長在與上海市委宣傳部的交流中,完整系統地闡釋了「以我為主,融合發展」這一戰略思路。隨後,芒果傳媒果斷向芒果TV注資10億,扎穩自己的新媒體陣腳。這目前在併購成風的潮流中,意味著湖南廣電已冷靜地選擇自己的路徑,找到了自己獨有節奏。
這絕非一時興起,心血來潮,而是一直不間斷地保持與新媒體戰略互動的先知先覺。多年來,湖南廣電展先後與騰訊、淘寶、盛大等形成了戰略合作,與優土、樂視、愛奇藝等形成內容合作,可以說積累了豐富的行業感受和跨界經驗。
2013年,湖南廣播電視臺實現創收183.4億元,同比增長21.45%。其中,媒體廣告76.55億元、產業收入106.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芒果產業收入首超自身廣告創收,這象徵著全局開始擺脫廣告盈利的單一模式依賴。從同行業競爭,跨行業博弈的本質來看,版權才是湖南廣電媒體的真正優勢和核心資產。內容越強大,IP就越強大,可開發的價值就越高。芒果的產業戰略就是圍繞這個核心,開發包括電影、動漫、出版物、新媒體等新業態,實現全產業鏈整合,構建芒果生態圈。
「芒果生態圈」內含三個維度的轉型:一是從服務觀眾向服務用戶轉型;二是變內容產品為IP資源;三是向市場生態轉變。
如果說,在新老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什麼障礙的話,我認為資金、資源等乃至政策等,可能都不是主要問題。而兩個行業間不同的文化理念、不同的行為方式的融合溝通,才是首當其充的鴻溝。新媒體不懂電視,電視不懂新媒體,這點被呂煥斌臺長形象地稱為「理工男」與「文科生」之間的距離。
湖南衛視的三個例子
在芒果體系中,芒果傳媒是全新體制機制下的市場主體,是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的市場平臺。而湖南衛視則是全臺的旗幟和旗艦,扮演者內容創新的引擎和靈魂。湖南衛視對於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實踐,我這裡也舉三個例子:
一是產業鏈依託現象級節目衍生延伸。去年11月上線的《爸爸去哪兒》手遊,註冊用戶上億,日活躍用戶超過300萬。芒果傳媒旗下的快樂購,截止到5月3日,共銷售《花兒與少年》節目中的各類明星同款主題產品502萬元,累積件數11792件。網際網路包括天貓、淘寶、京東等隨之產生了大量跟風贗品。
二是在內容生產中,技術成為內容。今年的中國電視藝術金鷹節《互聯盛典》晚會上,有兩個看點:一是在電視行業、在電視盛會上首次出現了關於網際網路的主題,這耐人尋味,也充分體現了舉辦者湖南衛視的開放心態和意趣傾向;二是在節目內容中,大量出現了新技術應用看點,「電視彈幕」、「直播掃碼」、「千萬用戶同時下載」、「應用瘋狂大禮包」、「微光熱追蹤」、「搖一搖投票(頒獎晚會)」等,在網民和觀眾口瞪目呆的同時,也獲得了輿論和圈內交口稱讚。這是社會新老媒體融合背景下的一次「技術流」的爆發,也是多年來追求內容創新的一個縮影。
三是互動產品將正式進入電視廣告領域。我在臺裡分管廣告經營,在2015年的招商內容中,衛視廣告策劃部的同事給我匯報了一個想法,他們把這個產品計劃稱之為:打造電視廣告的4.0版。號稱要引發廣告傳播的工業革命。與其他形式的硬廣、軟廣不同的是,這個系列產品的核心思想是擺脫收視率依賴,將影響力變現。通過手機APP(呼啦)把觀眾引導、引流為廣告主的消費者。在前期溝通中,旅遊、金融、電商等很多行業的客戶表示了很高的合作意向。我們有理由期待,湖南衛視明年在電視廣告領域再放一顆衛星。
新老媒體融合主旨宏大,也將伴隨著一個史詩般的進程。最後,我想借湖南衛視2015年的招商主題,來演繹一下此時此景:當傳統媒體不可避免地老去,我們的生存法則只能比新媒體更新。而新老媒體只有融合在一起,才有加更年輕青春的未來。在一起,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