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女生不再為每月一次的例假而煩惱了,因為有衛生巾的相伴,也有很多的技術可以緩解例假期間的不舒適,那您知道古代人如何應對來例假嗎?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古代女生來例假了怎麼辦吧~
「大姨媽」是令很多女性頭疼的問題,當然這在古代也是大事,並且困擾了古代女性幾千年,直到這個利器的出現,成為了女性的福音,並且是現在衛生巾的鼻祖,為古人的智慧點個讚。在最早的原始社會,大姨媽來了,不用怕,只需要用萬能的清水洗一洗就可以,這就是傳說中最早的「洗洗更健康」。那時候古人們就地取材,當月經來的時候,用乾草、樹葉、獸皮擦一擦,然後用萬能的清水洗一洗就完事了,為了生存該勞作還有勞作,沒有像現在的女性還有暖寶寶、紅糖姜水什麼的。
在古代,人們的思想意識很封建,如果女性來了大姨媽會被視為不祥之兆。古代的男性基本不會和經期的女性同房,原因並不是心疼女性,而是怕觸黴頭,就是所謂的撞紅。那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如果男性在和女性同房過程中因為月經見血會倒大黴。此外,處於經期的女性被禁止進入寺院、禁止跪拜神明,因為人們認為這是在侮辱和褻瀆神明。如果家裡有人去世,葬禮是不允許經期女性參加的,人們認為她們身上「不乾淨」。
那古代有沒有姨媽巾呢?古代是有姨媽巾的,古人稱之為月事帶。隨著社會的演變古代的姨媽巾也在不斷演變。古代用的最多的姨媽巾就是用布條製作而成的,剛開始的時候是直接用幾塊布墊在下面,到了後面,古代女性將棉花或草木灰用布條包裹住,兩頭用細線系在腰間。這種用草木灰製作成的姨媽巾雖然增加了吸水性,但是衛生狀況很難保證。這些布條並不是用完就扔的,那是有錢人家的做法,大部分人都是用完之後洗一洗繼續使用。人類發明了造紙術後,有錢人家會用紙來替代草木灰,外面繼續用布條包裹。
古代的月事帶並不是市場上售賣的商品,主要靠自己親手縫製。所以每個人用的月事帶多多少少都有些區別,也可以說是個人定製了。有錢人家的女子月事帶可以隨時更換,貧窮人家可能一條月事帶要用一輩子。
總之,你要相信古人的智慧,他們做的月經帶已經和今天的衛生巾外形相差無幾,只是缺少相應的消毒措施,但已經是古代女性的一大福音,而現在衛生巾的發明,直接解決了女性的大姨媽問題,讓女人盡情享受作為女人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