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00年開始,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到公元前3100年,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埃及國王也稱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隸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被看作是神的化身。他們生前就開始為自己修建巨大的陵墓,這些陵墓的外形猶如漢字的「金」字,於是將這些象徵法老權力的陵墓稱其為金字塔。在如今的蘇丹和埃及境內,也就是尼羅河的下遊,散布著大約80餘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最大的三座金字塔在開羅西南10公裡的吉薩區,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夢考拉金字塔,一般統稱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所以往往說大金字塔一般就是指胡夫金字塔。
我手裡的這張寄自埃及開羅的明信片(圖1)蓋銷了開羅1908年4月25日日戳,貼的是綠色2M郵資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郵票,明信片為攝影圖案,圖案上三個著灰白色長袍的埃及人正連推帶拉將一名外國遊客拉上大金字塔頂端,一名赤腳的當地嚮導正攤躺在巨大的金字塔巨石上閉目休息。這樣的場景出現在100多年以前是再正常不過了,隨著遺產文物保護意識的增強,現如今恐怕是絕不可能了。
圖二這枚明信片寄於1909年的12月13日,日期的確定了得到了金字塔極限專家鍾玉龍先生的幫助。在表現了國王哈夫拉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圖案中,一群埃及駝隊商販正在獅身人面像前小寢。明信片圖案上貼了紅色5M金字塔獅身人面像郵票,同樣蓋銷開羅郵戳。
通過這些明信片和郵票我們可以看出,在1900年代的埃及,人們開發旅遊的意識已經非常強烈,對於有錢的歐洲遊客而言,買一枚金字塔明信片,順帶貼上金字塔郵票寄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自己開心的旅程,這是一種優良的傳統。也就是這種好的傳統,無意之中誕生萌芽了「極限」集郵這種集郵方式。
記得中國集郵報上曾刊登過王宏偉先生撰寫的一篇關於金字塔極限明信片的文章,他把早期(1940年以前)的金字塔極限片稱之為極限郵集中的「超級明星」。希臘女集郵家瑪格麗特·科託波裡編組的極限郵集《1940年以前歐洲以外人類文化和古蹟》,曾多次在世界郵展上斬獲高獎,被極限集郵界譽為經典之作。郵集中的早期金字塔極限片使用了14枚,可謂相當豪華。國內涉獵金字塔極限郵集的專家有兩位,分前文提到的鐘玉龍先生,據說收集到30餘枚不同版本的早期金字塔極限片。另一位是《石質建築》的作者鄭煒先生,在他的《石質建築》中展現了多枚早期金字塔極限片,分量極高、珍罕性極強,據說他對早期金字塔極限片的誕生背景、贗品辨別等方面研究深入。
據說早期金字塔極限片中銷戳時間最早在1901年,近年來是否有新發現不得而知,相信這也與埃及金字塔郵票的發行時間有極大的關係,一般認為加蓋開羅吉薩高地郵戳的金字塔極限片和諧度最高、珍罕性也最強。不過連鍾玉龍先生也不得不說,對於極限集郵尚處於萌芽階段的時期,對於蓋銷開羅郵戳的也算是很難得的了。
最後還想說說獅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前至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的獅身人面像為何用獅身呢?獅身人面像除獅爪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巖石上鑿成的。在古埃及神話裡,獅子乃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為法老守護門戶。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夫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像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由於石質疏鬆,目前整個雕像風化嚴重。面部嚴重破損的原因,據說有人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9世紀拿破崙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