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 粉彩開窗花卉壽字紋碗(一對)
雍正一朝宮廷藝術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御窯瓷器也是最能直接體現雍正皇帝本人審美理念的樣板,彼時正是清宮陶瓷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雍正皇帝本人的直接旨意指導下,御窯品質可謂達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如清官《造辦處活計檔》中記錄的雍正本人對景德鎮御窯呈樣提出的修改意見屢見不鮮,這些意見甚至具體到「底足收小些」、「比缸略放高些」這些造型、尺寸細節,最終無不歸結到「精細」、「文雅」的總體要求上,正因如此,雍正御窯彩瓷、青花、顏色釉等各個門類無不佳作迭出,成就了中國美學史上一段璀璨無比的傳奇。
本品即為雍正御窯所出之佳例,此對碗高6.5cm,口徑14.2cm。碗口微外侈,深弧腹,矮圈足,造型規整,端莊雅致。碗開窗飾牡丹花卉,蜂蝶圍繞,動靜結合,窗內釉面潔白,如霜似雪。開窗外部份,釉面施松石綠釉,窗口上部與碗沿中間一個「壽」字,有「富貴長壽」之意。碗沿描金微有脫落,自然磨損痕跡明顯。底書四字雙框楷款,雍正年間僅用於至珍佳品。
雍正粉彩在康熙末期探究琺瑯彩瓷的基礎上創燒,是在五彩瓷器基礎上發展的新型低溫釉上彩瓷種。初期使用進口料,故又稱為洋彩。且利用玻璃白釉料的乳濁性粉化其他釉彩,顏色清雅且有濃淡層次之變化,故又稱軟彩。
雍正粉彩紋飾題材應用廣泛,所畫紋飾以花蝶為最多,其次是人物故事、動物、山水畫等,風格秀逸,精妙入神。畫法有多種,如平塗、渲染、沒骨法、洗、皴、點等,工筆、寫意俱全,富有中國繪畫的風韻。用筆輕重緩急不同,線條或流暢自然,或剛勁挺拔,表現出不同景物的特徵。目前傳世所見花卉紋飾達二十餘種,常見牡丹、月季、玉蘭、梅花、桃花、蓮荷、菊花、罌粟、海棠花等,多與蝴蝶、草蟲、飛鳥搭配點綴。如團花、團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壽)、過枝花卉、水仙靈芝、仕女、麻姑獻壽、嬰戲等。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謂:清代彩瓷變化繁賾,幾於不可方物。康熙硬彩(指五彩瓷器),雍正軟彩。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彩色稍深,有粉勻之也(可參之於前論贗品之失)。
又謂: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豔麗而清逸,青花幽靚而雅潔。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粉彩以雍正為絕美。乾隆夾彩最盛,鏤金錯採,幾於鬼斧神工,三朝鼎盛殆嘆觀止矣。簡言之,雍窯之清麗超俗,乃粉彩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