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清代道光時期的手繪粉彩瓷器的基本特徵

2020-12-25 文藝那點兒事兒

讀過清史大家最知道,清道光年間(二十年即1840年)放生了就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件——鴉片戰爭。從此以後,中國社會就進入了半殖民地的歷史時期。隨著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的解體和閉關自守的社會門戶逐漸對外開放,清政府的國力就日益衰退,民力也隨之耗竭。

此時,景德鎮的瓷業和前朝比,生產規模驟縮,無論官窯還是民窯質量都明顯下降,特別是前一代優秀的工匠及制瓷工藝的藝術家先後辭世,御窯的人才青黃不接,產品特點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其實在中國古代,制瓷業是隨著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成正比的,由此決定了制瓷業的每況愈下,是由盛世的高峰轉向衰敗低谷的標誌。

此大瓶就是典型的道光時期手繪粉彩瓷器。我有機緣收藏了它們。它們的釉面最顯著的特徵是,施釉不均,釉表面有明顯的水波紋樣的褶皺,俗稱「波浪釉」;釉面稀薄,白而泛松,無瑩潤之感!

在紋飾圖案上,此對大瓶深受當時封建統治者「及時享樂主義風氣」的影響,過去少見的「鬥雞戲狗」,鴿子、鸚鵡、貓、狗、蟈蟈、蟋蟀等圖案,在官、民窯的瓷器上較多地作為主題紋飾出現。當時被稱為「探花及第」的由各種彩蝶、鳳凰及花卉組成的紋飾,繪製的還是極為生動有趣明豔動人的。

在彩料上,道光年間的粉彩色澤不及乾隆時期的鮮豔,色地彩色較濃,一般彩色淡淺,繪畫繼承傳統紋樣,圖案較呆滯。只有署名「慎德堂」款都是道光皇帝的御用瓷。工藝技術及製作相當的精細。

胎體上,有薄厚之分。此對粉彩瓷器大瓶薄厚不均,有粗笨感;質地疏鬆,以指輕扣無堅緻的聲音。晚清的此類物件,率皆如此。

喜歡我關注「文藝那點兒事兒」!

相關焦點

  • 道光瓷器,吉慶祥瑞!
    《陶雅》記有道光瓷器「極精之品,猶自有不可理沒處」。「大清道光年制」款和「慎德堂制」款的瓷器為皇帝禦用品,工藝製作精細,代表了道光瓷器的製作水平。 道光瓷器承襲乾嘉時期瓷器的藝術遺風,燒造品種和造型創新少,紋飾多採用寓意吉慶的圖案,繪製技法工筆多於寫意,道光時期瓷器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 拍賣新視野:清朝粉彩瓷器佳作精品賞析
    拍賣新視野:清朝粉彩瓷器佳作賞析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粉彩瓷以絢麗奪目的色彩、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格調,深受廣大藏友偏愛,在拍賣市場上也是各大收藏家競買熱點之一。
  • 「同光中興」漫談光緒時期瓷器鑑定特徵二
    光緒青花,五彩,粉彩,幾乎像極了清代各個時期的瓷器,不過畢竟是國力日衰,在繪畫畫工,彩料發色,款識書法上離清三代仍然有著一定的差距,只要仔細分別,便可鑑識出來。五、器型光緒瓷在器物線條的圓潤、胎體的輕薄上已超過道光、鹹豐和同治,瓷器數量巨大,基本上囊括了自清以來所有的傳統器型,原來已經消失的器型又開始出現,原來沒有的器型也被創造出來,品種繁多、質量不一。
  • 清代精品瓷器賞析丨雍正粉彩之淡雅、清新、脫俗帶給你心動的感覺
    雍正 粉彩開窗花卉壽字紋碗(一對)雍正一朝宮廷藝術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御窯瓷器也是最能直接體現雍正皇帝本人審美理念的樣板,彼時正是清宮陶瓷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雍正皇帝本人的直接旨意指導下,御窯品質可謂達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
  • 廣州粉彩瓷器收藏平臺
    廣州粉彩瓷器收藏平臺,實踐中國夢,我們必堅定不移助力中華文化的推動。粉彩梅花圖瓷鼻煙壺這種表現效果是繪畫在紙上所無法表現的。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粉彩一直受到收藏家的追捧與藝術家的熱愛的一個原因。
  • 我的收藏兩對清代同治粉彩官帽瓶
    而本期餘老師講瓷就是講這個時代的粉彩瓷器。清末同治帝是幼年登記,孤兒寡母,二十七歲的年輕寡母「垂簾聽政」。此時的中國大地,剛剛剿滅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革命,由於英國殖民勢力的不斷滲透,是中國的半殖民化更進一步,民族工業進一步衰敗凋零,這一點在中國最著名的手工業「制瓷業」就充分體現出來了。
  • 【天問尋寶】清道光粉彩礬紅花卉龍紋盤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國清代傳統彩瓷品種之一。康熙晚期創製,是釉上彩的一種,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烘燒的溫度較五彩低,色彩柔和淡雅,又稱軟彩。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 陳樹威:清代「無雙譜」瓷器鑑識與收藏
    清代「無雙譜」瓷器鑑識與收藏 瓷器是我國先民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近些年,隨著收藏熱的興起,人們對中國古代瓷器的認識和了解不斷深入,對收藏保護這一瑰寶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仍有不少瓷器品種需要我們去進一步鑑識和研究,「無雙譜」瓷器便是其中的一個品種。
  • 細品清瓷:帝王「堂名款」瓷器賞析
    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粉彩書式盒,形制仿乾隆《樂善堂全集》而制,器面直書「樂善堂」三字。「養和堂」瓷器:「養和堂」位於圓明園內,建於雍正四年,書「養和堂制」款瓷器有青花釉裡紅八仙盤。 「嘉蔭堂」瓷器:「嘉蔭堂」現在瀋陽故宮內,始建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清帝東巡時宴飲現戲場所,傳世品中書「嘉蔭堂制」款瓷器,既有乾隆時期的哥釉方鬥杯,也有嘉慶時期的青花纏枝蓮紋高足盤、藍釉白花盤等。
  • 古雅軒文化傳媒推薦大清同治年制粉彩瓷盤賞析
    2020-12-23 12:32:08 來源: 不知道起什麼名字好 舉報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
  • 明清時期的瓷器燈具鑑賞
    而清代的燭臺都是瓷器的,隨著西方文明進入,瓷器燭臺也叫瓷燈了,後來改成封閉式的樣式燈罩,其實裡面就是蠟燭。宮廷裡還有各種瓷器造型的宮燈罩,異常精美非常值得收藏的瓷器品類。明代則盛行八方燭臺。此八方燭臺繪製紋飾所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或「蘇麻離青」)。此燭臺的造型系模仿西亞地區清真寺的銅燭臺燒制而成。
  • 清代同治官窯瓷器精品賞析
    清代同治粉花鳥繡墩,繡花墩又稱「坐墩」,又稱「繡花墩」,因為它常被錦繡所覆蓋。瓷胎最早見於隋代,稱為青釉小瓷胎。到了明代,世界上盛行著嘉灣時期,種類繁多,裝飾各異。清代,瓷繡墩的生產工藝達到了另一個高潮。清代瓷繡墩的表面多為平面,因此更為細膩典雅。
  • 大羿2020春拍·貳 | "無瑕-重要中國瓷器"精選拍品一覽
    而本次「無瑕」專場突出了明清時期瓷器紋飾的畫意之美,均經過嚴格把關與篩選完美無瑕之品,完美的反映了毫無瑕疵的專場特點。此器釉色偏綠,有茶有末,乾隆官窯特徵明顯,應屬文獻所記「茶葉末」或「蟹甲青」之類。底款陰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篆法精妙,筆力遒勁。LOT108 清乾隆 茶葉末釉荸薺瓶(帶盒圖)清代內務府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多次過問茶葉末釉瓷器,不惜人力、物力,力求其完美。清乾隆茶葉末品種多為大器,作為宮廷觀賞之用,本品作為陳設雅玩之器,可賞可玩,殊可珍貴,是帝王醉心之物。
  • 2018北京誠軒秋拍《瓷器藝術品》拍品最新預展(全 156件)
    參閱,《清代瓷器賞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頁225,圖290拍品盤心飾礬紅彩五蝠捧壽,外壁以藍彩為地,繪兩隻彩鳳飛翔於盛開的牡丹花之間,色彩鮮豔亮麗,紋飾寓意吉祥,為道光時期較為少見的瓷器品種。盤心繪相同五蝠捧壽紋者,見有道光「慎德堂制」款御用粉彩瓷,拍品署款筆法與之相近,應為道光時期的堂名款佳器。
  • 華麗濃豔的五彩瓷器
    五彩瓷器華麗濃豔,是明清時期重要的彩瓷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明清五彩瓷器入門知識,使您對各時期五彩瓷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一、五彩瓷器-知識概要五彩瓷器,是一種釉上彩瓷,又稱之為「大明五彩」、「古彩」、"硬彩。
  • 2020拍賣年鑑|清代瓷器成交TOP10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代制瓷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 瓷器鑑賞:二件高仿,「胎釉線」是疑點,「字款」是破綻!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15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麻煩崔老師斷代估價,一塊掉粘修補條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識的鬥彩忍冬壽字紋盤,雖然已經殘損,其風格是清朝道光時期官窯的風格特徵,但是根據其底部款識來看,字的間架結構偏軟,字形不夠挺拔,書寫的筆觸痕跡不夠清晰,青花發色顯得較為沉悶,且釉色較為幹黃,釉的緊緻感呈現不佳;最大的疑點是其胎釉交接線部分修制的不夠利落,並不是正品應該具備的涇渭分明的狀態
  • 瓷器上的重大紋樣之一「菊花紋」!
    明 龍泉窯青釉暗刻菊花紋花盆 明代前期菊花紋多承襲元代青花瓷器紋飾,且這一時期菊花紋最為多見這一時期菊花紋瓷器,構圖雖較為疏朗,但繪製粗糙,不精細,藝術成就感不高。
  • 名不虛傳的廣彩瓷器
    「廣彩」始於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各種彩瓷藝術的影響下脫穎而出,盛於乾隆、嘉慶,流傳至今。「廣彩」瓷藝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廣東作為對外貿易港口所具有的條件,廣彩遠銷西歐,得到各國皇家、貴族等上層人士的賞識,成為必備的裝飾與日常用瓷。產品常見於西歐皇家宮殿與博物館,造型、紋飾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製作,具有濃重的西方文化藝術色彩。
  • 2018年北京中漢春拍——瓷器工藝品專場
    ,為清代御窯青花傳統品類,應始燒於雍正御窯,後延續燒造,而道光御窯作品較為少見。自乾隆朝起此碗成為御窯廠例貢,延續至後朝,成為清代御窯洋彩瓷經典品種。拍品形制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道光粉彩紫地軋道開光博古圖碗相同,為清宮上元節用器。宮碗式樣,做工精細,敷彩華美豔麗,典雅華貴,甚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