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慈禧太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為晚晴的實際統治者史書上對她的評價可謂是負面一片。據當時為慈禧太后畫像的一位美國女畫家說,清代皇室上上下下的生活都是十分的奢靡,普通人根本無法想像,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那生活更是不敢想像。有人說慈禧太后的一生是享受的一生,這句話絕對不為過,慈禧太后的衣服、首飾的數量堪比天上的星星。當時的清朝又是非常的腐敗,所有的官員為了迎合慈禧,都向慈禧進貢各種珍貴的首飾。如此奢靡的生活讓慈禧根本無暇打理朝政,引來外國列強欺壓,而慈禧也一直以負面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遭到無數人的唾罵,那麼慈禧執政時期究竟是怎麼樣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
慈禧生活奢侈這是老百姓最為熟悉的了,據說慈禧每次吃飯都是二百道菜,在普通人還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一頓飯幾百道菜可謂是非常的奢侈了。有一次慈禧乘火車去奉天,臨時御膳房即佔了4節車廂,其中1節車廂裝著50座爐灶,每灶負責做兩種菜,共用廚師100名,雜差不等。每餐備正菜100種、糕點水果糖食乾果100種。在慈禧60歲生日時準備了首飾合黃金1萬兩,合白銀38萬兩;置辦衣服花去黃金23萬兩;從頤和園回紫禁城所經道路的景點設置與裝飾,花去白銀240萬兩,而這些數字加起來相當於整個北洋艦隊的經費。不但如此,慈禧每次洗澡都要用掉40條毛巾,這些毛巾每條都可以當作工藝品來展覽,可見其生活的奢侈。
慈禧荒淫無道也一直被人們所詬病,傳聞他的第一任心腹太監安德海就是未淨身的假太監。安德海一次奉慈禧之命秘密出宮拉攏地方實力派,可安德海卻作威作福,到處敲詐勒索。當他去到山東.被山東巡撫丁保禎按太監未奉旨不能離京的規定將他斬首,而且猜測到東、西太后不和.故意向東太后請的旨.。丁保禎將安德海斬首後.將他的屍體作了手腳,然後脫光衣服放在鬧市暴曬三日,讓人人經過都看到,"證明"他是太監。慈禧見丁保禎為她消除了安德海不是"太監"的"謠言",也不好治他的罪,畢竟把柄還在人家手裡。那麼可以想像,既然慈禧一早知道安德海不是太監,為什麼還一直留他在身邊?而這些不守婦道的記載在野史裡也可以看到。
慈禧手掌大權倒行逆施、殘害忠良,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戊戌六君子了。譚嗣同一句「我自橫刀向天去,去留肝膽兩崑崙」完美展現了戊戌六君子的高大形象。雖然一開始慈禧也是同意光緒帝主持的戊戌變法,但處在那樣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她不具備有一個最高統治者應有的知 識素養。她沒有主動吸納新知識的渴求和行動,因而在不少問題上表現出驚人的無知。並且中斷了戊戌變法,失敗後殺害了戊戌六君子。至今初高中教科書裡依舊對慈禧太后在戊戌變法力的行為持負面態度。慈禧倒行逆施,搞得天怒人怨,據說當時有很多人都想刺殺慈禧,唯有兩個人不想幹掉她:一個是慈禧的爸爸,另一個是慈禧的媽媽,真是可笑!
接下來要說的,也是人們對慈禧最厭惡的一面,那就是賣國求榮。大家都知道,在甲午年,清朝政府方面有著以慈禧為核心的5大人物。慈禧為了為自己慶生,不惜花費大量財產,建造頤和園!慈禧想通過慶生來結束自己多年的垂簾聽政,面對有人因戰事即將到來要停止建造頤和園的進諫視若無睹,沒有給予任何支持。而是發言「今日令吾不換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更是令人深惡痛絕。當時日軍趁慈禧慶生之際發動甲午戰爭,正是看準慈禧為給自己慶生,中華必定忍讓,間接導致甲午戰爭失敗。更為人所不齒的是,慈禧當時說的「只要三天不打進北京就行,讓我好好過完大壽」。大家試想,作為當時實際上最高統治者的她一點不關心國情百姓,國家離滅亡還遠嗎?
眾所周知,清朝末年處於封建制的沒落時期,宮廷內的核心靈魂就是皇權至高無上!離開校園這麼久至今仍記得籤訂《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時慈禧說的兩句話:「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想想就為慈禧的卑躬屈膝感到寒心。以上四點足以讓人用最惡毒的詞語來形容慈禧太后,而中國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全是國家領導人、廣大國民與慈禧那種截然相反的品質。希望大家都能引以為戒,這樣中華民族才能一直屹立於世界強族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