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電影志]即可訂閱
《赤道》以核危機為題材,凸顯亞洲意識,卻似乎用力過猛,導致重心失衡。在角色安排上讓人感覺凌亂,光是人物出場和介紹,就起碼花了20多分鐘。劇情交錯展開,各處細節處理問題不僅給觀影帶來心理障礙,也傷害了視覺享受。該片雖有大片製作的野心,各路演員也很賣力,但緊張刺激的場面實在少得可憐,使用3D效果是一種浪費,最終只是一部有野心、有賣點卻難以讓人真心點讚的電影(京華時報魏英傑評)
《赤道》上演了一幕幕思維縝密、懸念迭起的燒腦動作大戲。影片有著強大的世界觀,出場演員眾多,多條線索齊頭並進,場面恢弘。論場面和製作算是上乘之作,劇本紮實,富有野心、能吸引觀眾的目光。但是多線敘事,人物關係錯中複雜,劇情發展太過龐大,導致故事情節地推進遠沒有觀影時間走得快。而通篇更是虎頭蛇尾、漏洞百出、有始無終,看出兩位導演在劇本上的任性,故事還未展開之時,就宣告結束。影片到結尾處幾乎處於失控狀態,明顯是要開啟「下集」的節奏,這也使得「本集」草草收場的結果並不那麼意外(紅網評)
《赤道》是一部格局大,涉及歷史和政治深的商業動作片,同時涉及到殖民地歷史、特區外交、南北朝鮮、阿拉伯恐怖組織等等問題,是中國電影人對現代商業動作大片的一次學習嘗試,雖然仍有點水土不服,但還是做出了貢獻。
電影志:movie-live
WeMedia聯盟成員
分享永恆經典 傳遞最新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