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也有性別差異 男生考不過女生?

2021-01-13 新華網

男生考不過女生?

——對話「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課題負責人

禹天建 繪

  【訪談嘉賓】

  龐維國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邵志芳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

  針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情況,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邵志芳副教授開展了「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赴華東師範大學專訪了龐維國、邵志芳兩位老師,探討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現狀、成因和應對策略。

  高考成績呈現「女強男弱」局面

  記者:男女平等,但也男女有別,為什麼要研究高考性別差異這個題目?

  龐維國:我們團隊長期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從事研究工作,關注認知的性別差異是心理學的課題之一。以前大學錄取的新生裡,男生比女生多,這個問題還不太突出。進入以新世紀以來,女生表現比男生好,引起人們的反思。特別是孫雲曉提出「拯救男孩」的命題,放大了社會的關注度。我們從高考成績角度關注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是基於一種基本的判斷:不同的性別理應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女強男弱,固然有社會發展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存在個體發育、認知、腦神經等內部原因,研究者要找出其中的規律,進而為教育決策提供建議,避免因不當的教育行為而製造高考成績性別差異。

  記者:當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大致是怎樣的狀況?

  邵志芳: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佔36.93%不足半數之外,女碩士佔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52.12%。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人數卻少於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47%。這樣,一正一反,中小學階段男生多而專科、本科、碩士階段女生多,凸顯了「女強男弱」的局面。

  記者:這種「女強男弱」的情況是中國特有的,還是別的國家也存在?

  邵志芳: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國家就有出現了這種現象。2009年,布林等人對8個國家的教育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教育不平等現象的減少,美國男女學生的差距從1947年開始縮小,到1979年,大學錄取新生中女生比例超過男生,並持續擴大。一項2010年的外國研究指出,加拿大高校錄取的女生和男生比例出現顯著落差,女生比男生高15個百分點之多。其他發達國家學者也有類似的發現。

  成績性別差異存在多重原因

  記者:「拯救男孩」命題中似乎暗含了一種邏輯,男生弱於女生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去「拯救」。您如何評價高考成績的性別差異?

  龐維國:就像你說的,許多人對於大學錄取女生超過男生的評價是負面的,將其歸咎於傳統教育和考試中的弊端,這未必妥當。從西方國家先於我國面臨這一局面而言,男孩「危機」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社會的進步。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家庭子女數的下降以及女性自立自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將孩子送進大學。在一個家庭裡有多個孩子的情況下,受千百年「重男輕女」傳統思想影響,家長往往優先保證男孩接受教育。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一對父母生一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寶,對女孩也會創造條件讓她讀大學。這將會開發出一半人口的智力資源,也將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我認為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現象。

  記者:也就是說,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在於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高等教育的進步是否對此有影響?

  邵志芳:有的。男生和女生認知能力存在差別,男生個體差異大,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而女生整體較穩定,很好或很差的人數相對較少。如此一來,隨著高考錄取率發生變化,男女錄取比也會發生變化。假定男女生平均成績完全相同,當錄取率為50%時,男女錄取人數各佔一半;錄取率小於50%時,被錄取男生多於女生;錄取率大於50%時,被錄取女生多於男生。當前,上海高考錄取率已達八九成,成績差的學生中男生比較多,被淘汰的也多,所以總體上女生佔優勢。這種現象也在初中升高中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總的來說,這些年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末擴招,高考率取率大幅提高,這是大學新生中女生多於男生的重要原因。

  記者:在認知能力方面,男生和女生存在怎樣的差異,如何影響高考成績?

  邵志芳:近年來,學術界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展開研究,總體得出了較為普遍的結論,男女成績差異表現出相對穩定的一致性。女生語文和英語兩科成績較好,而男生在數學上的優勢在逐漸消解。例如雷新勇2007年對上海高考英語測試成績進行性別差異分析,發現男生平均分比女生低14.85分,相當於英語考試分數標準差的65%,充分說明男女生在英語語言發展程度上存在差異。此外,男生和女生在不同領域和認知目標上也存在顯著差異。有學者研究發現,對語文而言,除了理解能力外,女生在語文識記、分析、評價、表達、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均優於男生。就數學而言,男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創新意識方面優於女生,而女生在數據處理、運算求解、應用意識方面優於男生。總體而言,女生的優勢體現在言語、知覺和計算能力等方面,男生的優勢體現在科學、機械推理和空間能力等方面。

  記者:上面分析了高等教育發展、男女生個體差異特徵、認知特點對於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邵志芳:兩性成績差異的成因和影響因素十分複雜,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學術界一直在研究。有學者指出,男生女生應對學習和考試的行為和情緒存在一定差異,女生堅持性較差,更容易焦慮。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學業動機、競爭性情境、個性特徵、認知自我調節、家庭背景、學校特點、應考方式、努力程度等,甚至高考錄取方式也會帶來錄取率的差異。

  教育改革需考慮性別平衡和學科適應性

  記者:高考成績確實存在性別差異,在受影響的科目、能力特點方面也有了一定研究成果,教育界應該怎樣反思乃至應對這種差異?

  龐維國:當前高考科目普遍以語文、英語和數學作為主要科目,研究發現,在語文和英語兩門科目上女生較男生具有認知上的優勢,而數學方面男女旗鼓相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考成績性別差異。但要改變考試科目,比如不考英語,或者加入男生佔優勢的物理,並不現實,在考試方式和題型設置上照顧男生也未必可取,為了「拯救男孩」而採取人為的「扶持」政策可能會帶來新的不公平。一個可能的改變措施在於,在考試中加強未來社會發展急需的多種能力考核。比如,在高考以及碩士入學考試的英語試卷中適當引入邏輯測驗題,這樣英語考試就不是一門單純的語言能力測試,對學生的能力考察也會更為全面。

  記者:考試成績的「女強男弱」是否意味著女生在個人發展上條件更優越?

  龐維國:「女強男弱」對男生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對女生來說,這種表面有利的局面可能也是一種隱患,如果她們考上大學後,所學的專業不再單純依靠考試成績才能獲得成就,她們將如何應對?如此說來,中小學教育應當幫助男生女生互相學到一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特質、策略和技巧。

  記者:對於高考成績性別差異,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搞明白,需要加強研究?

  邵志芳:不論成因還是對策,高考成績性別差異都需要在更廣更深的層面開展探索,研究方法也需要更新拓進。性別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兩性擅長的學科確實不同,如果考試沒有體現出這種差異、解析度低,那麼勢必會造成相當多考生對未來學習的不適應;如果性別差異過大、解析度高,在統一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必然難以保證錄取的公平性。所以,性別平衡與學科適應性,是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監控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實證研究。(記者 董少校)

    大家說

    女教師的評價更有利於女生

    劉華貴

    從走入幼兒園起,孩子的身邊鮮有男教師的身影。小學和初中學校男老師數量也只是小眾。幼兒園、小學期間的成長經歷對一個男孩而言,是有深遠影響的。而這些關鍵時期,需要男教師的男性思維引領。有女教師提出,就算她關注幼兒的性別差異,由於自身的性別特徵,在組織活動時,也會在無意中忽略學生的性別差異,對男生、女生統一評價,而這些評價更有利於女生獲得積極認同。由此可知,教師隊伍的偏女性化,也許會在無意中,製造更利於女生獲得好評的機會,從而剝奪男孩早期獲得讚許的積極影響,使之成為高考成績「女強男弱」現象的一個隱性影響因素。對於男生女生成績差異的研究,不妨從教育的起點上找找原因。(作者系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教科規劃辦副主任)

    男生的優勢考察起來難度大

    唐洪波

    男女不同的生理結構,以及人類幾千年來「男耕女織」為典型的生活方式,養成了男性以打獵、耕作為主要的學習和工作方式,培養了男性崇尚田野、森林,更具探險、挑戰、運動等特徵。而現行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模式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禁錮在幾十平米的空間,以專心聽講為主要學習方式,作為以「奔跑」為性別特徵、習慣在實踐中學習的男生,會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根據相關研究,女生在語言、識記、表達、運算等方面優於男生,現行考試制度,能夠考察的也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而男性具有優勢的想像能力、創新意識、實驗操作等方面的優勢因為種種原因卻難於考察。(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海南陵水分校校長)

    化解「女強男弱」需多措並舉

    陳令軍

    走進高校校園,滿眼春色,普遍感覺女生明顯多於男生,一些專業甚至出現一個班只有一兩個男生。這種現象存在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在我國大中城市出現一批高學歷大齡「剩女」。當前,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男女生高考成績均衡問題:一是要全面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儘量減少性別因素對教育質量的影響;二是要繼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特別是在高考學科設置和分值設定上,要充分考慮男女生的差異,既不人為剝奪女生獲得高分的權利,也要給男生創造在高考中表現的機會;三是要積極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在高校錄取、大學生就業等工作中要進一步淡化性別因素,同時引導男女青年建立正確的擇偶觀念。(作者系江蘇省睢寧縣教育局副局長)

相關焦點

  • 男生的英語成績為何考不過女生?原來是這三點!網友:看完我認了
    英語是從小學階段就開設的一門課程,從小到大,英語課代表幾乎都是女生!這是為什麼呢?男生的英語就沒有女生好嗎?小編從初中到高中一直是英語課代表,畢業之後進入了英語培訓行業,就學習和工作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定是有參考之處的。當然,並不是說男生的英語一定沒有女孩好,這裡強調的是平均,是大多數。
  • 進入高中之後,為什麼男生成績突飛猛進?女生的成績反而不太理想
    值得一說的就是高考,也是歷年人們關注的焦點。而高中生們也是同樣得到關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後,男生的成績突飛猛進,而女生的成績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只是大部分的學生會有這個情況,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有類似情況?進入高中之後,為什麼男生成績突飛猛進?
  • 為啥女生一上高中成績就變差,男生成績卻越來越好?這個原因很真實
    這個問題粗看覺得不夠合理,高中女學霸非常多,就說每年的高考第一名,也是女生人數超過了男生。但是仔細想想,這個問題也有道理,如果要從普遍來看,進入高中後女生學習出現退步的現象確實很多。 從一名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分析,女生特別是初中成績優秀的女生,在高中成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學習方式落後,無法適應高中學習。
  • 教輔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 專家:性別刻板印象削弱女生信念
    ▲ 要扭轉教育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應為男女生學習同一難度的科目創造公平、平等的機會。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數學教輔書籍,因分性別設計教學內容、基於大數據定製「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引發廣泛爭議,被網友們批評是性別歧視。
  • 公考出現性別差異對待?男生多了這些優勢,女生卻該如何把握?
    我一研究生畢業立刻就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當年國考差1分進面試,區裡面的考試同一年考了兩次(因為產生了重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是什麼時候什麼地區,答對沒獎),第一次149,第二次138,大概是這個分數(太久遠記不清楚),第6次終於進了面試(招7個),最後面試發揮不好。最後在第七次成功上岸,一次成功,工作至今。
  • 為什麼在小學階段,女生普遍比男生成績好?
    比如說:成績上,墊底的大多都是男生;大部分的班幹部都是女生,男生頂多分個衛生委員;心理上,女生表現得更為成熟懂事……有人說:如果你生的是兒子,那麼孩子上了小學,可能你要比生女孩的媽媽要多(老)操(得)些(更)心(快)。
  • 平時成績考多少分,高考時才能考上985大學?
    高中平常成績,一般都要00的成績,這樣的機率大一些!因為,985大學各個大學錄取分數線不同,特別是偏僻地方的,分數線錄取會低許多的。今年高考600分以上理科33701人,文科2228人,650分以上理科8613人,文科69人,最重要的是700分及其以上人數為181人。高考理科成績在660分以上,文科在620分以上才能考上985大學。
  • 張子楓學霸人設崩塌,高考成績不到400分,實驗班成績也墊底
    據悉今年參加藝考的明星也有幾位,張子楓、焉栩嘉等人,他們的藝考備受關注,都期待著他們考個好成績。 據悉張子楓高考時候的成績也是不理想,總分才391分,,雖然考了北電的第三名,但她也是一直沒有曬自己的高考成績,隨後她的高考成績也是被曝光出來,張子楓的高考成績一曝光,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 張子楓學霸人設崩塌,高考成績不到400分,實驗班成績也墊底
    據悉今年參加藝考的明星也有幾位,張子楓、焉栩嘉等人,他們的的藝考備受關注,都期待著他們考個好成績。不過同樣考入北電的張子楓則比較低調,沒有任何的報導,也許是因為之前藝考的成績不理想曾經被嘲諷。,總分才391分,,雖然考了北電的第三名,但她也是一直沒有曬自己的高考成績,隨後她的高考成績也是被曝光出來,張子楓的高考成績一曝光,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張子楓在人們心裡也算是一位學霸了,張子楓的語文98,數學65,外語97,綜合131,看這個成績,張子楓的成績真的一般,如果不走藝術類,這個分數只能上專科,四門學科都沒有及格,數學150的總分,才考了65分,屬於嚴重的偏科了。
  • 高考分數不過本科錄取分數線,考上警校公安專業的可能性很小
    基本上每年高考成績過本科錄取分數線的人數都不算多,因為每個省份相關部門都會控制上本科錄取分數線的人數。 畢竟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共有3005所大學,普通本科院校有1258所,而專科院校有1428所,怎麼可能所有人都能上本科呢?
  • 高考「男生女生」都適合的大學專業,就業率不相上下
    「我就覺得女孩子找工作比起男孩子來說真的是不如的,所以我希望我女兒以後還是去找個穩定的工作,比如說考個公務員,或者當老師都可以,這些工作穩定,假期也比較多。以後要是結婚了也方便照顧家裡。」但其實現在很多女生完全是拼了命的要證明自己不比男生發展差。所以今天專門要分享的這些專業很適合高考女生和男生都報考的,要說起就業率的話,真的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來形容了。女生同樣不會比男生就業差,也讓很多人知道女生不僅僅是在學前教育或者護理學這類有優勢。1、語言類專業——不管是一些聯合國常用語言還是小語種專業,男生女生報考其實都沒有什麼不妥的。
  • 數學輔導教材推出「男生女生版」 是因材施教還是強化性別標籤?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網友爭議。公眾號中還表示,這個教材的推出最早源於看見秦文君的兒童文學《男生賈裡》《女生賈梅》暢銷,因此有了做男生版的和女生版教輔的想法,後來尋找到一家有男女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數據的學習平臺進行合作。與該教材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
  • 女生想考上警校公安專業不容易,提高學習成績很關鍵
    但是,報考警校公安專業,上岸難度大,特別是女生想考上警校公安專業不容易,提高學習成績很關鍵。為何會強調學習成績很關鍵?主要是女生報考部屬警校公安專業和省屬警校公安專業時,錄取分數線一般比男生高一些。所以女生報考部屬警校公安專業的話,如果高考分數不是很高的情況下,考上的概率並不大。此外,省屬警校公安專業女生也不容易考上。如江蘇警官學院2020年理科女生投檔最低分386分,理科男生則是370分,相差16分,文科女生投檔最低分382分,文科男生投檔最低分346分,相差36分。
  • 高考狀元還沒出爐,滿天星少女先火了,捧花等待的男生模樣已曝光
    人生三大喜事中金榜題名時用來形容高考那是最為合適不過的,於高考,考前、考試中和考完都有很多的話題,猶如娛樂圈一樣,一個明星火了的時候,其前後故事都耐人尋味和想要讓我們去了解,關於高考,如今早已經結束了,到了等待成績的時候,記得當時關曉彤的成績出來,明星學霸的人設就此確立了。
  • 女生全面超越男生?性別與教育雙重危機
    「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了」。近日,接受採訪時,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口吐驚人之語。而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在提前批次小語種錄取時,區別男女劃分數線。文科的男生分數線601分,女生分數線614分。理科男女線則均為644分。此消息傳出後,「男孩危機」立即被推至風口浪尖。
  • 還記得那個「一字馬」女生嗎?她高考成績出來了,網友卻炸鍋了!
    每年高考結束,總會有一些考生登上各大媒體頭條,成為高考紅人,比如去年的武亦姝、楊晨煜等。今年高考同樣不例外,有一個女生高考結束後,第一個衝出考場,接連表演了完美的騰空「一字馬」,她的照片被早已等候在校門外的媒體抓拍後,迅速走紅。
  • 她高考語文試卷忘寫名,考英語還睡過頭,成績一出來卻是廣西狀元
    不過在學生時代,我們會面對很多張試卷,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張無疑是高考試卷了。高考雖然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卻能極大的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高考的重要性對於莘莘學子來說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大多數考生到了考場甚至會出生緊張的情況,頭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的也不再少見,就算比較粗線條的同學也會顯得比平常更加的小心翼翼。
  • 日本校服取消性別差異,可能嗎?
    「日本校服即將取消性別差異,統一起來」的消息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了開來,成為了眾多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之一。提到日本校服,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JK,畢竟今年的JK事件是比較多的,讓人們對JK系列的服裝有了一定的認識。
  • 14歲女生三度輟學在家自習 高考考出651分
    王家欣最近有點煩,這位年僅14歲的石門中學高三考生今年參加了第二次高考,考了651分高分,在普通人的眼中,超出今年省理科一本線30分的這個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家欣一家都覺得不滿意。不過對於家欣的自理能力,家欣的母親還是有點不大放心。「如果是大學離家遠的話,我還是要再陪讀半年,再放手讓她自己去生活。」  面對即將開始填報的志願,家欣也有點頭痛。「我的分數不是特別高,如果從就業角度應該學醫,媽媽也說女孩子學醫好,不過我自己挺想學物理的,因為自己對這方面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