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只是謀士的一種,在和平年代只是謀生的手段

2020-12-23 騰訊網

謀士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從字面來看,主要是指出謀劃策之人。而幕僚只是謀士的其中一類,古代讀書人講究「學而優則仕」,但偏偏有部分人,由於各種原因「學而優」卻不能「仕」,便只好以各種身份,效忠於為官者,為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謀士是個什麼樣的職業?

謀士起源較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大量謀士充斥於各個官僚階層,例如趙襄子、魏文侯、「戰國四公子」、燕太子丹等,他們手下往往收養著上千門客,而這裡的門客,便是謀士的早期雛形,但這一時期的門客往往處在「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境地,且流動性極大。

到秦漢三國時期,開始慢慢出現職業化的謀士,他們充斥於各級官衙之中,立於各級官僚身旁或背後,雖然無法正式出任官職,卻也能夠通過這些官員實現自己的抱負。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張良、範增、郭嘉、賈詡等人,他們雖然也稱為「官」,卻大多不擁有正式官銜,但卻可以通過輔佐他人而流芳千古。

張良

到隋唐時期,謀士這個職業開始細化,例如主要負責掌管文書和檔案管理工作的「主簿」、「記室」,主要負責出謀劃策、擬定策略的「參軍」、「參謀」,主要負責後勤管理的「長史」等等。後來,更有部分謀士分流到了商業領域。

史料中也不乏關於謀士的記載,例如《墨子·號令》中「縣各上其縣中豪傑若謀士、居大夫、重厚口數多少」,《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析公奔晉,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為謀主」,《後漢書·蘇竟傳》中「延岑護軍鄧仲況擁兵據南陽陰縣為寇,而歆兄子龔,為其謀主」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謀士作為出謀劃策之人,並非全部都是無官之人,部分出任佐官者也是謀士的一種。例如隋唐時期的「長史」便是朝廷常設的官職,其雖然也屬於謀士性質,但卻是有正式出身的。

幕僚只是謀士的其中一類?

相較於那些擁有正式官身的謀士,另有部分謀士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學而優」卻不能「仕」,也就是無法正式擔任官職,他們通常隱於幕後,而無法走到臺前,這類人才被稱為幕僚。

幕僚

雖然我們常常將古代官員稱之為官僚,但實際上「官」和「僚」有著本質區別。商周時期,正所謂「僚者,勞也」,此時的「僚」在含義上貼近於奴僕,到秦漢之後,「僚」才開始擁有僚屬的意思。也就是說,「官」乃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人,是吃朝廷俸祿的,而「僚」則只是主官屬員,他們只由主官「發工資」。

「幕」本是帷幄的通稱,古代天子或將帥出徵時,因治無常處、沒有固定辦公場所,便只能在野外搭起帳篷作為臨時辦公場所,所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便是源於此。起先是幄幕被稱為幕府,後來高級一點的軍政大員官署,也都被叫作幕府了。

與現代不同,古代擁有正式出身的「朝廷命官」相對較少,而管理事務卻極為繁雜,因而各級軍政主官,往往都擁有自行聘用秘書、參謀、副官等職員的權力,這些人便是幕僚了。與官員食朝廷俸祿不同,這些人的薪俸只能來自於效忠的長官。

古代讀書人講究「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為的就是「金榜題名」,從而謀取一個正式出身。而出任幕僚者則大多出於被動,他們要麼是屢試不第者,要麼是因各種原因喪失出仕資格,亦或者被剝奪官職無法復起者,他們在無法通過科舉謀求正式出身的情況下,便只能通過出任幕僚而另闢蹊徑,另尋晉升之路。

事實上,幕僚在和平時期只能作為一種謀生手段,亂世時才是謀取高官厚祿的最佳時機,例如清末時期,湘軍和淮軍中不少幕僚便因立功,而得以出任高官,甚至是一種更加便捷的途徑。更奇葩的是,在淮軍將領升遷至督撫一級只有四人的情況下,淮軍幕府中竟然就出了十位督撫級大官。再如姚啟聖,他曾因擅自開放海禁而被彈劾罷官,後在平三藩時投入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麾下效力,立功後逐再被啟用。

綜上所述,謀士相較於幕僚範圍更廣,凡是出謀劃策者均可稱之為謀士,其中不乏出任佐官的朝廷命官;而幕僚則只是謀士的一種,他們沒有正式出身,只能效命於主管幕府之中。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謀士的雙面人生
    謀士,顧名思義,是設謀獻策的人。在古代還有門客、軍師、幕僚等稱呼。今天,我們對這一職業的印象,往往來源於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形象,頭戴鶴氅裘,手拿鵝毛扇,於萬軍對壘之間,鎮定自若,氣定神閒。一、歷史土壤與古代謀士古時的謀士,是貴族的一種,貴族一共有四等,天子、諸侯、大夫、士。靠辯論、說服、出謀劃策來謀生的士,也叫說客和辯士。
  • 古裝劇的謀士如神一般存在,而歷史上的謀士為何卻默默無聞?
    —前284年),字季子謀士,顧名思義,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為掌權者提供計謀,出謀劃策的一類人,在古代還有門客、軍師、幕僚等稱呼。謀士這個詞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只不過換了名號,比如某某顧問。西周時分封制、宗法制的等級結構是這樣規定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士作為最低一級的貴族,在戰亂分裂的年代會選擇出賣自己的謀略,靠腦子和嘴皮子吃飯,可以冠作謀士稱呼的起源。
  • 劉邦說:謀士是獵人;武將只是獵犬。站在帝王的位置看,沒毛病
    謀士是獵人;武將只是獵犬:打獵——追殺野兔的是獵狗,而放獵狗去咬獵物並指示獵物方向的是獵人。劉邦說的對嗎?能理解嗎?站在帝王的位置去思考自然就理解了——題記謀臣動動口,武將累得像條狗。劉邦說,謀士就是獵人;武將只是獵犬罷了!劉邦奪取了天下後,封賞群臣時頗費了一番心機。首先他封賞了功勞比較大的蕭何,張良,韓信等一些文臣武將,對謀士封賞比較特殊。目的是想看看這樣封賞,群臣有什麼反應。
  • 清代幕僚的兩張面孔:職業性師爺和官僚式幕僚,為何有這種情況?
    幕僚在古代很流行,以清代最為盛行。起初,幕僚一職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到了清朝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清代幕僚制度,是一種對統治階級有著深遠影響的用人制度。幕僚可以在幕主的保薦下,封侯拜相。仔細研究發現,清代幕僚還可以進行細分,形象地說,清代幕僚著兩張面孔,職業性師爺和官僚式幕僚。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時代下不同產物,也是不同職業定位下不同職業選擇。一、清代幕僚的盛行之風1、產生幕僚的原因。
  • 不,他只是站錯了隊
    軍師聯盟楊修劇照關於曹操愛才的故事,太多太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典故,說的就是曹操為招攬人才甚至不惜用卑鄙的綁架手段,把徐庶弄到了曹營,說明他對於人才是多麼的重視。而其手下的謀士郭嘉更是被他比作是自己的張子房,以至於郭嘉死時,曹操痛苦不已。所以筆者認為,曹操因妒忌楊修的才能而把他殺了,這完全是說不通的。
  • 成為幕僚有什麼好處,古代能力出眾的人,為何喜歡去做幕僚?
    當然,能受到名士舉薦自然有一些限制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成為幕僚。幕僚是一個泛指,科舉制度出現之前,一些有權勢的官員往往會招納那些善於謀略的人,來為其出謀劃策。這類似門客,實際上,幕僚包括的範圍更大,官員招納的人不只局限於為其出謀劃策,一些武藝高強的人,也會被招募作養士。
  • 侶行夫婦:這不是和平的年代,只是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然後我們就選擇了一種方式,就是旅行的這種方式。人這一輩子,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回自己,我們倆用這種方式來做一回自己。梁紅:所以我們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後面才開始了我們的旅行。張昕宇:然後第一次出發需要多久?我這人因為還算心思縝密。
  • 勇往直前:和平年代下的戰士,所謂的歲月安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辛苦的訓練,隊長的諄諄教誨還有需要比背自己身份證更加熟悉的消防鐵則影片中向我們展示,只是消防訓練的冰山一角,為了更好地應對緊急火情,現實生活中的消防員所要承受的訓練量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要苦。噬人的火焰巨獸下,是屠龍勇士們堅韌的毅力和不屈的勇氣。
  • 謀士的責任在於說服
    ,這個人雖然沒諸葛亮活得長,但是他的人氣可一點都不低,很多人甚至都覺得郭嘉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為什麼呢?「唯奉孝為能知孤意」赤壁之戰後曹操還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就是如果郭嘉沒有死這麼早的話,那我就不會在赤壁被人火燒屁股了,可以說曹操對郭嘉的偏愛,是勝過任何一個謀士的 問題來了,曹操手底下有這麼多出主意的,為什麼就單單對郭嘉評價這麼高呢?
  • 青春化表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說到底,青春化表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無論是講述歷史,還是表達傳統文化,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手段,讓歷史原貌不失真,讓傳統文化不走樣,都應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傳統文化的表達,首先要確保內容的真實與準確,不能以偏概全,斷章取義。還是以敦煌文化的傳播為例。
  • 看看咱村裡人的謀生手段都有什麼?
    今天想聊一聊咱村裡人的謀生手段有哪些呢?我能想到的給大傢伙聊聊。正常上班的咱就不說了,比如什麼銷售啊,工廠啊這些體制內的咱先拋開不說,說說那些自由職業者(個體戶)!一,搞裝修。有個村裡的小夥子就是和親戚學的裝修,每天也是來回跑,找客戶,哪家需要裝修就上門去。這個確實不太好找活,我看到市裡邊有的馬路邊上好多在路邊找活的工人。
  • 只是一種穿衣日常洛麗塔洋裝
    或者是1998年由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  但現在,洛麗塔已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服裝風格,身穿洛麗塔服裝的少女們自稱lo娘,如果你認為這也是一種角色扮演或者女僕而嗤之以鼻,那是十分不禮貌的。Lolita不是Cosplay:前者代表一種生活態度,後者更加強調臨時的角色模仿。    由於這種打扮與小說《洛麗塔》的女主角的打扮相似,因此稱為洛麗塔風格。
  • 譽王和秦般弱只是主僕關係嗎?其實,他們的醜事譽王妃早就知道了
    文/娛樂小淺淺在《琅琊榜》中,其實有不少謀士,但是數一數二的就只有梅長蘇和秦般弱。
  • 80年代,流行歌曲不只是感官享受,更是思想洗禮!
    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國際和平年的主題就是捍衛和平和保障人類的未來。聯合國發起這個活動後,許多國家紛紛響應,舉辦了各種慈善募捐活動。當時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與四十五名歌星聯合演唱《We are the World》,為非洲籌集了五千萬美金的捐款,事情傳到中國。中國也積極響應,舉辦了這樣一場大型活動。當時中國的流行歌手幾乎全部到場。
  • 居港美國人見證暴亂驚呼:「和平抗議者」殺人只是時間問題
    在信中,他一針見血指出所謂的和平抗議者「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方案」、「意識形態裡不存在理智」,他甚至預言打砸縱火升級到殺人只是時間問題。他不齒美國幹預他國內政,提醒港人小心暴亂的幕後黑手,他說,「每次看到『和平抗議者』揮舞美國國旗,我都感到無比厭惡。」
  • 三國軍師謀士精準排名
    歷史每個時期都有謀士軍師,但是三國時期卻是軍師最多也是最讓人提起的話題。今天就說說三國各位軍師的才能分析排名一下。
  • 太空怪獸哥斯拉形態多樣,紅蓮哥斯拉只是一種,還有一種體型巨大
    文/仗劍走天涯太空怪獸哥斯拉形態多樣,紅蓮哥斯拉只是一種,還有一種體型巨大!甚至還有專門的哥斯拉系列的電影,都無不表示的哥斯拉是以一種非常可怕的生物。但是大家對哥斯拉這種生物熟悉嗎?哥斯拉的3種形態。紅蓮哥斯拉並非最強,而有一種形態,體型最大的哥斯拉才是讓人害怕的。紅蓮哥斯拉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怪獸了,而且在電影《哥斯拉二—怪獸之王》中哥斯拉對抗實力極強的三頭基多拉也是非常強勢的。紅蓮形態的哥斯拉是背長恐怖且強勢的怪獸。
  • 馬英九前核心幕僚直言:只要臺灣要獨立 那就是戰爭
    對於未來兩岸情勢,馬英九前核心幕僚、臺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表示,「維持現狀」長期來講不太可能,甚至越來越難,蔡英文任內勉強還可以,但未來要選2024的領導人,就會被逼表態統或獨,沒有第三條路,不統、不「獨」很難持續下去,2024會是處理兩岸問題的一個節點與關口。
  •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郭奉孝
    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是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同時也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武有呂布、馬超、趙雲、關張、典韋、許褚之勇;文有臥龍孔明、鳳雛龐統、司馬懿、陸遜之智;可謂千古江山,一時多少豪傑!俗話說,「鬥智不鬥力」,單就謀士一項,就群星璀璨、浩如煙海。
  • 身為董卓智囊,他的第一謀士李儒的水準有多高?
    西涼軍都是粗獷大漢,像李儒這樣的文人顯得鶴立雞群,那麼,作為《三國演義》中第一個出場的謀士,李儒的水平究竟如何呢?李儒在《三國演義》第三回登場,當時何進為了誅殺宦官,密詔外鎮諸侯進京,早就心懷不軌的董卓立即帶兵進發。眾所周知,外鎮諸侯不能隨便帶兵進京,必須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如今雖說有密詔,但這封詔書,很可能只是何進矯詔,嚴格說起來,並不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