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來源 | 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因此在這個階段,許多孩子也令家長十分頭疼,有些明智的家長會以耐心地陪伴、引導等方式感化孩子,他們或求助於專家,或者與老師溝通,或者把孩子送到國外……無論這些舉動是否高明,總之,他們在付出心血,而這些心血,孩子不會視而不見。只不過,那些回報有可能滯後。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沒有這種耐心,面對表現不良的子女,他們仍然延續著十幾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5歲時遭到父母責打,15歲時還在忍受這種皮肉之苦。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存在方式:我是不被父母關愛的(5歲時),我是不被環境接納的(15歲),那麼再過十年,25歲時,這個人就有可能發展出反社會人格或自虐傾向,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些疼痛和羞辱將永遠伴隨其左右,地獄由此形成。研究證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殺率相當高。除此之外,這些受害者還要發展出自虐、自殘、自貶、自卑等特質,這一切,均玷汙了美麗聖潔的青春期,但此時的孩子還無法離開父母而獨立生存,因此,他們還會被迫承受來自父母的壓力與傷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真正的人,具體說起來,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學習興趣和好習慣。糜仁海說:「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種人格,就一定不會出問題,會健康地成長,如果他還具備後面的人格,他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要想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正面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愛、表揚、鼓勵、確認、理解、陪伴、制定規則和批評。「只要家長能夠用好這些工具,就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每個父母都會說自己的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們的愛呢?「做好聽、說、看、做這四個方面,運用好『愛』這個工具,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有話要直接和孩子說,永遠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不要人前教子;表揚是一個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長卻認為表揚會讓孩子驕傲。「只要表揚的方式得當,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揚孩子的優點和即時表揚,具體步驟是:陳述事實,確認值得表揚的原因,表達高興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繼續保持的願望,最後還要有身體接觸,比如擁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無論在孩子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父母都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再接再厲的信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或者具備什麼品質,那麼當發現孩子某次這樣做了,父母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加以確認,這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好的習慣。父母要多和孩子輕鬆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父母要儘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怎樣做的,才能和他們交流,讓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制定規則時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規則,他才能遵守,才有用。發現孩子犯錯後給予批評時,應該就事論事,陳述事實並指出後果,注意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表達正面的希望。在孩子的叛逆期裡,很多過去看上去不錯的「親子關係」好像一下子出了問題。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斥責、吵鬧到無可奈何、焦慮不安。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其次要明白培養的唯一方式就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什麼去成長。家長們,請抓住孩子青春期最後的機會,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文章來源-
* 本文由公眾號: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原創整理;轉載時請在文首及文末註明文章出處。商務合作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商務合作」。
-精選文章-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理念、初中各年級學習資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