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看完大家都沉默了!

2021-02-19 初中生家長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來源 | 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



「為什麼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歲,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換了個人,變成了一個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脾氣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傢伙?」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在長大,他們開始尋找獨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這一段成長時期叫做「叛逆期」。第一個階段是4—6歲,在這兩三年裡,孩子從家庭感受到了生存中最基本的要素,並對性別及環境有了最初的認知,這一切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石。第二個階段就是青春期,它是在第一個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換言之,它的質量基本取決於第一階段。比如一個女孩子在小學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母關愛,那麼步入青春期時,她就有可能早戀、厭學、與老師作對……一個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階段與父母的不良關係,而在青春期發生一些反常現象,比如網癮、打架、早戀或逃學等。童年是種子,青春期結出第一茬果實,雖然青黃不接,青澀脆弱,卻也實在地掛滿枝頭,呼朋引伴。但有經驗的果農都知道,第一茬果實不能要,果樹要養,因為它們的營養還不夠豐富,還不足以承擔成熟的責任。這是對青春期最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他們已經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卻遠未達到成熟的要求,廣義地說,是心理年齡幼稚,狹義地講,是除身體外其它一切條件均不具備。但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就該無所作為,事實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並因此而表現不良,那麼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給予彌補和引導,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補,那麼他/她的一生將很難與幸福、健康、快樂結緣。從多年治療與諮詢的經驗中不難看出,無論是高考減壓,還是親子關係,或是早戀、逃學、網癮、叛逆等,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階段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關愛,上述大部分問題都有解決的可能,可如果將之推延幾年。對,只是短短的幾年後,當這些問題背後的心理因素如病毒一樣貫穿於孩子們的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成為終生難愈的腫瘤,再治起來,不僅成本極高,而且治癒的可能性相當低。原因是,他們已經定型了,「炎症」已經發展為「癌症」!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因此在這個階段,許多孩子也令家長十分頭疼,有些明智的家長會以耐心地陪伴、引導等方式感化孩子,他們或求助於專家,或者與老師溝通,或者把孩子送到國外……無論這些舉動是否高明,總之,他們在付出心血,而這些心血,孩子不會視而不見。只不過,那些回報有可能滯後。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沒有這種耐心,面對表現不良的子女,他們仍然延續著十幾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5歲時遭到父母責打,15歲時還在忍受這種皮肉之苦。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存在方式:我是不被父母關愛的(5歲時),我是不被環境接納的(15歲),那麼再過十年,25歲時,這個人就有可能發展出反社會人格或自虐傾向,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些疼痛和羞辱將永遠伴隨其左右,地獄由此形成。研究證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殺率相當高。除此之外,這些受害者還要發展出自虐、自殘、自貶、自卑等特質,這一切,均玷汙了美麗聖潔的青春期,但此時的孩子還無法離開父母而獨立生存,因此,他們還會被迫承受來自父母的壓力與傷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真正的人,具體說起來,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學習興趣和好習慣。糜仁海說:「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種人格,就一定不會出問題,會健康地成長,如果他還具備後面的人格,他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要想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正面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愛、表揚、鼓勵、確認、理解、陪伴、制定規則和批評。「只要家長能夠用好這些工具,就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每個父母都會說自己的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們的愛呢?「做好聽、說、看、做這四個方面,運用好『愛』這個工具,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有話要直接和孩子說,永遠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不要人前教子;表揚是一個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長卻認為表揚會讓孩子驕傲。「只要表揚的方式得當,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揚孩子的優點和即時表揚,具體步驟是:陳述事實,確認值得表揚的原因,表達高興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繼續保持的願望,最後還要有身體接觸,比如擁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無論在孩子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父母都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再接再厲的信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或者具備什麼品質,那麼當發現孩子某次這樣做了,父母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加以確認,這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好的習慣。父母要多和孩子輕鬆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父母要儘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怎樣做的,才能和他們交流,讓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制定規則時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規則,他才能遵守,才有用。發現孩子犯錯後給予批評時,應該就事論事,陳述事實並指出後果,注意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表達正面的希望。在孩子的叛逆期裡,很多過去看上去不錯的「親子關係」好像一下子出了問題。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斥責、吵鬧到無可奈何、焦慮不安。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其次要明白培養的唯一方式就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什麼去成長。家長們,請抓住孩子青春期最後的機會,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文章來源-

* 本文由公眾號: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原創整理;轉載時請在文首及文末註明文章出處。商務合作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商務合作」。

-精選文章-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理念、初中各年級學習資料和方法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我聽完她的抱怨之後,心中也是感慨萬千: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和叛逆這個詞變得這樣緊密了呢?你看,孩子2、3歲時,大家都說這是「可怕的2歲、糟糕的3歲」;到了小學,為了功課問題,家裡是雞飛狗跳,家長總要感嘆一句:這孩子,真不聽話,太叛逆了!上了高中,正是孩子的青春期,此時,又到了家長們格外頭疼的叛逆高峰期。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後來父母都知道了,他們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回歸家庭,而是互相推卸責任,打罵孩子,甚至把孩子軟禁在家,威脅她再去就怎麼怎麼樣。這下好了,孩子覺得在家就像蹲監獄,看準一個機會,在男網友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並且說再也不回這個家,也不讀書了。這怎麼行?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尤其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這麼大,就更容易心情煩躁,如果家長不加以理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會提前進入叛逆期。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每個父母都必須忍受孩子的三個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決定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每個叛逆期都會讓家長頭疼。很多家長只知道16歲左右的孩子有叛逆期,對於其他時期的叛逆期是不了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哪個年齡段。1、兩歲孩子到了兩歲到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像個小惡魔一樣,整個家長頭疼、哭鬧、躺在地上,也正是孩子到了這個時候也沒少挨打。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小就這麼不聽話,長大後肯定會更不聽話,那麼孩子長大後真的會不聽話嗎?。
  •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媽媽吶喊: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問: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答:不聽話,對著幹:家長讓做這,非要做那;跟家長動手,大喊大叫,摔東西;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打電話不接,消息不回;不想上學,逃課等叛逆期--解釋孩子表現出叛逆行為,多是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和訴求。換言之,家長的期望與孩子訴求產生強烈衝突,這裡說的衝突大部分是關於孩子學習問題。
  • 孩子人生當中3次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更有效!
    說到叛逆期,真是讓家長們為之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還表現得特別明顯,說少了左耳進右耳出的,說多了嫌棄家長嘮叨,甚至有時候還頂嘴離家出走等等。讓家長們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來管教孩子,這樣就能避免破壞親子關係,輕鬆解決孩子的叛逆期。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很多家長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青春期,事實上,除了最讓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有兩個必經的叛逆期。 02 第二個叛逆期:七歲左右 孩子6歲以後,在即將進入小學的階段,獨立意識方面又會有一個新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自己為中心,自我中心意識形成,他們開始想要掙脫家長的掌控。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圖片來源:《念書的孩子》如果是平時,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一定會嚴厲地訓斥他,但想到醫生的叮囑,媽媽只好保持沉默。叛逆期的三個階段2-4歲       寶寶叛逆期6-8歲       兒童叛逆期14-16歲     青春叛逆期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青春期叛逆期這個概念,而對寶寶叛逆期的認識是不足的。比如我以前跟朋友們聊天,談到兩歲多的兒子有點叛逆。就有朋友打趣說,這麼小就叛逆啊!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大部分家長會錯誤的認為,叛逆期只是青少年的專有名詞。經過現代教育學家反覆的觀察和論證,已經明確的把孩子的叛逆期劃分為三個階段。 幼兒叛逆期:3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6-9歲左右青春叛逆期:14-16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的存在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想而知,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有多重要!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難道50多歲的人叛逆期還沒過嗎?再如青少年因為早戀被父母阻止而選擇私奔,但是成人也同樣出現了婚後還和他人非法同居的事情。所以,不少網友似乎都認同:「叛逆期是一些家長對自己無能的開脫,並不是真實存在。」實際上,叛逆期是真實存在的。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叛逆期這個東西,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 3點應對孩子叛逆期
    大家都在感慨,曾經那個懂事可愛的小Angela怎麼變成這樣了?但是後來,王詩齡和張亮說話的時候卻非常有禮貌,和跟李湘說話的王詩齡判若兩人。典型的青春叛逆期的表現。第一個叛逆期是兩歲開始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Terrible Two。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萌發,每天掛在嘴邊的都是「不不不」,有著非常強的規則意識,經常上一秒還歡天喜地,下一秒就驚天動地。對於父母來說,我們要理解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他們並不是有意和家長作對。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多理解,方能度過叛逆期
    青春期是人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面孩子往往有很強烈想要脫離家長的監督、對於社會生活,都有獨立的想法。如果處理不好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問題,很容易會導致孩子在這個時期走上歪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關於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問題。
  • 孩子一生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與其「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孩子一生經歷三個叛逆期,在這三個叛逆期裡,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1、2歲左右——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此期間,嬰兒越來越意識到什麼是「自我」,開始慢慢行使自主性。這個階段被無數家長戲稱為「可怕的兩歲」: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兩歲的寶寶都達不到90%的配合度。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家長管不好,孩子一輩子就完了!
    2020-11-19 11:21:22 來源: 學霸有秘訣 舉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 13歲男孩殺人駭人聽聞|青春叛逆期孩子怎麼引導?
    有人曾說:「養育一個孩子,是一場向內心深處的探險。」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是上天賜給家長們的天使,傾注了父母全部的愛!不經意間,孩子上了小學後,慢慢有了些主意,10歲開始頂嘴了,11歲不斷地反問你為什麼必須這樣、不可以哪樣?12歲後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張,大人的關愛多了少了都是問題。特別的,有一些孩子走偏了道路就尤其讓人痛心。
  • 孩子一生中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緊抓教育,輕鬆塑造「乖寶寶」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果孩子一段時間突然變得非常不聽話,喜歡和自己對著幹,其實是娃進入了人生中的叛逆期,人的一生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依次是寶寶叛逆期(2~3歲)、兒童叛逆期(7~9歲)、青春叛逆期(12~18歲)。
  • 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丨家長驛站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青春期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會這麼長?
    對於叛逆期這個詞語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會陌生,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們便時刻準備著迎接孩子叛逆期的到來,與其說是準備迎接不如說是牴觸,我們對於孩子叛逆期的牴觸往往超過了自以為是的想像。《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是一本從幼兒期到青春期的分階段教養法,它完整地呈現了孩子在每個叛逆時期出現的各種問題,輔助家長了解孩子叛逆期的各種情緒波動,繼而從容的面對,並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各種問題,讓叛逆期的孩子不再叛逆。